•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第二節 建議

依據本研究之結果,針對幼兒主要照顧者、相關單位以及後續研究者提出建議,其 詳細建議內容,說明如下:

一、對幼兒主要照顧者之建議

(一)控制幼兒對甜品類零食、冰冷的食物及油炸類食物之攝取

本研究結果發現幼兒飲食行為總量表三部分的飲食行為中,以我的孩子喜歡吃甜品 類零食(如巧克力、蛋塔、蛋糕)表現最差(M=2.00),依序為我的孩子喜歡吃冰冷的 食物(如冰棒、冰飲料、冰淇淋)(M=2.19)、我的孩子喜歡吃油炸類食物(如薯條、

炸雞、鹹酥雞、各式炸物)(M=2.31)及我的孩子幾乎每天有吃零食的習慣(M=2.32),

所有題項,僅有此 4 題低於量表中間值,因此,建議幼兒的主要照顧者,應用新鮮食 物取代加工零食,不在家中放置太多零食,少提供甜品類及油炸類食物,如此可減低幼 兒食用零食的機會,培養幼兒健康的飲食行為。

(二)糙米飯和五穀飯營養多,健康飲食少不得

本研究果發現幼兒在六大類食物攝取情形 10 個題項中,第 9 題「我的孩子不喜 歡吃白米飯中加入糙米飯或五穀飯」(M = 2.50, SD = 1.01)得分最低,介於「部份不 符合」至「部份符合」的頻率,顯示中部地區 3-6 足歲幼兒,有 51.7 % 的幼兒不能接 受白米飯中加入糙米飯或五穀飯。國民健康局(2012)新版「每日飲食指南」中,建議 民眾一天至少 1/3主食為全穀類,多選用糙米、全麥、雜糧,主食可以吃五穀米,全穀 類食物含有豐富的維生素、礦物質及膳食纖維,對人體健康具有保護作用外,還有助於 排便。因此,建議幼兒的主要照顧者,可以在幼兒三餐主食中,變化烹調方式,以漸進

飯。

(三)良好的飲食行為,有助於幼兒正常及規律的排便習慣

本研究結果顯示,幼兒「飲食行為總量表」與「排便習慣」,達顯著正相關;表示 研究對象之「飲食行為」整體表現表現越好,其「排便習慣」越佳,此外中部地區幼兒

「排便習慣」表現之重要預測因子,又以幼兒「飲食行為總量表」的預測力最高。因此,

建議幼兒主要照顧者,從小培養幼兒均衡健康的飲食行為是建立幼兒正常及規律排便的 重要方法之一。

二、對政府相關單位之建議

本研究結果發現主要照顧者年齡「30 歲(含)以下」,其教養之幼兒在「食物喜 好情形」、「每日零食攝取情形」與「飲食行為總量表」上的表現平均較差,家庭是幼 兒第一個接觸的環境,也是幼兒學習模仿的主要來源,幼兒期養成的良好行為也將持續 至長大成人,因此對幼兒的影響甚遠。希望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能透過視聽媒體的宣 導,推廣均衡的健康飲食觀念,教導主要照顧者重視並養成幼兒良好的「飲食行為」。

三、對後續研究者之建議

本研究因時間、人力、物力之不足,不能進行全面性的研究,建議後續研究者可從 以下幾個層面進行更深入的探討:

