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Facebook學習社群融入視覺藝術教學之研究: 以臺北市立龍門國民中學為例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Facebook學習社群融入視覺藝術教學之研究: 以臺北市立龍門國民中學為例"

Copied!
186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美術系碩士班美術教育與美術行政組. 碩士論文. Facebook 學習社群融入視覺藝術教學之研究: 以臺北市立龍門國民中學為例. Incorporating Facebook Community into Visual Art Pedogogy: A Case Study on Taipei Long Men Junior High School. 指導教授:林仁傑教授. 研究生:張雅婷撰 中 華 民 國 102 年 6 月.

(2) 摘 要 本研究旨在探討以Facebook社團建置視覺藝術學習社群於國中視覺藝術教學 的可行性,並藉此了解學生在教學活動中學習成效及感受為何。本研究採行動研 究的方式,以國中九年級兩個班級學生65人為研究對象,設計適合於Facebook 發展的視覺藝術課程、並擬定帶領策略,以作為設立Facebook視覺藝術學習社群 之基礎。 研究資料蒐集兼顧量化與質性方法,量化研究工具包含:學生視覺藝術學習 動機前後測問卷、學生知識分享行為調查前後測問卷、學生視覺藝術社群學習成 效問卷、學生視覺藝術學習社群滿意度調查問卷。質性資料包括學生在Facebook 視覺藝術學習社群中的作品呈現、頁面討論分析,另以訪談、教室觀察等資料, 來瞭解學生對於facebook視覺藝術學習社群融入視覺藝術教學的看法。其研究結 果顯示如下: 1.. Facebook社團能提供多項學習功能以建置視覺藝術學習社群。. 2.. 課程設計與帶領策略是經營Facebook視覺藝術學習社群重要的關鍵。. 3.. Facebook視覺藝術學習社群融入教學能有良好的學習反應。. 4.. 肯定Facebook視覺藝術學習社群具有對視覺藝術教學之意義與價值。. 關鍵字: Facebook、國中視覺藝術教學、學習社群 i.

(3) Abstract This paper discussed the feasibility of incorporating visual arts learning communities into visual arts pedagogy in junior high school using Facebook groups and sought to understand students’ learning effectiveness and their feedbacks and responses under such activities. Utilizing action research and using two 9th grade classes, sixty-five students, as research subjects, this research designed a visual arts curriculum applicable to Facebook and formulated a leading strategy that will form the foundations of Facebook visual arts learning groups. Research data gatherings encompassed both quantitative and qualitative methods. Quantitative research tools included students’ visual arts learning motivations pretest-posttest surveys, students’ visual art learning communities effectiveness surveys, and students’ visual arts learning communities satisfaction surveys. Qualitative data included the presentations of students’ artworks on Facebook learning groups and analysis of page discussions, assisted with personal interviews and classroom observations, seeking to comprehend students’ opinions and viewpoints regarding the incorporation of Facebook visual arts learning groups into visual arts pedagogy. The results were as follows: 1. Facebook groups can provide various learning functions in constructing visual arts learning communities 2. Curriculum design and leading strategy are important keys to managing Facebook visual arts learning communities. 3. Incorporating Facebook visual art learning communities into teaching generates positive learning feedbacks and responses 4. Affirm the significance and values of Facebook visual arts learning groups to visual arts pedagogy.. Keywords: Facebook, Junior High School Visual Art Pedagogy, Learning Community Group. ii.

(4) 目 錄.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第二節 第三節 第四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 1 研究目的與問題. ........................................................................................... 4 研究範圍與限制 ........................................................................................... 5 名詞釋義 ....................................................................................................... 6. 第二章 文獻探討 ................................................................................... 9 第一節 第二節 第三節 第四節. Web2.0與網路學習環境 .............................................................................. 9 學習社群與網路學習社群 ......................................................................... 35 知識分享 ….....……..………………….......……………………………... 45 學習動機 ..................................................................................................... 47. 第三章. 研究設計與實施 ....................................................................51. 第一節 研究設計與架構 ......................................................................................... 51 第二節 第三節 第四節 第五節 第六節 第七節. 研究方法與流程時間 ................................................................................. 53 研究對象 ..................................................................................................... 61 研究場域 ..................................................................................................... 62 研究工具 ..................................................................................................... 65 資料分析與蒐集方法 ................................................................................. 71 Facebook 社團融入視覺藝術課程之設計 ..................................................79. 第四章 研究結果分析與討論 ..............................................................87 第一節 Facebook 社團功能分析與建置歷程 ........................................................ 87 第二節 Facebook 社團融入視覺藝術課程之學習反應 ...................................... 106 第三節 平台對話內容分析與訪談結果 ............................................................... 127.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155 第一節 結論............................................................................................................. 155 第二節 建議............................................................................................................. 159. 參考文獻................................................................................................160 附. 錄................................................................................................167 iii.

