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三章 研究設計與實施

第七節 Facebook 社團融入視覺藝術課程之設計

5.學生進行自評、互評意見交流。

1.作品製作 2.撰寫創作理念

3.於 Facebook 粉絲團按讚、發 表自我意見。

1 進行個人/團體學習任務 1、2.。

2.於 Facebook 社團中撰寫個人/團 體作品創作理念。

3.於 Facebook 活動、相簿中對作品 按讚、互評、自評發表自我意見。

1 進行個人任務 3。

2.於 Facebook 社團中撰寫作品創作 理念。

3.於 Facebook 活動、相簿中對作品 按讚、互評、自評發表自我意見。

80

貳、教學實施程序

本研究採用行動研究法的實施程序,教學實施過程分準備期以及三大階段,

每階段包括以計畫、行動、觀察及反省、再計畫,根據上一階段反思並彙整改進 的意見依此修正下一次的教學。 說明教學階段實施程序:

表 3-7-1

教學實施階段表

準備期( 2012 / 9 / 20 ~ 2012 / 11 / 20 ) 1. 發現教學現場問題

2. 蒐集相關文獻 3. 選擇研究對象 4. 選擇線上平台

5. 規劃課程架構與課程內容

第一階段( 2012 / 11 / 20 ~ 2013 / 1 / 15 ) 1. 學習重點、評量準則說明

2. 帶領學習者熟悉平台操作

3. 進行試探性教學單元一:名畫變裝秀 4. 進行分組以及小組實作

5. Facebook 粉絲專頁建置與成果展示 6. 引導學生線上交誼、交換意見 7. 觀察、分析學生在平台的討論內容 8. 反省檢討,做下一階段教學調整

第二階段( 2013 / 3 / 6 ~ 2013 / 4 / 18 )

81

1. 調整學習平台,改為Facebook社團。

2. 學習重點、評量準則說明 3. 教師增加線上帶領策略 4. 實施第二單元 :攝影有藝思 5. 鼓勵同學進行資訊交換、知識分享

6. 舉辦Facebook社團活動,進行票選與評量每週於塗鴉牆進行周末搶答活動。

7. 觀察學生於Facebook社團平台之發言記錄 8. 反省檢討,做下一階段教學調整

第三階段( 2013 / 4 / 24 ~ 2013 / 5 / 16 ) 1 調整教學

2. 實施第三單元 :你最重要的東西是什麼 3. 於Facebook舉辦活動,設定議題討論 3. 進行個人任務

4. 帶領學生對自己與他人作品進行鑑賞與發表 5. 鼓勵學生參加教師舉辦的搶答活動

6. 帶領學生進行資訊交換、知識分享。

6. 訪談學生、觀察記錄 7. 問卷調查

資料來源:研究者自行整理

茲將各階段程序之內容,說明如下:

(一) 準備階段( 2012 / 9 / 20 ~ 2012 / 11 / 20 ) 1. 發現教學現場問題:

學生於視覺藝術課程中因受限於時間、空間的不足。無法盡情地展示作品以 及交流意見。因此研擬有哪一種學習方式能讓學習者有更多的時間能產生更

82

多的對話。

2. 選擇線上平台:

調查發現臉書﹙Facebook﹚為學生在課餘所熱愛的社群網站,此種 Web2.0 的網路互動方式提供人群交際,訊息發佈簡單快速、一篇文章、一段留言甚 至一張照片在短時間則可造成多數人在底下回應。就資訊的廣佈性與即時性 的功能,研究者試圖將其平台作為教學場域的延伸並探究 其在藝術教育的 可能性。

3. 蒐集相關文獻:

透過文獻分析、教授引導、理論實踐整理出與 Facebook 相關之教育文獻,

經過分析之後,擇選適合的教學策略融入視覺藝術教學。

4. 選擇研究對象:

擇取台北市立某國中三年級學生,兩班共 66 人。。

5. 規劃課程架構與課程內容:

在實體課程中以單元進行,教材內容則蒐集相關內容、網路資源、影音媒體 後製作PPT投影教學。教學後視單元取向而定,學生實施小組/個人任務,最 後將作品展示於Facebook粉絲團平台,藉由在平台的互動功能,增加學生彼 此之間的回饋交流以達到學習效果的提升。

(二) 第一階段( 2012 / 11 / 20 ~ 2013 / 1 / 15 ) 1. 學習重點、評量準則說明:

受試者在進入課程實施前,教師說明學習重點以及評量準則,交待學生任務 內容為何。

2. 帶領學習者熟悉平台操作:

講解 Facebook 平台的操作方式,帶領學生建立帳號並登入。講述如何透過 塗鴉牆之影音、資訊的分享、網頁連結、作品上傳以及留言響應,以利學習 者能更快進入學習狀況並將其包裝成一個富含教育性質的平台頁面。

83

3. 進行試探性教學單元一:名畫變裝秀

進行課程單元「名畫變裝秀」,此單元主要為將名畫進行改造。採每週 45 分鐘的實體課程,前一週教師引導,後四週則實施實作課程。

4. 進行分組以及小組實作:

單元教學結束後,將全班進行分組。每組 7~9 人。每組當中選擇組長一人負 責統籌整組活動任務。教師發下「任務學習單」,提示學生任務。任務為:

(1)決定展示主題:請全組成員想出一個有趣的展示主題,內容媒材不限,

但要和「名畫改造」單元相關。並依討論主題製作符應之作品。

(2)工作分配:

a. 組長:掌握全組實施進度、提醒聯絡組員各項事宜,負責管理任務分 工以及成果發表資料上傳。

b. 實作作品:全組成員每位皆必須製作。

c. 資料收集:相關參考圖片、資訊將其摘要整理,之後將其整理到 Facebook 粉絲專頁中。每人皆須蒐集部分資料。

d. 美術編輯:負責將整組作品拍照、修改成相同格式。

e. 文字編輯:Facebook 粉絲專頁展示理念介紹、作品簡介。

5. Facebook 粉絲專頁建置與成果展示:

小組依其規劃將展示呈現於 Facebook 粉絲專頁中,並透過其他同學相互回 應來達成互動與觀摩學習之效。

6. 引導學生線上交誼、交換意見:

