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第一節 結論

式、圖畫、文字三種擬題資料說出自己的題目,而不要求學生寫出題 目。因為研究者只要求學生勇敢地說出題目與安靜地聽別人說題目,

所以學生在這個階段擬題的表現大致還不錯,算式、圖畫、文字這三 種類型的題目都能勝任。學生都能符合老師的期望,樂於發表自己的 題目,也能專心聽講,而且只要有同學能說出正確的題目,其他的學 生也能模仿同學來出題,並且還會將情境或題目加以變化。同時,在 同學說錯題目時,也能指出錯誤的地方。但是學生在複述同學題目的 表現上較不理想,因為他們對於較長的題目沒有耐心聽完,而且較長 的題目也容易忘記說不清楚。在學生擬題的表現上,結果量未知算式 的擬題比改變量未知算式的擬題來得好。

第 二 階 段 : 書 面 擬 題

從書面擬題階段起,學生開始練習寫出題目。由於本階段中,學 生要獨自將題目寫下來,加上學生並沒有檢查的習慣,因此剛開始學 生的擬題作品常會出現錯字、漏字、語意不通順與標點符號誤用等的 錯誤情形,而且擬題所花的時間較長,與前階段的口頭擬題相比較,

顯得非常不理想。在算式題的擬題中,因為數字和運算法已經固定,

學生擬題時只能在情境或情節部分加以改變,所以擬題變化較少,如 同口頭擬題階段,學生在「結果量未知」的擬題還是比「改變量未知」

的擬題表現好。而圖畫題與文字題的擬題,所使用的數據與運算法並

沒有特別規定,因此擬題的變化較多,但是如果教師所給的擬題線索 過多,也會干擾學生出題時的思緒,學生反而不知道要如何組織線索 來出題。

第 三 階 段 : 擬 題 後 解 自 己 擬 的 題 目

在第三階段中,學生除了擬題外還要自行解題。解題的方式有擬 題後「不知道」要解題與擬題後「知道」要解題兩種。假如學生事先 並不知道要解題,會以平常心出題。但是如果學生預先知道要解題,

就會在擬題時控制題目的難易度,擬出比較簡單的題目來。在這個階 段中,學生如果能自行擬題,則對題目有一定程度的了解,因此大部 分的學生都能順利解題,很少出現會擬題卻不會解題的情形,所以學 生有信心嘗試出較難的題目並解題。而學生在三種擬題類型的表現 上,算式題的擬題無法刻意控制計算的難易度,但是圖畫題和文字題 的擬題,控制計算難易度的現象,比較明顯。第三階段學生在擬題後 會自行檢查題目,與第二階段書面擬題相比,錯誤的情形已逐漸有所 改善。

第 四 階 段 : 擬 題 後 解 別 人 擬 的 題 目

在第四階段,學生擬題之後要與同學交換解題。交換解題的方式 有「自由交換」解題與「隨機分派」解題兩種。如果是自由交換解題,

學生會依據對方數學程度的高低來出題,如果是隨機分派解題,學生 控制出題難易度的情形就比較不明顯。在學生交換解題的過程中,大 部分的學生都會在讀題完畢之後立刻進行解題,就算語句不通順、題 目有漏字或錯字,他們還是照樣進行解題,只有少部分的學生在解題 之前,會很仔細地先看看同學出的題目是否可解、語句是否通順等問 題。而數學程度高的學生,解題的速度較快,吸引較多的同學找他解 題,無形之中又增加他的解題功力。在這階段,學生擬題與解題的速 度比前一階段更快。

經過四個階段的擬題練習之後,學生擬題、解題的速度與正確性 都提高了,也會將時事或日常生活經驗融入擬題之中,讓擬題題目變 得更多元,無論是數學知識或語文知識方面都有所進步。最後在整個 擬題教學活動結束後,研究者以自行編製的擬題教學回饋問卷來讓學 生發表意見,大部份的學生都喜歡擬題,而且覺得出題很容易,在同 學發表擬題作品時,也能專心聆聽共同欣賞。在擬題類型上,大多數 的學生覺得擬算式題比擬圖畫題或文字題簡單,而在擬題方式上,大 多數的學生認為口頭擬題比書面擬題簡單。至於在解題方面,學生對 於解自己或別人擬的題目都很有信心,認為自己能夠算出正確答案。

綜合上述分析,發現學生對數學擬題教學大多持正向的反應,學 習態度是相當積極的,而且這樣的教學活動能夠引起學生的學習興

趣、增強學生的學習意念,對於學生解題信心與解題能力的增進也很 有幫助。

貳 、 學 生 擬 題 作 品 分 析 一 、 學 生 擬 題 作 品 的 特 色

學生的擬題作品經過研究者的分析與分類,大致可以分成情境延 伸、學生喜好、學校生活及日常生活四大類。在情境延伸類中,學生 會根據教師所給他們的擬題情境,以及利用課本或教材中的人物情節 來出題;在學生喜好類中,他們會以團體間的流行或以故事裡的人物 當作主角來出題;而在學校生活類中,學生會以與學校有關的人、事、

