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三章 研究方法與實施

第二節 研究場域與參與者

本研究是研究者同時擔任視覺藝術課程教師與學生一起合作探究參與式藝術課程的行動 研究,除了探究學生在參與式藝術課程中的轉變,教師在過程中的實踐轉化亦是關鍵。本節 以「研究場域」和「研究參與者」兩大部分說明之。

一、研究場域

本校位在臺北市士林區社子島,地處邊陲,緊夾在基隆河與淡水河之間,是禁建多年的防 洪洩區。1979 年,因應地方教育發展之需要,臺北市政府決定在社子地區福安里成立本校,

成為社子島上唯一一間中等教育學校。學校各年級僅三個班外加一班特教班共 10 班,人數 約 200 名左右。校內目前約 45%之學生為中低收入戶家庭、15%為家庭突遭變故需給予各項 教育補助。此外,亦多數家庭為隔代教養、單親家庭、外配家庭、重組家庭等,導致家庭功 能不彰、親子關係疏離。根據研究者於 107 學年度編輯本校「推展品德教育成果報告書」及 參考本校 106 學年度教育部健康行動促進學校成果報告「校本創客課程對國中生健康體位影 響之行動研究:以本校七年級學生為例」7歸納出以下學校優勢及劣勢:

7 106 學年度本校參與臺北市健康促進研究計畫以健康體位為研究主題,並由健康促進與體育委員會決議各項 改善本校學生體位不良之介入計畫。由主要研究者(體衛組長)及協同研究者(護理師)商討由學校衛生政策、課

(一)優勢

1.本校學生多數活潑外向,對於非傳統之創意課程接受度高。

2.本校為小型學校,學生人數少,師生關係較為緊密,溝通互動良好。

3.學生在技藝及體能上相對較有興趣,在過去的視覺藝術課程中曾嘗試過的多種類型的創作 如:素描、動畫、廣告設計、版畫等,對藝創作的過程與方法不陌生。

4.師生互動良好,研究者教導本班學生已兩年有餘,對於個別學生掌握度極佳,能有效設計出 契合學生生活經驗之課程內容。

5.由於校內各科教師人數少,互動頻繁、連結緊密,對於橫向溝通合作或是垂直的行政支持多 有彈性,有利於教學創新。

(二)劣勢

1.本校學生近五成為弱勢家庭,包括:單親、低收入戶、隔代教養、新移民子女。學生 家長亦因多忙於生計,無暇關心子女教育問題,學生學習意願及成就相對低。

2.由於家庭支持系統不彰,學生認知水平發展較為落後,對於知識學習的動機不高,導致對生 活中的諸多事務漠視。

3.因學校師生比不足,藝術領域教師僅兩名,缺少穩定教學的表演藝術教師,且視覺藝術科教 師也僅一名,學生無法接受多方面藝術薰陶。

4.在研究者兩年的教學影響下,學生亦容易循規蹈舉,在藝術創作上較無顯著突破。

5.受到教師員額不足的影響,學校行政、教師流動較高,學生學習風格不易建立,且容易導 致學習不連貫。

二、研究參與者

本研究是由研究者同時擔任課程建構與教學者,實踐參與式藝術創作精神與美學概念課

程的教育行動研究,參與者除了研究者與學生外,邀請教師儕擔任研究夥伴,以協助本研究 實施,以下分別敘述之:

(一)課程建構與教學者

本研究由研究者同時擔任課程建構與教學者。研究者自小學三年級起(8 歲)接受美術資 賦優異鑑定,進入美術班教育直到高中畢業;就讀於國立臺北藝術大學美術系期間,學習專 業平面藝術創作,受形式主義影響甚深。取得中等學校視覺藝術科及美術科教師證後於國民 中學任教至今5 年有餘,2016 年錄取臺北市立國民中學正式教師聯合甄選分發至臺北市立福 安國中,擔任校內唯一視覺藝術藝術教師兼訓育組長至今。由於本校位於禁建超過40 年的社 子島,在任教期間,深感本校學生在社會、經濟及文化上的不利,校內教師彷彿陪伴學生改 變命運的鬥士,與無法改變的不利文化與階級抗衡。反觀自身學習背景,在菁英主義的學習 氛圍下,享受各式社會資源集注,更加感悟學生所處政治與經濟的不公。另一方面,研究者 過去參與了本校與關渡自然公園的藝術季計畫,同時受到研究所課程的感召,喚醒由研究者 同時擔任教師和藝術家執行參與式藝術創作的企圖心。期許透過本研究執行,學生能夠意識 自身所處環境的特殊性,瞭解相關議題,進而主動實踐。在研究者教育理念及角色建構而言,

