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一節 教師工作壓力之理論分析

本節旨在探討教師工作壓力的相關內涵,以下分別就工作壓力、教師工作壓 力、社會領域教師工作壓力說明如下。

壹、工作壓力的定義

在此知識經濟爆炸,資訊傳輸迅速的現代社會,生活變遷快速,人際互動的 機會大幅增加,而且常需要與人競爭,壓力之大已不言可喻,而另一方面使人放 鬆身心的相關課程與產業也趁機興起,蓬勃發展,由此可見,如何與自身的壓力 共處、如何紓解過大的壓力成為每一位現代人的主要課題與挑戰。

壓力(stress)一詞源於物理學與工程學,Selye(1956)乃是最早將壓力一詞 用於社會科學領域,他認為壓力是個體當面對外在威脅時為求恢復正常狀況的抗 拒反應。張春興(2007)在《張氏心理學辭典》一書中,將壓力界定為是個體心 理或心理感到威脅時的緊張狀態。

而日常生活中的壓力來源相當多,更是如影隨形的跟在每一個人身邊,有人 難以承受,因而被擊潰;有人認為是動力,是機會。而現代人的壓力千百種,其 中以「工作」為最主要的壓力來源,因而衍生出「工作壓力」(job stress)的概念,

與工作相關所產生的壓力,都可稱為工作壓力(黃義良,2000)。簡單來說係指 在工作情境中遇到挑戰或威脅性事件,造成心理負擔而產生個人無法適應的負面 情感,若不設法解決將會影響身體健康和工作表現。MacNeil(1981)指出,工作壓

14

力是在工作情境中,許多內在變項、外在變項與個人人格特質交互作用下所產生 的現象,或個體察覺到工作情境中發生某種狀況,並達到威脅其心理的平衡時,

此種現象就會構成壓力,此壓力會引發若干心理、認知與生理上的反應,甚至造 成身心的職業倦怠。Lazarus 和 Folkman (1984)指出,有大部分的學者都把壓力視 為個人與環境交互作用的結果,持此觀點的學者認為,壓力的產生是因為資源與 需求間的不平衡,且壓力的有無受到個體對環境的認知評價影響,使其壓力狀態 的感受有所差異,並且強調平衡與不平衡監有持續進行的特性。吳清山、林天祐

(2005)將工作壓力定義為個人在工作環境下,精神與身體對於事件的一種生理 與心理反應,因此而導致個人心理不舒服或有壓迫感。胡保宏(2012)認為工作 壓力乃是個人的工作能力與工作的外在環境交互作用下,個人知覺自身能力與工 作要求有所落差,導致心理失衡而產生負面情緒或困擾的情形。而 Wilson&Sheetz

(2010)認為工作壓力會為老闆帶來諸多負面的效應,包括員工的滿意度不佳、

疲憊感、職業倦怠,甚至想要翹班、曠職或離職。Feigen 和 Atanasoska(2011)說 明工作壓力乃是深處在工作情境與工作要求超出個人能力時所產生的心理感受。

行政院勞委會勞工安全衛生研究所於 2008 年出版的《職業壓力預防手冊》

中指出,「職業壓力」事只因為職業環境上所具有的一些特性,對從業人員造成 脅迫,而改變從業者生理或心理正常狀態,並可能影響工作者表現或健康的情形。

綜上所述,研究者將工作壓力的定義為個人在工作情境下,覺知自身能力不 足以達成工作要求時,引發心理、生理、認知的反抗,產生負面情緒反應,甚至 產生職業倦怠。

貳、教師工作壓力的定義

二十一世紀是知識資訊傳播迅速的時代,世界各國為因應資訊爆炸時代的來 臨莫不重視人才的培育,因此在二十世紀末期紛紛展開教育改革,期望建立更完 善的教育制度來加強國家的人才培育,增強國力。然而大規模的教育改革,卻使 教育環境產生巨變,讓基層的教育工作者各各面臨龐大的工作壓力。許多教師工 作壓力之相關研究更顯示,教師工作壓力過大會對教師的生理、心理與身體健康

15

產生負面的影響,進而影響教師教學工作的進行。

Kokkinos(2007)認為教學乃是承受高度緊張的行業,當教師承受壓力過大,

呈現倦怠此種消極的情感反應,也會導致慢性的工作壓力。Gursel、Sunbul 與 Sari

(2002)指出不同領域的教師,其專業普遍會造成教師工作倦怠的情形,但如果 教師獲得社會支持度越高,則能降低職業倦怠。Kyriacou 和 Chien(2004)探討 台灣國民小學教師之壓力後,定義工作壓力乃是教師在工作上不愉快的負面情感

(例如,憤怒、挫折、沮喪或緊張)。A1-Mohannadi 和 Capel(2007)認為教師 的壓力來自於教師工作職務中,感受到不愉悅的情緒,如緊張、挫折、憂慮、憤 怒甚至是沮喪。

