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第二節 建議

教師以自身的教育情操與專業知能照拂學生,但實際上又於建構與實踐課程的互動中被 學生回饋所感化影響,進而生生不息成為教師成長與進步的動力,並在未來的教學實踐中一 次次地體現。「課程發展與研究中,教師具有至關重要的地位與密不可分的關係,是表現教 師『專業』的核心關鍵(McCutcheon,1997;引自甄曉蘭譯,2003,頁 5)。」透過此次行動 研究的結果詮釋與分析,研究者對於自我的視覺藝術的教學與課程有深刻的反思與體悟,期 能透過成果分享與其他實務工作者相互砥礪,並可作為後續研究追蹤探索,本研究建議如下

一、 善用教師角色突破課程及學校疆界以實踐參與式藝術創作

市立國民中學是分科教學的學習階段,各科教師間鮮少在教學上合作,教師亦較習慣 獨自完成一套的教學。而學生的學習經驗中,學習不應是分割、變換的感受,隨著課表的安 排學習與體悟往往被中斷而無法統合,教師應懷抱開放的胸襟瞭解並與其他科目教師合作組 成教師專業社群,透過老師緊密的對話、共同備課,替學生營造綿延不斷的學習情境。參與 式藝術「人的關係」是至關重要的媒介,以教師的位置往外發散,創造不同的情境,豐富學 習對話。

作為市立機關,學校展現出科層體制的特色。然而,教師進行教學創新與學習的研究 過程需要行政團隊的支持,關鍵人物主任及校長更尤其重要。過程中雖然辛苦且課務繁瑣,

且有著難以避免的焦慮和壓力,但藉由團隊的力量協助,許多困境或許能夠迎刃而解,將教 育與課程的最佳狀態呈現給學生。身為地方國中的教師,除了有一層體制的保護傘,在社區 中積累與學生、家長甚至社區人士的交流亦相當深刻與深入。因此課程不應侷限於教室中,

將場景轉至真實的生活脈絡更可將學習經驗與實際生活連結,使學生實地的應用、解決生命 中遭遇的困境。

二、 重視且運用同儕合作交流學習所發揮的影響力

在本研究中,大部分的藝術創作活動是以小組的方式進行,教師在課程起初藉由小組 互相評分機制降低組員間學習不利的情形,較少在過程中觀察到小組發生無法合作導致學習 中斷的情況。但在課程最後的回饋與分析中,發現不少提及課程中有關於小組合作的感受,

並呈現「稱讚、喜歡」或「厭惡、無奈」的兩極化感受,是教師始料未及的,若能在創作階 段時及時察覺同儕人際關係對學習表現的影響,或許可即時調整,激發更良好的學習情境。

因此,研究者深刻檢討習自以為常的分組模式,是否僅滿足了教師教學順暢,而罔顧了學生 的學習感受,是研究者仍亟需改進與重視的問題。積極而言,教師應透過尊重且民主的小組 成員組成,在學生感受與課堂秩序間取得平衡,並透過良好的小組合作,誘發學生的學習動 機與表現,且深化當中的感受。參與式藝術「人與人」的關係,竟是教學中被研究者忽視掉 的一塊,在事後對課程的訪談中,得知在課堂上種種選擇、表現,其實都來自於歸屬、渴望 被接納,試圖在自我與群體間找到平和。回過頭來看,原來當初最憂慮的課堂掌控或是時間 控制竟然也潛移默化的影響學生學習動機與表現,這是研究者始料未及的。

三、 教師應建構學習鷹架引導學生批判與思考的能力

參與式藝術的美學概念圍繞著參與者與作者權間互為主體的合作流動,重視參與者的積

師循循善誘的引導下,學生願意表達自身想法,且在認知層次上有所提升是教師足具挑戰的 課題。藉由教師提供相關課程內容的參照使學生在思考、創作、表達上有其依循,並逐漸發 展與澄清個人價值與態度。整體而言,藉由回答課堂學習單中的題目,學生循序漸進地思考 議題的不同面向,且透過書寫,反思、深化自己的感受。因此,題目的編製顯得極其重要,

必須緊扣學習組織與教學內容,同時在題目的敘述上宜有明確的提示或更深入的引導,例如:

「請表達完整語句,且具邏輯性」、「至少50 字」或在開放性回答上給予具體描述的參考 如:「社子島踏印過程有什麼讓你印象最深刻(最有趣/期待/滿意/困擾/難克服/…等)」。在 創作上學生亦需要對作品的完成有所想像,教師宜提供「範例」參照,但仍須配合深入且多 元的教學引導,避免學生創作一味地模仿而失去創發性。又如抽象的態度與價值觀,亦可藉 由師長主動揭露、表達,形塑自身為參考對象,引導學生對於議題的態度,從原本的含糊不 清,到逐漸清晰表達具體作法或信念。

四、 藝術創作與議題表達皆須有多元實踐與表達的機會

學習不應僅止於課堂與理論,應能實際地實踐至生活的面向,並與之連結。參與式藝術 重視參與者的主動性,並期待能激發參與者的生命涉入其中,教學亦然。透過實際經歷,學 生深化其學習內容,並藉由藝術創作的過程,再次將議題與感受揉合,且具體展現。以研究 者的觀察,國中生大多膽怯於公開的場合表達、表現自己,但透過如此的行動,卻可以激勵 學生組織、再脈絡化自己的情緒或是混沌不明的想法,而於其中獲得成長。因此教師可提供 多元的實踐方法,如本研究中利用拓印創作或學習單書寫,以非口語的方式顯現學生對議題 的關心。然而,在藝術創作的技法上,受研究期程限制,未能教導拓印之外更多技法與媒材,

