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第三節 建議

本研究依據研究發現與結論,提出具體可行之建議,以供學校單位、國小社 會領域教師以及未來研究之參考。

壹、對學校單位之建議

一、鼓勵教師互相觀摩,提升實務上的社會領域教學技巧

根據研究結果發現,一般大學畢業、及擔任導師、科任教師之國小社會領域 教師對工作壓力覺知情形較高。為改善此現況,學校可鼓勵教師利用週三下午工 作坊建立專業學習社群,以進行交流學習,如:開設各學科教學經驗交流之相關 工作坊,利用全校或學年會議時分享教學心得,週三進修時間安排優秀教師進行 經驗分享,安排優秀教師進行入班教學觀察,讓一般大學畢業,擔任導師、科任 教師之社會領域教師有更多機會聆聽並觀摩不同的教學技巧。

二、學校應適時舉辦研習,讓教師明瞭現今教育政策變革及 學生行為管教的因應之策

根據研究結果發現,教育政策的變革及學生行為管教是社會領域教師目前最 主要的壓力來源。目前各項教育政策的變革,包括:零體罰政策、超額機制、各 種法定課程等,也因教育政策的不斷變革使學生管教不易,而教學與行政工作均 日漸繁重,使社會領域教師感受到莫大的壓力,因此學校可多安排相關研習,令 社會領域教師明白現今政策主軸,及其因應策略為何,提供教師多元化的觀點與 看法,來適應現今複雜的教育政策變革及學生行為管教的適當方法。

150

三、規劃社會領域相關研習及課程,充實教師社會領域教學 知能

根據研究結果發現,「社會領域教師專業知能」對「教學幸福感」具有非常 顯著的預測力,由此可知,社會領域教師的專業知能與教師幸福感十分相關,顯 示教師若能加強專業知能的充實與進修,有助於達成良好的教學,進一步提升教 學幸福感,但目前教師的研習方面普遍缺乏社會領域相關主題,因此建議學校單 位能夠考量社會領域教師的需求,辦理規劃社會領域相關的研習及進修活動,提 升教師的教學專業知能。

貳、對教師之建議

一、教師主動積極進修,提升專業能力,建立專業形象

根據本研究結果發現,社會領域教師的專業知能愈高,則教學幸福感的預測 力愈高,社會領域教師認為最幸福的來源也是專業知能有所提升及學生學習成效 提高。因此建議社會領域教師除了應付行政工作與教學上的成效,應主動提升自 身的專業知能與教學技巧,藉由不斷充實自己,以因應日新月異的教育環境;並 做好自身的壓力調適、人際溝通技巧,以提昇個人內在修養。如此一來,在精進 教育專業的同時,亦能使學生學習成效提高、提昇自身的自信心,增進個人的成 就感,建立專業形象,來因應未來在教育現場的種種挑戰,自身也能感受到來自 於在教學中的幸福感。

二、以正向信念面對問題,開啟幸福人生

根據本研究結果發現,屏東縣市國小社會領域教師的教學幸福感受達中上程 度,而工作壓力之「專業知能」最能有效預測教學幸福感。因此社會領域教師平 時要培養樂觀的信念,深造自身的專業知能,熱愛工作,擁有開朗的健康身心,

151

對自己說:「外在環境不能改變,但可以調整自己的心態」。同時,社會領域教師 提升自身專業知能,透過多元有趣的課程教學活動,促使師生產生良好互動,營 造溫馨氣氛,教學工作充滿挑戰與樂趣,能讓社會領域教師從中發掘自身潛能,

從教學工作中獲得幸福感,為社會領域教師的教學幸福感提供有效支持,體驗快 樂和幸福的人生。

三、教師應做好時間規劃與分配,提升工作效率

根據本研究結果發現,社會領域教師工作壓力覺知情形普遍中等,又以「工 作負荷」為最高,顯示教師因工作負荷量過高而產生過大的工作壓力,因此社會 領域教師可在學期初依照學校行事曆做好工作時間的規劃與分配,來提昇自身的 工作效率,避免因同時要處理學校事務、教學、學生管教而手忙腳亂。

參、對未來研究的建議

一、研究範圍方面

本研究因人力、物力、時間與經費等因素限制,研究範圍僅以屏東縣市為主,

而研究對象則以屏東縣公立國民小學至一百零一學年度五年內曾經任教社會領 域之合格教師為限,並未包括其他縣市之國小教師,無法反映出國小社會領域教 師工作壓力與教學幸福感關係之全貌,故研究結果的推論須更加謹慎。建議在未 來的研究中,研究者可擴大取樣範圍,增加樣本的豐富性,使研究結果負有深度 與廣度,更具代表性和參考價值。

二、研究變項方面

本研究以國小社會領域教師工作壓力來探討教學幸福感為主要變項,其中工 作壓力包含「工作負荷」、「人際關係」、「專業知能」、「學生行為」與「變革適應」

等五個層面;而教學幸福感則包含「自我肯定」、「專業表現」、「身心健康」與「工

152

作成就」等四個層面,本研究所定義的層面未必能涵蓋工作壓力及教學幸福感所 有的層面,因此未來研究可根據文獻探討結果對此兩變項的內涵層面進行增減來 進行,此外,影響社會領域教師工作壓力和教學幸福感的因素眾多,未來也可增 加其他變項,使研究結果更具周延性。

