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正向領導的內涵分析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五節 正向領導的內涵分析

有關正向領導的內涵,因本研究著重於技術型高中校長正向領導之內 涵建構,因此,研究者將先整理相關學者直接提出對正向領導相關內涵之

涵括在直接論述正向領導的觀點,最後,再據以分析彙整技術型高中校長 正向領導之內涵層面。

壹 、國內學者對正向領導內涵之主張

吳清山(2013)認為正向領導在於透過良好的溝通管道,鼓勵組織成 員共同參與,領導者關懷成員生活,營造成員對組織的歸屬感,進而提升 組織生產力,達成組織經營目標。

林新發(2010a)指出,就字義概念而言,正向領導包含「正向」與「領 導」的雙重概念,其概念應為正向願景的倡導、正向影響力的發揮、正向 行為的表現、正向目標的達成;就特點而言,正向領導包含:(1)正向解讀 組織成員行為:當部屬犯錯時,領導者不應以先入為主的想法,認為是部 屬故意做錯或天生如此,而要以同理心理解部屬的困難之處。(2)尊重組織 成員:領導者應尊重其組織成員,方能增進組織成員之自信,進而提升成 員能力。(3)領導者具正向情緒且能以身作則:領導者本身能自我管理情 緒、能信賴他人、對於外在的事物抱持樂觀態度,使組織成員面對困難亦 能產生克服的信心,以提升組織績效。(4)形塑組織正向氛圍與引發成員良 善特質:形塑組織為具有憐憫心、寬恕心、感恩心的團體,帶動組織形成 正向氛圍,進而達到卓越的組織績效。簡言之,正向領導並非領導者一味 地樂觀,而是指當組織面對困難或挫折時,領導者仍能以正向的觀點看待 事物,肯定組織成員的能力與付出,引發組織潛能,積極找出問題的解決 之道,以正向態度迎接挑戰或改變。

謝傳崇(2012)認為校長正向領導內涵可分為正向氣氛、正向關係、

正向溝通、正向意義等四層面,正向氣氛是指工作環境中正向情緒超越負 向情緒的一種狀態,其實質表現如:專注傾聽、以同理心對待學校成員、

協助教師解決困難、給予老師關心與支持、抱持寬容接納的態度、以感恩 的心謝謝老師的付出等;正向關係可以減少人際衝突,有助於穩定成員情 緒、提升工作士氣,其細部作法則包括:給予教師情緒、資源上的支持;

尊重教師專業、對老師能充分的信任與授權,以建立老師的信心與能力;

正向溝通的表現就是指組織中,肯定和支持的語言取代負向與批評的語 言,正向溝通能夠強化團體的連結,衍生創意、正向情緒,進而產生高度 表現,在作法上除了校長的親自示範,也可以採用多元觀點傳達指導的意 見,能聚焦於事件本身而非人,善用支持性的言語,即使是負面訊息,也 要採用支持性及給予教師協助的方式進行表達;正向意義是指當人們感到 他們正在從事重要的工作或追尋有意義的目標時,便會產生顯著的正向效 應,促進正向意義的領導者,能帶領成員超越個人利益,將個人的工作價 值與組織成效相結合,提升成員的工作表現,校長應能覺察成員對工作意 義(職業、事業或志業)及與工作之關係(順從、認同或內化)。

貳 、國外學者對正向領導內涵之主張

Avolio 與 Gardner(2005)提出領導的正向形式包含成員的正向心理 資本(自信、樂觀、希望、復原力)、正向倫理與道德、領導者以身作則、

組織成員正向提升與組織正向氛圍等。

Fry 與 Matherly(2006)認為正向領導包含美德與價值提倡、提供成 員正向意義、增進組織成員的幸福感。

Luthans、Luthans、Hodgetts 與 Luthans(2001)認為正向取徑的領導 是包含樂觀、情緒智商、自信與希望等四項元素。

Tombaugh(2005)認為正向領導包含強調優點本位的文化、樂觀、情 緒智商、肯定式探詢等內涵。

Kaipa 與 Kriger(2010)指出正向領導的包含賦予工作正向的意義、

建立共同願景、正向支持的溝通、肯定式的探詢等。

Kelloway、Weigand、Mckee 與 Das(2013)認為正向領導是組織成員 能知覺領導者的正向情緒,也就是希望、樂觀、自我效能與復原力等進而 引發組織成員的正向情緒。

Youssef 與 Luthans(2012a)指出正向領導是組織在領導特質、領導過 程、領導作為與績效表現上,有其優點、能力與潛能方面的提升、肯定而 特出的整體系統性的表現。

Cameron 與 Plews(2012)認為正向領導包括發展組織中互惠正向網 絡、設立組織永續發展目標、表彰成員優點與成就,給予成員最佳自我回 饋,領導者以身作則,表現對現在客戶與潛在客戶的重視。

Cameron(2008)在其正向領導的專書中,提出正向領導的具體策略,

包括:正向氛圍(positive climate)、正向關係(positive relationships)、

正向意義(positive meaning)、正向溝通(positive communication)等四 項。正向氛圍指工作環境中具有正向情緒,也就是對組織成員具有同情 心、寬容、感恩的心;正向關係則為建立正向能量網絡、強化個人與組織 優勢;正向溝通是可透過給予成員最佳的自我回饋、運用支持性的溝通等 方式達成;正向意義則是意指個人對於工作意義的認知。

