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教科書中的「和平意涵」分析

第四章 結果分析與討論

第二節 教科書中的「和平意涵」分析

本研究所指稱的和平意涵,即指「沒有任何暴力存在」,也就是沒有 Galtung

(1969, 1990)所指的三種暴力,亦即:其一,直接暴力(direct violence),意指 任何外顯可見,且會直接造成在個人身體上或精神上的傷害與痛苦;譬如,殺戮、

殘害或身體折磨,以及監禁、管制與奴役等壓迫。其二,結構暴力(structural violence),指較為隱晦的隱藏在不平等的權力制度運作中,將使某群人因而無法 獲得與他人平等的生存需求與條件。通常源於資源的分配不均,或決定資源分配 的權力本身的不平等,譬如,經由剝削(exploitation)、滲透(penetration)、分裂 (fragmentation)與排斥(marginalization)等作法,所造成的壓迫和傷害。其三,文 化暴力(cultural violence),則指在主流文化中,被用來為直接暴力或結構暴力 辯護、合理化或常規化的各種觀念與價值,由於其往往盤根錯節於人們習以為常 的日常生活中,以致多半會讓人們不知不覺;譬如,藉由宗教、意識型態、藝術、

語言、經驗法則或正式學科等方式,循環傳遞和加深暴力的影響力。三種暴力彼 此之間往往互相影響和生成,因此,如同 Galtung 的主張,本研究認為真正的和 平,必須同時消除此三種暴力現象,從而才得以彰顯出本研究由關懷倫理學所出 發而建構的和平意涵。

據此而言,在同時基於前面對課程綱要及教科書中和平教育分布情形的分析 結果後,接下來,本小節將探討現行教科書如何闡述和平的意涵,並以本研究所 歸納出的和平教育內涵架構,進行教科書內容的論述分析,以瞭解其中的論述形 構與論述實踐。整體而言,研究者可以分析出,教科書中的和平意涵呈現如下的 幾點現象,包括:「隱晦化」長久存在的不平等權力關係、「正當化」貶抑他者的 文化暴力,以及「稀釋化」暴力現象的可責性等,共三個部分予分析。

壹、 「隱晦化」長久存在的不平等權力關係

本研究所指稱的和平意涵,不僅強調沒有直接暴力,尚包含對社會上各種結 構性暴力的去除;換句話說,也就是必須同時「沒有結構性暴力」(Galtung,1969)。

正如同 Nodding(2002)在詮釋關懷倫理學的內涵時主張,唯有在了解個別他者 所處的情境脈絡,並從中揭露出各種形式的暴力因子後,真正的和平與關懷才能 產生。職是之故,對於社會結構或社會階層中的各種不平等權力關係、資源分配 不均,以及由前兩者所造成的不平等生活品質惡化等現象,皆須加以排除後,才 更能被稱之為和平。若反映在教科書內容上,則應能針對社會中各種明顯的或潛 在的不平等權力關係與資源分配不均等問題,進行具洞察力的批判、審視與反思,

並能從而尋思出可能的非暴力解決方案。教科書中雖然不會明確以有沒有戰爭就 輕易定調為和平與否,但是對於「沒有暴力存在」的和平意涵討論,卻多半未能 觸及深層的結構暴力,以及與之相互影響甚鉅的文化暴力的相關探討,易使長期 以來所存在的各種不平等權力關係被合理化,並間接又受到優勢群體的鞏固與延 續,從而加深了不和平的暴力滋長與蔓延。

一、 正常化恐怖平衡的不平等權力關係

當教科書論及國際間的權力結構時,往往會強調各國藉由權力及武力的掌控,

所換來的表面寧靜,並視之為國際間可被接受的和平狀態。以致在有意、無意之 間,這樣的陳述內容將容易形塑出的言外暗示是:國際間暴力關係所造成的恐怖 平衡,是一種「自然的」、「正常的」及「可被接受」的現象。如此將可能導致學 生在潛移默化中,接受了這樣不和平的權力結構,並將之視為常態,而缺乏對長 期不平等的權力關係予以脈絡化的理解與回應的察覺與認知。尤其,針對美、蘇 等強權國家來說,教科書往往會以「權力平衡是常被用以維持國際秩序與和平的 方法之一」來強調國際緊張氣氛的「理所當然」,而以「兩強雖然…處於激烈競 爭的態勢,但從未真正地兵戎相見過」或「任何一個國家,在國際社會上難免會

受到安全上的威脅和利益上的侵犯」,加強其正當性。前述諸此說法,皆是教科 書用以綜合作為正常化此恐怖平衡國際關係的支持論點,但其中卻絲毫未見對背 後所潛藏多年的結構壓迫進行探究,尤其國際間長年來強國對弱國的資源剝削與 外交地位上的宰制,致使表面上看似和諧平靜的平衡狀態與運作機制,往往背後 潛伏著國家間在政治、經貿、軍事與文化等面向上的排擠、壓迫與爭奪等不平等 權力關係,諸此,皆易使學生將久而久之扭曲了對真正和平意涵的界定與體會:

為維持國與國間的和諧,避免發生戰爭,權力平衡是常被用以維持國際秩 序與和平的方法之一。(南一版,B6-2,P35W)

