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教科書中的「和平實踐」分析

第四章 結果分析與討論

第三節 教科書中的「和平實踐」分析

根據本研究的和平教育內涵架構,本研究所指的和平實踐策略,主要包含兩 大部分,分別為「脈絡化的理解」與「周延的需求回應」,兩者間彼此緊密相關 且相輔相成。一方面,就「脈絡化的理解」而言,其指重視對他者的特定歷史、

文化、政治、經濟等社會背景,在進行多方面的深入了解後,據而產生以其觀點 所看待的特定意義與詮釋(Gilligan, 1982, 1993);同時,還能進一步探究在該脈絡 中所長期存在的不平等權力關係,以產生對之真正具脈絡化的理解與體認。是故,

過去以來經由實證科學觀所推崇的放諸四海皆準的普遍性原則,本研究認為,其 往往只會造成對他人或非主流群體的排擠、剝削與壓迫。

另一方面,再就「周延的需求回應」而言,其意涵簡單來說主要包含三個重 要部分,分別為「需求」、「周延」與「回應」。亦即,若要做到周延的需求回應 以實踐真正的和平,那麼,就必須首先能盡力獲得他人「真實的需求」,並在經 過盡可能周延兼顧各方的需求,且經過審慎的全面性思慮後,而進一步盡力做出 不傷害任何人,且同時能呼應真實需求的回應行動與策略。換句話說,周延的需 求回應,係重視透過充分的溝通及脈絡化的理解後,據以獲知牽涉事件中各方的 真實需求,從而進行在顧慮到所有人之下的通盤考量,並基於互助的使命感基礎 上,採取盡可能不傷害任何人的需求回應策略或行動。

基此,接續前面對和平意涵的分析結果,為達到本研究所指「沒有任何暴力 存在」的和平理念,本小節接將由如何實現此理想的實踐策略出發,針對現行高 中教科書中和平實踐的相關陳述,進行論述內容與描述方式的論述分析,以瞭解 在本研究的和平教育內涵架構檢視下,教科書中和平教育相關內容的論述形構與 論述實踐情形。具體而言,本小節的討論內容將包括:淡化「脈絡化理解」對和 平實踐的重要性、忽視「真實需求」的國際衝突解決觀,以及「概括化」降低對

回應需求的迫切性,共三部分加以討論。

壹、 淡化「脈絡化理解」對和平實踐的重要性

若將和平實踐策略中的脈絡化理解反映於教科書上,則指除了盡可能深入認 識與瞭解在特定事件裡牽涉其中的各方處境外,也能進一步找出長期以來所存在 的不平等權力關係,這尤其對於弱勢或非主流群體而言,更需藉由此途徑,以獲 悉其真實的處境、立場與想法,從而才能達到脈絡化的理解(Gilligan, 1982, 1993)

一般來說,人們經常會強調要對不同族群、國家或地區的人們,抱持著欣賞、

尊重與包容等理性的態度。不可否認的是,這對於和平理想的達成來說,確實會 是其中一項有幫助的重要條件,但也正因如此,教科書因而多半想藉由呈現多元 文化與差異,或者認為,只要「應有盡有」的將所有重大議題或社會現況,通通 塞進教科書的內容中,就可以預設學生會因而自然習得種種「美好的」態度。但 實際上,如此一來卻往往造成去脈絡化的危機,而使和平的實踐變得空洞。

一、 缺乏對國際間的衝突予以脈絡化理解

接續前面對於和平意涵的分析,即使我們在教科書中能勉強找到少許對潛藏 隱晦的結構暴力及文化暴力的討論,但相較於對其他概念或議題的闡述,教科書 對之的論述篇幅卻顯得明顯分散、零碎與空泛,或往往以刻意忽略的方式,意圖 躲過深入的批判與省思。具體而言,若仔細檢視選修下冊第二課「國際關係與和 平安全」的第二小節,即可看出前述的問題。當教科書在談論國際間衝突原因之 一的經濟與資源爭議時,雖然會區別以「資源爭奪」、「領土爭議」和「貧富差距」

來分門別類的加以說明,看似教科書意欲進行更細緻和清楚的議題討論;然而,

實際上卻發現,往往內容中只停留在幾個典型事例的簡述舉例,但反而對該衝突 產生的深層原因或意涵,僅以一兩句話簡略交代過去。

比方來說,在談論資源爭奪所造成的國際衝突時,教科書僅以「大自然各 樣豐富的資源,可以為國家帶來財力與權力,因此各國時常因為爭奪資源發生衝 突」,便倉促結束此議題的內涵討論,接著便以「1990 年面臨經濟危機的伊拉克,

決定入侵科威特,造成國際油價上漲;及 2011 年東南亞國家與中國大陸在南海 為了石油而興起的爭端」等事例,來簡化說明石油資源所產生的爭奪紛爭。再者,

當談論國際上的領土爭議時,則是以「雖然自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各國的疆界已 大致底定,但受到戰前殖民主義的影響,仍然有許多國家在領土上有爭端」,便 簡單帶過原本應該以之展開的不平等權力關係的揭露,但卻反而改為只以「其中 與臺灣相關,且最廣為熟知的即是中國大陸、臺灣與日本之間複雜的釣魚臺列嶼 問題…」,作為領土爭議的事例印證,便隨即草草結束此議題的闡述。或者,對 於中東地區的水資源問題,則僅是描述一連串國間的互相爭奪,卻始終未能進一 步深入探討衝突國之間的不平等權力關係及其影響,從而未能藉此引導學生明白 脈絡化理解對和平實踐的重要性:

