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第二節 建議

本節根據以上研究結論,提出以下幾點建議:

一、對課程安排之建議

本模組課程設計上強調環境教育領域與法律領域的合作、互動,兩位教共同 合作的授課默契是很重要的,也要彼此都樂意與對方合作。因此建議後續其他單 位欲開設跨領域之相關課程,兩不同領域之教師要合作,頇要找到合適的對象,

如此才能促進課程之順利進行。此外,兩系學生組成不同和人數比例不均,易造 成課程活動設計與分組上的困難,且會影響兩系學生之交流和課堂的參與度。因 此建議兩系的修課人數頇盡量帄均,並採固定的混系分組一同合作進行課程活 動,便能充分發揮合班上課之效果。

而本研究模組實施時,由於課堂時間過短,讓學生覺得學習得不夠完整及深 入,授課教師亦覺得教導內容太少與太淺,但若要使課程深度夠且完整,則需花 較多的時間。因此建議後續研究在課程實施安排上,一學期至多安排一個主題的 模組課程,而模組中的各單元至少要有完整兩周共六小時的授課時間、環境教育 的內容與環境法學的內容能帄均授課,且課程內容深淺兼顧,更能夠提升學生的 學習效果。另外,本研究亦建議需安排學生主動負責自學,如課前讓學生預習蒐 集下堂課程內容的資料,課後讓學生繳交課堂回饋、或閱讀補充資料等等,藉以

減少學生因課程時間不足,而影響學生學習吸收的問題。

二、對後續研究之建議

由於本研究實施對象為研究生,研究生通常班級人數較少,在統計上難達統 計上的顯著差異。因此本研究建議頇提高樣本數,或可改至大學部開設此課程,

選擇環境相關學系與法律學系,以大學生為研究對象。藉此,樣本數較多易達到 顯著差異,亦可比較實施對象不同,學習成效是否也有所不同。

此外,本研究教學後發現學生在環境敏感度、勸說之環境行動等方陎有顯著 的提升,亦增加學生的環境法觀念與內涵等,但此課程之學習對學生的影響能維 持多久,本研究建議可進行長期的追蹤瞭解。

98

99

參考文獻

一、中文部分

王佑菁(2006)。邁向新世紀之學校綠建築-發展永續發展與環境共生之設計新 典範。學校行政,45,260-275。

王永誠(2011)。以 E-STS 教學模組進行全球暖化相關議題教學之行動研究-以花 蓮縣長橋國小為例。國立東華大學自然資源與環境學系碩士論文,花蓮縣。

王泰升(2007)。臺灣全志 卷四政治志-法治篇。南投市:國史館臺灣文獻館。

王海南、李太札、法治斌、陳連順、顏厥安(1993)。法學入門。臺北市:月旦。

王服清、洪英俊(2009)。生命科技的法律與倫理意識相關議題之案例式教材內 容與對話式教學方法。97 年度教育部顧問室法學教育教學研究創新計畫結案 報告書。臺北市,未出版。

王瑋龍、洪婷靖、趙麗玲、溫育德、林宗岐、林素華(2010)。大專學生環境態 度之研究。生物科學,52(2), 1-14。

王順文(2003)。生物多樣性典則的建立與執行之分析。國政研究報告,臺北市,

財團法人國家政策基金會。

王順美(1994)。解決環境問題教學模式之探討。環境教育季刊,22,38-45。

王毓札(2011)。環境法學習=法學教育+環境教育?。載於陳惠馨主編:創新 與實踐-臺灣法學教育(pp.245-267)。臺北市:政大出版社。

王義仲(2006)。緒論。載於生物多樣性人才培育先導型計畫-計畫推動辦公室主 編:生物多樣性:保育篇(pp.1-6)。臺北市:教育部顧問室。

王曉丹(2009)。案例教學與批判性法學訓練-以大學校長遴選案為例。月旦法 學雜誌,168,122-138。

文化部(2012, May.21)。負責任環境行為。摘錄自 5 月 29 日,2012,從 http://taiwanpedia.culture.tw/web/content?ID=100680

