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第二節 建議

在本擬題教學研究結束後,研究者想提出一些建議,作為日後教 師在進行擬題教學和未來研究的參考。

一 、 對 數 學 課 程 方 面 的 建 議 :

九年一貫課程強調教師應有自編教材的能力和統整課程的能 力,無非是希望透過教師多元的教學方式,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與 學習效果。而擬題教學中,教師利用現有的數學課程教學單元,根據 學生的能力與學習情形,編製適合學生程度的擬題教材與學習單,在 單元教學中或單元教學後實施擬題教學活動,作為課程統整的一部 分,相當符合九年一貫課程中教師應有自編教材能力與統整課程能力 的目標。透過這樣的教學方式,能夠讓學生從傳統的解題者成為擬題 者,有機會在課堂上積極參與討論、激發創造力、表達與溝通個人的 想法,並且在同儕互動中建構數學知識,因此研究者建議教師可以運 用擬題教學融入數學課程中。

二 、 對 教 學 方 面 的 建 議 :

( 一 ) 學 習 動 機 與 興 趣

學生在擬題時,對於他們所熟悉的事物最感興趣,因此研究者認 為,教師在進行擬題教學的時候,可以利用學生感興趣的主題或和學 生日常生活經驗相關的內容與數學課程作結合,以引起學生的學習動 機與興趣。

( 二 ) 擬 題 資 料 的 提 供

在圖畫題與文字題的擬題方面,剛開始進行擬題練習時,擬題線 索不要太多,避免因為太多擬題訊息對學生的思緒造成困擾。等到學

生擬題較熟練時,再慢慢地增加擬題線索的數量,讓學生的擬題作品 能更多元、更有變化。

( 三 ) 擬 題 的 數 據

在進行圖畫題與文字題的擬題時,研究者發現到,由於圖畫擬題 與文字擬題的擬題資料中有不只一個的數據,學生如果沒有將這些數 據寫出來,就無法成為一個完整的題目,在進行解題時,解題者就又 必須去重新回到擬題資料中去尋找數據,再一次讀題,因此教師在進 行擬題教學時,要留意此種情形,要求學生在擬題時一併把數據寫出 來,以方便同學進行解題。

( 四 ) 擬 題 作 業

學生對於擬題有很高的興致,也很樂意與別人分享自己的作品,

因此研究者認為,可以在學生擬題能力較為純熟以後,設計回家的擬 題作業,一方面可藉擬題作業增進親子合作的樂趣,一方面也讓學生 在回家後仍能夠以好玩、沒有壓力的方式來複習數學。

( 五 ) 評 鑑 方 式

進行擬題教學後若能對學生的擬題作品加以評鑑,可以提升學生 對作品內容與數學概念的理解。在擬題初期學生評鑑能力還未完全建 立,對文字敘述有困難,可以用全共同討論的方式來評鑑,等到學生 清楚評鑑的過程與意義,也有較好的評鑑能力與客觀的評鑑態度時,

教師就可以設計學生自評表與學生互評表,讓學生在擬題教學後作自 我評鑑與交換評鑑。

( 六 ) 解 題 方 式

擬題之後的解題,可以讓老師了解學生出題時的想法,而學生也 能更加明白題目與答案之間的關係,因此擬題之後最好也讓學生有練 習解題的機會,透過擬題與解題的反覆過程,增進學生學生對數學學 習的理解。不過研究者建議教師必須注意學生在擬題之後如何交換解 題的情形,才不至於讓學生形成固定的解題小組,沒有辦法欣賞到許 多出題風格不同的題目。

( 七 ) 學 習 回 饋

學生優良的擬題作品,可以集結成冊讓學生互相觀摩學習,也可 以讓學生帶回家與家長共同分享,增進同儕互動與親子互動的機會。

透過這樣的發表展覽方式,學生會更加珍惜自己的擬題作品,也更願 意持續腦力激盪,想出更好的擬題點子。

三 、 對 未 來 研 究 上 的 建 議 :

( 一 ) 研 究 限 制

本研究的擬題教材中,算式題的部份含有文字敘述,而且出現擬 題算式不只一個(例如:二步驟問題)、也有擬題算式是運算過程(例 如:幾個幾問題)的情形,所以本研究中研究結果的推論是有所限制

的。未來的研究,在編製擬題教材時,可以利用沒有文字敘述的算式 進行擬題教學,探討學生在算式題方面的擬題表現。

( 二 ) 探 討 不 同 擬 題 類 型 的 擬 題 教 學

由於本研究只採用算式、圖畫、文字三種類型來進行擬題教學,

探討學生在這三種類型題目的擬題表現,未來的擬題教學也可以利用 其他類型如:解法、答案、題材來進行擬題教學,探討學生在其他擬 題類型上的表現。

( 三 ) 合 作 擬 題

由於本研究是採用個別擬題教學的方式,來進行擬題教學,希望 學生學習到自我出題的經驗。等到每個學生都具備基礎的擬題能力、

評鑑他人作品的能力與共同討論的能力之後,教師也可以讓學生進行 合作擬題學習。合作擬題學習中,可以讓學生自行分配小組內的討論 任務,體驗與同學共同創作題目的感覺。

( 四 ) 探 討 同 學 年 班 級 的 擬 題 教 學

由於本研究只是針對二年級的一個班級來進行擬題教學,並未探 討其他二年級班級實施擬題教學的情形。因此,在未來的研究可以同 學年班級一起實施擬題教學,繼續探討同一學年的學生,實施擬題教 學的成效。

