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研究者任教臺北市立福安國中位於士林區社子島,處於長禁建、缺乏公共建設、生活機 能落後社區,近年因「社子島開發案」當地居民及學校面臨區段徵收及被拆遷的情況。有感 於本地居民及學生處於社經、政治及文化等不利位置,導致資訊不對等及被宰制的命運,乃 希望透過教師實踐參與式藝術課程,在與學生一起創作的歷程中,協助他們重新覺知「社子 島開發案」議題並探索自身對議題的態度與評價,同時亦實踐教師個人教育信念。本章分為 四節,第一節為研究者發展本研究之背景與動機,概述研究者擔任市立國民中學視覺藝術教 師所處的現場社會情境及對於當代視覺藝術課程的反思。第二節提出本研究探究的問題意識 及期望達到的研究目的;第三節,說明研究範圍與限制;第四節,針對本研究使用名詞釋 義。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一、校園日常的體悟

「社子島」是地區的名稱,也是複雜議題集合體,每每隨著政治人物的口號攻佔媒體版 面,但究竟臺北市的這一座「島」和裡頭的人們背負了怎麼樣的命運?研究者自錄取臺北市 教師甄選分發至社子島唯一一所中等教育學校任教。對於一個從外地來的教師,僅能倚靠過 去的學科知識和師資培育訓練,再加上淺薄的教學經驗,亦步亦趨地揣摩能夠提供給社子島 學生的視覺藝術課程。一年一年過去,透過與學生每日的相處與教學中,聽到、也看到了最 真實的社子島。我與社子島的情感聯繫,透過學生和他們的家庭的故事緊緊的串在一起,也 因此,雖然來自外地,但面對社子島「解除禁建、開發」的議題上,卻也如同關照家人般,投 注特別的關心與擔憂。

實際的學校生活裡,課堂上若提及社子島開發議題,學生大致上反應分為兩種,一種是事 不關己的漠然;一種是義憤填膺的憤慨。但若進一步詢問憤慨的學生為什麼如此激動?學生 多半回以情緒性的語句,不知道激動的原因,亦無法陳述自己和家人在這一波開發案中的權

益與影響。而另一邊對切身相關議題漠視的學生,更是令研究者詫異與著急。學生對於「社 子島開發」議題關心與瞭解程度的貧瘠,促使研究者開始逐步探究一連串相關的資料。在李 麗華(2018)的研究中發現,大部分社子島居民從小被教導:「社子島終究不會被開發」觀 念,因而導致高達七成三居民認為此次開發案並不會成功執行到底,間接使得社子島民眾「採 取漠視、不參與,甚至是眼不見為淨、不去談、不去想的作法。」部分居民若想要瞭解,亦是 透過「較不公開、較隱密的方法」如:鄰居、親戚朋友間接的資訊,而非選擇主動瞭解已公 開的官方資料。然而,研究中更值得注意的是:「關心及參與態度較高的居民,其對拆遷補 償安置計畫的滿意度較低。」顯示出,若能提高開發案的關心及參與度,對於提升居民對拆 遷補償安置計畫的滿意度有著顯著的影響。

在上述的研究結果中,發現學生漠視或是資訊不清的情形與家庭和所處社區的氛圍有關,

竟與研究者在校園裡觀察到的現象不謀而合。學生對自身社區議題的瞭解程度低落的狀況,

促使身為國中視覺藝術教師的研究者開始思索透過藝術教育課程的建構,除了能讓學生審視 及更加瞭解所處社區(群)的重要議題,更期待他們能夠因對社子島開發議題的瞭解而澄清 成見與情緒化的思考,培養出面對社子島開發議題自我的觀點與關懷的態度。

二、教育現場的花火

然而,市立學校作為國家政策及法規規範下的機關,身在其中的研究者若要觸碰社子島 既敏感又真實的議題,似乎需要以更彈性且縝密地提升視覺藝術課程建構與教學的專業知能。

2017 年時,透過學校與關渡自然公園合作,進行「社子生活(校園)秘境計畫」1課程。該計 畫於每週六舉行,學生自由報名參加,人數約15 名。在這個計畫中學生透過攝影、訪談、踏 查、導覽等活動,更加了解自己的家鄉⎯社子島,且藉由 2017 關渡自然藝術季開幕導覽活動,

將自己認識的鄉土介紹給外來的遊客以及另一群同樣來自「島外」的觀眾⎯本校教師。研究者 參加學生導覽後,受到莫大的鼓舞,見到學生真正將學校教導的能力內化、轉譯最後付諸實

1 「社子生活(校園)秘境計畫」是關渡自然公園主辦《關渡自然藝術季》中一項子計畫。2016 年時,關渡自 然公園與竹圍工作室展開為期三年的「社子生活(校園)秘境計畫」,循著基隆河的河水延伸到左岸的社子島 上,試圖尋找及建構出社子島居民的生活記憶與認知,說出屬於在地的故事。第一年與島上唯一一間小學―富