(一)輔以質性研究以補充量化研究之不足

本研究以問卷調查法為主,無法深入瞭解造成幼兒飲食行為及排便習慣差異之原 因,未來研究者可輔以「質性研究」,藉由深度訪談等方式,以彌補量化研究之不足。

(二)針對不同區域之研究

本研究只針對中部地區幼兒為研究母群體,後續研究者可擴大研究範圍,進行飲食

行為及排便習慣之探討,使其研究資料更完整,以增加研究之推論與瞭解。

參考文獻 一、中文部份

王小林、馮杰雄(2008)。嬰幼兒和兒童便秘的診斷治療程序。實用兒科臨床雜誌,23 (19),1538-1540。

王昭文、黃麗珠(2009)。幼兒生理學。臺北市:禾楓。

王冠今、張元玫、葉明莉、張玉梅、白瑞聰(2010)。臺灣社區老人之飲食行為與 其營養健康狀況改變之研究。健康促進暨衛生教育雜誌,30,63-86。

王美晴(2013)。臺中市國民小學高年級學生健康控握信念與飲食行為關係之研究(未 出版之碩士論文)。中臺科技大學,臺中市。

王淑綺、蘇韋列(2008)。生理學。臺中市:華格那。

王惠姿(2008)。嬰幼兒的營養問題。載於許世忠、鄭兆君,吳裕仁、張鈺佩、王惠 姿(合著),幼兒餐點設計與營養(219-246)。臺北市:華都文化。

王資惠(2013)。消化系統疾病。載於馮瑜婷、高惠娟、陳慧玲、沈滿華、賴佳菁、

王資惠、陳淑姬、張溢真、張元玫、譚湘玲(合著),兒童疾病預防與照護(10-80 頁到 10-81 頁)。臺中市:華格那。

王慧瑜(2012)。學齡前兒童零食攝取現況與父母態度行為之關係(未出版之碩士論文)。

朝陽科技大學,臺中市。

幼兒教育及照顧法(2013 年 5 月 22 日)。

行政院衛生署(2013)。101 年國人主要死因統計結果。取自:

http://health99.hpa.gov.tw/Hot_News/h_NewsDetailN.aspx?TopIcNo=6798

行政院衛生署食品資訊網(2011)。行政院衛生署兒童及青少年肥胖定義(BMI 標準)。

取自:http://210.69.111.56/FoodNew/Files/Health/ChildFatDefinition.jpg

行政院衛生署食品藥物管理局(2013)。幼兒期營養-健康均衡的飲食快樂成長的童年。

取自:

http://health99.hpa.gov.tw/educZone/edu_detail.aspx?CatId=11987&Type=001&p=2 李小珠(2011)。淺談應幼兒功能性便祕的誘因和對策。中國實用醫藥,6(25),79-80。

李宏昌(2004)。兒童便秘。臺兒醫誌,45,51-53。

李宜靜(2007)。客家族群中老年人健康行為、飲食行為與生活品質之探討—以屏東地 區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美和技術學院,屏東縣。

李清珍(2012)。高中學生身體意象與飲食行為關係之研究 -以臺北市某高中為例(未 出版之碩士論文)。臺北市立教育大學,臺北市。

李麗惠(2010)。國小高年級身體意象與飲食行為之相關因素研究—以臺北市北投區國 小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何英忠(2004)。苗栗縣國小高年級學生營養知識、態度、飲食行為及其相關因素之調 查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中師範學院,臺中市。

何智靖、賴香如、姚友雅(2009)。某技術學院學生飲食行為與其學校飲食政策和環境 認知關係之研究。學校教育,55,67-86。

佟偉(2006)。家庭健康營養全書。臺北市:靈活文化。

吳子聰、陳亮恭、許曉琦、黃信彰(2004)。臺灣國小學童營養健康狀況調查2001-2002 臺灣國小學童便秘與相關因子的探討。中央研究院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調查研 究專題。

吳幸娟、潘文涵、葉乃華、張新儀(2007)。臺灣國小學童營養健康狀況調查 2001-2002 以 24 小時飲食回顧法評估國小學童膳食營養狀狀況。行政院衛生署。取自:

http://food.doh.gov.tw/chinese/academic/B.pdf

吳明隆、涂金堂(2012)。SPSS 與統計應用分析。臺北市:五南。

吳源美(2010)。桃園縣某國中學生飲食行為 及其相關因素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 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兒童福利聯盟文教基金會(2013)。2013 年兒童零食食用狀況調查報告。取自:

http://www.children.org.tw/research/detail/70/610

兒童福利聯盟文教基金會(2009 年 07 月 10 日)。小小沙發馬鈴薯。兒盟電子報。取 自 http://www.children.org.tw/old_site/database_epaper.php?periodical=180

周玥靚(2010)。屏東地區幼兒照顧者之飲食教養方式與幼兒飲食行為之研究(未出版 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南大學,臺南市。