(5) 表 次. 表 2-1-1 web1.0與web2.0概念比較......................................................................... 12 表 2-1-2 實體-Web2.0 學習環境之分析 ................................................................ 14 表 2-1-3 2010-2012 我國碩博士論文運用 Facebook 於教育相關研究 ................ 20 表 2-1-4 國外期刊 Facebook 在教育的運用 .......................................................... 30 表 2-3-1 學習觀點下的知識分享行為類別 ............................................................ 46 表 2-3-2 知識分享選項 ............................................................................................ 46 表 3-2-1 研究流程表 ................................................................................................ 60 表 3-3-1 Facebook 使用經驗統計 ........................................................................... 60 表 3-5-1 訪談大綱分析表 ....................................................................................... 67 表 3-5-2 訪談問題與研究問題之對應表 ............................................................... 69 表 3-6-1 言談行為類目 ........................................................................................... 74 表 3-6-2 對話類目、類目描述與編碼 ................................................................... 75 表 3-6-7 研究資料分析表 ....................................................................................... 77 表 3-6-8 資料編碼與意義說明表 ........................................................................... 78 表 3-7-1 教學實施階段表 ....................................................................................... 80 表 4-1-1 Facebook 社團功能分類 ........................................................................... 87 表 4-1-2 Facebook 視覺藝術學習社群策略與對應之 Facebook 社團功能 .......... 105 表 4-2-1 擁有 Facebook 個人帳號之人數 ............................................................. 106 表 4-2-2 使用 Facebook 之頻率 ............................................................................. 107 表 4-2-3 每次使用 Facebook 的時間 ..................................................................... 108 表 4-2-4 曾經使用過的 Facebook 功能 ................................................................. 108 表 4-2-5 學生使用 Facebook 功能頻率順位 ......................................................... 109 表 4-2-6 使用 Facebook 功能之理由 ..................................................................... 110 iv.

(6) 表 4-2-7 視覺藝術學習動機價值構面平均數 ....................................................... 111 表 4-2-8 視覺藝術學習動機期望構面平均數 ....................................................... 113 表 4-2-9 視覺藝術學習動機情感構面平均數 ....................................................... 114 表 4-2-10 分享個人內在知識前後測平均數 ......................................................... 115 表 4-2-11 分享學習機會 ......................................................................................... 117 表 4-2-12 促進學習動機 .......................................................................................... 118 表 4-2-13 課程期許 ................................................................................................ 120 表 4-2-14 每週使用多久時間在 Facebook 社團上 ................................................ 121 表 4-2-15 Facebook 社團功能之使用順位 .............................................................. 121 表 4-2-16 瀏覽/回應Facebook社團中分類訊息之順位 ........................................ 122 表 4-2-17 課程測驗實施結果 ................................................................................. 123 表 4-2-18 學習興趣滿意度 ..................................................................................... 124 表 4-2-19 課程內容滿意度 ..................................................................................... 124 表 4-2-20 團體互動滿意度 ..................................................................................... 125 表 4-2-21 教師教學滿意度 ..................................................................................... 126 表 4-3-1 對話總項數統計 ....................................................................................... 128 表 4-3-2 各階段對話項數 ....................................................................................... 130. v.

(7) 圖 次. 圖 1-1-1 各社群網站使用時間佔整體社群網站使用時間比例 ........................... 2 圖 2-1-1 Facebook 頁面區塊功能介紹 .................................................................. 16 圖 2-2-1 線上帶領模式 ........................................................................................... 42 圖 2-4-1 Maslow需求層次論 ................................................................................... 48 圖 3-1-1 研究架構圖 ............................................................................................... 52 圖 3-2-1 Lewin行動研究螺旋循環模式修正圖 ...................................................... 54 圖 3-2-2 研究流程圖 ............................................................................................... 59 圖 3-4-1 Facebook塗鴉牆討論區截圖 .................................................................... 63 圖 3-4-2 活動區截圖 ............................................................................................... 64 圖 3-4-3 照片區截圖 ............................................................................................... 65 圖 3-4-4 檔案區截圖 ............................................................................................... 79 圖 3-7-1 課程架構圖 ............................................................................................... 87 圖 4-1-1 貼心小叮嚀 ............................................................................................... 89 圖 4-1-2 搶答時間 ................................................................................................... 89 圖 4-1-3 充電 ........................................................................................................... 90 圖 4-1-4 雪兒 ........................................................................................................... 90 圖 4-1-5 互評 ........................................................................................................... 90 圖 4-1-6 自評 ........................................................................................................... 91 圖 4-1-7 議題討論 ................................................................................................... 92 圖 4-1-8 投票 ........................................................................................................... 92 圖 4-1-9 照片 ........................................................................................................... 93. vi.

(8) 圖 4-1-10 檔案 ......................................................................................................... 93 圖 4-1-11 按讚 ......................................................................................................... 93 圖 4-1-12 Tag ......................................................................................................... 94 圖 4-1-13 搜尋 ......................................................................................................... 94. vii.

(9) 第一章 緒論. 本研究主要探討以Facebook社團功能建置視覺藝術學習社群於國中視覺藝術 教學的可行性,並藉此了解學生在教學活動中學習成效及感受為何。 本研究採行動研究的方式,以國中九年級兩個班級學生65人為研究對象,設 計適合於Facebook發展的視覺藝術課程、並擬定帶領策略,以作為設立Facebook 視覺藝術學習社群之基礎。在建置視覺藝術學習社群的課程當中,研究者應用 Facebook平台設計符合學習者興趣的課程內容提升學習動機外,並試圖引導學生 參與討論,在師生以及同儕之間交流互動下主動建構、分享知識進而產生學習成 效。 研究資料蒐集兼顧量化與質性方法,量化研究工具包含:學生視覺藝術學習 動機前後測問卷、學生知識分享行為調查前後測問卷、學生視覺藝術社群學習成 效問卷、學生視覺藝術學習社群滿意度調查問卷。質性資料包括學生在Facebook 視覺藝術學習社群中的作品呈現、頁面討論分析,另以訪談、教室觀察等資料, 來瞭解學生對於Facebook視覺藝術學習社群融入視覺藝術教學的看法。最後,就 實施限制及教學過程遭遇的問題與解決方法,歸納整理,提出建議。本章將依序 說明研究背景與動機、研究目的與問題、研究範圍與限制、名詞釋義。.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隨著科技日新月異,在二十一世紀的人類儼然無法不受全球化的影響,而促 使其形成此一態勢的關鍵即網際網路的出現,人們透過網際網路傳遞與接收訊 息、改變了以往資訊傳輸的方式。網際網路無遠弗屆的特性使資訊不再受時空的 阻隔,在彈指之間訊息便能迅速地到我們眼前,這樣便利快速的E世紀顯然已成 1.