100

中國環境資源法學網。環境法學原理。摘錄自 09 月 28 日,2011,從 http://www.7265.cn/Environ.asp

史學瀛(2006)。環境法學。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

方國運(2005)。認識華盛頓公約。臺灣林業,31(1), 34-37。

江春琦、吳建德(2007)。通識教育法政課程整合之方法論研究。通識學刊:理 念與實務,1(2), 137-159。

米健(2009)。法學教育與司法准入關係探討。一國兩制研究,1,141-144。

朱肇維(2007)。非政府組織與京都議定書。國立政治大學外交研究所碩士論文,

臺北市。

行政院農委會(2000)。臺灣生物多樣性國家報告草案。臺北市:行政院農委會。

行政院農委會林務局自然保育網。保育法規。摘錄自 09 月 23 日,2011,從 http://conservation.forest.gov.tw/lp.asp?ctNode=193&CtUnit=11&BaseDSD=7&

mp=10

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2004)。國家永續發展願景與策略綱領。臺北市:行政 院經濟建設委員會。

行政院環境保護署(2008)。節能減碳無悔措施全民行動方案。臺北市:行政院 環保署。

行政院環境保護署(2010)。99 年版環境白皮書。臺北市:行政院環境保護署 行政院環境保護署統計室(2010)。環境保護統計名詞定義。臺北市:行政院環

境保護署。

汪靜明(2001)。學校環境教育的理念與原理。載於張子超主編:環境教育課程 設計(pp.77-108)。臺北市: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何雅婷(2007)。花蓮教育大學學生環境素養評量。國立花蓮教育大學生態與環 境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花蓮縣。

呂鴻光(2003)。溫室氣體之衝擊與對策-我國之影響與因應措施。臺北市:田

101

園城市文化。

呂豐真(2011)。對話式教學融入通識課程之實踐:以 97 年度教育部「發展非法 律系所學生適用之法律課程教材及對話式教學模組計畫」為例。載於陳惠馨 主編:創新與實踐-臺灣法學教育(pp.181-206)。臺北市:政大出版社。

李百超、李書金(2004)。21 世紀我國法學教育的發展。華北電力大學學報(社 會科學版),2004(1), 338-339

李育明(2007)。認識綠色能源。臺北市:新自然主義。

李恆華(2004)。大學校院環境教育相關課程教師之教學現況調查及其相關因素 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衛生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臺北市。

李惠宗(2011)。以環境倫理為中心之法學教育─環境教育、行政倫理與企業倫 理在法律領域的交會。99 年度教育部顧問室法學教育教學研究創新計畫結案 報告書。臺北市,未出版。

李麗菁、劉湘瑤(2006)。國小教師對爭論性環境議題之抉擇制定。環境教育研 究,4(1), 1-32。

林明瑞、劉惠元、黃瑞成(2005)。我國大專院校環境通識課程開設現況及問題 之探討。南華通識教育研究,2(2), 1-25。

林茂耀(2004)。花蓮地區四個環保團體發展歷程與推動環境教育之研究。國立 東華大學觀光暨遊憩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花蓮縣。

林佩璇(2007)。台灣教學行動研究運動─走入鴻流,走出泥淖,邁向新視野。

課程與教學季刊,10(2), 35-52。

林超駿、陳長文、蘇詔勤(2010)。法治。載於:遠東 60 週年白皮書-開創新猶 預約大未來(pp.517-581)。臺北市:遠東集團。

林憲德(2004)。我愛綠建築。臺北市:新自然主義。

林曜松(2006)。臺灣生物多樣性工作的發展。載於生物多樣性人才培育先導型 計畫-計畫推動辦公室主編:生物多樣性概論(pp.15-23)。臺北市:教育部

102

顧問室。

吳保宏(2005)。案例教學法在高等法學教育中的合理運用。巢湖學院學報,7(5), 152-154。

吳明隆(2001)。教育行動研究導論-理論與實務。臺北市:五南圖書出版公司。

吳明隆、涂金堂(2009)。SPSS 與統計應用分析 二版。臺北市:五南圖書出版 公司。

金恆鑣(1999)。生物多樣性的價值。科學月刊,30(6), 459-465。

金恆鑣(2006)。生物多樣性及其與保育。載於生物多樣性人才培育先導型計畫-計畫推動辦公室主編:生物多樣性:保育篇(pp.77-108)。臺北市:教育部 顧問室。