…美、蘇為爭奪國際領導權,不僅維持著強大的軍備,並且製造了數量足 以毀滅全人類的核子武器,然而在「相互保證毀滅」(Mutually Assured Destruction,簡稱 MAD)的恐怖平衡(balance of terror)下,兩強雖然在 政治、經濟及意識型態上處於激烈競爭的態勢,但從未真正地兵戎相見過。

(南一版,B6-2,P35W)

兩極體系看起來雖然有點劍拔弩張,但是因為雙方大致勢均力敵,所以沒 有一方敢輕易發動戰爭,…,兩極體系下權力平衡的國際情勢其實是很穩 定的。(三民版,B2-7,P153W)

任何一個國家,在國際社會上難免會受到安全上的威脅和利益上的侵犯…。

(南一版,B2-7,P176W)

二、 忽略權力結構探討的功績式陳述策略

在談及以歐美為主之西方強權國家的暴行時,教科書多半會以一種輕描淡 寫的「功績式」口吻來立論。比方說,將實際上是強取豪奪或惡意侵占他人土 地的各種蠻橫行為,改以簡單的概括化為「殖民擴張政策」、「大航海與地理發 現的計畫」與「建立各自的勢力範圍」等中立或偏正向的用詞語來一語帶過,

甚至反而還以「增加了國家與國家之間的接觸機會」、「思維與方法上與西方接 軌」,或國際關係因而「也得到進一步的發展」和「國際體系也不斷擴大」等語,

反而對之加以讚揚與肯定,卻漠視了其中所含藏的各種結構暴力因子,更無法 以他人或受害者所依存的時空脈絡來進行思考與探討:

…開始殖民擴張政策,也增加了國家與國家之間的接觸機會,國際關係也 得到進一步的發展…。(南一版,B6-2,P35W)

但在列強東進的壓力下,中國為與西方交往,也必須開始學習國際法、設 立總理各國事務衙門(後改為外交部),在國際關係的法規制度、人員編制、

以及處理國際事務的思維與方法上與西方接軌。於是中國正式進入國際社 會,原先以歐洲國家為主的國際體系也不斷擴大。(龍騰版,B6-2,P25W)

大約在 17、18 世紀,歐洲各國為了探求商路和開拓更多的資源,進行 了大航海與地理發現的計畫,開始在全球各地建立各自的勢力範圍。

(三民版,B1-8,P172W)

同時,教科書在提及有關世界和平的相關論點,或討論世界各國所發生的重 大事件時,往往也是以歐美等西方強權國家的立場和角度來闡述。舉例而言,當 論及在十八世紀後,西方國家對其他地區的強行佔領與破壞時,教科書會避開較 嚴厲的譴責性字詞,而改以「拜工業革命之賜」、「藉著海上航運之便」、「為了探 求商路和開拓更多的資源」,或將事件的發生歸因於西方國家的「經濟發達」與

「國力強盛」等,而以之來掩蓋其事實上的蠻橫行為。此外,教科書對於國際間 發生衝突的討論,則會以「近來經濟的發展與科技的進步」等說法,來解釋「造 成能源與資源短缺」,並認為因而才使其「成為敏感的國際政治衝突根源之一」, 藉此造成國際上各種衝突及暴力,頓時變成只是時代趨勢下無法避免的「正常現 象」,從而掩蓋了長久以來國際間權力不平等的暴力現象:

十八世紀以後,不少歐洲國家拜工業革命之賜,經濟發達、國力強盛,藉

著海上航運之便,開始殖民擴張政策…。(南一版,B6-2,P35W)

近來經濟的發展與科技的進步,導致人類對資源的需求日益增加,相對地 也造成能源與資源短缺,成為敏感的國際政治衝突根源之一。(三民版,

B6-2,P36-37W)

三、 以偏頗立論閃避不平等權力的問題

尤有甚者,教科書除了有論述觀點傾向於美國為主的西方國家外,當在談 論各個國際上的衝突事件或悲劇時,往往會一面倒的站在某特定國家或民族的 觀點來思考,並進而逕自以一種責備和指控的態度,對事件中的另一方進行無 聲的咆嘯、貶抑或控訴,再從而暗喻該特定國家或民族(通常是以美國為主的 西方國家)的無辜形象,藉以搏得同情與認可。

舉例而言,當描述美國於 2001 年所發生的九一一事件時,一方面,教科書 會偏向於讓美國等強權國家,以一種受害者的無辜或可憐姿態來立論,而在用 字遣詞或相關圖片的挑選上,僅擷取美國某大樓遭到炸毀的「受害」圖片,並 一面倒地以美國等西方國家的立場來立論和呈現,說明美國在此「恐怖事件」

中,遭受到「恐怖攻擊」而造成「重大傷亡」,呈現出美國的可憐與無辜,但教 科書卻未能同時呈現來自伊斯蘭世界的立場觀點與圖像。此外,對於美國「追 緝」與「狙擊」賓拉登,教科書則以「反恐行動」等看似在伸張正義的言辭,

作為一種實現正義的榮譽做法,但絲毫沒有站在伊斯蘭國家的立場來深刻感受 或探討:

911 事件後美國開始追緝賓拉登,進行一連串的反恐行動,這也可視為是雙 方文明衝突的升高。2011 年 5 月 1 日美國成功狙擊賓拉登…。(三民版,

B6-2,P41W)

…許多伊斯蘭教教徒,他們縱火破壞,甚至當場焚燒國旗,行徑激烈,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