(10) 為人類生活的一部分。近年來更隨著Web 2.0的應用,改變了網路使用者的習慣, 網路平台從原本Web1.0單向的訊息傳達窗口轉而成為雙向交流的溝通平台。在 Web2.0環境下的網際網路,網路使用者從資訊的接收者逐漸轉變成資訊的製造 者和傳播者,逐漸從受眾群體轉向具有自主化語權的社會群體,逐漸從單個個體 轉向具有共同關注點的社團,網際網路的服務模式者逐漸發生變革。(湯代祿 韓 建俊 編振興,2007)。使用者為中心的社群網站成為一股前所未有的熱潮,開 始出現Facebook、google+、Twitter、Wikipedia等迅速的發展。根 據 創 市 際 ARO 調 查 指 出 2011年7月社群網站到達率高達95.98%,台灣約有1249萬網友使用社 群網站。雖在2008年已有約1105萬位台灣網友使用社群網站,滲透率約在85%, 但2009年中旬因Facebook引起熱潮,讓社群網站使用人數加速增長。觀察網友使 用各社群網站的時間,平每位網友每月花費471.3分鐘(7.9小時)在Facebook。. 圖 1-1-1 各社群網站使用時間佔整體社群網站使用時間比例 資料來源:InsightXplorer 創市際『ARO網路測量研究』;研究期間: 2011年7月. 而在2012年03月針對受訪者的上網行為進行調查研究,發現「瀏覽社群網站 ∕微網誌」例如:Facebook∕Plurk∕Twitter等的上網族群高達60.3%,而上網後會進行 「瀏覽社群網站∕微網誌」活動的受訪者中,以年齡在29歲以下、職業為學生的 2.

(11) 受訪者比例較為高。查訪近期CheckFacebook數據顯示本研究欲觀察之年齡層 13-15歲即有852820人,佔台灣使用FACEBOOK總人口數6.5%。由此可知,「臉 書」(Facebook)等社群網站已成為年輕世代傳遞訊息的主要溝通工具。 創市際在2012 年1 月進行了社群網站調查,發現台灣網友主要將社群媒體 作為交友、娛樂用途,約47.9%透過社群來「找尋或維繫舊朋友關係」 ,其次,則 約45.6%使用者將社群媒體「作為娛樂管道之一」 ,至於玩遊戲僅占39.1%(創市 際ARO 2012) 。台灣數位落差報告指出,WEB2.0網路模式參與下,12~20歲年輕 網友在社群網站中知識經驗分享占35.4%由上述可知,FACEBOOK主要用途停留 於社交功能居多,顯示使用者在當中進行知識建構仍有成長的空間。教師若能將 此平台應用於教學當中進行師生建構知識的歷程,可預期將有助於師生共同成 長。 在擁抱數位時代的大傘下,教師如何將資訊轉變成教學養分適切的運用與融 入教學是一個重要的課題。近年來,中小學教師已普遍認同資訊科技對教學的效 益,也致力於探索資訊科技在教學應用的較佳方式(教育部,2008)。而在中小 學資訊教育白皮書當中提到,二十一世紀的教師不僅應具備學科專門領域和教學 專業知能,更應具備應用資訊科技提升學生學習成效的能力。 (教育部,2008)。 其多元豐富的教學展現比起傳統教學有更佳的學習效果。就視覺藝術領域而言, 各類的科技融入讓藝術教育呈現出不同風貌,在課程與教學上更具彈性與活力。 在快速變動的世代中,視覺藝術教師應保有敏銳的觸角去嗅出趨勢所在,以新穎 的方式來設計教材教法。以往教師單一式教學容易讓學生失去主動性與學習動機 ,而要營造師生互動於課堂中,時間又明顯不足。 由此,研究者意圖將盛行於學生間的Facebook平台融入教學場域,以一個視 覺藝術學習社群模式展示學生作品,並在當中產生更多的對話討論。如此,除了 避免學生作品做完即棄置一旁,亦沒有觀眾進行觀賞與討論的處境外,更可作為 實體課程之延伸。傳統上課在教室當中,限於時間與空間無法將每個學生作品展 3.

(12) 示與交流,透過Facebook網路學習社群教學能讓學習更有彈性。在網路世界中, 學生更勇於提問、發表意見與分享心得;教師對學生的評鑑也更多元化,且學生 也更立即得到老師的回饋與建議(謝佩璇,2004)。綜觀而言,Facebook為當前 年輕學子生活中黏著性極高的網站,藉由即時特性讓學生在上網登入Facebook 之餘也能看見視覺藝術學習社群訊息,在隨時觀看別人的作品、意見進而產生觀 摩學習之效,由此,讓藝術能真正落實生活化。.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問題. 就以下研究目的以及研究問題,分述如下: 壹、研究目的: 一、探討Facebook社團功能提供建置視覺藝術學習社群的可行性。 二、發展Facebook視覺藝術學習社群之課程設計。 三、了解Facebook視覺藝術學習社群融入視覺藝術教學之學習反應。 四、依據研究結果,提出Facebook視覺藝術學習社群對視覺藝術教學之意義與價 值性。. 貳、研究問題: 根據上述背景、動機與目的,研究問題如下: 一、Facebook社團提供那些可建構視覺藝術學習社群的功能? 二、建置Facebook視覺藝術學習社群之課程應如何設計? 三、探究研究場域中,學生學習的動機、知識分享意願、學習成效、滿意度為何? 四、根據以上問題,Facebook 視覺藝術學習社群對視覺藝術之影響與價值為何?. 4.

