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六章 結論與建議

第二節 建議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144

第二節 建議

壹、對國民中學、國中教師與家長的建議

根據本研究的研究結果,分別從父母教養方式的提供、心理資本的累積、以 及學習投入的促進等三個層面,對國民中學、國中教師與家長提出幾點實務上之 建議:

一、國中生父母教養方式之提供

本研究發現:父母正向知覺傾向愈高、父母支持程度越高,國中生心理資本 的擁有程度以及對於學習活動投入的程度也會越高;而父母心理控制程度越高,

則國中生心理資本的擁有程度以及其對於學習活動的投入程度則會愈低。意即對 國中階段的孩子而言,當父母認為其具有優良學習能力與良好表現的傾向愈高;

提供越多的關懷、自主支持以及對子女學習的參與和投入程度愈高,愈能夠提升 國中學生的心理資本以及對學習的投入度。另一方面,若是父母傾向採取心理控 制的行為,不僅不利於國中學生心理資本的養成,亦會減損孩子對於學習的投入 程度。此外,父母正向知覺、父母支持以及父母心理控制均對國中學生的心理資 本具有顯著的預測力,而對於國中學生的學習投入狀態則以父母支持與父母心理 控制兩種父母教養方式變項具有較高的預測力。因此,家長應強化對於孩子學習 能力與表現的正向觀感,多給予孩子各項資源與支持,同時盡量避免採用過多的 心理控制行為,以提升國中學生的心理資本,並增加孩子對於學習的投入程度。

研究者建議的作法為:

(一) 傳達對學生學習能力與表現的正向觀感

當父母對孩子擁有的興趣、能力及表現抱持著正向的態度與看法時,其對孩 子的信心便會藉由親子互動歷程中各種有形或無形的管道傳達給孩子,如同畢馬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145

龍效應之意涵,對孩子產生潛移默化的效用。當孩子感受到父母對其的肯定與信 心,有利於自我概念的型塑,進而增進學生的能力知覺、能夠設定符合能力之目 標、強化希望感受中的動力思考以及意志力、樂觀態度與復原力之展現。因此,

父母應學習對孩子的能力與表現抱持正向樂觀的態度,並將此正向觀感傳達給孩 子,讓孩子看到自己的正向能量,進而提升自我的強度,對於孩子在態度與行為 的正向發展上都能有所助益。

(二) 加強親子互動,多給予孩子自主性的支持以及實質的行為參與

父母應重視與孩子之間的互動,尊重且接納孩子的想法、認同其感受、在合 宜的範圍內提供適切的資訊及選擇機會、同時儘可能地減少運用壓力和要求,此 外,適時地對孩子表達關心與支持,以行動表達對孩子學習的重視與關注,多花 一些時間與精力瞭解孩子的學習狀況,必要時給予合宜的實質資源與訊息支援,

當孩子有良好表現時應不吝給予讚賞與肯定,當孩子遇到挫敗時,協助其探尋以 往的成功經驗、值得肯定的優點以及可運用的資源,以提升孩子的正向心理能量,

也讓國中學生的學習投入狀況更為良好。

(三) 減少心理控制行為

父母的心理控制行為,不僅抑制孩子自主性的發展,孩子也容易產生較高傾 向的心理內在問題,逐漸減損孩子健全的心理發展及良好自我概念的型塑,顯示 過多的心理控制行為,例如過度重視服從和一致性、忽略孩子的想法與需求、在 孩子未符合父母訂定之標準時便冷漠對待等等,均會使得孩子之正向能量日益削 弱,導致能力感受到威脅、在運用擬定的策略及途徑達成預期目標的過程中較易 放棄、對於事件的解釋也傾向採取較為負面的想法、面對問題時抗壓性較不足且 無法有效運用資源解決,意即在自我效能感、希望感、樂觀態度以及復原力上的 展現較不理想,也會連帶影響到學習投入的狀況。因此,父母應盡量避免使用負 面的心理控制行為,而改以相對的自主支持教養方式,讓孩子有足夠的自主性與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146

選擇權,強化孩子對自身能力的知覺與正向態度的培養,為自己的行為與學習負 責任,不僅有利於孩子正向心理資本的累積,亦有助於其對學習的投入。

(四) 強化親師溝通管道,協助父母提供積極的教養方式

教師應建立和家長的溝通管道,掌握父母親與孩子的實際互動狀況以及親子 關係的良窳,並依據家長的特性,透過不同的交流管道,例如教學參觀日活動、

親師座談會、電話訪談、當面訪談或是聯絡簿的書面意見交流等方式,邀請家長 參與孩子的學習過程,從中瞭解孩子的各項表現,同時也讓親師間有相互交流意 見的機會,協助家長理解積極的教養方式對孩子所能產生的正面效應,鼓勵家長 對孩子的能力與表現抱持欣賞與肯定的態度,採取開放、自主的尊重態度,讓孩 子學習為自己的事情負責任,並適時地參與孩子的學習,給予適當的支持與支援,

