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二節 研究工具

為了能順利蒐集到本研究所需的資料,本研究所使用的研究工具 可分為擬題教學學習單、數學解題能力評量以及擬題教學回饋問卷三 種,以下分別說明三種研究工具的編製過程:

壹 、 擬 題 教 學 學 習 單

研究者以擬題教學學習單來做為本研究擬題教學的教材,目的是 想藉由學生在寫擬題教學學習單的過程,觀察學生在擬題與解題時的 行為反應,明白學生思考組織問題和數學概念運用的情形,並能從這 些學習單中,找出學生擬題的特色與錯誤類型,學生擬算式、圖畫、

文字三種不同類型題目的差異,以及區分高低擬題能力組的同學。以 下分別從單元的選擇、擬題教材的編製、擬題教學活動的設計、學生 擬題作品的評分等四方面來詳細說明擬題教學學習單之編製過程。

一 、 單 元 的 選 擇

研究者首先閱讀教師手冊,根據九年一貫數學領域能力指標、教 學活動的設計將南一版國小數學課本第三冊的各個單元(全冊共六個 單元)加以分析後,並參考楊惠如(民 89)、周幸儀(民 91)的篩選 方法,篩選出研究者認為最適合進行擬題教學活動的單元,其篩選標 準如下:

(一) 單元本身擁有豐富題材的來源。例如:第一單元快樂中秋、

第三單元歡樂的十月、第四單元好玩的公園、第六單元快樂過 新年。

(二) 單元之間有關聯性。例如:第一單元與第三單元中都提到二

步驟的加減,而第三單元、第四單元與第六單元都提到「幾個 幾」的乘法問題,同時這四個單元都是屬於「數與計算的部份」。 根據以上(一)、(二)兩項的篩選標準,研究者選取了數學課本 中第一、三、四、六這四個單元來進行擬題教材的編製。以下就針對 這四個單元的內容詳細加以分析:

1.第 一 單 元 快 樂 中 秋

快樂中秋單元是在介紹算式填充題以及 100 以內的二步驟的加 減問題。在算式填充題的擬題中,學生必須了解未知數在不同位置的 算式填充題的意義,因此可給學生如:16+( )=19、27-12=( )等 算式,讓其利用口頭或書面的方式自己練習來出題。在二步驟加減問 題的擬題中,可以讓學生利用圖畫或文字敘述的情境來練習擬出解題 方式如:先算 9-4=5、再算 5-3=2 的二步驟題目。

2.第 三 單 元 歡 樂 的 十 月

歡樂的十月單元重點在於解決與記錄二步驟合成、分解的混合問 題以及解決單位量 2、4、5、10 的「幾個幾」問題。在解決與記錄二 步驟合成、分解的混合問題的擬題中,可以給學生如:先算 36+20=56、

再算 56-8=48 的算式讓學生進行口頭或書面擬題;而在解決單位量 2、4、5、10 的「幾個幾」問題中,讓學生利用圖畫情境或文字情境 來練習擬出解題方式如:2+2=4 4+2=6 6+2=8「幾個幾」的題目或

以 4+4=8 8+4=12 12+4=16 16+4=20 的算式讓學生擬出「幾個幾」

的題目。

3.第 四 單 元 好 玩 的 公 園

好玩的公園單元重點在於以又十的方法解決 100 以內的兩位數 加減法問題以及解決單位量 3、6、7、8 的乘法問題,在這單元中,

同樣讓學生利用算式、圖畫或文字情境來進行口頭或書面擬題。

4.第 六 單 元 快 樂 過 新 年

快樂過新年主要在於解決 200 以內的加減法問題以及解決單位 量 9 和 12 的乘法問題,同樣可以讓學生以 113+18=( )、102-6=( ) 的算式題來進行口頭或書面擬題,或以圖畫情境、文字情境讓學生進 行口頭或書面擬題。

二 、 擬 題 教 材 的 編 製

決定好要進行擬題教學的四個單元之後,研究者參考 Reitman

(1965)、梁淑坤(民 86)等人的擬題類型,再配合低年級學生比較 常見的評量類型,依照算式、圖畫以及文字等三大類編製擬題教材。

擬題教材的編製除了由研究者自行構思以外,亦參考梁淑坤(民 86;