(13) 第三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本節共兩部分,為研究範圍與研究限制,研究者在施行研究時,基於人力、 物力、時間等因素考量,在解釋結果即推論時,所存研究上的限制,說明如下: 壹、 研究範圍: 一、 研究對象為台北市立某國中部九年級學生,兩班共計 65 位。 二、 研究時間為十二週,實施三個教學單元。 三、 以國中九年級藝術與人文領域視覺藝術課程課程搭配 Facebook 視覺藝術學 習社群進行。 四、 本研究內容僅針對師生在粉絲專頁與社團頁面之互動對話為主。並關注頁 面中課程相關討論、作品、訊息發佈等活動進行觀察、分析。 五、研究者擔任教學者、Facebook 視覺藝術學習社群管理者、與行動研究者。. 貳、研究限制 : 本研究在資料處理等方面,將受到一些因素限制,分述如下: 一、本研究之樣本(學生)家中的軟硬體設備可能存在差異性,因此影響樣本在 網路學習活動中的表現。 二、研究對象因人力與時間之限制,本研究以視覺藝術學習課程為例,樣本僅對 國中九年級 65 位學生進行研究,故研究結果不宜廣泛推論至所有年齡層的 學習者。 三、由於本研究進行時間有限,鑒於研究時程、教育現場環境考量,實施時間為 每週一節課 45 分鐘,自 2012/11/20 起至 2013/5/16 止,期間遇段考、模擬考 則順延一週。研究時間共計十二週。因此,僅以樣本在本研究過程時段之表 現作為結果分析。. 5.

(14) 第四節 名詞釋義. 壹、視覺藝術學習社群 張基成(2003)定義網路學習社群是一群學習者聚集在一起於網路上形成共 同的學習文化,並群策群力,共同努力及互相了解,所建立的線上虛擬空間。 本研究運用Facebook平台的社團功能建置一網路學習社群,師生在此社團 中,以視覺藝術課程之內容進行討論,產生互動與交流進而達成凝聚知識氛圍、 知識分享之效,因此稱之為視覺藝術學習社群。. 貳、Facebook社團 為 Facebook 平台當中其中一種功能。章佩玉(2012)定義為可以將某一群 人設在社團中,這一群人彼此可以在社團裡交流訊息,可以設為秘密社團或是公 開社團,秘密社團的訊息只有社團的人看的見,可以有私密性的討論空間。空開 社團,只要想加入的人都可以成為社團的成員。本研究所指的 Facebook 社團是 專為國中生在視覺藝術課程所成立的私密性視覺藝術學習社群,目的在於透過此 功能進行學習活動。. 參、學習動機 動機是人們行為的原動力,亦是直接影響學習滿意度的重要因素。理論上, 動機可分為「內在動機」和「外在動機」兩大類,前者是指個體自動自發的行為, 但可經由學習的歷程養成;後者則指環境中刺激的外在力量促進個體的行為 (Heckausen,1985)。而學習動機是引起學生活動,維持學習活動,並導使該學 習活動趨向教師所設定目標的內在心理歷程。張春興(1996)學習動機大多因課 程需求與設計所致,其內涵成份主要為價值、期望及產生的情緒反應等三種 6.

(15) (Pintrich, Smith, & Mckeachie,1989) 。所以當學生有強烈的學習動機時,其學習 成效也會提升(McCombs, 2000)。因本研究學習動機是指學生在價值、期望及 產生的情緒反應之三個項目之得分為代表,得分越高代表該生的學習動機越高。 學習動機的高低以本研究發展之問卷之得分高低代表學生學習動機之高低。. 肆、知識分享 Hendriks (1999)指出知識分享是一種溝通的過程。進行知識分享時,有二個 不可或缺的主體,一是「知識擁有者」願意將自身的知識以某些方式,如演講或 訴諸於文字等可形式化的方式將知識傳遞;另一是「知識分享者」願意以傾聽、 閱讀的方式去學習,再將所得到的知識內化成為自己的知識。(林蘋、陳素緩、 蘇東福,2005)。本研究中知識分享是指,學生能透過Facebook社團頁面進行知 識的交換和討論,透過知識的交流產生更大的知識價值。. 伍、學習成效 學習成效是衡量一個學習者學習成果的指標,也是教學品質評估中最主要的 項目之一,學習成效會受到學習型態、周遭環境、課程設計、教學品質等因素影 響(余民寧,2002;黃光雄,1993)。沈禎娥(2005)整理數本文獻指出具體的 學習效果應包含客觀的學習效果(例如:測驗成績、完成進度時間、學期分數等) 與主觀的學習收穫(例如:學習滿足、成就、偏好等)。 周斯畏(1999)則認為,在網路學習環境下,學習效果之評量方式,將不同於傳 統面對面的學習環境,可分為學習成果與學習滿意度。對於學習成效的評量,應 該多著重過程而非結果。謝雅青(2007) 、陳玉婷(2008) 、溫廷宇(2011)亦將 學習成效評估指標分為學習成績與學習滿意度。故引上述學者的看法將學習成效 指標分為:. 7.