大自然各樣豐富的資源,可以為國家帶來財力與權力,因此各國時常因為 爭奪資源發生衝突。…例如 1990 年面臨經濟危機的伊拉克,決定入侵科威 特,造成國際油價上漲;及 2011 年東南亞國家與中國大陸在南海為了石油 而興起的爭端,也是一個相當鮮明的例子。(三民版,B6-2,P36W)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由於科技發展日新月異,使得擁有資本與科技的先進 國家與開發中國家之間的差異日益拉大。開發中國家因為經濟困難,因此 不斷舉借外債,造成沉重的外債負擔,南方國家的不滿升高。1973 年石油 危機時…。(南一版,B6-2,P45W)

領土爭議是國際關係中最棘手的問題,雖然自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各國的 疆界已大致底定,但受到戰前殖民主義的影響,仍然有許多國家在領土上 有爭端。其中與臺灣相關,且最廣為熟知的即是中國大陸、臺灣與日本之 間複雜的釣魚臺列嶼問題…。(三民版,B6-2,P37W)

1967 年以色列為了搶水與控制水源,發動戰爭搶占戈蘭高地的加利利湖,

並且攔截約旦河的河水輸往以色列,…使得下游的伊拉克與敘利亞用水量 銳減,造成三國之間的緊張關係。(龍騰版,B6-2,P37W)

或者,對於貧富差距擴大所形成的經濟不平等現象,教科書也未能就此深入 探討問題背後的深層暴力根源,卻反而僅著重在以治標不治本的方式,強調政府 應「研議制訂相關政策來協助經濟資源較為不足的人們」,同時再加上「自我的 努力奮鬥」,似乎認為長久以來國際間持續惡化的貧富差距問題,因而就能夠「順 理成章」的得到解決:

政府必須正視貧富差距擴大所形成的經濟不平等現象,研議制訂相關政策 來協助經濟資源較為不足的人們,讓他們能夠在政府的協助下,加上自我 的努力奮鬥,而有機會提升自身的社會階層。(龍騰版,B5-1,P13W)

在社會階層化中,最常被注意到的第一個不平等面向,為經濟資源的不平 等現象。亦即,有些人享受著極為富裕的生活,但有些人卻赤貧如洗,甚 至無法維持基本生活所需。(南一版,B5-1,P22W)

簡單來說,由前述分析可知,教科書內容越是可能在背後含藏盤根錯節的暴 力問題的教科書主題,往往其相關論述內容便會刻意以多個國際事例的列舉,而 以之隱晦化對當中所隱藏的長期不平等權力關係的深入探究,反而使結構暴力與 文化暴力更為鞏固深化,致使教科書中有關和平實踐的相關論述令人擔憂。

二、 偏重純粹知識性介紹的去脈絡化陳述

前述現象,也同樣出現在和平教育的其他議題討論上,經研究者檢視後發現,

在人權教育的議題方面,教科書多半是以關於人權理論的整理,作為主要的陳述 重點與討論內容,使得純粹知識性的介紹佔了相當大的比例,但卻只能流於蜻蜓

點水般的介紹,而未能深入至個別脈絡與背景中進一步了解。舉例而言,在第一 冊第三課「人與人權」的人權理念的發展歷程介紹中,教科書往往以簡圖的方式 整理呈現,或意圖使相關的說明內容能更為清晰明瞭,但卻往往因受限於呈現空 間的有限,使得各時期的說明僅能挑選一、兩個簡略的重大事件,從而造成學生 的相關學習變得只是浮光掠影般的表面認識。譬如,當介紹人權發展的歷程時,

教科書會對各時期的演進,簡要挑選一兩個重大事件予以列舉,其中包括:古希 臘時期柏拉圖的理想國、亞里斯多德的邦國法律與正義;中世紀後期的約翰王大 憲章;十七、十八世紀的英國洛克政府論、法國盧梭社會契約論;十九世紀的美 國獨立宣言;現代的聯合國成立、世界人權宣言、各項國際公約的簽署等。然而,

此些卻往往由篇幅的限制,而無法進行更深入的脈絡化探討:

(三民版,B1-3,P50Y)

圖 25 人權發展歷程簡圖(一)

(三民版,B1-3,P51Y)

圖 26 人權發展歷程簡圖(二)

(南一版,B1-3,P59Y)

圖 27 人權發展簡表

(龍騰版,B1-3,P55Y)

圖 28 人權的演進與發展歷程

除此之外,教科書同時大多尚是以各種專有名詞的解釋與定義,作為學生學 習的主要內容,使學生往往因而忙於知識概念或理論學理方面的記憶與吸收,反 而對事件背後各種錯縱複雜的形成因素和影響後果,予以冷漠對待、視而不見,

除此之外,教科書同時大多尚是以各種專有名詞的解釋與定義,作為學生學 習的主要內容,使學生往往因而忙於知識概念或理論學理方面的記憶與吸收,反 而對事件背後各種錯縱複雜的形成因素和影響後果,予以冷漠對待、視而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