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第二節 建議

一、 本研究實施對象為國中九年級,研究後期學生面臨升學考試而縮短其在 上網的時間。是故,亦影響本研究在蒐集資料上的結果。由於研究者無法更 動任教班級,在研究時間上亦受到學生即將畢業而縮短。因此,建議教學者 欲建置視覺藝術學習社群可於七、八年級實施是較為理想的狀態。

二、 本研究時程共十二週,實施人數共兩班65人,在時間與成員擴展上有其 限制因素。若欲達到更完整而深入的研究結果,可增加研究時程、並擴大樣 本數量來源以提高其信效度。

三、 本研究之課程設計上仍以實體課程為主,在視覺藝術學習社群上主要為 提供學習互動、教材下載以及學習成果展示之功能。若後續欲深入此方向探 究,可了解如何進階使用Facebook的功能運用在課程上,例如發展數位程式 融入提升學習者與平台之互動等。

四、 Facebook社團本身即具有社交性質之功能為基礎,因此欲將其作為學習 性質之社群必須考量在社群中學習者在社群內發表文章、回覆意見以及知識 上的分享交流之規範,並結合至社群游戲規則,以利強化學習者學習效率與 效能。

160

參考文獻

中文部分

王文科(2002)。教育研究法。台北:五南。

王石番(1991)。傳播內容分析法-理論與實證。台北:幼獅。

王秋華(2001)。網路教學之學生學習行為與學習滿意度及學習績效的關係。大 葉大學資訊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彰化縣。

王千倖 (2003)。以「網路同儕教學」建構「網路學習社群」之行動研究。師大 學報,48(1),119-142。

江旻峻(2006)。Web 2.0 時代網路發展策略—從整合性關係建立網站之觀點出

發。國立臺灣大學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台北市。

伍振鶩(1998),教育心理學。台北:五南。

李芳齡譯(2011)。Facebook 臉書效應(原作者:David Kirkpatrick,2010 )。

台北市:天下雜誌。

李永吟、單文經(1997)。教學原理。台北:遠流。

李煙長(2000)。國小學童網路化寫作學習社群之建構與實施。淡江大學教育科 技學系(未出版碩士論文)。

李秉蓉(2007)。線上助教帶領大學探究式網路課程之行動研究。國立嘉義大學 教育科技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碩士論文)。嘉義縣。

呂益彰(2000)。網路學習社群於大學實施之實證研究─社群的使用、影響使用 的因素及對學業成就的影響。淡江大學教育科技學系(未出版碩士論文)。 臺北市。

吳明隆(2001)。教育行動研究導論。台北市:五南。

161

吳靜吉、程炳林(1992)。「激勵的學習策略量表之修訂」。中國測驗學會測驗年 刊,39,59-78。

吳坤璋(2000)。結合學習策略與電腦網路於國小自然科教學之行動研究。國立高 雄師範大學科學教育研究所(未出版碩士論文)。高雄市。

邱貴發(1998)。網路世界中的學習:理念與發展。教育研究資訊,6(1),20-27。

林茂欽、林大豐(2005)。網路學習社群在身心動作教育之應用。大專體育,77,

57-62。

林曉薇(2010)。維新或危機?論 Web 2.0 及其對教育研究之意涵。臺北市立教

育大學學報,41(1)

,171-198。

林蘋、陳素緩、蘇東福(2005)。網路社群知識分享因素之探討。崑山科技大學 學報,2,73-84。

林家弘(2000)。我國大學生網路學習滿意度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

(未出版碩士論文)。台北市。

林佳靖(2004)。 數位化學習滿意度關鍵影響因素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資 訊教育研究所(未出版碩士論文)。高雄市。

周新富(2003)。行動研究法在班級經營的應用。國民教育研究學報,10,315-339。

周斯畏(1999)。網路科技對教育的影響,中華管理評論,11(2),89-96。

洪明洲(1997)。創造組織學習。臺北市:桂冠。

莊世爵、蔡今中(2004),中學生對於網絡學習環境觀感之調查-實際與期望之差 距,南大學報,38(2),4-20。

許玉潔(2010)。網路平台的參與度對學習成果及學習態度之影響。國立新竹教 育大學(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新竹市。

章佩玉(2012)。運用社會學習理論於 Facebook 學習社群進行知識分享之研 究。國立新竹教育大學(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新竹市。

教育部(2008)。教育部中小學資訊教育白皮書 2008-2011。台北市:教育部。

162

陳玉婷(2008)。影響網路學習成效之相關研究--以南部某科技大學為例,中臺 學報,20(2),67-87 。

陳珮庭(2009)。網路課程線上帶領活動設計與實施之行動研究:以小學圖書館 概論課程為例。台北教育大學教育傳播與科技研究所(未出版之碩士論文)。 台北市。

黃惠仙、陳姚真(2001)。網路合作學習的互動歷程與學習角色分析-「教學系 統設計」網路課程個案研究。論文發表於 2001 年資訊素養與終身學習國際 研討會,台中逢甲大學。