( 五 ) 探 討 不 同 年 級 班 級 的 擬 題 教 學

本研究只針對二年級學生進行擬題教學,未探討其他學年班級實 施擬題教學的情形,因此未來研究可以在不同年級的班級實施擬題教 學,以探討不同年級學生實施擬題教學的成效。

參考文獻

一、 中 文 部 分

江文慈(民 86)。整合與超越:多元智力取向的評量。測驗輔導雙月 刊 , 143, 2952-2954。

坪田耕三(1987 )。生 動 的 算 術 。日本:國土社。

林文生(民 85)。一位國小數學教師佈題情境及其對學生解題交互影 響之分析研究。國立台北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 出版)。台北。

林碧珍(民 78)。國小學生數學解題的表現及其相關因素的研究。國 立台灣師範大學數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林德宗(民 88)擬題活動在國小五年級數學教室裡的應用。國科會 大 專 學 生 參 與 專 題 研 究 計 畫 成 果 報 告 ( NSC 88-2815-C-023-001-S)。

周幸儀(民 91)。國小二年級數學科合作擬題教學之行動研究。國立 台南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南。

周筱亭(民 84)。國民小學教師對新課程應有的認識。國立嘉義師範 學 院 八 十 二 學 年 度 數 學 教 育 研 討 會 。

南一出版社(民 90)。國民小學數學課本第三冊。台南:南一書局企 業股份有限公司。

南一出版社(民 90)。國民小學數學教師手冊第三冊。台南:南一書 局企業股份有限公司。

翁嘉英(民 77)。國小兒童解數學應用題認知歷程。國立台灣大學心 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徐文鈺(民 81)。圖示策略訓練課程對國小五年級學生的數學應用題

解題能力與錯誤類型之影響。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 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徐文鈺(民 85)。擬題教學策略對國小兒童分數概念的解題能力、擬 題能力之分析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博 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孫秀芳(民 86)。國小二年級學生加減法擬題能力之研究。國科會補 助大學生研究專案成果報告(NSC 86-2815-C-023-005-H)。

教育部(民 65)。國 民 小 學 課 程 標 準 。台北:教育部。

教育部(民 82)。國 民 小 學 課 程 標 準 。台北:教育部。

教育部(民 89)。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暫行綱要。台北:教育部。

陳美芳(民 84)。「學生因素」與「題目因素」對國小高年級兒童乘 除法應用問題解題影響之研究。國立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研 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張春興(民 85)。教育心理學-三化取向的理論與實踐。台北市:東 華書局。

梁淑坤(民 83)。「擬題」的研究及其在課程的角色。國民小學數學 科新課程概說(低年級)。台北:台灣省國民學校教師研習彙編。

梁淑坤(民 84)。師範生擬題行為之研究。國科會專題研究計畫成果 報告(NSC 83-0111-S-023-007, NSC 84-2511-023-001)。

梁淑坤(民 85)。從佈題探討數學科教科書的評鑑。教師之友,37(4),

23-28。

梁淑坤(民 86)。擬題能力之評量:工具之製作。國科會專題研究計 畫成果報告(NSC 84-2511-S-023-006)。

梁淑坤(民 86)。擬題與數學課程的融合Ⅰ。國科會補助研究計畫的 成果報告(NSC 85-2511-S-023-003)。

梁淑坤(民 88)。從擬題研究提出數學教學建議。載於高雄市政府公 務人力資源發展中心(編),新典範數學(184-220)。高雄:高 市府人發中心編。

曾志華(民 84)。淺談社會建構論在數學教育上的應用。教師之友,

36(5),45-49。

黃敏晃(民 85)。國小數學新課程下的評量趨勢。八十四學年度數學 教育研討會論文暨會議實錄彙編,甯自強主編,國立嘉義師範學 院。

楊惠如(民 89)。擬題活動融入國小三年級數學科教學之行動研究。

國立嘉義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

劉芳妃(民 87)。合作擬題活動融入國一數學科教學之個案研究。國 立高雄師範大學數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

劉祥通(民 85)。數學寫作教學策略初探。八十四學年度數學教育研 討會。

劉錫麒(民 82)。數 學 思 考 教 學 研 究 。台北:師大書苑。

二、 英 文 部 分

Borba M. C. (1994). High School Students’ Mathematical Problem Posing: An Exploratory Study in the Classroom. Paper presented at the Annual Meeting of the American Educational Research

Association. New Orleans, LA.

Brown, S. I., & Walter, M. I. (1983). The art of problem posing.

Philadelphia, PA: Franklin Institute Press.

Brown, S. I., & Walter, M. I. (1988). Problem posing in mathematics education. Questioning Exchange, 2(2), 121-131.

Brown, S. I., & Walter, M. I. (1993). Problem posing: Reflection and application. Hillsdale, NJ: 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s.

Cai, J. (1998). An investigation of U. S. and Chinese students’

mathematical problem posing and problem solving. Mathematics Education Research Journal, 10(1), 37-50.

Cudmore, D. H., & English, L. D. (1998). Using Intranets to Foster Statistical Problem Posing and Critiquing in Secondary

Mathematics Classrooms. Paper presented at the annual meeting of the American Educational Research Association, San Diego, CA, April 1998.

Dillon, J. T. (1982). Problem finding and solving. Journal of Creative Behavior, 16, 97-111.

Dillon, J. T. (1988). Levels of problem posing vs. problem solving.

Questioning Exchange 2(2), 105-115.

English, L. D. (1997). Promoting a problem-posing classroom. Teaching children Mathematics, 4(3), 172.

English, L. D. (1998). Children’s problem posing within formal 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