Ladd(2014)由神學的角度提出正向領導的內容包括正向思考、凡事 謝恩、正向接受挑戰、激勵組織成員、凡事盼望等。

Buller(2013)針對高等教育領導者如何實施正向領導,提出五個可 行的步驟:

一、確認身為學術機構領導者的核心價值(core values)。

二、依據前項核心價值,發展個人的領導哲學。

三、使個人的領導哲學與機構組織的任務相互對準。

四、經由前項之對準,將任務轉化為特定的目標或計畫。

五、將前項之目標或計畫轉化為具體可評估成效的工作事項。

Buller(2013)提出正向領導的十個原則:

一、正向領導著重於發展既有的基礎而非糾正錯誤。

二、正向領導鼓勵每一位成員在工作上奉獻心力達到最佳表現,而非 著重心力在製造問題、長期工作不滿足的員工上。

三、正向領導給予組織成員個別化的引導,而非要求公平地用同一原 則領導所有成員。

四、正向領導是採用系統性的方法,強調整體組織效率及個體的獨特 貢獻。

五、正向領導是未來導向,主動且經常性地探討新的可能,而非受限 於舊有決策或失敗。

六、正向領導強調獎賞與認同大於懲罰。

七、正向領導是組織取向也是成員取向,亦即同樣重視成員與組織的 需要。

八、正向領導較強調團隊運作與合作取向(team-based and collaborative approaches)。

九、正向領導將每一成員視為理性、能幹的人,而非被領導或指揮的 人。

十、正向領導是一種微妙而有時幾乎是無形的引導方式,而非權威式 的強力指揮。

Hoy 與 Miskel(2013)以在其教育行政學的專書中,以組織健康的觀 點,認為評量學校組織健康的面向包括:

一、制度的完整性

係指學校在因應環境的變化時,能以維護其課程教學的完整性為優 先。例如:教師在面對家長或社區不合理的要求時,能得到學校的保護。

二、校長的影響力

此為校長能影響上級行動之能力,亦即能說服上級,以獲得上級額外 的關注與資源的挹注,而校長亦能有其獨立自主之見解。

三、關懷

校長的行為是友善的、願意支持的、開放的,同仁間能彼此和樂相處。

四、倡導

校長能兼重工作與成就導向,在交付工作任務時,能明確提出工作期 望、績效表現之標準。

五、資源支持

學校對班級能充分支援,教學資源易於取得,如有需求,亦可給予額 外之資源或教學上的指導。

六、工作士氣

教師間互相信賴、有自信、有熱誠,教師能喜愛工作、彼此互助,以 學校為榮,能享受工作上的成就感。

七、注重學習成效

學校會為學生設定較高但仍可達到的學習目標,學習環境安排適切而 嚴謹,教師相信學生的能力,學生亦能努力用功,尊重在學業上表現突出 的同學。而 Nelson 與 Cooper(2007b)認為「組織健康」,就是組織具有 積極正向的組織行為,符應正向心理學的實然表現。

參 、其他正向領導相關內涵

研究者考量技術型高中為教育組織體系之一,依正向領導之意涵在於 促進組織之卓越表現,是以將能夠促進學校績效提升,但目前尚未以正向 領導名詞加以涵括的相關內涵,進行說明與分析,以利作為建構技術型高 中正向領導內涵之參據。

李桂蘭與張國照(2007)指出正面期待效應可以有效提升學生的學習 成效,在其《正面期待效應》一書中,以 1968 年美國加州師範學院講師 Rosenthal 的實驗證明,教師對學生學習能力的期待,可以提升學生的學習 成效,此即所謂「皮格馬連效應」或「比馬龍效應」。The Wallace Foundation

(2013)在其《The School Principal as Leader: Guiding Schools to Better Teaching and Learning》專文中指出,校長作為領導者,如何提升教師的工 作動力,激發教師的教學熱情,設定一個高的期待(define and promote high expectations)是十分重要的。該文亦進一步指出,校長對全體師生的高期 待 , 是 縮 短 學 生 學 習 成 就 落 差 的 關 鍵 因 素 ( one key to closing the achievement gap)。Quinn 與 Thakor(2014)亦在實證訪談的歸納後,提 出類似的看法,認為正向領導應為組織設定更上層樓的目標,有更高的期 待,以促進組織績效的提升。

Dutton, Roberts 與 Bednar (2010)指出建立工作的正向認同(positive identity),有助於建構個人的社會資源,促進組織成員的工作成效,而建

立認同的方式,依其文獻梳理可分為:美德的觀點,可增進成員間信任關 係與尊敬,也能增進內部團體與外部團體的互動;評鑑的觀點,可增進成 員產生正向情緒,可使成員間更相互吸引,也增加成員彼此間的了解;發 展的觀點,促進組織文化的調準,提升與組織的相同度,增加對組織新的

立認同的方式,依其文獻梳理可分為:美德的觀點,可增進成員間信任關 係與尊敬,也能增進內部團體與外部團體的互動;評鑑的觀點,可增進成 員產生正向情緒,可使成員間更相互吸引,也增加成員彼此間的了解;發 展的觀點,促進組織文化的調準,提升與組織的相同度,增加對組織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