以促進國中學生心理資本的養成以及對學習的投入。

(五) 給予國中高年級學生較多的信心與肯定,提高對其的關注與支持

本研究發現,高年級的國中生所覺察的父母正向知覺傾向與父母支持程度均 較低年級學生來得低。由於高年級的國中學生面臨較重的課業負擔與升學壓力,

更需要父母的支持與關心,父母應多給予孩子積極的關注,對孩子的能力與學習 給予信心與肯定,同時傾聽孩子的需求、尊重其想法,並適時提供孩子所需要的 資源,讓孩子獲得良好的學習經驗,強化自我概念與正向態度之發展。

二、國中學生心理資本的累積

本研究發現:國中生所擁有的心理資本越豐厚,其在學習歷程中會展現出越 高傾向的投入行為,且整體心理資本對於國中生的學習投入具有顯著的預測效力,

其中,心理資本的各要素中又以希望、復原力以及自我效能對學習投入有較大的 影響;此外,國中生心理資本在父母教養方式影響其學習投入的歷程中亦扮演著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147

重要的中介角色,可以看出心理資本對於國中學生學習投入的重要性。雖然依據 本研究之發現,國中生心理資本已具中上程度,惟其仍有可提升之空間;再者,

若以發展的觀點來檢視,國中生心理資本的展現程度並未隨著年級而有顯著地提 升,顯示國中生的心理資本仍有待持續地發展與強化。因此,研究者建議國中校 方應協助家長認識心理資本的概念,而家長與教師在與國中學生互動的過程中,

則應著重各項心理資本要素的培養與積累:

(一) 透過親職教育宣導,加強父母對於「心理資本」的認識

學校方面可以透過親職專題講座、父母讀書會,或是於學校網站及校園刊物 上開闢親職園地,向家長宣導關於心理資本的概念及相關的教育議題,讓家長對 此一新興的議題能有所認識與理解,一方面鼓勵家長強化自身的心理資本,另一 方面則是對孩子的心理資本予以重視。此外,學校方面亦可提供家長相關的研究 報告與資訊,協助其掌握有效促進孩子心理資本養成的要素以及途徑,以提升學 生的心理資本。

(二) 協助孩子訂定具體合宜之目標,提供成功經驗

教師與家長應多提供自主支持,協助國中學生訂定適合自己能力的目標,在 目標實現的過程中,善用各種機會讓孩子擁有成功的經驗。當孩子擁有的成功經 驗越多,越能以樂觀的態度看待事情、有越佳的自信心、遇到問題能思考出較多 的解決途徑且有較高的堅持度、遇到壓力時越能知覺到所能運用來解決問題的資 源為何,對心理資本的提升均有所助益。

(三) 透過身教對孩子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

父母與教師是國中學生學習階段的重要他人,因此,父母與教師應掌握自身 以及孩子所擁有的心理資本狀態,瞭解各自的優勢與弱勢,對於較為弱勢的部分 予以強化,不僅能夠累積自身心理資本的能量,一方面也透過自己的言行做為孩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148

子的行為榜樣,讓孩子從中學習:懂得欣賞並善用自己的長處,培養良好的自我 效能感;懂得對所發生的事件抱持著正向的信念,養成樂觀的解釋風格;懂得運 用意志力激勵自己迎接挑戰,善用各種方式達成預期目標,建立較高程度的希望 感;懂得欣賞自己的優點,能夠找尋並結合各項可用以解決問題的資源,協助自 己減輕壓力,解決問題,培養出較高程度的復原能力。藉由師生互動或親子互動 間的潛移默化效果,提升國中學生的心理資本。

(四) 協助女性國中生發掘各項可運用之資源,強化復原力資產

本研究發現,國中女生在復原力的表現不若男生,是以父母與教師除了對國 中女生多給予關心、支持外,亦可從孩子自身的成功經驗、值得肯定的優點以及 可運用的資源著手,協助國中女生建立較為正向的自我概念,強化自信心,使其 不僅能夠獲得有力的內在正向資源,同時也懂得可至何處找尋各項外在資源,強 化自身所擁有的復原力資產,進而在面對壓力時,能夠對自己有信心,且能夠結 合各項內、外在資源抗衡壓力,有效解決問題。

三、國中學生學習投入的促進

本研究發現:現今國中生對於學習的投入程度僅達中等程度,顯示國中學童 在學習時所展現的動力、行為、情緒及認知等層面的投入情況仍有加強的空間。

本研究發現:現今國中生對於學習的投入程度僅達中等程度,顯示國中學童 在學習時所展現的動力、行為、情緒及認知等層面的投入情況仍有加強的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