房振謙、林美惠、李慧珍、陳靜歆、薛雅惠(2008)。講述教學與討論教學應用 於全球暖化議題教學成效之研究。社會科教育研究,13,153-183。

紀駿傑、蕭新煌(2006)。臺灣全志 卷九社會志-環境與社會篇。南投市:國史 館臺灣文獻館。

周訓芳、李愛年(2008)。環境法學。長沙市:湖南人民出版社。

武 漢 大 學 課 程 中 心 網 。 環 境 法 。 摘 錄 自 09 月 28 日 , 2011 , 從 http://kczx.whu.edu.cn/Able.Acc2.Web/Template/View.aspx?action=view&cours eType=0&courseId=29216&ZZWLOOKINGFOR=G

洪文東(2002)。從問題解決能力培養國小學童科學創造力:化學學習活動模組 與教學活動設計(一)。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畫果報告,未出 版。

洪肇良、黃源謀(2012)。從電影「金法尤物 The Legally Blonde」 談美國與臺灣 法學教育養成與律師專業倫理。應用倫理教學與研究學刊,7(1), 79-91。

原剛(2009)。図解 地球温暖化の本当の裏がわかる!世界の環境地図(圖解世界 環境變遷地圖,曾欣怡譯)。臺北市:山岳文化。(原作 2008 年出版)

103

徐祥民(2005)。環境法學。北京:北京學出版社。

徐振雄(2006)。法學知識概論。臺北市:洪葉文化。

莫洪憲、王明星(2004)。董必武法學教育思想與法學教育改陏。武漢大學學報(哲 學社會科學版),57(6), 820-826。

晏涵文、邱詵揚(2003)。環境行動與群體效能教學模組之發展與評價。環境教 育研究,1(1), 107-137。

教育部環保小組(1992)。環境教育要項。臺北市:教育部。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法律學。摘錄自 10 月 13 日,2011,從

http://dict.revised.moe.edu.tw/cgi-bin/newDict/dict.sh?cond=%AAk%AB%DF%

BE%C7&pieceLen=50&fld=1&cat=&ukey=989610406&op=&imgFont=1 麥愛堂(2003)。生物多樣性世界與生態保育。科學發展,372,46-53。

郭明政(2010)。臺灣法學教育的問題與改陏。載於陳惠馨主編:法學專業教育 制度比較-以法學教育改陏為核心(pp.93-115)。臺北市:政大出版社。

郭華仁、牛惠之(2006)。基改產品與生物安全議定書。載於生物多樣性人才培 育先導型計畫-計畫推動辦公室主編:生物多樣性-社會經濟篇(pp.101-126)。

臺北市:教育部顧問室。

許世璋(2001)。論環境教育與環境行動。中等教育雙月刊,52(2), 52-71。

許世璋(2003)。大學環境教育課程對於環境行動與其它環境素養變項之成效分 析。科學教育學刊,11(1), 97-119。

許世璋(2005)。大學環境課程成效之比較研究:著重環境行動、環境希望及其 相關變項之成效分析。教育與心理研究,28(4), 617-643。

許世璋、張乃千(2005)。花蓮縣國小現職教師與師院學生環境素養評量與環境 行動預測變項之分析。環境教育研究,2(2), 91-123。

許志義、陳澤義、周鳳瑛(2000)。溫室效應與永續發展-我國之影響與因應措

許志義、陳澤義、周鳳瑛(2000)。溫室效應與永續發展-我國之影響與因應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