湯代錄、賴建俊、邊振興(2007)。網際網路的變革 – Web2.0 理念與設計。臺 北市:文魁資訊。

高碧玉(2005)。網路學習社群互動策略之實證研究。國立中山大學(未出版之 碩士論文)。高雄市。

黃惠仙(2002)。網路學習者互動歷程之研究-以文本溝通為例。中正大學教育所

(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嘉義縣。

黃家齊、蔡達人(2003)。團隊多元化與知識分享、知識創造及創新績效 。臺大 管理論叢。13(2),233-280。

黃政傑(1985)。課程改革。台北:漢文。

張春興(1996)。教育心理學。台北:東華書局。

張德銳等(2007)。教學行動研究:實務手冊與理論介紹。台北:高點文化。

張基成、唐宣蔚 (2001)。大學網路學習社群之實施研究—相關問題、教學策略 及實施模式。成人教育學刊,4,161-190。

張基成、童宜慧(2001)。網路化學習檔案之設計方法與建構模式。第五屆(2001)

全球華人學習科技研討會暨第十屆國際電腦輔助教學研討會論文集,

917-924,6 月 8 日至 10 日,中壢:中央大學。(NSC 88-2511-S-032-001﹚

163

張純瑗(2007)。網路學習環境中自主學習策略與學習成效之相關研究—以國小 三年級自然科為例。臺北市立教育大學(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臺北市。

張世忠,謝幸芬(2008)。教育行動研究的反思理論與實踐原則。教育資料與 研究,85,83-108。

張基成(2003)。網路社群之經營與管理。T&D 飛訊,8,1-11。

葉志誠、葉立誠(2002)。研究方法與論文寫作。台北市:商鼎。

葉靜惠(2003)。高職網路學習社群系統建構與評鑑。國立高雄師範大學資訊教育 研究所(未出版之碩士論文)。高雄市。

楊孝榮(1989)。傳播研究方法總論。台北:三民書局。

楊深耕(2001),塑造學習社群的學校,社教雙月刊,104,28-34。

楊睿杰(2005)。如何經營網路學習社群。研習論壇,51,39-45。

溫廷宇(2011)。網路學習成效與學習滿意度影響因素之研究。高雄師範大學(未 出版之碩士論文)。高雄市。

黎士群(1999)。組織公平、信任與知識分享行為之關係性研究-以 Unix 系統管 理人員為例。銘傳大學管理科學研究所。(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桃園縣。

劉怡姍(2007)。Web2.0 概念應用於數位課程網路學習社群經營機制之探討。

淡江大學教育科技學研究所(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新北市。

劉鼎昱(2007)。網路學習環境之互動性對大學課程學習成效之影響 。嘉南學報,

33,429-446。

蔡岳吟(2007)。以價值網路觀點探討 Web 2.0 平臺價值創造-以 Facebook 社群 網站為例。實踐大學資訊科技與管理學研究所(未出版之碩士論文)。

蔡昭儀譯(2007﹚。梅田望夫著。網路巨變元年,你必須參與的大未來。台北:

先覺。

蔡清田(2000)。教育行動研究。台北市:五南。

蔡清田 (2003)。課程政策決定。台北: 五南。

164

鄭雅中(2007)。應用線上帶領策略於網路學習社群討論之設計與實施。國立臺 南大學教育學系科技發展與傳播碩士班(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臺南市。

歐用生(1994)。教育研究法。台北:師大書苑。

賴怡君、張瑜芳、劉旨峰(2009)。Facebook 使用動機與其對交友課業之影響。

「第 2 屆 Web 2.0 與教育國際研討會」發表之論文,中壢市中央大學。

蕭丞彥(2012)。Facebook 使用者的知覺社群價值之研究。實踐大學資訊科技與 管理學研究所(未出版之碩士論文)。

謝佩璇(2004)。科技教具評鑑方法之探討。教育研究月刊,128,114-124。

謝雅青(2006)。失業勞工數位學習成效評估之研究—以輔助參加提升數位能力 研習計畫者為對象。國立政治大學(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臺北市。

羅言善(2007)。網路知識分享行為之研究-以中文維基百科為例。國立東華大 學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花蓮縣。

英文部分

Alavi, M. (1994). Computer-Mediated Collaborative Learning: An Empirical Evaluation, MIS Quarterly, 18(2), 159-174.

Berelson, B. (1952). Content Analysis in Communication Research. Glencoe, Ill:

Free Press.

