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擬題教學與評量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四節 擬題教學與評量

楊惠如(民 89)則以行動研究探討擬題活動在數學教室中教學 的情況、困難和解決的方法。研究結果發現,此研究教學經由「初試 啼聲」階段的摸索,到「漸入佳境」階段的轉型,最後進入「步入軌 道」階段,一共歷經三個階段。雖然這三個階段的教學中,老師遭遇 到許多教學上的困難,其中包括教學準備、學生擬題、全班討論、共 同評鑑等方面,但是透過研究者不斷的反省與思考,尋求解決的方 法,以實際的行動解決了教學上的困難。

周幸儀(民 91)透過合作擬題教學活動來探討國小二年級學生 的擬題學習歷程以及擬題教學對學生數學概念、擬題能力、解題能力 的增進效果。研究結果發現,透過擬題教學活動的實施,學生在數學 概念、擬題能力及解題能力的表現上,均有明顯的進步。

由以上相關的研究結果可看出,不管是國外或國內,擬題教學已 經愈來愈受重視,因此教師可利用先前提及的擬題類型,設計擬題教 材融入自己的教學活動中,並以學生擬題的題目作為教師佈題和教材 的來源。

難所在,而評量之後的教學,可以將評量結果作為教學改進的依據。

本節就從「擬題教學」與「擬題教學的評量」兩部份來探討擬題教學 活動。

一 、 擬 題 教 學

Brown & Walter(1983)在〝The Art of Problem Posing〞一 書中建議擬題應該有以下五個階段:

階段 0:選擇起點(Choosing a starting point)

這個起點可以是一種教材,也可以是一個數學定理。

階段 1:列出屬性(Listing atributes)

這個屬性是根據階段 0 的起點而來,無論這些屬性合不合 乎邏輯,都予以保留,因為不合邏輯的題目也可能產生新 的問題。

階段 2:假如不是(What-if-not)

此階段是將階段 1 的屬性,再創造一個新題目。

階段 3:問問題或擬題(Question asking or problem posing)

將屬性改變之後,會產生新的屬性,尚未形成一個完整的 題目,藉著問「假如不是會如何」之後,再將這些屬性經 過有效的統整形成新的題目。

階段 4:分析題目(Analyzing the problem)

題目形成後,接下來就是解題。將題目分析完畢,可以再 改變屬性,再創造新題目。如此一來,新的題目就可以源 源不絕,擬題、解題、擬題… … ,就可依序循環下去。

坪田耕三(1987)認為學生擬出的題目是多樣化的,教師在教學 中對於學生所擬出來的題目必須加以處理,因此他提供了六種方式來 處理小孩子所擬出來的題目:

1. 討論擬出的問題和原題之間的差異。

2. 分類那些擬出來的問題。

3. 考慮有無解答。

4. 修改不完備的問題。

5. 讓先前的問題一般化。

6. 舉出相反的問題,使問題的結構更清楚。

他並將擬題的教學流程分為原題的解決、擬題的活動、解答所擬 出的問題等三階段,其教學流程如圖 2-3:

圖 2-3 擬題教學流程圖(引自坪田耕三「生動的算術」一書)

原題的解決擬題的活動解答所擬出的問題 原題的提示

個別的解答 發表

討論

做類似原題問題的發問

例示 個別擬題

完成了嗎 發表

討論

分類 重新擬題的指示

共同問題的提示 個別的解決

發表 討論 解決個別的問題

整理 教學的過程

no yes

︵第一階段︶︵第二階段︶︵第三階段︶

此外,Cudmore 和 English(1998)也提出擬題階段和評鑑活動的 流程圖,如圖 2-4:

圖 2-4 擬題階段和評鑑活動(引自楊惠如,民 89)

對現存問題 次要的改變 /調查路線

1.產生資料

2a.全班資料調查

2b.討論和形成擬 題的過程

3. 個 人 / 小 組 資 料調查

4.個人/小組擬題

5.試著解題

6.寫下「初稿」

的題目

7.接受同儕的回饋

8.寫下「完成」

的題目

對問題 主要的 改變/

新的調 查路線

a.獲得初稿的題目

b.解題

c.寫出評鑑的意見

d.回報老師和回 饋作者

學生為擬題者 學生為評鑑者

透過 Cudmore 和 English 擬題和評鑑活動的流程圖,我們可以 了解學生在擬出題目之後,可以透過解題來修改自己的題目,而教師 可以設計活動,讓學生評鑑同學的作品並提供意見,這樣的處理方式 與坪田耕三有相同之處,也就是修改不完備的題目。無論是坪田耕三 的全班討論方式或是 Cudmore 和 English 的同儕評鑑方式,我們在許 多研究報告中(如:周幸儀,民 91;林德宗,民 88;楊惠如,民 89;