林佳蓉(2006)。臺中市幼兒之體位、體型意識與飲食行為之現況及其影響因素之探討 (未出版之碩士論文)。中山醫學大學,臺中市。

林真岑(2005)。小孩長不高,便秘惹的禍?。康健雜誌,78。取自:

http://www.commonhealth.com.tw/article/article.action?id=5016884

林美儀、李世滄(2005)。小兒功能性便祕的中醫論治。臺灣中醫臨床醫學雜誌,11(1),

35-39。

林惠麗(2007)。新編-幼兒營養與膳食。臺中市:華格那。

林薇、李雅雯、李蘭(2004)。臺灣地區老人營養健康狀況調查1999-2000老年人飲食 營養知識、態度與行為調查結果。臺北市:行政院衛生署。

邱瓊令、陳英貞、林明興(2007)。兒童便秘診斷與處理。基層醫學,22(12),444-449。

姚志謙(2013)。荷爾蒙惹禍 女性天生易便秘?。取自:

http://hd.stheadline.com/living/living_content.asp?contid=160082&srctype=g

香港衞生署衞生防護中心(2011)。讓兒童遠離垃圾食物。非傳染病直擊,4(5),1-5。

取自:http://www.chp.gov.hk/files/pdf/ncd_watch_may_2011_cht.pdf

施素蓁(2010)。營養教育介入對幼兒飲食觀念與行為影響之研究~以彰化縣某國小附

柯澍馨、吳佩怡(2010)。大學舞蹈系學生身體意象與飲食行為。運動研究,19(1),

105-118。

胡芳雯、廖悅如、陳清惠(2011)。運用非藥物措施處理慢性便祕。長庚護理,22(4),

556-565。

胡蘭沁、李淑靜(2004)。國小六年級學童零食飲料消費狀況以及與父母和學校態度相 關性之探討。南師學報,38,61-89。

郭玉芳(2013)。0~6歲幼兒飲食指南。臺北市:邦聯文化。

郭蕙慈(2003)。花蓮縣地區幼兒照顧者之飲食習慣與幼兒飲食習慣之相關調查研究(未 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花蓮師範學院,花蓮縣。

許重德(2013)。談便秘。取自:

http://home.chgh.org.tw/chgh/info2_info.jspx?id=402883aa2c2ec11e012c2f4910290010 許惠玉(2003)。臺北市兒童體位、飲食行為與家長營養知識、行為及飲食教養之關係 (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臺北醫學大學,臺北市。

許筑婷(2010)。父母親飲食行為及教養與兒童體位相關性探討(未出版之碩士論文)。

國防醫學院,臺北市。

許雯絨(2008)。國小學童體型意識及飲食行為相關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

國立屏東教育大學,屏東市。

國民健康局(2012)。國民飲食指標。取自:

http://www.hpa.gov.tw/BHPNet/Web/Search/SearchResult.aspx?type=1&bool1=AND&

Scope=all&key1=%E5%9C%8B%E6%B0%91%E9%A3%B2%E9%A3%9F%E6%8C

%87%E6%A8%99

國民健康局(2011)。2009年「國民健康訪問暨藥物濫用調查」結果報告

No.1國民健康訪問調查報告。取自:http://nhis.nhri.org.tw/files/2009NHIS_report_1.pdf

張成國(2010)。排便、排尿與出汗對身體健康的重要性。取自 http://chang-chung-gwo.blogspot.tw/2010_03_21_archive.html。

張李淑女、張育嘉、林慧美(2013)。健康與生活:開創樂活幸福人生。臺北市:新文 京。

張欣戊、林淑玲、李明芝(譯)(2009)。發展心理學(原作者:David, R. S., & Katherine, K.)。臺北市:學富文化。

張琪敏(2008)。臺北地區國小高年級飲食行為與營養狀況調查及其影響因素分析(未 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陽明大學,臺北市。

張翠芬(2010)。嬰幼兒疾病照護與預防。臺北市:心理。

張耀雯(2009)。兒童體重過重與父母教養風格及餵養行為之相關探討(未出版之碩士 論文)。亞洲大學,臺中市。

張錦媛(2009)。幼兒主要照顧者飲食態度與幼兒飲食行為關係之研究 -以臺北縣瑞芳 鎮立托兒所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經國管理暨健康學院,基隆市。

梁藝馨(2004)。臺北地區學齡前兒童飲食行為、飲食教養行為及其相關因素之探討(未

梁藝馨(2004)。臺北地區學齡前兒童飲食行為、飲食教養行為及其相關因素之探討(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