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一章 緒論

第四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壹、 研究範圍

本研究的研究範圍,主要係依照教育部於民國九十九年修正的「普通高級中 學必修科目公民與社會課程綱要」所編製而成的高中公民與社會科教科書,並在 各版本中以市佔率相對較高的龍騰版、南一版和三民版教科書為例,依據本研究 所編製出的和平教育主題/領域類別表,篩選出第一到第四冊及選修上、下冊,

三個版本共計十八冊當中,與和平教育內容最為相關的課程內容,作為主要的分 析對象。

貳、 研究限制

一、 研究方法的限制

不同於較常被使用的內容分析法,本研究所採用的論述分析法,一般來說,

並沒有清楚而固定的分析步驟與流程,往往需憑藉研究者的批判分析素養與敏銳 度,以個人主觀、直覺式的分析、判斷和批判,進行及完成相關論述的分析與檢 視,因而此研究方法常招致非議(游美惠,2000)。本研究採用 Foucault 的論述 分析法,進行「論述形構」與「論述實踐」的質性探究,但論述分析法本身由於 其研究特性的侷限性,無法在研究中詳細交代方法論的使用過程,僅能盡可能的 說明與解釋,此實為本研究在信實度上的限制。

二、 研究對象的限制

本研究旨在探討我國高中公民與社會科教科書中和平教育的內涵,藉以探知

和平教育目前在國內的實施現況。在研究對象的選取上,係以教育部於 99 年修 訂的課程綱要所編定的教科書,並以其中市佔率較高的龍騰版、南一版和三民版 教科書為研究對象,針對各版本的第一到四冊及選修上、下冊的學生課本,共計 十八冊,但考量到研究者的時間、能力與經濟等現實因素,本研究僅關注於學生 用教科書上,而不包括教師用書、習作與評量卷等;是故,在資料的取用上,本 研究僅限於官方論述及學術研究論述,恐導致研究結果仍止於課程教材的合理性 分析,未來若要突破此侷限,可進一步運用訪談法,蒐集教師、學生等論述,使 其他聲音得以揭露,以獲致全面真實的理解。

三、 研究者本身的限制

由於和平教育本身是一涵蓋範圍廣泛的領域,而本研究所採用的論述分析法,

在實際的教科書分析過程中,其結果的品質有很大的一部分需仰賴研究者本身的 分析及批判素養、對語言文字的掌握度,以及對社會現象及議題的洞察力;然而,

研究者本身雖過去修習過相關公民教育及教科書探討的相關課程,但對於論述探 討等相關素養與能力上,仍在持續努力學習與充實的階段,因而分析的熟度與精 煉度將有待進一步檢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