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第二節 建議

依據前述的研究結論,本節將歸納出若干的相關建議,以提供未來的教科書 編輯、教師教學與後續相關研究的參考。

壹、 對課程綱要的建議

基於前面各章節的分析與討論可發現,我國高中公民與社會科課程綱要,

往往在經過各方利益的廝殺與競逐之下,被要求需融入的議題甚多,主要包括 有:性別平等、永續與環境、人權法治、媒體識讀、多元文化尊重、公民參與、

消費者保護等(張茂桂,2009),但卻獨缺和平教育的主題式探討,對於全球現 今的和平權趨勢,以及人類此一最終幸福目標,反而在全國性教育標準性文件 中,無法得到應有的重視,反淪為被視為是一種常識性的泛泛之談,或者理想 性的遙遠口號而已。就此而言,本研究建議,未來若仍有修改課程綱要的機會 時,應將對全體國民影響甚廣的和平教育納入與課程綱要的設計中,並能朝向 完整而有系統的方向來思考。

貳、 對教科書編輯者的的建議

本研究發現,現行高中公民與社會科教科書中,對於和平教育相關內容的篩 選與呈現策略,皆存在著許多實際上是反和平教育的陳述內容,且教科書內容中 所傳遞的和平觀念,往往也傾向於傳統以來「沒有戰爭即為和平」的偏狹及浮泛 的思維,但對於影響社會及人們日常生活更巨的結構暴力與文化暴力,多半予以 忽略或甚至視而不見,以致於,在人們習焉不察的潛移默化中,學生們所學到的 各種知能,時常難以協助其未來在面對各種衝突或問題時,能夠採取非暴力的解

決方法或行為,反而還可能會形塑出加深結構暴力與文化暴力的隱憂。職是之故,

本研究建議未來教科書的編輯者,應能在基於對和平及和平意涵更完備的認識與 理解後,並參考本研究所建構出的融合了關懷倫理學的和平教育內涵架構,據以 編撰出更符合國情且更有助於學生未來的和平素養的教科書內容。

參、 對未來相關研究的建議

一、 就研究主題而言

依據研究目的,本研究主要聚焦於探析我國高中公民與社會科的和平教育實 施現況,並以本研究所建構出的從關懷倫理學觀點出發的和平教育內涵架構,作 為教科書論述分析與相關討論的基本架構與重要依據。是故,在基於前面文獻探 討對於和平教育主題的討論,彙整出本研究所統整出的七大和平教育主題/領域。

從而,本研究於研究主題的選取上,首先考量到學校教育中各教育活動的最基本 依據,乃是遵循教育部課程綱要所編定的教科書,因而本研究遂以高中公民與社 會科的教科書內容,作為研究主題的選取對象。其次,基於和平教育本身尚無具 體明確的理論依據,而關懷倫理學所強調的「脈絡化理解」與「需求回應」恰有 助於研究者看出教科書中各種看似理所當然的原則性規範和教條,解析出其中所 含藏的諸多不和平現象。然而,為使和平教育的研究領域能更臻完善與成熟,建 議未來和平教育的相關研究者,可以其他的理論基礎、討論對象或研究方法進一 步探討,並多方面的豐富化此領域在實證及理論性的研究基礎。

二、 就研究範圍與對象而言

本研究旨在探討我國高中公民與社會科教科書中和平教育的內涵,藉以探知 和平教育目前在國內的實施現況。故而,在本研究的研究對象選取上,係以教育 部於 99 年修訂的課程綱要所編定的教科書,並以其中市佔率相對較高的龍騰版、

南一版和三民版教科書為研究對象,針對各版本的第一到四冊及選修上、下冊的 學生課本,共計十八冊的範圍。但考量到研究者的時間、能力與經濟等現實因素,

本研究僅關注於學生用之教科書上,而不包括教師用書、習作與評量卷等。是故,

在資料的取用上,本研究僅限於官方論述及學術研究論述,恐導致研究結果仍止 於課程教材的合理性分析,未來若要突破此侷限,可進一步運用訪談法,蒐集教 師、學生等論述,使其他的聲音和觀點得以被揭露,從而獲致更為全面性的理解 與探討。除此之外,研究者也建議未來的相關研究,可以繼續針對高中以外的國 中、國小或大學為研究對象,以擴充和平教育相關研究的探討範疇,進而使此領 域的討論更臻全面。

三、 就研究方法而言

在本研究中,不同於過去其他研究的是,以往教科書分析較常被使用的內容 分析法,本研究考量到基於本研究的研究目的,乃希望探究教科書中和平教育相 關陳述內容的意識型態、預設立場、不足與缺失,以及其陳述策略等,因而決定 採取較能符合研究目的的論述分析法,作為本研究進行檢視與探討時的研究方法。

然而,論述分析法,如同一般的質性論述分析法,並沒有清楚而固定的分析步驟 與流程,往往需憑藉研究者的批判分析素養與敏銳度,以個人主觀、直覺式的分 析、判斷和批判,進行及完成相關論述的分析與檢視,因而此研究方法常招致非 議(游美惠,2000)。本研究採用 Foucault 的論述分析法,進行「論述形構」與

「論述實踐」的質性探究,但論述分析法本身由於其研究特性的侷限性,無法在 研究中詳細交代方法論的使用過程,僅能盡可能的說明與解釋。是故,建議未來 和平教育的相關研究,為了增加研究結果的可驗證性或說服力,可輔以質性訪談、