民 88)、楊惠如(民 89)、周幸儀(民 91)等人的擬題教材進行編製,

一共編製了算式題 18 題、圖畫題 14 題以及文字題 12 題的擬題教材。

編製好的擬題教材初稿,請研究者同學年的同事、碩士班的同學(共 8 人)針對研究者所編的擬題教材內容,共同討論後提出建議,刪除 題型重覆和過於因難的題目,或調整題目中部份不適當的敘述,再針 對研究者實際教學的學生反應再加以修改,修改成算式題 10 題(如 附件一)、圖畫題 10 題(如附件二)以及文字題 10 題(如附件三)

的擬題題目,成為本研究正式的擬題教材。表 3-1 是擬題教材與各單 元名稱的對照表:

表 3-1 擬題教材與各單元名稱對照表

單元 單元名稱 擬題教學學習單

1 快樂中秋

算式 1-1、1-2 圖畫 2-1、2-2 文字 3-1

3 歡樂的十月

算式 1-3、1-4、1-5 圖畫 2-3、2-4

文字 3-2、3-3、3-4、3-5

4 好玩的公園

算式 1-6、1-7、1-8 圖畫 2-5、2-6、2-7 文字 3-6、3-7

6 快樂過新年

算式 1-9、1-10 圖畫 2-8、2-9、2-10 文字 3-8、3-9、3-10

(註:第一個阿拉伯數字表附件,第二個阿拉伯數字表題號;例如 1-2 代表附件 一的第二題)

三 、 擬 題 教 學 活 動 的 設 計

當擬題教材完成時,研究者根據擬題教材的內容,設計擬題教學

活動,並且配合九年一貫數學領域能力指標,讓學生進行個別擬題。

研究者將擬題教學活動的時間分為單元教學中和單元教學後來進 行,說明如下:

(一) 單元教學中的擬題:例如在進行某單元教學的途中讓學生擬 題,此教學中的擬題活動,是為了配合各單元將擬題作為單元 中的教學活動。就本研究而言,第四單元與第六單元即屬於單 元教學中的擬題。

(二) 單元教學後的擬題:例如在進行某單元教學結束後讓學生擬 題,此教學後的擬題除了可以當作回家功課,也可以幫助學生 統整該單元的數學概念。就本研究而言,第一單元與第三單元 即屬於單元教學後的擬題。

此外,在學生擬題後,全班同學可以根據所擬出來的題目共同討 論評鑑,以培養思考問題、分析問題的能力,進而養成欣賞以及尊重 他人的態度。

四 、 學 生 擬 題 作 品 的 評 分

為了探討學生在算式、圖畫、文字三種擬題類型的表現上是否有 差異,以及區分高低擬題能力組的同學,研究者在學生擬題完畢後,

將學生每一次的擬題教學學習單收回,依據研究者自編的「學生擬題 作品九分評量表」將學生的擬題作品加以評分,並請同學年的另一位

教師協助評分。研究者自編的「學生擬題作品九分評量表」是參考梁 淑坤(民 88)的擬題作品五分類表(見表 2-4),梁淑坤(民 88)只 考慮到題目的數學架構,而本研究更考慮到題目的語文結構,因為研 究者認為,擬題題目是否能讓解題者在讀題之後了解題意,錯字的多 寡、語意的表達、語句的通順與否,也對題目有所影響,因此在設計 學生擬題作品的評分標準時,會加上語文方面的考量。

此外,因為本研究要篩選出高低擬題能力組的學生,所以研究者 想根據學生的擬題作品區分出高低擬題能力組的學生,而在設計學生 擬題作品評分標準時,這九分制可以讓研究者刻意將評分標準的差距 拉大。根據以上兩個因素的考量,研究者設計出「學生擬題作品九分 評量表」,其評分的標準如下表 3-2:

表 3-2 學生擬題作品九分評量表

分數 類型 舉例

9 結構完整,正確無誤的可解 數學問題

家裡原有 35 張春聯,哥哥又買了一些,

現在有 48 張春聯,請問哥哥買了幾張春 聯?