(16) 一、課程測驗 本研究所指的課程測驗是指為實施Facebook視覺藝術學習社群的課程後在 視覺藝術學習成就測驗的表現。 二、學習滿意度 Tough(1982)認為「學習滿意度」是一種對學習活動的感覺或態度,此感 覺或態度的行程是因為學生喜歡該學習活動,或在學習過程中其願望及需求獲得 滿足。因此學習滿意度可以用來解釋學生參與學習活動的動機和參與學習的結 果。林家弘(2000)則認為學習滿意度是指學習者在學習的活動中,因個人學習 上的需要所選擇的學習過程,且在學習時能產生滿足感和正向的感覺,並對網路 學習感到滿意。因此,本研究的學習滿意度是指學生在課堂上與Facebook社團頁 面上的學習滿意度。滿意度的高低以本研究發展之問卷得分高低,代表對課程之 學習滿意度之高低。. 8.

(17) 第二章 文獻探討. 本研究以 Web2.0 特性之 Facebook 社團做為輔助視覺藝術課程之平台,施行 於台北市立某國民中學之視覺藝術課程中,以國中九年級學生為研究對象,探究 運用 Facebook 社團功能,建置視覺藝術學習社群是否增進學生對視覺藝術之學 習動機、知識分享、學習成效。在此章節中,共為四節,第一節探討 Web2.0 與 網路學習環境,說明 Web2.0 的社交功能對網際網路產生變革,而當中的平台以 Facebook 為國人最熱門的上網焦點,對於使用者的年齡層而言,年輕學子的比 例有逐年增多的趨勢,因此,亦試圖分析臉書在教育的可能性並將其運用於國中 視覺藝術教育課程當中。第二節則探討學習社群與網路學習社群之定義,了解其 內涵、運用方式與帶領策略。第三節為知識分享之探究、第四節則為學習動機。. 第一節 Web2.0 與網路學習環境. 壹、 網路學習環境 網際網路(Internet)自 1960 年代於美國研發至今,已為當前人類生活不可 或缺的一環。許多人注意到網際網路對商業和傳播的影響,但是它事實上也為教 育帶來新的契機。的確,教學方式的多元化,網路學習的興起,媒體輔助教學的 盛行等,都一再證明了網際網路為現代教育所帶來的影響。(莊世爵,2004)。 網路學習環境是指架設於全球資訊網(World Wide Web)上的學習系統,透過網 路科技與資料庫技術所提供的各項功能與溝通機制,讓教師與學生可以經由網際 網路隨時隨地不受時空限制地進行學生個人學習、相關的討論互動與回饋評量活 動(張基成、童宜慧,2001)。 洪明洲(1997)認為網路學習環境有三種,包括網路是開放式的學習環境、 9.

(18) 網路是整合的學習環境及網路是對等互惠的學習環境。劉鼎昱(2007)認為網路 學習環境運用的是一種具有多對(many-to-many)互動溝通特色的媒體科技。相 對於傳統的單向學習環境在雙向互動上的缺陷,網路媒體的互動性是相當重要的 一個特性。網路媒體上產生的對話方式,可以聯繫人際間彼此的關係,並針對某 議題與他人辯論,發表意見,因此比傳統學習環境更具潛力成為學習者表達意見 的論壇,而各種互動功能的使用,更為網路教學者、學習者進行互動對談帶來相 當大的便利性。 根據張純瑗(2007)歸納多位學者研究,認為網路學習環境的特性如下: 1. 可以破除學習時空的限制、提供多元化的學習資源網路學習環境讓學習者隨 時隨地進入學習環境,達成『人人有書讀,處處是教室,時時可學習』的終身學 習需求。李宜靜、朱延平、楊朝成(2005)也指出網路學習環境改變傳統教室學 習的時空限制,使訊息的溝通和處理更具彈性。網路中的學習資源可以不同的媒 體或方式呈現,增加學習者的瞭解和興趣,謝富榮(2003)也提到了可以用用多 管道的學習模式或多元呈現的方式使學習者更加正確地解讀資訊。 2. 採取互動性的學習方式且促進個別學習互動式的學習方式(包括學生與教 師、學生與教材、學生與學生的互動型式)可以使學習者更有參與感,提高學習 興趣,進而增加學習效果。Collis &Meeuwsen(1999)的觀點也很類似,他們指 出了網路學習環境可以提供學生更多相互溝通、合作的機會的優點,包括提供教 師與同學互動的機會,並且讓學生擁有更多的學習資源。此外,網路學習環境可 以針對不同學習者來提供個別化的學習路徑、學習進度、學習方法,進而根據學 習者的反應來決定課程、選擇適當教材。學生能夠利用現代化的電腦科技與網路 環境,得到另一種學習的機會,比如說在課堂上,學生可以藉由『電腦教室』或 一般教室學習傳統的課程內容;在放學後,學生可透過網際網路連結到學校的網 路學習環境,繼續學習;另外,學生更可以藉由反覆不斷的練習加強自己不足的 部分以達成學習目標(盧信彰,2000;阮枝賢,2000)。 10.

