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一章 緒論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問題

壹、 研究目的

根據前述的研究背景與動機,本研究希望藉由從關懷倫理學觀點出發的和平 教育內涵架構,一窺我國現行之高中公民與社會科教科書中和平教育的實行情形,

並據以形成對未來教科書中和平教育相關內容的建議。據此,本研究的具體研究 目的如下:

一、 檢視現行高中公民與社會科教科書中和平教育的內涵及陳述方式。

二、 以從關懷倫理學出發的和平教育觀,對現行高中公民與社會科教科書中和 平教育的教材內容提出建議。

貳、 研究問題

基於上述的研究目的,本研究首先檢視教科書中有關和平教育的內容為何?

其呈現的陳述策略為何?接著,再經由本研究所發展出具關懷倫理學觀之和平教 育內涵架構,對教科書內容進行論述分析,探究其中有哪些和平教育的議題被討 論,而哪些議題則缺席?最後,藉由這些問題的探究,以了解教科書如何建構出 文本所期待的知識內容。具體而言,本研究所欲回答的問題有下列三項:

一、現行高中公民社會科教科書中和平教育的內涵為何?教科書中包含哪些主 題或領域?該內容如何呈現?

此問題關注於現行高中公民與社會科教科書,對應於教育部 99 年修訂的課 程綱要而言,有哪些是和平教育的相關主題?其間係如何進行結合與詮釋?而 教科書中對於和平教育的內容鋪陳、題材選取和陳述方式各別為何?

二、從關懷倫理學出發的和平教育內涵架構檢視,現行高中公民與社會科教科 書內容,對於和平教育的討論存在什麼預設?其論述內涵的特色為何?

此問題聚焦於以本研究融合了 Gilligan 的關懷倫理學與 Galtung 的和平教育 理論,而建構出本研究的和平教育內涵架構,探討現行高中公民與社會科教科 書中的和平教育內容,了解教科書在建構有關和平的定義、實踐策略與和平教 育目標的過程中,欲形塑出什麼樣的中心思想與意識型態?其論述內容的特色 為何?其間存在著哪些權力不平等的偏失?或某些群體的意見與思考角度被隱 匿不見?是故,此問題的相關討論將圍繞在:教科書如何定義和平?是以什麼 樣的角度、立場和態度來刻畫和平的面貌,而建構出教科書所期待的和平價值 體系?教科書中對各種不平等及不正義的結構暴力與文化暴力,如何加以探討

(Galtung, 1969, 1990)?又,對於前述暴力情事的揭露,所建構出相對應的合 理回應與行動策略為何?

此外,教科書如何描繪獲致和平的方法?這些教科書的論述,受到哪些主 流群體或優勢群體觀點的侷限,能忠實呈現特定群體具特殊脈絡化理解的意義 為何(Gilligan, 1982, 1993)?論述中針對長久以來所存在的不平等權力關係與 暴力現象,所進行的脈絡化理解與解構的情況?當中潛藏著什麼樣的特定意識 型態,甚至從而型塑出特定的暴力與權力關係?

三、從關懷倫理學出發的和平教育內涵架構中,為實現永續和平的理想,高中 公民與社會科教科書中應納入什麼樣的和平教育內涵、實踐方法與目標?

此問題關心於現行高中公民與社會科教科書如何勾勒和平教育的目標與理 想。檢視的焦點專注於:教科書如何呈現和平教育之目標的相關陳述?論述中 對於特定群體或個人,僅以片面的看法和立場即據以判斷哪些是「正確」或「對 錯」,抑或會以一種共生共榮的責任感與使命感,在盡可能與對方進行充分對話 和溝通後,再以之建構出和平教育目標的理想藍圖(Galtung, 1990)?論述的

相關陳述中,哪些具有或缺乏對於不平等的壓迫、剝削或扭曲等暴力,會以一 種永續經營的視野和角度,察覺並呼應人們與環境間相互依賴的關係,進而作 出盡可能週延的需求回應與實質正義努力(Gilligan, 1982, 1993)?基此,本研 究最終將依據本研究的和平教育內涵架構,提出對現行高中公民與社會科教科 書中和平教育在和平意義、實踐方法與目標上的內容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