教師引領學生在 Facebook 粉絲團頁面中對作品進行討論以及意見交換。

7. 觀察、分析學生在平台的討論內容

統計並分析學生在 Facebook 粉絲團的回應內容,了解學生學習需求以及課 程可以再改進之方向。

8. 反省檢討,做下一階段教學調整:

84

根據前一階段所蒐集之資料做課程檢討反省與調整。在此階段發現Facebook 粉絲專頁雖可將作品展示但不利於同學討論,在資訊搜尋上有困難。因此再 探詢是否有更合適的功能能讓學習者學習更便利。另外,由於研究者下學期 實施對象升上九年級,研究時程將縮短,因此將以往實作課程改為較能快速 製作的影像類課程。

(三) 第二階段( 2013 / 3 / 6 ~ 2013 / 4 / 18 ) 1. 調整學習平台,改為Facebook社團:

研究者試圖將教學檔案、學生作品以及互動交流置於同一區域,讓學習者能 快速便利地查詢自己想要的資訊。而Facebook的其中一項功能為社團。藉由 加入社團,社團成員可在社團中發表及瀏覽訊息,任何社員在頁面中發表意 見將即時顯示於個人Facebook頁面左上方。再者,社團裡有許多適合學習的 功能例如:

(1)塗鴉牆:可供學生在此交誼、發問、分享資訊。

(2)活動:提供建置單元議題討論、選舉投票。

(3)相片:作品觀摩、意見回饋。

(4)檔案:上傳教材、下載瀏覽複習。

2. 學習重點、評量準則說明:詳見附錄一

將課程改為學習任務式,分為個人/團體。個人任務如:提供與課程相關資 料、提問與課程相關問題、回答同學或老師問題、給別人作品意見/互評、

作品完整度、搶答得標。團體任務有:學習任務完成速度快慢、學習任務/

作品完整度。

3. 教師增加線上帶領策略:

實施線上帶領策略六階段,分為帳號登入與鼓勵、社群交誼、引導成員資訊 交換、提供良好發文範例、提供發文獎勵、舉辦活動。

4. 實施第二單元 :攝影有藝思

85

本單元共實施三課分為,第一課【掌握先"機"有"構"意思】+【好眼力】、

第二課【我怎麼拍?你怎麼看?】、第三課【新興攝影手法】。每週一節 45 分 鐘,共實施七週。每課引導結束後,教師即指派學習任務予學生學習。學生 進行學習任務並上傳作品至 Facebook 社團。

5. 鼓勵同學進行資訊交換、知識分享:

引導學生欣賞同儕作品並發表回饋,請學生對有興趣的作品按讚,對自己作 品進行說明與自評並對同儕作品發表意見。鼓勵同學分享和攝影相關之連結 並張貼於塗鴉牆上。

6. 舉辦Facebook社團活動,進行票選與評量、每週於塗鴉牆進行周末搶答活動:

考量塗鴉牆文章高覆蓋率不便有效集中學習討論,因此應用社團中的功能

「舉辦活動」,一方面可在活動頁面中進行小組對話討論、票選優秀作品,

一方面亦可提升學生熱絡程度。另外為提高學生課後參與度,教師在周末有 不定時的搶答活動,搶答得標者可有加分、小禮物獎勵。

7. 觀察學生於Facebook社團平台之發言記錄:

藉由塗鴉牆、活動、相片區域檢視並記錄學習者的學習表現,給予學習者叮 嚀與鼓勵。並整理分析此七週學生的留言紀錄。

8. 反省檢討,做下一階段教學調整:

本階段發現,學生開始湧入大量對話、發表、分享貼文。研究者擬讓下一階 段學生能更深入的討論,增加課後議題討論讓學生能夠交換資訊、建構知識。

(三) 第三階段( 2013 / 4 / 24 ~ 2013 / 5 / 16 )

1. 調整教學:對課程做微調,開設活動並加入能引起更多討論的議題。由於上 階段課程主要是攝影單元,此階段擬讓學生增加手繪作品。但礙於教學現場 環境,九年級學生提前結束藝能課程,僅能將原設定的時間縮短。故,研究 者將此階段實作時間縮短,重視學生在發表意見、自我省思的提升。

2. 實施第三單元 :你最重要的東西是什麼

86

本單元共實施兩課,主要為讓學習者了解自己最珍視的東西是什麼,並將此 東西畫出來並上傳與同儕分享。藉由觀看不同別人的意見、分享自我感受進 而達到對自我之了解與尊重別人的學習效果。課程結束後於Facebook活動,

教師設定議題討論指派學生進行學習。

3. 增加線上帶領策略:

實施前階段之線上帶領策略帳號登入與鼓勵、社群交誼、引導成員資訊交 換、提供良好發文範例、提供發文獎勵、舉辦活動。另新增鼓勵學習者獨立 思考並提出見解。

4. 鼓勵同學進行資訊交換、知識分享:

請學生對有興趣的作品按讚,帶領學生對自己與他人作品進行更深入的鑑賞 與發表,進而能從同儕、師長回饋對話當中達到觀摩之效。

5. 鼓勵學生參加教師舉辦的搶答活動

透過不同的搶答主題,讓學習者能更積極的參與課後學習。適時丟出議題,

透過不同的搶答主題,讓學習者能更積極的參與課後學習。適時丟出議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