(19) 3. 基於建構主義的學習型態且整合科際網路學習環境中搜索資料的便利性,可 以鼓勵學習者自行建構知識;建構知識的過程中,學習者主導的內在控制是學習 過程的重要因素。蔣葆琳(2002)和謝富榮(2003)都認為網路化教學環境具有 以學習者為中心、學習者自我建構的特性,網路教學環境可以培養學習者在其中 建立起自我調整學習的能力,將有助於學習者勝任此種非結構性的學習環境,找 出學習的目標和策略。李宜靜、朱延平、楊朝成(2005)並且指出網路學習環境 沒有老師臨場的督促指導下,學習者可以依照自己的能力興趣與目的進行學習, 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由於自我操縱性較高,學生的學習動機明顯提升。而 且網路學習環境不受傳統分科教學的限制,因此在學習策略的使用與課程內容設 計上將可以不必考慮單元科目的劃分。 4. 改變教師的角色在網路學習環境中,教師角色由教材內容的呈現者,轉變為 學習的輔導者、夥伴和學習資源的提供者。盧信彰(2000)並且提出在網路學習 環境中,教師不再只是『單向傳遞』知識的傳統角色,而是扮演著『學習經理』 的角色, 教師所要思考的,除了將書本中的知識傳遞給學生,教師更可以提供 學生一個自我學習的環境;透過網路學習環境,可以讓學習的過程變得更容易, 也可以有系統的紀錄學生學習的過程。 雖然網路上具有豐富的資源,但與學習者實際所需求的相關議題或深入的探 討論述可能極為有限。在這種情況下,若不是學習者資料搜尋方法錯誤,就是相 關資訊被片斷地散見於各網站中。因此,在網路的學習環境下,更需要眾人群策 群力地貢獻自己的知識力量,使網路學習資源之整合與使用更臻完善。這樣的期 盼與夢想,一直存在於網路學習環境中,但在網路發展初期的使用者,要處理學 習的相關問題之前,必須先具備各種與網路相關的知識技術,此時的網路平台對 大多數的人來說,是一個不好用但聽起來很偉大的名詞。但在網路進入 Web 2.0 的時代後,網路技術的擁有與應用,不再成為知識整合、分享的門檻,使用者終 於可以將更多的心力與注意力放在問題決解與知識建構上。(許玉潔,2000)。 11.

(20) 貳、 Web2.0 的學習環境 一、Web2.0 源由與定義 此概念源於 2001 年由 O’Reilly Media 的 Dale Dougherty 和 MediaLive international 的 Craig Cline 在一場共同合作的腦力激盪會議中所提出。在會 議當中並沒有給 Web2.0 一詞一個明確的定義,它不是一個全新的技術,而是 一種概念。O’Reilly(2005)用與 web1.0 比較的方式來說明 Web2.0 的性質。 表 2-1-1 Web1.0 與 Web2.0 概念比較 Web 1.0. Web 2.0. DoubleClick. -->. Google AdSense. Ofoto. -->. Flickr. Akamai. -->. BitTorrent. mp3.com. -->. Napster. Britannica Online. -->. Wikipedia. personal websites. -->. blogging. evite. -->. upcoming.org and EVDB. domain name speculation. -->. search engine optimization. page views. -->. cost per click. screen scraping. -->. web services. publishing. -->. participation. content management systems. -->. wikis. directories (taxonomy). -->. tagging ("folksonomy"). stickiness. -->. syndication. 資料來源:O’Reilly(2005).What is web 2.0? from :http://oreilly.com/web2/archive/what-is-web-20.html 12.

(21) 由上表可知 Web2.0 與 web1.0 不同之處在於網路使用者貢獻網路內容。例如 在 web1.0 時代線上大英百科(Britannica Onine)是由專家花費大量時間和精力 所編輯而成,而 Web2.0 時代則是由不特定的網路使用者去生產內容,短時間內 即可聚集各方資訊快速編輯。在個人網頁部分,以往是單一網頁的內容呈現,在 Web2.0 時代透過部落格則可隨時掌握他人發表文章資訊。 以網路內容而言,如同江旻峻(2007)研究指出 web1.0 指的是網路媒體上 所有的內容都是由網站本身提供,而網站提供的內容好壞會導致使用者瀏覽的多 寡,所以在過去的網站經營裡,是否找到好的內容提供者(content provider)是 很重要的。在 Web2.0 時代,網路媒體上所有的內容都是由使用者自己提供,所 以 Web2.0 網站的經營模式主要就是吸引足夠的使用者來提供內容,而誰能爭取 到更多的使用者來主動提供資訊,誰就有機會變成一個成功的 Web2.0 網站。以 資訊使用者來說,web1.0 與 Web2.0 特性也有差異性,林曉薇(2007)指出 Web1.0 以數據與資料呈現為核心,使用者多為讀、取資料,使用者極少擁有自語權 (self-speech);而 Web2.0 則是以人為核心的互聯網,使用者由讀、取資料轉 為寫與貢獻知識或經驗,具備以人為主體的訊息共享,訊息其中包含資源、個人 思想與經驗等。 《網路巨變元年》一書作者梅田望夫認為:Web 2.0 的本質就是:「肯定網路 上不特定多數人(或企業)並非被動的服務享受者,而是主動的創作者,並積極 地開發技術或服務,鼓勵這些人參與。」在蔡岳吟(2008)則歸納出 Web2.0 的 定義為「Web2.0 它是一個概念,一個可以幫助大家一起互動、參與和共享的工 具,它的出發點是在於人性本善,由網站使用者與網站經營者在平台共同創造價 值,結合使用者與使用者之間價值所產生好的東西,將會使世界有所改變。. 二、Web2.0 網路學習環境的特質 網路時代已從 Web1.0 的「技術」變成以 Web2.0 以「人」為核心,其精神 13.

