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第二節 建議

依據本研究所獲得的研究結果,提出下列建議供交通安全教育暨交通 管理主管機關,道路使用者及未來後續研究者等,做為政策與研究之參考。

壹、 對教育暨交通管理主管機關及相關人員之建議

一、 本研究調查,高中職二、三年級學生在道路交通事故的認知程度 及行為表現比一年級學生不理想,且在學生上放學的行為表現 中,以騎機車的學生行為表現最差。故在交通安全教育上,應加 強對道路交通行為認知及安全行為表現的教導,不宜以交通法規 禁制行為替代教育。另對交通工具之特性及安全護具之使用,亦 應同時施予輔導以確保人身安全。因此,除了應致力教導學生正 確使用交通工具的能力之外,更重要的是培養學生發自內心守法 守紀、尊重生命的正確觀念,避免高年級學生養成投機心態,真 正做到「道之以德,齊之以禮,有恥且格」,以確實減少學生發生 道路交通事故的可能。

二、 高中職學生正青春期階段,容易受到同儕相互比較心態影響的危 險行為。例如:無照駕駛、競速飆車等道路交通行為。因此,教 育機構應加強教導生理與心理對交通安全的影響,讓學生徹底理 解以確保自身與他人的生命財產安全。

三、 道路交通事故(不論行人、駕駛人角色)的主要原因,係用路人 對道路交通狀態的認知、狀況的判斷及應對行動的錯誤甚至疏失 所引起。這些「認知」、「判斷」、「行動」與人的生理(如視覺、

聽覺機能極限,反應時間等)有關,且容易被忽略。務須以教育 著手,並讓學生以體驗或模擬方式學習,加強學生的自我道路交

防止道路交通事故的發生。

四、 在道路交通安全事故中,用路人對道路安全的認知甚為關鍵,其 中酒後駕車由於常發生重大的交通事故、造成重大的傷亡,故常 引發社會大眾的高度關注。若一個駕駛人應有的基本常識、道德 觀都不具備,只為自己方便、輕忽他人生命,實是交通安全教育 最差的示範。因此雖然當今交通主管機關雖已大為提高酒後駕車 罰責,但酒駕肇事情況仍屢見不鮮。仍強烈建議交通主管機關宜 大幅加重酒駕刑罰,讓酒駕者知所警惕,不但有效遏止酒駕肇事 的情形,也能凸顯駕駛人對生命應有的尊重。

貳、 對道路使用者之建議

一、 本研究調查知悉,曾經騎過機車的學生中,有九成四的學生是無 照駕駛,有七成以上學生曾經發生交通事故,所以在交通安全行 為表現上較差。因此在未滿考取駕照的法定年齡前,應加強教育 與輔導,讓學生充分理解機車特性,且能知道未具駕駛技術前不 宜駕駛機車,以減少財產的損失並確保自身及他人的安全。

二、 本研究調查知悉,曾經騎過機車的學生中,回答曾發生過交通事 故者高達七成以上。另在上放學交通安全行為表現上,亦是以騎 機車上學的學生行為表現較差。而機車不僅行駛穩定性差,且其 安全護具結構亦較弱,所以更應加強教導騎乘機車的正確知識,

此外應鼓勵盡量利用大眾運輸工具,不僅可減少道路交通流量及 交通事故發生之機會,又能節省能源及降低生活環境的污染。

三、 在交通事故中,往往乘客傷亡程度較駕駛者為嚴重,故學生在搭 乘汽機車時,應坐正、踏穩並隨時注意行車狀況,且正確使用安 全護具,以確保安全。

四、 本研究調查知悉,曾經發生交通事故學生中,以行人角色佔38.1%

之比例最高。學生擔任行人角色時,應多注意周遭用路環境變化,

並加強自我道路交通安全意識與遵守交通安全規則,避免不安全的 交通安全行為表現,以確保個人生命安全。

參、 對未來後續研究之建議 一、研究對象方面:

本研究僅以台北縣市高中職學生為主要調查對象,主要研究在道路 交通安全行為,以整體的道路交通用路人來看,還有其他不同類型的用 路人。建議後續研究者得以不同類型的用路人為研究對象,以瞭解不同 年齡層或族群之間的道路交通危險行為認知與表現情形。

二、研究工具方面:

本研究所使用的工具乃研究者自編的台北縣市高中職學生在道路交 通安全行為表現之研究問卷,雖經文獻探討、預試信效度檢定及專家審 查等方式修訂完成, 仍有考量不足之處。建議後續研究者可更加深入探 討其他影響道路交通安全行為表現的相關變項,以期能有更完善之研究 成果。

三、研究方法方面:

本研究方法主要以問卷調查為主, 針對研究對象的道路交通安全行 為表現現況作探討。建議後續研究者得針對交通安全行為表現不良部分,

作更深入的問卷內容設計,以瞭解產生不良的交通行為因素,供教育暨 交通管理主管機關及相關人員擬定交通安全教育政策之參考,促使交通 事故發生機率降到最低。

四、研究內容方面:

本研究所探討之範圍為「基本認知」、「安全認知」、「行為專注」、「行 為表現」及「行為影響」五個層面的行為表現調查,無法針對台北縣市 高中職學生所產生之不良交通行為做更深入的探討及原因發現,因此,