物來出題;至於在日常生活類中,學生會以家居生活的經驗、節日風 俗習慣、家人的生活習慣或時事新聞事件來出題。

二 、 學 生 擬 題 作 品 的 錯 誤 類 型

研究者將學生擬題作品中的錯誤類型加以整理,大致可分成兩大 類,分別是數學邏輯方面的錯誤類型與語文概念方面的錯誤類型。在 數學邏輯方面的錯誤類型有:與題意不合、與事實不符、資料不足、

題意不清、只是敘述、非完整敘述等六種。而在語文概念方面的錯誤 類型有:錯字、漏字、缺少單位、單位使用有誤、單位前後不一、前 後敘述不一、文句不通順、語意錯誤、冗長贅句等九種。

參 、 學 生 在 三 種 擬 題 類 型 表 現 上 的 差 異

在學生全部的擬題作品都評分完畢後,研究者分別求出算式、圖 畫、文字三種類型的平均數(算式題平均

X

=7.71;圖畫題平均

X

=8.09;文字題平均

X

=8.11),再將這三種類型,兩兩進行相依樣 本 T 檢定。結果發現,學生在擬圖畫題的表現優於擬算式題,擬文字 題的表現也優於擬算式題,但是學生在擬圖畫題與擬文字題的表現上 並沒有差異。

而在學生擬單步驟中改變量未知的問題與二步驟的問題,研究者 利用相依樣本 T 檢定,單獨去分析學生在這兩種類型的擬題表現。結 果顯示學生在二步驟問題的擬題表現比較好,這 或許是因為在二步驟 問題的算式中,並沒有未知數出現,而改變量未知的題目,因為有未 知數的存在,會影響到學生的思考。由此可看出低年級的學生對未知 數的觀念,仍是很模糊。

肆 、 高 低 擬 題 能 力 組 在 解 題 能 力 上 的 差 異

研究者取擬題作品總分前 27%的學生為高擬題能力組,後 27%的 學生為低擬題能力組,進行獨立樣本 T 檢定。結果顯示,高低擬題能 力 組 的 學 生 在 解 題 能 力 上 是 有 差 異 的 , 高 擬 題 能 力 組 的 學 生

X

=94.44)在解題上的表現優於低擬題能力組的學生(

X

=77.78)。

在課堂上的觀察也發現,高擬題能力組的學生在擬題時,用的時 間較短,題目較有創意,而且錯字或漏字的情形也比較少。而低擬題 能力組的學生,擬題所需的時間較長,而且常會出現錯字、漏字和語 意不通順的情形。此外,高擬題能力組的學生,解題時的速度也比低 擬題能力組的學生來的快,而且解題的正確率也比低擬題能力組的學 生高得多。

伍 、 擬 題 教 學 對 學 生 解 題 能 力 的 增 進

學生在經過擬題教學活動後,研究者依據實驗組學生與對照組學 生在解題能力前後測的表現,以及實驗組學生與對照組學生本身在解 題能力前後測的表現,進行統計分析來考驗擬題教學活動是否會增進 學 生 的 解 題 能 力 。 在 解 題 能 力 前 測 的 表 現 方 面 , 實 驗 組 學 生

X

=80.14)與對照組學生(

X

=75.71)在解題能力前測的表現上是 沒 有 差 異 的 。 但 是 在 三 個 月 的 擬 題 教 學 活 動 後 , 實 驗 組 學 生

X

=88.47)與對照組學生(

X

=78.43)在解題能力後測的表現上是 有差異的。

至於在實驗組學生本身的解題能力前後測的表現,兩者之間也是 有顯著的差異,後測的平均分數(

X

=88.47)比前測的平均分數

X

=80.14)高出許多。而沒有經過擬題教學活動的對照組學生,他 們本身在後測的平均分數(

X

=78.43)與前測的平均分數(

X

=75.71)

並沒有差異。最後在單因子共變數分析中,結果亦達顯著水準,表示 不同的教學法會影響學生的解題能力。

而就研究者在課堂上的觀察,學生在經過了十二週的擬題教學 後,解題的速度與正確率都進步了,而且解題的態度更加地認真,解 題前會檢查題目,解題後也會檢查答案。綜合質與量的分析,可見擬 題教學在增進學生解題能力上是有一些效果的。

根據本研究的研究結果,研究者將五個待答問題的結論,整理成 下表 5-1:

表 5-1 本研究五個待答問題的結論

待答問題 結論

學生的擬題學習歷程為何? 學生經由擬題的四個階段,擬題表現有 漸進的成長。

學生擬題作品的特色與錯誤類型為何?

1. 學 生 擬 題 作 品 的 特 色 可 分 為 情 境 延 伸、學生喜好、學校生活、日常生活 等四類。

2.學生擬題作品的錯誤類型可分為數學 邏輯方面的錯誤與語文概念方面的錯 誤兩類。

學生在算式、圖畫、文字三種擬題類型 的表現上是否有差異?

學生擬圖畫題與文字題的表現上優於算 式題;而圖畫題與文字題間沒有差異。

高擬題能力組和低擬題能力組在解題能 力上是否有差異?

高擬題能力組在解題能力的表現上優於 低擬題能力組。

擬題教學是否可以增進學生的解題能 力?

根據質化與量化的分析,擬題教學可以 增進學生的解題能力。

綜觀整個擬題教學研究,研究者發現學生無論在認知、情意或技 能三方面的表現都進步了許多。以下分別針對這三方面說明研究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