是本研究之憾,同時,如何將藝術創作方法與議題爭議緊密結合亦是本研究未來可再深究之 部分。

五、 教師應勇敢擺脫自我侷限與框架,實踐自我教學信念

教師在日複一日的教學中,容易消磨熱情,演變為沒有靈魂的操練。研究者透過課程行

色,藉由三者角色間的互補和增強(歐用生,2012),達到更熟練、完整的將創作的精神發 揮於教學現場。而過程中,研究者亦透過書寫研究與教學反思與研究夥伴對話,達到不斷自 我辯證、面對實務問題與傳統的教學習慣。回顧研究前複雜難解的疑慮與困惑,如今看來卻 又如此的迎刃而解,在教學實踐中慢慢的得到舒緩與解答。印證了教育的問題,亦可在藝術 中獲得解答,且教師亦在一步一步的課程實踐中,提升、發展出自我的教學信念,並生生不 息的灌溉往復的教學。

參考文獻

一、中文部分

方永泉(譯)(2003)。Paulo Freire 著。受壓迫者教育學。臺北市:巨流。 王文科(1997)。質的教育研究法。臺北:師大書苑。

王若璇(2015)。一個與「地方」交往的嘗試: 《樹梅坑溪環境藝術行動》。國立臺灣藝術 大 學 藝 術 管 理 與 文 化 政 策 研 究 所 碩 士 論 文 , 新 北 市 。 取 自 https://hdl.handle.net/11296/uqygw7

伊莉莎白(2014)。「參與式藝術」在社會變革中的作用。國立臺北藝術大學美術學系碩士 班創作組碩士論文,台北市。 取自https://hdl.handle.net/11296/xxy668

朱弘期(2020)。話說社子島故事。美育。2020:236,76-83。取自

http://0-www.hyread.com.tw.opac.lib.ntnu.edu.tw/hyreadnew/search_detail_new.jsp?sysid=00561296

朱筱琪(2015)。參與式藝術行動計畫之實踐與反思-以新屋藝家人為例。國立臺北藝術大

學藝術與人文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台北市。 取自https://hdl.handle.net/11296/9r8832 朱麗惠(2018)。參與式藝術創作融入服務之實踐研究-以寶光建德道場活動為例。一貫道天

皇學院一貫道學研究所碩士論文,高雄市。 取自https://hdl.handle.net/11296/zxbnap 吳岱融、蘇瑤華(譯)(2018)。Pablo Helguera 著。社會參與藝術的十個關鍵概念。臺北:

國立臺北藝術大學。

吳瑪悧、徐文瑞、張至維、汪雅玲、賴小秋、梁錦鋆、嚴玲娟(譯)(2004)。Suzanne Lacy 著。量繪形貌:新類型公共藝術。臺北:遠流

吳瑪悧、謝明學、梁錦鋆(譯)(2006)。Grant Kester著。對話性創作:現代藝術中的社群 與溝通。臺北:遠流。

呂佩怡(2015)。向「藝術

/

社會」

:

社會參與藝術實踐研究 (中文版),國藝會視覺藝術獎助 成果研究,臺北市:國藝會。

李宝庆 、樊亚峤(2006)。麦克莱伦的多元文化教育观及其启示。比較教育研究期刊。2012:5,

62-67。北京:北京師範大學。

李素貞(2006)。校園參與式藝術策展歷程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成人教育研究所碩士 論文,高雄市。取自https://hdl.handle.net/11296/bu89j5

李蕭弘(2018)。論身體感官與參與式藝術。國立臺灣藝術大學美術學系碩士論文,新北市。

取自https://hdl.handle.net/11296/tw8pbe

李蕭弘(2018)。論身體感官與參與式藝術。國立臺灣藝術大學美術學系碩士論文。取自

https://hdl.handle.net/11296/tw8pbe

李錦旭、王慧蘭(編)(2006)。批判教育學-臺灣的探索。臺北市:心理。

李麗華(2018)。生態社子島開發案之權益關係人對開發案及拆遷補償安置計畫的意向探究:

政治生態學的觀點。取自https://hdl.handle.net/11296/cda3k9

周珮儀(2001)。追求社會正義的課程理論-

H

.

A

.

Giroux

課程理論之探究。教育研究集刊。

2001:1:46,1-30。

林 平 ( 2018 ) 。 序 言 。 載 於 2018 台 北 雙 年 展 導 覽 手 冊 。 取 自

https://www.tfam.museum/File/files/02exhibition/181113_18TB/TB-guidebook-CN-final.pdf?ddlLang=zh-tw

林宏璋(2015)。關係前後:你的參與不保證我的政治。載於林宏濤(譯),Claire Bishop著。

人造地獄:參與式藝術與觀看者政治學(3-10頁)。臺北:典藏。

林宏濤(譯)(2015)。Claire Bishop著。人造地獄:參與式藝術與觀看者政治學。臺北:典 藏。

邱婕歆、吳連賞(2017)。從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綱要總綱再定位教師角色。教育學誌,

2017:38,101-123。

施如瑄(2018)。話畫/畫話:在參與式藝術中學習人人關係。國立臺北藝術大學藝術與人文 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台北市。 取自https://hdl.handle.net/11296/6rhek2

柯佳佑(2014)。歡迎來我家:以參與式藝術創作探究社區本位藝術教育實踐。國立臺北藝 術大學藝術與人文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台北市。 取自https://hdl.handle.net/11296/26uj8a

柯佳佑(2014)。歡迎來我家:以參與式藝術創作探究社區本位藝術教育實踐。國立臺北藝 術大學藝術與人文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台北市。 取自https://hdl.handle.net/11296/26uj8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