問卷調查或專家焦點座談等研究方法,以進行更豐富而縝密的交叉分析,或者透 過其他的質性分析方式進行深入的文本分析,以厚實分析資料的豐富性。

參考文獻

一、 中文部分

王秀津(2004)。和平課程發展之行動研究-以社會學習領域第三學習階段為例。

國立台北師範學院課程與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王雅各(譯)(2003)。不同的語音:心理學理論與女性的發展(原作者:Carol Gilligan)。台北:心理。(原著出版年:1982, 1993)

方志華(2001)。關懷倫理學相關理論開展在社會正義及教育上的意涵。教育研 究集刊,1(46),31-51。

方志華(2004a)。二十一世紀道德哲學的開發與困境─女性主義關懷倫理學概說。

關懷倫理學與教育(頁 1-10)。台北:紅葉。

方志華(2004b)。關懷倫理學關點的課程聯繫與教育實踐規準。關懷倫理學與教 育(頁 253-294)。台北:紅葉。

方志華(2004c)。關懷倫理學的道德教育方法。關懷倫理學與教育(頁 174-211)。

台北:紅葉。

卯靜儒(2001)「台灣近十年來課程改革之政治社會學分析」,台灣教育社會學 研究,1(1):79-102。

台北利氏學社(2010)。從人籟到 e 人籟。人籟論辨月刊。

http://www.erenlai.com/index.php/tw/abouterenlai-/about-us/3683-erenlai-magazine 2013/07/03。

台灣和平基金會(2012)。財團法人台灣和平基金會簡介。

http://www.twpeace.org.tw/wordpress/ 2013/07/01。

台灣和平草根聯盟(2008)。合辦團體介紹-人權、和平、發展教育聯盟。

http://www.taiwanpeace.org/2008/08/blog-post_3139.html 2013/07/03。

李琪明(2003)。和平教育初探。教育研究月刊,10,4-12。

林妮燕(2003)。全球化下國民教育階段和平教育的主要任務。教育研究月刊,

114,58-67。

和平教育的文化資源(2006)。從亞洲眺望全球和平。取自

http://www.erenlai.com/en/extensions/building-peace-in-asia/the-art-of-peace-making/item/225-2014-02-16-10-15-07 2014/03/23。

林達 等合著(2013)。真理的受難者。台北市:禪天下。

倪炎元(2003)。再現的政治-台灣報紙媒體對「他者」建構的論述分析。臺北 縣:韋伯。

吳志光(2006)。 「台灣促進和平基金會與和平教育」發言稿。2006 台灣和平 國際研討會—和平願景與草根運動大會手冊。

周珮儀、鄭明長(2007) 教科書研究方法論之探究。課程與教學季刊。11(1), 193-222。

施正鋒(2003a)。和平研究與和平教育。教育研究月刊,114,132-141。

施正鋒(2003b)。和平學與台灣。載於雷敦龢(主編),和平學論文集 2001(頁 3-75)。台北市:唐山出版社。

教育部(2008)。教育部中程施政計畫草案:98 至 101 年度。台北市:作者。

教育部(2010)。普通高級中學「公民與社會」科課程綱要。台北市:作者。

教育部(2011 a)。中華民國教育報告書─黃金十年,百年樹人。台北市:作者。

教育部(2011 b)。高中教育政策白皮書。台北市:作者。

教育部(2011 c)。中小學國際教育白皮書。台北市:作者。

教育部(2011 d)。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實施計畫。台北市:作者。

陳建甫(2002)。台灣推動和平教育課程之行動策略──美國和平教育歷程、教 學課程與活動設計的啟示。發表於東吳大學張佛泉人權研究中心主辦「人權 教育教學研究研討會」,台北:東吳大學外雙溪校區。

陳建甫(2003)。美國和平教育歷程與課程設計—邁向多元文化主義與具社會批 判的觀點。教育研究月刊,114,120-131。

范信賢、尤淑慧(2013)。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的願景與理念。教育研究月 刊,231,34-47。

張茂桂(2008)。高中「公民與社會」新課綱的訂定。教育研究月刊,166, 44-53。

張茂桂(2009)。再探公民:反思高中公民與社會新課綱之訂定。公民訓育學報,

20,1-31。

莊明貞、潘志煌( 2004 )。批判理論及其在課程研究的應用,載於潘慧玲主編,

教育研究方法論(頁 309-340 )。台北:心理。

翁福元(2003)。和平教育:概念、發展趨勢與課程發展。教育研究月刊,10,

20-31。

游美惠(2000)。內容分析、文本分析與論述分析在社會研究的運用。調查研究,

8,5-40。

溫明麗(2003)。和平教育需要批判思考。教育研究月刊,114,13-19。

莊建宜(譯)(2000)。Maria Montessori 著。教育與和平(Education and Peace)。

台北市:及幼文化。

莫大華(2006)。和平研究的理論、研究趨勢與啟示。復興崗學報,86,115-140。

雷敦龢(2003)。和平學論文集 2001。台北市:唐山出版社。

歐用生(2003)。教科書中的性別意識型態。載於莊梅枝(主編),歐用生教授

─教科書之旅(頁 85-97)。台北:中華民國教材研究發展學會。

國家教育研究院教科書發展中心(2010)。對話、研議與發展。載於教科書文本 與和平教育-焦點議題。取自:http://tpestudygroup.naer.edu.tw/about.html 2013/04/11。

黃政傑(1994)。課程教學之變革。台北:師大書苑。

黃新發、翁志宗(2003)。和平教育、平和教育之詮解:以儒、道、羅爾斯義理 為主軸的探討。教育研究月刊,114,32-37。

黃新發、翁志宗(2003)。和平教育、平和教育之詮解:以儒、道、羅爾斯義理 為主軸的探討。教育研究月刊,114,32-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