Brown, J. S., & Duguid, P. (2001). Knowledge and organization: A social-practice

perspective. Organization Science, 12(2), 198-213.

Bostrom, R. P. The Importance of Learning Style in End-User Training, MIS

Quarterly 14(2), 1990, pp.101-109.

CheckFacebook (2012, May ). Facebook audience in Taiwan. Retrieved from http://www.checkFacebook.com/

165

Gabelnick, F., MacGregor, J., Matthews, R. S., & Smith, B. L. (1990). Learning

Communities: Creating Connections Among Students, Faculty, and Disciplines.

New Directions for Teaching and Learning, no. 41. San Francisco: Jossey-Bass.

Hacker, Prof. (2013). Using Facebook and Tumblr to Engage Students. Retrieved June 2, 2013, from http://chronicle.com/blogs/profhacker/using-Facebook- and-tumblr-to-engage-students/47221?cid=wc&utm_source=wc&utm_medi um=en.

Hull, C. L. (1943). Principles of behavior. New York: Appleton-Century-Crofts.

Hendriks, P. (1999). Why share knowledge? The Influence of ICT on motivation of knowledge sharing. Knowledge and Process Management, 6(2), 91-100.

Heckausen, H. (1985). Achievement Motivation in Perspective. Academic Press.

Hiltz, S.R. (1993). The Virtual Classroom: Learning Without Limits Via Computer

Networks. Ablex Publishing Corporation, Norwood, NJ.

Holsti, O. R. (1969). Content Analysis for the Social Science and Humanities,

Massachusetts Menlo Park. California: Addison-Westly Publishing Company.

Kochtanek, T. R., & Hein, K. K. (2000). Creating and nurturing distributed asynchronous learning environments. Online Information Review, 24(4), 208-293.

Leng, W. (2009). Study on knowledge sharing mechanism in open virtual learning communitie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Business and Mangement, 4(1), 105-109.

Mazman S. G. and Usluel Y.K. (2010). Modeling educational usage of Facebook.

Computers &Education, 55(18), 444-453.

Maslow, A. H. (1970). Motivation and personality. NY: Harper and Row.

McCombs, B. L. (2000). Reducing the achievement gap. Society, 37 (5), 29-39.

166

Petri, H.L. (1986). Motivation: Theory and Research. Belmont. California: Wad Sworth Publishing Company.

Pintrich, P. R., Smith, D. A., & McKeachie, W. J. (1989). A manual for the use of the

motivated strategies for learning questionnaire (MSLQ). Michigan: National

Center for research to Improve Postsecondary Teaching and Learning NCRIPTAL, University of Michigan.

Pintrich, P., Smith, D. A., & Mckeachie, W. J. (1989). A Manual for the use of the

Motivated Strategies for Learning Questionnaire (MSLQ). Mich: National center

for Research to Improve Postesecondary Teaching and Learning (NCRIPTAL), School of Education, The University Michigan.

Salmon, G. (2000). E-moderating: Homesteading on the electronic frontier. Reading, MA: Addison-Wesley.

Tough, A. (1982). The Adult learning Projects (2rd ed.). Ontario: The Ontario Institute for Studies in Education.

Weber, J. (2000). Learning communities in higher education. A field observation case study, Unpublished doctoral dissertation.Widener University.

Wimmer, R. D., & Dominick, J. R. (2011). Mass media research: An introduction, 9th

ed. Belmont, CA: Thompson Wadsworth.

167

168

169

4.

評論別人作品,除了按讚之外,請務必留下學號,姓名。

170

5.

作品一律放在相片區。

 請按任務選相簿名稱進入

 在照片旁邊加上下列文字

【個人任務編號﹕任務主題】學號,姓名。enter 主題 : 請自己取 。enter

說明 : 說明你的創作想法、過程或心情。

6.

搶答一律在下方寫上學號,姓名。答案即可。

171

二、團體任務發文格式範例:

團體作品請依下列格式:

班級【團體任務"編號" : 任務主題】第幾組,第幾張/總張數 成員 : "全部成員姓名"

主題 : "自己取"

說明 : "說明創作理念或尋找之內容為何”

﹙在作品當中 tag 所有成員姓名﹚。

17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你會使用 Facebook 平台的原因是?(依序填寫順位)

a 注意塗鴉牆(朋友、粉絲專頁、社團)最新動態 b 聯繫朋友 c 分享個人資 訊(發佈圖文、影音) d 玩遊戲 e 學習新知 f 了解潮流脈動 g 其他 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視覺藝術學習動機

173

174

說明 :1~5 題請依照你對於 Facebook 融入視覺藝術課程的想法,

在合適的方框內打 。

第 6 題請依順位填寫,第 7 題則為簡答題請根據你的想法

第 6 題請依順位填寫,第 7 題則為簡答題請根據你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