8 結構完整,但有錯字或漏字 的可解數學問題

1. 一支兵棒 7 元,買 5 支要多少元?

2. 小明有 76,買玩具熊花了 69,小明 還剩下多少錢?

7 結構完整,但文句不通順的 可解數學問題

1. 公園裡有 27 個人,走掉了 12 個人,

現在公園裡共有幾個人?

2. 姐姐買了手錶 120 元,哥哥買了書 45 元,兩人共加起來幾元?

6 與題目所提供訊息無關的 可解數學問題

擬題算式:27-12=( )

學生擬題:魚缸裡有 12 條魚,媽媽又放

進 21 條魚,現在魚缸裡一共有幾條魚?

5 因條件不足、或答案與題意 不合而不可解的數學問題

小哲身高 136 厘米,他又長高不知道幾 厘米,請問小哲長高了幾厘米?

4 題意不清,不可解的數學問

小梅有 192 元,小梅買了 52 元的燈籠,

小梅花了幾元?

3 非數學問題 哥哥原有 100 元,買了 28 元的玩具車,

請問玩具車是什麼顏色?

2 只是敘述 池塘裡有 47 隻青蛙,又來了 25 隻青蛙?

1 非完整敘述 山羊 14 來 21 牛

貳 、 數 學 解 題 能 力 評 量

為了要了解擬題教學活動是否對學生的解題能力有所增進,本研 究以研究者自編的數學解題能力評量,作為探討學生擬題教學前後解 題能力是否有差異的研究工具。因為研究者設計的擬題教學學習單,

包含了算式、圖畫、文字三種擬題類型,因此本解題能力評量的內容 亦根據擬題教學所要教導的擬題類型分為三類,包含算式、圖畫與文 字等類型。研究者首先根據先前擬題教學所選擇的單元,詳細閱讀數 學課本以及教師手冊之後,自行編製兩份數學解題能力評量預試的試 題,每份試題均包含算式題 8 題、文字題 8 題和圖畫題 4 題,共 20 題的題目。

當初編製兩份試題的用意,是為了想在預試之後,能有比較多的 題目來篩選出適合的題目,作為正式的數學解題能力評量前測的題 目,因此出了兩份題型和題數一樣的預試試題。而每份的試題只有 20 題,是以低年級的學生一節課所能負擔的題數為考量,因為就研

究者的教學經驗,低年級的學生在做數學題目時,一道題目從讀題、

解題到檢查,大概需要 2 分鐘的時間,所以每份試題 20 題是適合的。

至於圖畫題只有 4 題的原因,是因為在低年級的測驗評量中,大多是 以算式和文字的型式來呈現,圖畫的呈現大部份只是用來輔助說明,

幫助學生了解題意,而且有些數學概念用圖畫來表示比較困難,所以 研究者在編製學生數學解題能力評量預試的試題時,圖畫題只編了 4 題。

在學生數學解題能力評量預試試題編製完畢之後,研究者請本校 其他任教二年級的教師和碩士班的同學提供意見,經過修正後,再利 用連續的兩天,給本校二年級其他兩個班級的學生進行預試,每次預 試的時間為四十分鐘。待預試完成後,研究者將試題收回,再從這兩 份預試的試題中挑選試題難度在 0.6~0.7 之間,適合學生作答的題 目,編製成正式的「數學解題能力評量(前測)」試題(如附件四),

附件四的 20 題前測試題中,包含算式題 8 題、文字題 8 題和圖畫題 4 題的題目。題目挑選的依據是參考吳裕益(民 90:340)「各類選擇 型測驗的理想平均難度」中,四選一的選擇題平均難度是 0.63,因 此研究者才會挑選預試試題難度在 0.6~0.7 之間的題目作為數學解 題能力評量(前測)的試題,再加上研究者在平常的教學經驗中,發 現低年級的學生在一般的平時測驗,分數的分佈大多呈現負偏態的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