劉芳妃,民 87;Leung, 1996;Winograd, 1990)都可以看到。有教 學實務的教師,也可以參考這兩種方式來設計教學活動。因為本研究 的擬題教學活動對象是國小二年級的學生,對獨立思考以及表達意見 的能力還未發展成熟,仍需要教師的引導,因此本研究的評鑑方式採 用全班討論的方式來進行評鑑。

在國小數學課程中,擬題可以扮演手法(means)和目的(ends)

兩種角色。第一種角色是以擬題作為教學的一種方式,教師引用學生 提出的問題來授課,而第二種角色,則是定期讓學生去擬題(梁淑坤,

民 83)。Brown 和 Walter(1988)認為將擬題融入數學課程比將其分 隔為特定的課程好。梁淑坤(民 88)也建議,為了配合數學課正常 教學,教師不宜為擬題活動之推廣犧牲了寶貴的任課時數,應以課程 為主,再配合擬題教學,使得擬題活動推廣時,教師也在執行一般的 數學教學。研究者也認為,可以將擬題活動運用於單元教學結束之後

的練習,以複習學生學習過的教材內容。

二 、 擬 題 教 學 的 評 量

評量在教學上佔有重要的地位,經由評量,我們可以得知教師的 教學成效、學生的學習成果,甚至是學校的辦學績效。評量的目的,

是要提供學生有益的回饋,以充分發揮學生的潛能(江文慈,民 86)。 現代教學的需求,也希望透過多元化的評量,以多元的方式描繪學生 學習的全貌,協助教師與家長更清楚學生的學習潛能與特性,以幫助 學生成長。而新的評量理念,在真實的了解學生的學習狀況(梁淑坤,

民 86)。Stenmark(1989)認為,評量應該是評量出學生懂什麼,而 非了解他們不懂什麼(引自梁淑坤,民 86),評量必須尊重學生的個 別想法,而非要求全體學生用相同的方法回答問題。雖然近年來數學 教育家對擬題研究倍加重視,但是在評量擬題工具製作方面遠不及評 量解題工具之發達。梁淑坤(民 84)發展出一套評量擬題的工具,

並於民國 88 年提出修訂後,將擬題作品分類及評分如表 2-4:

表 2-4 擬題作品五分類表(梁淑坤,民 88)

題目類 可行的

非題目類

非數學 不可行

資料不足 資料適中 資料超過

1 分 2 分 3 分 4 分 5 分 5 分

首先梁淑坤(民 88)將擬題答案分為非題目和題目,給分方式 是 1 至 5 分,非題目因為已著手進行擬題的一小部分,故給予 1 分。

題目再分為非數學和數學問題,其中非數學問題因為已完成一段完整 的句子,只是無法呈現數學問題,所以給予 2 分。數學問題再分為不 可行與可行的問題,不可行的問題因為題目已經呈現數學問題,卻無 法呈現結構完整的題意,故給予 3 分。可行的數學問題再分為資料不 足、資料適中、資料超過三種。其中資料不足者是屬於不可解的問題,

因為只差一小部份資料即能解題,故給予 4 分,而資料適中或資料超 過者均為可解出答案的問題,因此同時給予 5 分。

另外,梁淑坤(民 85)將學生擬題作品分類,將 84 年的評量方 式延伸出如表 2-5 的評量方式:

表 2-5 學生擬題作品分類(梁淑坤,民 85)

與題目所提供訊息無關 超出範圍

正確題數(流暢性)

題型種類數(變通性)

可解的

適中、正確

題目所需解題步驟(複雜性)

題意不清 條件不足 邏輯不符 數學問題

不可解的

答案與題意不合 非數學問題

敘述問題

綜合上述,當學生擬出資料適中的題目時,教師可以選出一些題

目讓學生進行解題。至於其他的題目,因為有一些瑕疵,教師可以讓 學生討論題目的合理性,再進行修改(梁淑坤,民 88)。本研究則參 考坪田耕三(1987)與 Cudmore(1998)等人的教學方式與評量方式 來作為擬題教學與評量的依據,而擬題作品的分類及評分方式則參考 梁淑坤(民 88)的分類及評分方式,自行編製了「學生擬題作品九 分評量表」(見第三章),作為學生擬題作品分類與評分的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