關於教師工作壓力的定義,國內、外學者因其著重的面向不同而有不同的見 解,茲將國內、外學者對教師工作壓力的定義加以整理,如表2-1。

表2-1

國內外學者對教師工作壓力定義彙整表 研究者 年代 教師工作壓力定義

Pithers 1995 認為教師壓力來自於外在職業要求、本身參與的角色、大量工作與 期望所引發的負面情緒。

吳宗立、

林保豊

2003 主張教師工作壓力係指教師對於自身的工作環境改變或要求,知覺 到具有威脅性、壓迫性,在個人特質與心理為中介歷程後,內心所 產生消極與負面的情感。

郭耀輝 2004 教師工作壓力是指教師在學校從事教學工作,與外在人、事、物互 動的歷程中,因為工作情境因素、學生因素或個人因素,引發心理 不安或生理不適應的反應,導致身心能量匱乏的過程與現象。

呂美玲 2008 教師從事教學相關工作時,對於教學、行政工作,與同事及家長、

學生互動的過程以及外在環境變遷,因無法適應而產生消極、壓迫 性的負面情感,並影響其工作表現,造成生理與心理的不平衡狀態。

蔡朝現 2008 所稱的教師工作壓力乃是教師在從事教育工作壓力時,當面對急迫 的問題或無力解決的問題時,所產生負面情緒或行為的反應。

16 表2-1(續)

朱筱雯 2010 教師工作壓力係指教師在教學情境中,在工作環境改變或要求、教 學工作的掌握、與人、事、物的互動過程中,因察覺個人幸福感遭 受威脅或壓迫,經由個人特質與心理為中介歷程後,產生無法適應 的負面情感與消極性的反應,而導致身心失去平衡的狀態。

林瑞陽 2012 認為教師工作壓力是教師面對教職工作環境中各種壓力源,再經由 教師個人評估因應策略對壓力源的調節後,但超過個人調適能力範 圍,所產生身體心理與行為上的不良反應。

胡保宏 2012 教師在教學現場因個人與教學環境的互動下,面臨壓迫感,因而引 起個體憤怒、焦慮、無助、沮喪及緊張等不愉快的反應。

陳月娥 2012 將教師工作壓力定義為教師在從事教育工作時,個體本身與工作環 境中的相關因素交互作用下,個人的需求無法獲得滿足,或對於產 生的問題無力解決時,導致生理、心理及情緒行為的不平衡狀態。

陳宏成 2012 所謂的教師工作壓力乃指教師在面對工作上的要求、期許、職責等 所感受到的壓力、心裡感受到威脅等負面之情緒反應。

陳慶寧 2012 教師工作壓力汐止國小教師在從事教學工作時,個人與教學工作環 境交互作用下,導致生理與心理的緊張狀態

蔡江淋 2012 指兼任行政教師在面對工作上的要求或應負的行政責任時,個人認 為已超出自身的能力或經驗,或無法達成外界期望時,因而產生 負面的、不安或不舒服的感受。

林淑賢 2013 即教師在工作上面對威脅性的刺激時,無法獲取相關資源或協助,

來消除威脅或脫離困境時,即會在工作過程中(或工作後)產生一 種被壓迫的情緒反應,當此不良的情緒反應無法獲得排解時,則此 壓力會持續存在。

資料來源:研究者自行整理

綜合以上學者對教師工作壓力的定義詮釋,可歸納教師工作壓力有以下的內 涵:教師在教學工作環境中,產生自己無法預期會發生的或無法解決的工作與問 題,而造成負面情緒進而影響身體與心理,然而每個人的感受及承受程度均不相 同,但若長期處在無法承擔的工作壓力之下會影響工作表現、身心健康。

参、社會領域教師工作壓力的定義

一、社會領域課程內涵之探討

17

社會領域課程是國民教育中不可或缺的學習領域,其主要的教學目的乃是希 望藉由統整式課程培養學生具備身為社會公民應有的民主知識與素養,並能將所 學的學科知識應用在公民行動中。然而在教育現場,由於學校課程編排需求與編 制不同,社會領域課程若非由導師擔任教學,便是由專任教師擔任教學。不論是 級任導師或是科任老師來進行社會領域教學,都必須面對課程創新教學、班級經 營、學生行為管教等問題,所要面對的壓力是相當多元與複雜,茲就國小社會領 域的基本理念、教學目標、課程特色進行探討。

(一)社會領域的基本理念

人無法離群獨居,教育的功能則是協助個人發展潛能、實現自我、適應環境 並進而改善環境的一種社會化歷程,因此,社會領域之學習乃是國民教育階段不 可或缺學習領域。社會領域是統整自我、人與人、人與環境間互動關係所產生的 知識領域。而人的環境包括下列四種(教育部,2003):

1.「生存」(survival)層面

自然的物理環境(如山、川、平原等),與自然科學、地理學有關。

2.「生計」(living)層面

人造的物質環境(如漁獵、游牧和農耕所使用的工具,商業用的貨幣,工業 用的機器設備,交通用的車子、輪船等)。從「縱」的方面來看,它與歷史學有 關,從「橫」的方面來看,它與經濟學有關。

3.「生活」(life)層面

人造的社會環境(如家庭、學校、社區、國家等組織,以及政治、法律、教 育等制度)。與政治學、法律學及社會學等學科(disciplines)有關。

人造的社會環境(如家庭、學校、社區、國家等組織,以及政治、法律、教 育等制度)。與政治學、法律學及社會學等學科(disciplines)有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