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第二節 建議

壹 、對教育行政主管機關之建議 一、加強宣導校長正向領導知能

本研究由文獻探討中得知,正向領導係指學校型態之組織領導者凡事 持正向觀點的前提下,以正向意義提升組織成員價值、以正向關係凝聚組 織共識、以正向溝通促進組織和諧、以正向氛圍形塑良好工作氣氛、以正 向期待實現組織願景、以正向支持建構優質工作環境、以正向認同提升組 織團體動力,期許組織成員得到最好的發展,進而使組織獲致卓越超凡的 表現。

面對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的實施,以及少子女化的衝擊,技術型高中 面臨招生與校務經營嚴竣考驗,校長正向領導在其促使組織獲致卓越超凡 表現的意涵上,值得加以宣導並推廣,建議教育主管機關可於校長會議或 相關場合,加強校長有關正向領導相關知能與實務作法,提供校長在校務 經營方法上更多的選擇與參者面向。

二、鼓勵並強化第二任校長之正向領導

由校長任期別之分析可以得知,第一任校長在正向領導的整體知覺上 較佳,尤其是正向期待、正向支持、正向認同等三項,顯示第一任校長的 任期,教師知覺校長對於學校的正向認同、正向支持與正向期待等,均較 第二任為高。因此,建議教育行政主管機關,宜鼓勵並強化第二任校長的 正向領導,以持續深化對於校務經營的提升。

貳 、對技術型高中學校之建議

一、公立技術型高中學校校長宜強化正向領導知能與作為

由研究中可以得知,教師對於校長正向領導現況知覺上,私立學校之 正向領導整體及各層面均高於公立學校,此或許與公、私立學校屬性有 關,然而,此亦顯示公立學校在校長正向領導上尚有強化的必要,建議公 立技術型高中校長宜強化正向領導之相關作法,以有助於校務經營的績效 提升。

二、技術型高中學校校長宜強化對一般科目教師之正向領導作為

由研究結果顯示,一般科目教師在正向領導的知覺程度上,較專業群 科教師為低,且達顯著差異,因此,建議技術型高中校長宜加強對於一般 科目教師之正向領導作為,例如:優化正向溝通、強化正向支持、深化正 向氛圍等。

三、技術型高中學校校長宜強化對非兼任行政職務教師之正向領導作為 由研究結果顯示,處室主任與科主任或組長對於校長的正向領導知覺 較高,而導師與專任教師則較低。技術型高中校長如能強化對於專任教師 與導師之正向領導作為,使學校所有教師同仁均能感受校長之正向領導作 為,則應能更有利於校務經營相關措施之推動。

四、技術型高中學校校長宜強化對女性教師之正向領導作為

由研究結果顯示,男性教師對校長正向領導的知覺明顯高於女性教 師,因此,技術型高中校長可加強對女性教師之正向領導作為,重視女性 教師的教學需求、工作環境需求等,使女性教師亦能與男性教師同等感受 校長之正向領導作為,則有助於校務行政之推動。

參 、對後續研究之建議 一、研究對象方面

本研究以技術型高中之教師為研究對象,建議後續研究者可將對象調 整為普通型高中教師、綜合型高中教師、技術型高中校長、普通型高中校 長、綜合型高中校長等,以擴大研究面向。亦可研究校長正向領導對於教 職員、學生學習、家長校務參與等方面的影響。亦即可對不同學校類型、

不同學校成員等進行後續研究。

二、研究方法方面

本研究以國外實證性文獻為基礎,進行技術型高中校長正向領導內涵 的分析與建構,再多準則決策之模糊德懷術進行內涵專家問卷,再以調查 法進行實證研究。建議後續研究,可採用質性訪談方式,進行本土性的正 向領導內涵分析與建構,並可作為相互比較之基礎,使技術型高中校長正 向領導的理論發展更為完備。

三、研究議題方面

本研究之內涵細項已得到驗證,然其重要性則尚待進一步研究確認,

以作為校長在正向領導上之實施參考,建議後續可利用層級分析法,進行 權重之分析;此外,第一任校長之正向領導高於第二任,亦可再加以深入 探討,可採用質性之深入訪談,以了解其真正原因,以利於正向領導的推 動;而受試對象在正向領導上的知覺不同,亦可進行強化措施的研究,以 利於正向領導的全面落實,例如:如何強化對於一般科目教師之正向領導 作為之研究、如何強化對於女性教師之正向領導作為之研究等,均是後續 值得探討的議題。

四、研究面向方面

本研究以技術型高中校長正向領導為研究主軸,建議後續研究可將研 究重心調整為技術型高中校長正向領導與學校文化、學校經營效能、教師 心理資本、學校組織變革、教師專業學習社群等不同議題之相關研究。以 正向領導為核心,探討其與學校整體運作各面向可能的影響,以利於確認 正向領導對於校務經營的實質影響情形,亦有利於正向領導在學校領導效 能、具體可行策略的深入探究與發展。

