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三節 我國和平教育的推動現況

台灣在關於和平運動、和平議題與和平教育上,不論是相關研究或行動實踐 的推廣,起步都比歐、美、日等國來得晚,目前國內各大學也仍未設立和平與和 平教育的專門系所,而政府在學校教育中,更是缺乏系統性的課程規劃與培育研 習(吳志光,2006)。因而,本小節將針對我國目前的和平教育推動現況,透過 檢視國內的相關政府政策、課程綱要、民間組織,以及過去以來的相關學術研究,

以對國內和平教育的推動情形進行輪廓性的了解,以作為本研究後續討論與分析 的基礎。

壹、 政府教育政策與課程綱要

一、 政府政策

在 2010 年,馬英九總統於上任後揭櫫「黃金十年」的國家建設新願景,提 出「創新強國、文化興國、環保救國、憲政固國、福利安國、和平護國」之六大 國家未來發展方向,其中便已明白揭示了國家欲推動和平的信心(教育部,2011 a)。然而,儘管如此,在 2011 年的「中華民國教育報告書—黃金十年、百年樹 人」的相關教育政策中,卻從頭到尾不見有關和平教育的字眼,更別說是系統性 的進行規劃了。

此外,在教育部於 2011 年所擬定的「高中教育政策白皮書」中,係以「彰 顯公義關懷」、「體現適性發展」和「培養公民素養」為當前高中教育發展的願景,

我們本可期待在「培養公民素養」的願景下,教育部能針對國內的教育內容進行 檢討與改革,但進一步了解後卻發現,其所討論的議題多半僅著重在行政制度層

面,而對於和平教育的重要性,也同樣隻字未提(教育部,2011 b)。另就「中小 學國際教育政策白皮書」而言,雖然在該政策白皮書的目標中有提及和平教育的 部分內涵,諸如「國際素養」、「全球責任感」與「全球競合力」等(教育部,2011 c),但其內容卻大多偏頗於外語的學習、多元文化展示,以及到特定國家遊歷等 狹隘的國際教育,而未能以有系統的方式來建構和平教育內容。

再就近年來正如火如荼要推行的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而言,其提出「提升中 小學教育品質」、「成就每一個孩子」及「厚植國家競爭力」三大願景,以及「有 教無類」、「因材施教」、「適性揚才」、「多元進路」、「優質銜接」之五大信念為教 育理念(教育部,2011d),但對於攸關人們日常生活及處於全球化社會所至關重 要的和平教育,卻還是仍然完全不見蹤影,而僅只有非常少數在內涵上與和平教 育略為相關的發展政策,如「多元現代公民素養」與「國際教育」,但對和平教 育而言,內容卻同樣過於零碎、分散且侷限,令人感到遺憾。

二、 課程綱要

課程綱要的主要目的,是作為學校教育及教師教學的方向指引、辯清價值及 規範行為,可說是位居教育實踐中的關鍵地位;然而,若課程綱要無法因應社會 變遷與需求,將難以凝聚教育工作者、家長及社會大眾,而使深入且持續投入教 育的信心與成效將大打折扣(范信賢、尤淑慧,2013:35)。但在 99 年修訂的「普 通高級中學公民與社會課程綱要」中,發現在課程目標中即明定:「充實社會科 學與相關知識、培養多元的價值關懷與公民意識,以及增進參與民主社會的行動 能力」,且課程綱要中更據以提出具體的核心能力,包括:「多面向公民所需具備 的各領域知識;對自我及他人的關心、欣賞、尊重與認同;參與公共生活的思考、

判斷、反省、溝通、解決問題與創新等行動能力」(教育部,2010)等看似與和 平教育內涵相關的內容。

但事實上,我們卻也仍發現,在課程綱要中同樣並沒有針對和平教育的課程

進行規劃,而即使有人權、全球化、多元文化、國際政治、台海兩岸關係與世界 主要政治意識型態等略有相關的單元,但對和平教育的內涵來說,其課程內容的 設計往往過於分散與零碎,僅只有選修下冊的第二單元「國際關係與和平安全」

或尚與和平教育的內涵最為相關。可見,我國對於和平教育在學校教育中的推動,

於課程綱要部分也仍然未得到應有的重視。此正恰如 Bar-Tal(2002)在分析和 平教育的本質時即發現,由於和平教育較偏向於是一門經驗性的學科,不同社會 背景和特定主流優勢群體往往因其理解或使用目的的不同,使和平教育出現各式 各樣不同的應用與詮釋,進而造成其在學校教育中易被視為是一種簡單的常識或 虛幻的理想,導致在教科書內容中也顯得較為零碎。

貳、 民間組織及其推廣活動

而在國內的民間組織方面,隨著國內外局勢的變化與推波助瀾,近年來,慢 慢已有少數幾個民間團體或機構對和平教育展開積極的摸索,譬如,「台灣和平 基金會」於 1997 年首先成立,在台北經營二二八紀念館三年後,繼而設立「和 平研究中心」以從事國際和平研究,並在 2012 年將新台灣國策智庫改制後納入,