期許自我能透過不斷省思、修正而提升教學及課程規劃能力,在教師、藝術家兩者間皆取得 妥善詮釋。

(二)研究參與者

本研究以研究者任教的市立國中九年級某班為對象。在前導研究課程中發現,學生針對

「社子島開發議題」仍需要具備一定程度的跨科知識,例如對於公民科「依法行政」、「公 共財」、「政府角色」等我國國家政治運作陳述性知識,同時考量的思考與表達能力,亦配 合校內外研究夥伴觀課時間,因此選定九年級的任教班級實施課程研究。此外,研究者自該 班七年級起,任教視覺藝術課,已有兩年的師生情誼,故對學生學習狀況及美術能力相對熟 悉,學生對教師教學風格亦不陌生,且本班學生素質平均、課堂秩序穩定較適合嘗試創新課 程。惟九年級職涯探索緣故,有兩名男學生沒有一同上課,實際上課學生人數為18 人。以下 為該班概況如表3-1:

表3-1

課程參與者概況表

年級與年紀 班級人數 男生人數 女生人數

設籍或居住於 社子島地區人 數

具有單親、低收入戶、

新住民子女、原住民 身份、突遭變故任一 身份人數

九年級

(14~15 歲) 20 9 9 12 11

資料來源:研究者整理

從上表資料中可以瞭解班級學生的背景概況,在「學生人數」方面,班級人數為20 人,

屬小班,有利於教師精緻教學且深入觀察。在男女生比例上,亦相當均衡,適合進行分組合 作學習。從「設籍或居住於社子島地區人數」來看,約佔班級人數 6 成比例,顯現社子島開 發議題可與班級學生生活有高程度的相關,藉以引發學習動機。「具有單親、低收入戶、新 住民子女、原住民身份、突遭變故任一身份人數」亦超過班級人數 7 成以上比例,揭示其社 會、經濟及文化相對弱勢的可能性。

除學生之外,本研究中為使研究更客觀中立,邀請了研究夥伴參與本次課程實踐行動研 究。雖未直接參與課程,但對研究者而言,研究夥伴不僅提供專業的理論與實務的對話,且 更重要的是擔任本研究觀察者的角色。夥伴的選定,除了邀請校內其他領域教師 1 位外,亦 邀請校外視覺藝術領域教師 2 位,透過校內外不同觀點、不同學術養成背景,促發不同領域 視野的對話,以達到更詳實且多元的觀點。研究夥伴的背景資料所示如下表3-2:

表3-2

研究夥伴資料表:

研究夥伴代號 性別 學歷 經歷 現職

張老師 女 國立臺灣大學中國文學 系學士、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 學系碩士

國中國文科教師 臺北市立國民中學國 文科教師

(續下頁)

吳老師 女 國立高雄師範大學美術

學系 學士 高中美術科兼職 教師、IB 學程教師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美 術系研究生、臺北市 立高級中學美術科兼 職教師

施老師 女 國立高雄師範大學美術

學系 學士 高中美術科代理教 師、國中視覺藝術科 兼課教師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美 術系研究生、臺北市 立國民中學視覺藝術 科兼職教師

資料來源:本研究繪製

來自校內的國文科張老師已於本校服務並連續擔任導師 5 年以上,對於學生家庭狀況、

社區氛圍及學生學校的學習表現都有一定程度的瞭解,因此對於研究者在教學知能的展現如 教學流程、班級經營能力與學生互動上有較多的觀察。而另外兩位教師則來自於相似的藝術 學習背景,針對研究者專業知能的課程架構、內容、學生創作表現及對參與式藝術創作轉化 為教學實踐則有更深入的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