參考文獻

壹 、中文部分

內政部統計處(2014)。內政統計查詢網-出生人數。2014 年 12 月取自 http://statis.moi.gov.tw/micst/stmain.jsp?sys=100

王沂釗(2013)。幸福感。載於張傳琳(主編),正向心理學(63-90 頁)。臺北 市:洪葉文化。

仲秀蓮(2011)。臺灣地區國民小學校長正向領導、學校文化對學校創新經 營效能影響之研究(未出版博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臺北市。

江雪齡(2010)。正向心理學-生活、工作和教學的實用。臺北市:心理出版 社。

自由時報(2014,11 月 10 日)。12 年國教首屆 高一成績差距拉大。2014 年 12 月取自 http://news.ltn.com.tw/news/local/paper/828829

吳清山(2008)。教育行政議題研究。臺北市:高等教育。

吳清山(2013)。正向領導。教育研究月刊,230,136-137。

吳清山(2014)。學校行政。臺北市:心理。

吳清山、林天佑(2004)。僕人領導。教育研究月刊,120,154。

吳清山、林天祐(2012)。正向組織行為。教育研究月刊,222,135-136。

李桂蘭、張國照(2007)。正面期待效應。臺北市:全華圖書。

李菁菁(2014)。高級中學校長正向領導、教師職場希望感與學校效能之相 關 研究(未出版博士論文)。國立臺南大學,臺南市。

李新民(2013)。正向心理學在學校教育的應用。高雄市:麗文文化。

林明地(2000)。校長領導的影響:近三十年來研究結果的分析。國家科學 委 員會研究彙刊:人文及社會科學,10(2),232-254。

林新發(2010a)。正向領導的意涵與實施策略。國民教育,50(3),1-5。

林新發(2010b)。正向領導的理論基礎。國民教育,51(1),1-6。

林新發(2011)。華人地區學校校長正向領導模式初探。國民教育,52(1),

1-6。

涂金堂(2012)。量表編製與 SPSS。臺北市:五南。

秦夢群(2005)。教育領導新理論與研究取向之分析,教育研究月刊,136,

106-118。

秦夢群(2013)。教育行政:理論與模式。臺北市:五南。

國家教育研究院(2014)。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研究發展會。2014 年 12 月取自

http://www.naer.edu.tw/files/15-1000-7944,c639-1.php?Lang=zh-tw 張明輝(2009)。學校經營與管理:新興議題研究。臺北市:學富文化。

張偉豪(2011)。SEM 論 文寫作不求人。台北市:鼎茂。

張紹勳(2012)。模糊多準則評估及統計。臺北市:五南。

張傳琳(2013)。緒論。載於張傳琳(主編),正向心理學(1-16 頁)。臺北市:

洪葉文化。

張慶勳(2012)。學校組織行為。臺北市:五南。

教育部(2010)。職業學校法。臺北:作者。

教育部(2013a)。高級中等教育法。臺北:作者。

教育部(2013b)。教師法。臺北:作者。

教育部(2014a)。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實施計畫。2014 年 11 月取自 http://12basic.edu.tw/Detail.php?LevelNo=46

教育部(2014b)。法制專區。2014 年 11 月取自 http://12basic.edu.tw/Detail.php?LevelNo=800 教育部(2014c)。入學制度。2014 年 11 月取自