踐,同時亦從慣性化的教學模式中重新思索,開啟感知進而行動。從原本的被動性參與課程、

導覽,轉變為有意識的參與,進行新的課程構思以及「社子生活(校園)秘境計畫」相關人 物的訪談。

研究者於 2018 年計畫結束後訪談主要的執行團隊成員(關渡自然公園環境教育組員)以 及參與學生。訪談及觀察發現,學生起初對藝術季開幕導覽的活動意興闌珊、興趣缺缺,甚 至出席率低,與團隊心目中期待學生在計畫中扮演的圖像相去甚遠。再者,儘管學生透過訪 談、踏查等過程,仍幾乎無法表達想法及將資訊整理為導覽資料,因此團隊修正原本要將社 子島的政治、環境議題融入的想法,將教學目標著重於認識自己所居住的環境。另一方面,

訪談參與學生,發現學生對籌劃、帶領導覽的活動或許並不排斥,但可能因為先備能力不足 又無參照經驗,導致計畫團隊與學生間建構課程的歷程阻礙重重。

從學生的回應與計畫團隊的感受可以看出兩者間有明顯的歧異,使得身為教師的研究者 不禁開始思考,若是由教師帶領學生實踐此類藝術課程,會不會因為教師的專業職能與師生 情誼進而增進學生表達的意願?又或可能因為教師掌握過多課程主導性,造成學生的學習依 賴,使學生喪失主動建構課程的參與性?

三、教師成為能動者

在前述的計畫中,研究者主要扮演「參與者」從旁參與計畫、參加學生導覽。過程中,

過往師資培育時期的藝術實踐經驗被召喚,促發研究者反省對於教師角色的自我設限,忘卻 同時作為一名藝術家在課程及教學上應有的創作力與解放精神。因而,研究者試圖從「觀眾」

成為「參與者」再轉變為「主動者」,自慣常的教師身份中覺醒,喚醒停息已久的創作因子,

思考如何透過教育與參與式藝術創作的方式,帶領學生一起瞭解並重新審視「社子島開發」

議題,然而,理論與實踐的落差,有賴於教學者智慧及經驗判斷,因此教師如何將信念與理 想具體實踐,成為知且行的「能動者」仍有待研究者在未來行動中探究。

Helguera(引自吳岱融、蘇瑤華譯,2018)認為,藝術實踐中所遭遇的巨大挑戰,可以在 教育領域中找到解決的方法,且教育工具對參與式藝術而言是極好的應用。本研究期望透過

過程,以實踐的方式重新認識與澄清自身想法,緩和學生所處社會文化不利,點燃他們自覺 的火種,學生逐漸成為主動者,以祈更加彰顯《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綱要總綱》中「自 發、互動、共好」理念。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問題

一、研究目的

過往的教學經驗與試探性的前導研究當中,發現居住於此的國中生對於社子島開發議題 的瞭解和參與程度大幅低落,透過相關研究略知原因後,研究者乃希望透過具有社會批判性 的參與式藝術的創作,轉譯為教育過程,在教育同時作為藝術創作的過程中,協助學生重新 覺知議題並發展對於議題的理解與關懷。而在課程發展與研究中,教師具有至關重要的地位 與密不可分的關係,是表現教師「專業」的核心關鍵(McCutcheon,1997;引自甄曉蘭,2003,

頁5)。因此,本研究中,透過課程行動研究的模式,研究者除了實踐「教師即研究者」的概 念外,更期待融入「藝術家」角色,藉由三者角色間的互補和增強(歐用生,2012),達到外 顯的課程發展革新與內隱的教師專業成長和自我實現。綜覽上述,本研究企圖由教師轉化參 與式藝術創作的精神與美學概念,在教育實踐中發展課程與教學,在學生的面向上,提升對 社子島開發案的理解與態度,對教師而言,則在實踐中統合及發展自我教學信念,總結上文,

本研究目的如下:

(一) 探究國中視覺藝術教師發展與實踐參與式藝術課程的歷程

本研究是以參與式藝術的創作內涵與美學概念,由研究者身為教師將參與式藝術的創 作過程轉化爲教育歷程。在學校教育現場的課綱架構與相關限制下,藉由教師探究發展及 實踐參與式藝術課程的方式,教師與學生重新覺知所處社區所面臨的社子島開發議題,並 期能夠解放體制內的視覺藝術教育,替師生角色與場域建構出更加多元的課程面貌。

(二)探究參與式藝術課程之於國中生對課程議題的認知發展及態度轉變為何。

透過探究與分析參與式藝術及教育理論,研究者(教師)發展出參與式藝術課程,建

構本研究的實施模式。藉由行動研究觀察學生在課程實踐中的學習表現變化,探察學生對

構本研究的實施模式。藉由行動研究觀察學生在課程實踐中的學習表現變化,探察學生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