(22) 即為共創智慧的網路。以往資訊由少數人操控演變至由多數人創造價值,這種草 根性的集體智庫成為現在不可抵擋的趨勢。今日教學場域當中,由於空間、時間 和人手之限制,在實體教室當中通常由教師單方對學生內容傳授,無法讓每個學 生發表看法。經由 Web2.0 的平台可作為學生展現自我的管道 ,透過平台除與同 儕進行對話當中實現群體智識的可能性。透過下表可得知實體教室與 Web2.0 學 習環境的差異。 表 2-1-2 實體-Web2.0 學習環境之分析 分析面向. 實體學習環境(課堂). 環境具備特質. 學習氣氛易於掌握,屬 社群關係建立後較易掌握學 於同步學習環境特質. Web2.0 學習環境. 習氣氛,可同步也可非同步 的學習環境特質;以使用者 為主,能主動傳遞個別學習 者經驗與學習成果. 環境存在限制. 無法個別學生指導. 溝通機制未建立,則無法發 揮知識共享的機制. 學習資源. 教師給予為主. 透過師生、生生分享、提供 而來. 人際關係. 單純,多以班群中個別 複雜,班群中每位學生都可 學生為關係維繫者. 教學設計. 以為關係維繫者. 教師掌握教學設計、活 教師建立溝通原則與主要教 動與內容. 學目標,學習者掌握教學活 動的進行. 支持與支援. 教師給予為主,同儕限 依照學習者需求而定 於時間,僅一對一個. 14.

(23) 別,無法同時瞭解其他 同學對自己的回饋 學習者角色/任務. 多半為被動地接受學習 擁有自主控制權 安排對學習資源、作品 或所參加活動. 教學者角色/任務. 講授者. 環境與學習策略引導者. 資料來源:林曉薇(2010)。維新或危機?論Web 2.0及其對教育研究之意涵。 Web2.0 的學習環境特質帶來探索、創造性、溝通非常寬廣的可能性,因此 融入教學必須提供學生轉化式的學習,這是之前的資訊融入教學概念並不含括 的。在Web2.0 學習環境與實體學習環境整合的脈絡下,新的課程需要新的教學 與新的學校一起讓學生自主學習,新的學校有新角色、關係與結構,最重要的是: 支持師、生與科技的三方互動。(引自林曉薇,2010)而許玉潔(2010)亦提及 Web2.0平台上的內容,由使用者根據自身的經驗與感受所提供的知識分享,也 使得這些資訊內容較網站擁有者單向發佈的資訊內容,具有更高的可信度;透過 Web2.0網路平台,使用者可以建立和現實生活類似的社會互動,這將使得網路 世界與現實生活開始真正地交融。 三、Web2.0應用平台:Facebook Facebook是一個社交網路服務網站,由當時23歲的Mark Zuckerberg 所創立, 最初所設立之目的是利用網路註冊來協助新進學生和教職員認識學校內其他成 員。使用者藉由電子郵件信箱、年齡、工作地點、唸過的學校等資料,在Facebook 中建立起個人的社會化網絡。最初,Facebook的註冊僅限於哈佛學院的學生,而 從2006年起開放予校外人士。至今為全世界最大的社群網站。 1.. Facebook平台介紹 Facebook以個人為中心,人際互動是為此平台的主要核心,藉由平台本身的. 機制可以不斷向外拓展人際圈。Facebook綜合了許多社群媒體的功能,例如:影 15.

(24) 音上傳空間、無限制的照片上傳、網誌、社團、粉絲頁等功能,都以最簡易的方 式與其他成員互動,促進人際關係的生成及培養。(蕭承彥,2012)。 Facebook提供以下幾種功能,讓使用者與使用者之間進行交流互動。茲以其 頁面圖說明如下﹕. 圖 2-1-1 Facebook頁面區塊功能介紹. 資料來源:研究者自行整理. ﹙1﹚ 朋友邀請:使用者確認朋友名單的篩選系統。 ﹙2﹚ 收件夾訊息:隱私性質的訊息交流,只有傳送者和收發者兩方看得到內容。 ﹙3﹚ 訊息通知:顯示朋友們回應使用者留言的訊息、遊戲活動的邀請等,使用 者能即時掌握朋友對自己的動態關注為何。 ﹙4﹚ 個人檔案/首頁﹕點選個人檔案可回到使用者個人版面,進行編輯設定;點 選首頁則可瀏覽朋友們最新動態訊息。. 16.

(25) ﹙5﹚ 塗鴉牆:即留言版,使用者可以發表自己的最新的文字、影像、連結等訊 息動態,而所發表內容會同步更新至好友的首頁上。 ﹙6﹚ 動態消息:讓使用者從主頁面得知好友最新狀況,並且可透過下方欄位按 讚或回覆好友訊息。 ﹙7﹚ 收件夾訊息:隱私性質的訊息交流,只有傳送者和收發者兩方看得到內容。 ﹙8﹚ 活動:透過此功能使用者能舉辦活動,邀請朋友參加並在此頁面讓參與者 進行討論,除此之外也能通知使用者即將進行的活動。 ﹙9﹚ 朋友:使用者可在此編輯朋友類別,方便了解該類群的朋友動態。 ﹙10﹚. 社團: 為Facebook平台當中其中一種功能,可將特定某一群人加進社團 中,成員在社團中彼此交流訊息。社團設定可以選擇訊息對外公開或是 保密,設定公開社團可讓更多對此社團有興趣的人加入﹔保密社團訊息 皆不對外公佈,讓成員能私密的進行討論。. ﹙11﹚. 粉絲專頁:具公開性質的社群,按讚加入後此社群訊息亦隨時更新於使 用者頁面中。專頁分類可以是地方性商家、公司組織或是機構、品牌或 商品、藝人樂團或公眾人物、娛樂、理念倡議或社群。. ﹙12﹚. 應用程式:顯示使用者和朋友們近期到訪的應用程式及遊戲動態。這些 應用程式的特質是使用者邀請好友共同進行遊戲,就能獲得額外地獎 勵,因此使用者會積極邀請,進而增進彼此互動。. ﹙13﹚. 聊天室:朋友可在此介面中交流,亦可多人進行的方式傳遞訊息。. 此外,David Kirkpatrick (2011)在臉書效應一書中提及臉書﹙Facebook﹚ 的具有下列特色: (1) 快速掌握朋友的動態消息:一開始有此功能時有九百多萬人成立群組反 對此項功能,祖克柏回應他注意到這個臉書群組,但是能夠知道朋友的動 態,是大家所關心的。後來,大部分人還是喜歡此功能。 17.