而以促進全球和平、經濟發展與政府良好治理等為宗旨(台灣和平基金會,2012)。 輔仁大學也在 1997 年成立了「若望保祿二世和平研究中心」(John Paul II Institute for Research into Dialogue for PEace),以促進文化及宗教交流而發展和平為宗旨,

積極關心人權議題,每年舉辦學術研討會、出版書籍,並開設相關課程。

在 1999 年成立的「台灣國家和平安全研究協會」,以倡導當今為非暴力的智 慧時代為宗旨,主要著重在推動公民的非暴力防衛,除了舉辦學術研討會外,也 引進了加拿大的和平調解訓練課程(施正鋒,2003a)。此外,成立於 2000 年的

「台灣促進和平基金會」,將和平教育視為該組織的重要工作,隨後更成立了跨 校的人權和平教育發展聯盟,並自 2001 年起每年舉辦和平學論壇,期望搭建台 灣與國際的和平運動之合作管道(吳志光,2006)。而「台北利氏學社」則於 1966

年創立,初期致力於探索中國文化、宗教與社會,在 2004 年創辦「人籟論辨月 刊」及「e人籟」網站(台北利氏學社,2010),也有不少與和平有關的資料。

另一方面,大學相關科系的設立情形中,雖目前我國雖尚未有和平教育的專 門科系,但令人欣慰的是,可發現各大專院校目前已能看到開設與和平相關的課 程,譬如,雷敦龢在輔仁大學全人教育中心的通識教育開設「和平教育」課程;

台灣大學外文系的葉德蘭則開設有「Communication for Harmony」的和平研究入 門課程;而東吳大學政治學系的施正鋒也在大學部有「和平研究」的課程等(施 正鋒,2003a);此外,其他各大專院校則大多是將有關和平議題中的化解人際衝 突、追求群體間包容、人道關懷等內涵分散在某些通識的核心課程中,只不過,

整體而言,這些課程仍缺乏以和平教育為核心的有組織性和架構性的整體規劃

(陳建甫,2002)。

對此,淡江大學的未來學研究所所長陳建甫因而在 2002 年擬成立「和平教 育研究中心」,並籌設「和平教育學程」(Peace Education Program),其課程內容 包括:和平理論、衝突與戰爭、多元文化教育、關懷弱勢團體、族群與人權相關 議題、青少年暴力、人際與衝突管理、增進國際視野與運籌能力等(見附錄四),

以利於有系統的推動和平教育相關工作,同時希望能進一步培育出中、小學的和 平教育師資,來建構和平願景社會所需的和平資本。無獨有偶的,跨校且跨單位 的「台灣人權、和平、發展教育聯盟」在 2001 年於台北創立,集合了各個關心 台灣高等教育之人權、和平、經濟發展課程的老師與社會運動者(台灣和平草根 聯盟,2008),希望透過彼此分享在研究、教材、師資等方面的資源,而使和平 教育工作的推動能更順利(施正鋒,2003a)。但諸此在目前我國國內的教育領域 及整體社會上,卻仍然未獲得足夠的關注與重視,因此其發展始終有限。

參、 國內相關期刊與學術研究

相較於國外有國際和平研究學會(International Peace Research Association,

簡稱 IPRA)所支持的 Journal of Peace Research,以及因不滿其研究方向而與之 相對的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eace Studies,兩者皆是和平議題相關研究的重要 國際期刊,前者偏向政治正確性質的量化論文,後者則傾向於針對探詢和平真諦 或和平途徑;另也有 Security Dialogue,主要著重在化解衝突的途徑上探討,取 向上傾向於朝和平研究的方向發展 ;而其他的和平教育相關期刊,則 尚有 International Peacekeeping 與 International Negotiation 等(施正鋒,2003a、2003b), 每年皆有大量的和平教育相關研究與探討。

然而,反觀我國國內的學術界與教育界,對於和平及和平教育的相關探討相 較少之又少,也並未出現一專門的和平教育研究期刊,雖在 2001 年、2003 年及 2006 年分別有和平學研討會的論文集、教育研究月刊的和平教育主題專刊,以 及在「台灣和平國際研討會」以成冊的方式蒐集和平教育的論文,但整體來說,

和平教育的相關研究與論文探究數量卻仍舊相當不足(施正鋒,2003a、b;陳建 甫,2002、2003;翁福元,2003;莫大華,2006)。進一步在經研究者由全國博 碩士論文資料庫系統查詢後,會發現與和平教育相關的論文僅只有兩篇,分別為 王秀津(2004)以和平教育內涵發展出一套課程設計,並進行國中社會學習領域 的行動研究,以及蕭舜彬(2012)從理論面來探討康德永久和平理念及其在教育 上的應用與啟發,其它卻未見有橫向或縱向的更進一步探討與研究。

綜觀前述的分析結果,我們可以發現,雖然近年來我國國內的民間組織已陸 續展開努力的腳步,但政府的整體教育政策與課程綱要的規劃,卻都未能跟上社 會大眾的期望與國際趨勢,而即使暴力和戰爭充滿著我們每天的生活,包括媒體、

文學、娛樂、學校,甚至世界的各個面向中,但和平教育卻鮮少成為學校裡的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