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教師實踐「IN/印社子島」課程之成長與省思

第四章 研究結果與討論

第四節 教師實踐「IN/印社子島」課程之成長與省思

本研究由教師融入參與式藝術創作精神與學生一同發展課程,實踐藝術家、教師與研究 者三個角色統合與辯證的過程。若要了解參與式課程的轉化視覺藝術教育的成效,除了從學 生的學習經驗與回饋中分析評斷外,教師在課程教學的實際經驗中深刻反思與修正,不斷自 我辯證、澄清對教師角色的迷思,進而發展、轉化教師個人對參與式藝術的實踐智慧,更是 舉足輕重的關鍵。本節從研究者(教師)研究過程中書寫的反思與三位研究夥伴的回饋等不 同角度審視、反思、解構,再重新建構研究者對自我實踐課程之理念、教學之信念與對教師 角色的期許,以達到本研究之批判取向行動研究之精神。

一、研究夥伴的觀察回饋與建議

研究者為了達到深刻的批判與反思行動研究,邀請了三位教師同儕擔任研究夥伴。其中 兩位夥伴與研究者一樣具有美術教學經驗與背景,另一位則是校內國文科的教師,透過校內 外不同觀點、不同領域的教學背景,協助研究者重新審視課程安排與檢討自我的教學迷思,

以評估實踐是否契合研究目的與問題意識。

研究夥伴於課程進行時,一邊紀錄教學內容與學生反應,一邊速記下回饋與建議,並於 整節課結束後寫下觀課心得與感想。研究者閱讀後,與夥伴討論,闡述自我的想法或提出疑 惑之處,修改不足的部分,調整下一次教學方式與課程內容的安排,以更加符合參與式藝術 之精神與美學概念。以下就研究夥伴的回饋建議如下:

(一)認識議題的課程設計與教學內容安排之觀察回饋

「議題介紹與認識」階段的課程主要藉由研究者播放社子島開發有關的新聞片段,並輔

為「影片很完整,可以帶給學生不同思考觀點」(張觀20190911),並且可以凸現社子島開 發議題影響範圍之廣,不僅是社子島居民的事。此外在教學引導上,夥伴亦認為研究者教學 可以讓學生適時跳出影片框架,思考居民立場,而不致一味地被拍攝者的立場牽著走,「教 師不斷地試圖帶出學生的後設思能力,我覺得很好。」(張觀20190918)或「立場跟前面差 別很大,提點學生兩部立場的差異點,這點做的不錯」(施觀20190918)。然而,由於時間 有限,播放影片時僅挑選片段播放,夥伴認為可以處理的更細緻「建議事先把影片分段,會 比快轉方式的觀影體驗更佳」且在快轉部分補充內容的引導,會使學生的學習更加連貫。

對於學習單而言,認為問題的編製循序漸進「從事實性陳述逐步進入需要思辨與情意引 導的層次,同時每項事實性陳述的問句後都會附加開放性答案,覺得這裡設計得很好」(施 觀20190918),但卻因為時間有限,導致往往沒有辦法於當節課中寫完,建議可以更精簡或 是利用更多堂課完成。此外,夥伴建議在每一節課收回學習單後應立即檢視,以了解學生學 習成效,同時可以於下次課堂發回時給予學生調整方向與回饋。

在教學流程的安排上,夥伴們普遍認為有些影片的片段過長,可能會使學生專注力與學 習動機下降,例如觀察到「連三支影片都頗有省思效果,但少數學生已呈趴下姿勢(後排右前 方女生)」(張觀20190918),因此其他老師提出建議如「影片跟影片間可以停一兩分鐘,聊 天或寫學習單喚起精神」(施觀20190918)或是「教師可適時增加教室走察。」(張觀20190918), 改善學生學習狀況不佳的情形。

整體課程來說,施老師認為兩節課的資訊內容過多,「氣氛凝滯」,建議可以將內容再 拆解的更細,一次聚焦 2~3 個問題即可。另外,吳老師也提到影片內容大多提到的是人與人 之間的衝突,但未考量到「生態與開發」哪個重要?應納入引導學生思考社子島開發議題時 的討論中。夥伴張老師也在課堂與學生對答的互動中發現學生對於本研究之課程或許有些抗 拒,並建議研究者應更周延的說明「一系列課程與美術課的關聯為何,或者相關課程會上多 久?教師可再多加說明,排除學生疑惑,並增加學習興趣」(張觀20190918)。

整體而言,在課程起初,研究者仍摸索於如何將參與式藝術與教育過程結合,因此在課 程結構、教學活動及教學過程中,略顯保守且小心翼翼,研究夥伴也認為若是要實際達到如 參與式藝術之精神,過度倚靠講述的授課方式似乎有需要調整之必要。

課程第二階段「議題與藝術創作」側重於藝術創作技法與鑑賞的比例,藉由介紹相關參 與式藝術案例與拓印技巧實作,替未來的創作實踐做準備。為連結前一個課程階段,研究者 在ppt 中分享上週學生的學習單回饋,使同儕彼此了解社子島開發議題在其他人心中的想法。

研究夥伴普遍認為這對學生表達有正面刺激的作用「學生了解同儕想法,配合教師講解,讓 問題更清晰,而且可以幫助學生整理思考方向」(施觀20191006),此外,研究者也針對學 生在學習單表達上語意不清或矛盾之處繼續深究,提升學生思考能力「針對題目與回答內容 去梳理,並重新拋出問題可以讓學生就自己的回答繼續延伸思考,這樣的做法頗優」(施觀 20191006)。