後進研究者得以針對本研究所發現在台北縣市高中職學生在道路交通安 全行為表現之問題進行更深入之研究。

參考資料

中文文獻

內政部警政署(民 95)。道路交通事故統計資料。台北:內政部。

日本交通科學協議會(民 84)。青年人交通事故調查研究報告書。全日本 交通安全協會。

王國川(民 87)。從青少年機車事故傷害經驗與其威脅性認知之關係來思 考未來我國學校、社會交通安全教育宣導之內容與方向。中華民國第 一屆交通安全教育學術論文研討會論文集。

王煥琛、柯華葳(民 88)。青少年心理學。臺北:心理出版社。

王齡慶(民 81)。少數族群青少年學校生活適應之相關因素探討。國立政 治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台北市政府交通局(民 93)。臺北市 93 年機車重大交通事故分析與防治 對策。台北:台北市政府。

交通部(民 95)。交通法規。台北:交通部。

交通部統計處(民 95)。交通統計要覽。民 95 年 10 月 14 日,取自 http://www.motc.gov.tw/mocwebGIP/wSite/ct?xItem=4302&ctNode=168&mp=1 交通部統計處(民 95)。機動車輛登記數。民 95 年 10 月 14 日,取自

http://www.motc.gov.tw/mocwebGIP/wSite/lp?ctNode=162&CtUnit=94&BaseDSD

=16&mp=1

全日本指定自動車教習所協會連合會(民 83)。安全駕駛的知識。

朱永裕(民 89)。我國大學生道路交通安全行為表現之調查研究。國立台 灣師大學工業教育學系碩士論文。

朱智賢(民 78)。心理學大詞典。北京市:北京師長大學出版社。

行政院(民 85)。青少年白皮書。行政院青年輔導委員會。

行政院(民 94)。青少年政策白皮書。行政院青年輔導委員會、行政院青

行政院衛生署(民 95)。94 年台灣地區少年主要死亡原因統計。台北:

行政院。

行政院衛生署(民 95)。94 年台灣地區青少年主要死亡原因統計。台北:

行政院。

行政院衛生署(民 95)。歷年運輸事故死亡人數按年齡分。台北:行政院。

吳佳滿(民 84)。如何落實大專交通安全教育。交通安全教育專論。

吳宗修(民 84)。學校交通安全教育之評量。交通安全教育專論。

呂民璿(民 79)。青少年社會參與及社會適應。台北市:巨流圖書公司。

呂家清(民 82)。營造業勞工危險意識之調查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工 業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李坤崇(民 90)。綜合活動學習領域教材教法。台北:心理出版社。

李惠加(民 88)。青少年發展。臺北:心理出版社。

李開偉 (民 88)。人因工程-基礎與應用。台北市:全華圖書。

李開偉(民 89)。實用人因工程學。台北市:全華圖書。

周玉真(民 81)。青少年身體意象滿意度與其自我概念、班級同儕關係之 相關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正文(民 91)。青少年問題與輔導。台北市:五南。

林修如(譯)(民 84)。羅勃特(Robert W, Bailey)著。應用人因工程學(Human performance engineering : using human factors/ergonomics to achieve computer system usability, 2nd ed.)。台北:桂冠圖書。

林進材(民 84)。青少年問題檔案-個案與對策。台北市:商鼎文化出版 社。

林慶忠(民 92)。我國高中生道路交通事故個人行為原因之研究。國立台 灣師範大學工業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豐福(民 88)。用路人超速行為與改善策略之研究。交通部運輸研究所。

林豐福(民 88)。臺灣地區機車交通管理政策之研究。交通部運輸研究所。

林豐福、葉袓宏(民 90)。不同年齡層機車駕駛人事故風險分析。中華民 國第三屆機車交通與安全研討會論文集。

邱再亨(民 94)。我國國中生道路交通危險行為之研究。國立台灣師大學 工業教育學系碩士論文。

侯東旭、鄭世宏(民 92)。新版-人因工程。台北市:中興管理顧問公司。

倪兆雄(民 70)。前車可鑑(二十五件學生車禍故事分析)。台北:長勝。

教 育 部 ( 民 94 ) 。 各 級 學 校 名 錄 。 民 95 年 11 月 5 日 , 取 自 http://140.111.34.54/statistics/content.aspx?site_content_sn=8868

張一岑(民 86)。人因工程學。台北:揚智文化。

張日昇(民 82)。諮詢心理學。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張日昇(民 82)。青年心理學。北京市: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

張春興(民 78)。張氏心理學辭典。台北市:東華書局。

張振成(民 90)。如何改善交通秩序。中華民國交通安全教育學會成立十 五週年年刊。

張新立、張高文、周長志(民 93)。青少年交通安全之教育與輔導。第一 屆中華民國交通安全教育研討會。

張新立、曹至宏(民 82)。我國機車交通事故特性分析與行車安全問題之探 討。

張新立、楊淑娟(民 85)。青少年學生旅運活動需求特性與違規使用機車行 為之地域性比較研究。中華民國第一屆機車交通與安全研討會。

張新立、楊淑娟(民 85)。青少年學生旅運活動需求特性與違規使用機車行 為之地域性比較研究。中華民國第一屆機車交通與安全研討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