在背景變項方面,影響社會領域教師工作壓力及教學幸福感的因素眾多,本 研究僅對教師性別、年齡、婚姻現況、教育程度、服務年資、學校規模、擔任職 務等七項進行研究,未來研究可增加不同的背景變項,如學校地區、班級人數等。

因此,建議未來研究者,可參考以多面向進行研究討論,使研究主題更具深度,

研究結果更有價值。

三、研究方法方面

本研究採用問卷調查法,以取樣方式對屏東縣市國小社會領域教師發放問 卷,進行現況調查。問卷的填答乃是個人主觀意識的表態,無法掌控受試者當下 的情緒、好惡與外在環境因素,只能知道普遍現象,卻難以分析與了解問題所在,

此乃是問卷調查法的侷限處。因此,建議未來研究者可朝質量並重的方式進行,

輔以教師訪談資料、進入教學現場參與觀察或文件分析等質化分析,藉由質量並 重的研究方法,來進一步了解國小社會領域教師工作壓力與教學幸福感的想法,

使研究結果更臻完善,更具客觀性與價值性。

153

參考文獻

一、中文部分

毛睿翎(2013)國民小學教師工作壓力與生活品質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 文)。國立暨南國際大學教育政策與行政學系,南投縣。

王以仁、陳芳玲、林本喬(2005)。教師心理衛生。臺北市:心理。

王原政(2010)。台中縣國小教師休閒滿意度、休閒阻礙與工作壓力相關之研究

(未出版之碩士論文)。逢甲大學景觀與遊憩研究所,臺中市。

王桂菁(2013)臺中市國民小學教師工作壓力與休閒滿意度之相關研究(未出版 之碩士論文)。中臺科技大學文教事業經營研究所,臺中市。

王敘馨(2010)。基隆市國中教師主觀幸福感之調查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

國立臺灣海洋大學教育研究所,基隆市。

王淑女(2011)。國中教師自我復原力、教師效能感與幸福感關係之研究(未出 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彰化縣。

向翠瑛(2012)。臺北市國小已婚女性教師主觀幸福感及其相關因素之研究(未 出版之碩士論文)。臺北市立教育大學心理與諮商教學碩士學位班,臺北市。

朱名之(2009)。桃園縣國民小學教師人格特質、情緒智力、工作壓力、壓力因 應方式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中原大學教育研究所,桃園縣。

朱筱雯(2010)。國民小學教師專業角色知覺、工作壓力與教學效能之研究(未 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屏東教育大學教育行政所,屏東縣。

江文慈(2009)。「和顏悅色」與「忍氣吞聲」的背後:相關研究分析及其對國民 小學教師情緒勞動的心理歷程分析。教育心理學報,40(4),553-576。

任廷芬(2011)臺中市國民小學教師兼任行政職務工作壓力與因應策略之研究(未 出版之碩士論文)。中臺科技大學文教事業經營研究所,臺中市。

李連成(2011)。新北市國小教師兼任行政人員角色壓力、幸福感與組織承諾關 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學校行政碩士在職專班,臺 北市。

何欣怡(2012)。高雄市補習班教師工作壓力與工作滿意度關係之研究(未出版

154

之碩士論文)。國立屏東教育大學社會發展學系,屏東縣。

何滄文(2010)。不同生涯發展階段的國小教師主要工作壓力來源之研究(未出 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南大學教育經營與管理研究所,臺南市。

吳宗立、林保豊(2003)。國民小學教師工作壓力與組織承諾關係之研究。國教 學報,15,193–230。

吳宗立(2008)。社會領域教學策略研究。高雄市:瑋晟世界。

吳明隆、涂金堂(2005)。SPSS 與統計應用分析。臺北市:五南。

吳明隆(2010)。SPSS 操作與應用-問卷統計分析實務。臺北市:五南。

吳美華(2010)。屏東縣減班之國民小學學校組織氣氛與教師工作壓力關係之研 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屏東教育大學社會發展學系,屏東縣。

吳清山、林天祐(2005)。教育研究。教育資料與研究雙月刊,62,178。

吳淑蕙(2011)。屏東縣國小導師工作壓力與工作倦怠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 士論文)。國立屏東教育大學社會發展學系,屏東縣。

吳晨妤(2006)台北縣國小教師工作壓力與工作滿意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 文)。臺北市立教育大學社會科教育研究所,臺北市。

吳夢萍(2012)金門縣國小教師工作壓力與因應策略之相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 論文)。國立臺東大學社會科教育學系碩士班,臺東縣。

呂美玲(2008)。台北市立國民中學教師工作壓力與情緒管理關係之研究(未出 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工業教育學系,臺北市。

李方薰(2012)國小教師工作壓力與因應策略相關之研究—以桃園市公立國小教 師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開南大學商學院碩士在職專班,臺北市。

李方薰(2012)國小教師工作壓力與因應策略相關之研究—以桃園市公立國小教 師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開南大學商學院碩士在職專班,臺北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