學習材料的選擇,透過播放過去學校與關渡自然公園合作參與式藝術計畫的記錄影片

《2017 校園秘境探索-福安國中》及《2018 校園秘境探索-社子島請吃飯》,讓學生瞭解 參與式藝術的內涵。計畫中,藝術家與地方的家庭主婦們一起醃漬冬瓜來串聯地方居住的記 憶,但教師在介紹概念時,顯得略為生澀、不夠貼近學生。研究夥伴建議要更加具體一些,

使學生有思考的學習鷹架「可說明味覺是一種記憶的方式,(舉實例讓學生有具體想像)並 延伸說保存的方式不是只有視覺還是物質,還有五感之類」(施觀20191006)或討論如何保 留文化時,學習鷹架可再清晰,如先找一些文物如何保存的方法,或是要將前述兩個藝術手 法,如醃冬瓜、畫明信片等與這題的題目在做更好的連結,或從現實案例中找,文化如何被 保留、什麼方式讓我們看見從前的文化。

教學流程的方面,播放影片時調整為一邊看影片內容一邊書寫,夥伴認為這樣的流程安 排較為順暢,也避免影片時間過長的問題導致精神渙散。而在學生練習拓印技巧時,建議應 該要在拓印前先與學生討論帶來的物品,深化他們的思考「用帶來物品去思考什麼樣的物件 適合拓印,這樣的流程或許比較好」,但另一位吳老師認為,應該要在學生帶來拓印物前,

就要安排讓學生討論,「可以請他們帶來的物件之前,先思考意義」。

教學引導與策略上,研究者解說時先給予範例,教學氣氛活絡,引發學生學習動機「學 生對以前學長姐的作品很感興趣,也對自己接下來的創作躍躍欲試。」另一方面,由於研究 者過去的課程教學較側重於技能教學,因此在步驟、技巧的示範與教學上顯得得心應手,夥 伴亦相當欣賞「說明的得非常仔細,例如物件起伏落差較大的處理方式,可以將物件拆開,

用拼湊或是藉由拓包上的反光判斷油墨的濕潤程度。」(吳觀20191016)。此外,在每節課 的教學上皆會複習過去課程所學,使學生連結舊經驗,達到螺旋式的加深加廣教學「老師有 承接上次的學生初次操作拓印經驗,針對拓印效果與實作細節講解,同時畫面的呈現布局這 些也都有提到」(施觀20191016)。至於課堂教學時的策略運用,夥伴也對研究者能適時注 意到學生學習狀況表示認同「能指定上課較不專心的同學回答問題,增加學生注意力,是有 效的課堂管理」(張觀20191016),但卻也使研究者反思,由教師掌握過多主導權的對話與 教學是否真能契合參與式藝術所要彰顯的參與者精神。

就本階段的課程而言,由於先前過多社子島開發議題的資訊堆積,使得課堂與教學氛圍 頹靡,在事後與夥伴討論時,研究者認為,應該要稍微增加技能教學的比例,緩和學生與研 究者自身緊繃的情緒。於是此階段的教學中,夥伴也觀察到研究者把「把社子島議題的目的 性暫時藏到後面」想法的轉變反映在課堂教學中,教學效果較先前佳。但同時施老師也認為 研究者與前導研究相比起來,「無意間過於執著進度,而失去了課程間的彈性」(施觀20190918), 導致學生的認知與情意抒發無法有時間好好的沈澱,「比如說,有時候課堂間的候答時間過 短,或是可能學生還沒反應教師又直接接起來了,學生在課堂上變成被動居多,主動參與感 比較少。」(施觀20191016)建議研究者調整教學的步伐,也使研究者省思「這樣的教學是不是 反而更填鴨了?」(教20191006)。

(二)引導議題的對話溝通及表達之觀察回饋

「議題對話與討論」課程階段中,邀請士林地政事務所及富安國小李老師到校演講,藉 由與校外人士問答對話,開啟對議題多層面的瞭解,而教師也在兩場講座中,轉為對話領導 人的角色,適度連結講者與學生間的雙向溝通。演講內容上,士林地政事務所的余先生的演 講內容架構詳細,自古到今、由遠到近說明社子島的風貌,但由於內容橫跨學科知識還有歷 史脈絡,研究夥伴認為「當天觀察現場還是以教師端反應比較熱烈」(施觀20191030),而 研究者亦認為這是現場教師最迫切感受到的學生困境,因學科知識在學生腦海中是分科建構,

「議題對話與討論」課程階段中,邀請士林地政事務所及富安國小李老師到校演講,藉 由與校外人士問答對話,開啟對議題多層面的瞭解,而教師也在兩場講座中,轉為對話領導 人的角色,適度連結講者與學生間的雙向溝通。演講內容上,士林地政事務所的余先生的演 講內容架構詳細,自古到今、由遠到近說明社子島的風貌,但由於內容橫跨學科知識還有歷 史脈絡,研究夥伴認為「當天觀察現場還是以教師端反應比較熱烈」(施觀20191030),而 研究者亦認為這是現場教師最迫切感受到的學生困境,因學科知識在學生腦海中是分科建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