http://12basic.edu.tw/Detail.php?LevelNo=319

對我 國國民中小學 校長培育制度 之啟示。教 育研究與發展 , 6(1),

199-228。

黃麗鴻(2010)。校長正向領導、學校組織健康、教師心理資本與組織承諾 之影響關係:階層線性模式的驗證(未出版博士論文)。國立嘉義大學,

嘉義市。

溫金豐(2012)。組織理論與管理:基礎與應用。臺北市:華泰文化。

維基百科(2014a)。神學。2014 年 11 月取自

http://zh.wikipedia.org/ wiki/%E7%A5%9E%E5%AD%B8 維基百科(2014b)。基督教神學。2014 年 11 月取自

http://zh.wikipedia.org/wiki/%E5%9F%BA%E7%9D%A3%E6%95%99

%E7%A5%9E%E5%AD%B8

潘正德(2012)。團體動力學。臺北市:心理出版社。

蔡銘津(2008)。少子化趨勢對教育體系的衝擊與因應。研習資訊,25(5),

101-108。

蔣偉民(2009)。少子化對高中教育之衝擊與因應。中等教育,60(1),26-34。

謝文全(2014)。教育行政學。臺北市:高等教育。

謝傳崇(2012)。校長正向領導:理念、研究與實踐。臺北:高等教育。

謝傳崇、呂浚瑀、曾文鑑(2013)。國民小學校長正向領導、團隊情感氛圍 與組織創新能力關係之研究。教育行政與評鑑學刊,14,29-58。

謝傳崇、許文薇(2014)。國民小學校長正向領導、肯定式探詢與教師希望 感關係之研究。教育研究學報,48(1),67-86。

謝傳崇、蕭文智(2013)。國民小學校長科技領導與學生學習表現關係之研 究:以學校 ICT 運用為中介變項。教育理論與實踐學刊,27,291-324。

二 、西文部分

Abdullah, M. C. (2009). Leadership and PsyCap: A study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ositive leadership behaviors and followers’ positive psychological capital. (Doctoral dissertation). Available from ProQuest Dissertation and theses database. (UMI No. 3378872)

Avey, J. B., Hughes, L. W., Norman, S. M., & Luthans, K W. (2008). Usnig positivity, transformational leadership and empowerment to combat employee negativity. Leadership & Organization Development Journal, 29,110-126.

Avolio, B. J. & Gardner, W. L.(2005). Authentic leadership development:

Getting to the root of Positive froms of leadership. The Leadership Quarterly, 16, 315-338. doi:10.1016/j.leaqua.2005.03.001

Baumgardner, S. R., & Crothers, M. K. (2009). Positive psychology. Upper Saddle River, NJ: Pearson Education.

Bennis, W. (1969). Organizational development: Its nature, origins, and prospects. Reading, MA:Addison Wesley.

Bolger, R. (2001). The Influence of leadership style on teacher job satisfaction.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Quarterly, 37(5),662-683.

Bollen, K. A.(1989). Structural equations with latent varialbes. NY:Wiley.

Bolman, L. G. & Deal, T. E. (1984). Modern approaches to understanding and managing organizations. San Francisco, CA: Jossey-Bass.

Bolman, L. G. & Deal, T. E. (2008). Reframing organization: Artistry, choice and leadership (4th ed.). San Francisco, CA: Jossey-Bass.

Bryman, A. (1993). Charisma and leadership in organizations. London Newbury, CA: Sage.

and start making a difference. San Francisco, CA: Jossey-Bass.

Butler, J. P. (2011). Positive leadership in the military: An exploratory study.

(Doctoral dissertation). Available from ProQuest Dissertation and theses database. (UMI No. 3478081)

Cameron, K. S. (2008). Positive leadership: Stragegies for extraordinary performance. San Francisco, CA:Berrett-Kohler.

Cameron, K. S. (2013). Practicing positive leadership: Tools and techniques that create extraordinary results. San Francisco, CA:Berrett-Kohler.

Cameron, K. S. (2014). Activate Virtuousness. In J. E. Dutton, & G. M.

Spreitzer (Eds.), How to be a positive leader (pp. 79-90). San Francisco, CA:Berrett-Kohler.

Cameron, K. S., & Caza, A. (2004). Contributions to the discipline of positive organizational scholarship. American Behavioral Scientist, 47, 731-739.

Cameron, K. S., & Spreitzer, G. M. (2012a). Introduction: what in positive about positive organizational scholarship? In K. S. Cameron, & G. M.

Spreitzer (Eds.), The Oxford Handbook of positive organizational scholarship(pp. 1-14).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Cameron, K. S., & Spreitzer, G. M. (Eds.). (2012b). The Oxford handbook of positive organizational scholarship.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Cameron, K. S., Dutton, J. E., & Quinn, R. E. (2003).Positive organizational scholarship: foundations of a new discipline. San Francisco, CA:Berrett-Kohler.

Cameron, K., & Plews, E. (2012). Positive leadership in action: Applications of POS by Jim Mallozzi, CEO, Prudential Real Estate and Relocation.

Organizational Dynamics, 41, 99-105.

College President (2nd ed.). Boston:Harvard Business School Press.

Cooperrider, D. L., & Srivastva, S. (1987). Appreciative inquiry in organizational life. In W. Pasmore & E. Woodman(Eds.), Research in organizational change and development, Vol. 1. Greenwich, CT:JAI Press.

Davis, K. (1949). Human society. New York: Macmillan.

Day, C., & Leithwood, K. (Eds.). (2007). Successful principal leadership in times of change: An international perspective. Dordrecht, The Netherlands:Springer.

Diener, E., Oishi, S., & Lucas, R. E., (2009). Subjective well-being: The science of happiness and life satisfaction. In S. J. Lopez & C. R. Snyder

Diener, E., Oishi, S., & Lucas, R. E., (2009). Subjective well-being: The science of happiness and life satisfaction. In S. J. Lopez & C. R. Sny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