(26) (2) 大量更新的資料庫:臉書的資料庫,透過朋友、粉絲專頁、社團、訊息 的資訊,比任何媒體更新的快速。 (3) 人和人之間透明化:只要加入某人好友,就代表你和某人可以互相看到 彼此的最新動態和訊息,除非有特別設定隱私權限,控制看到某訊息。 (4) 個人廣播取代資訊交流:以前傳播資訊要透過媒介才能進行溝通,例如 寫一封信、寫電子郵件、打電話。臉書出現之後,只要登入臉書就可以讓 你和你的朋友看彼此的訊息,就像訂閱某人的新聞,但可能導致人們對距 離外的訊息不重視。 (5) 創造氛圍親近感:即使在不同的時空下,透過臉書,可以和朋友在固定 的時間內保持親近,人和人之間很難有這樣的互動。 (6) 侵犯隱私權:為了日後不會產生法律上的糾紛,臉書的隱私條款有提到 人們的個人資料都可能公諸於世,它無法保證你張貼在此網站的內容,不 被沒有授權的人看到。但是臉書是大力保護用戶的資料。 (7) 個人必須對自己負責:必須使用真實的姓名才可以申請臉書,所有發生 的事都被記錄在臉書的資料庫中,從前在臉書發生的事在未來都可能被別 人拿出來說,沒有重新再來的機會。 (8) 內容就是廣告:人們可以透過加入粉絲或是在臉書的塗鴉牆中分享各種 資訊,音樂、電影、書籍、產品、遊戲等,具有商業性質。 (9) 產品客製化:臉書可以請顧客共同討論產品的想法、設計、需求,公司 可以減少成本,而產出人們喜歡的產品,也可以透過粉絲專頁,讓顧客對 公司有忠誠感。 (10) 精確掌握客戶的資訊:臉書出現之後,不必花錢請廣告公司調查顧客, 可以省下很多成本,透過使用者到過的網站,可以得知使用者的年齡、性 別、興趣。但是,這也是臉書對隱私權損害的地方,雖然已經登出臉書, 但是還在持續被追蹤。 18.

(27) (11) 民主發聲管道:科漢說臉書是數位民主,是世界上最有機的民主推 銷之一。人民透過臉書可以自由抱怨、抗議,快速集合有同感的人。 (12) 禮物經濟:人們互相給予而運作,讓世界變得更透明、井然有序、 人人平等的世界。. 從上述文獻整理可知,Facebook擁有多樣態的互動功能,如同賴怡君、張瑜 芳與劉旨峰(2009)指出, Facebook之有別於其他Web2.0網站在於Facebook提 供更多人與人互動的機會,建立更多讓使用者與他人聯繫的機會。訊息透過 Facebook平台運作,很快地在朋友間散播開來。試想若將這種緊密的互動功能運 用至學習社群上,經由其廣佈性特質將學習資訊無形中散播於使用者間,進而使 其在知識學習及態度有所成長,是值得去深思的議題。 本研究為了讓學生能在一個共同的空間集思廣益,因此選取Facebook當中的 社團來建置視覺藝術學習社群。分析Facebook社團功能主要為塗鴉牆、活動、相 片、檔案、轉貼連結、以及按讚、Tag等。並搭配適合於社群之策略進行教學活 動。本研究將Facebook社團功能運用之結果分析於第四章。. 19.

(28) 參、Facebook 在教育上的運用 根據學者 Mazman 和 Usluel(2010)研究指出,社群網路因具有其高度的非 正式環境,可以延續非上課的時間進行課外教學活動,使學習者進行互動、合作、 積極餐與、資訊和資源分享及產生可能的批判性思維。因其非正式的學習環境, 將社群網路應用在教育目地上,是可以讓用戶在無意間,愉快地進行學習。此外 Mazman 與 Usluel 以結構方程模式(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 SEM)用來解釋在 教育現場當中使用者如何應用 Facebook。透過 606 位使用者進行調查,結果顯 示 Facebook 在日常生活中,是與教育有著密切相關性的。 檢索目前國內研究以臉書﹙Facebook﹚為主題之相關論文共有 379 筆資料, 而近三年來 99~101 年則有 301 筆資料,研究者整理出與學校教育相關之文獻如 下: 表 2-1-3 2010-2012 我國碩博士論文運用 Facebook 於教育相關研究. 年代 2012. 研究者 廖裕軒. 研究主題. 研究對象. 研究發現. Facebook 之潛在 大學生. 本研究進行了一份 387 人的問卷調. 教育價值及應用. 查,針對 Facebook、E-learning 教學. 探討. 平台及 BBS 三種平台的四個面向: 「發佈公告即時性」 、 「教學資源方便 性」 、 「討論文章瀏覽功能性」 、 「社群 互動性」進行探討。 並且利用 Facebook API 設計一套基 於 Facebook 的 Java 輔助學習程式 (JALs)以協助學生學習程式撰寫。研 究結果發現除了 Sheldon(2008)提出 20.

(29) 的 6 個 Facebook 使用動機之外,學 生使用 Facebook 確實存在著學習方 面的意圖,而 Facebook 相較於傳統 E-learning 學習平台在「發佈公告即 時性」較好,然而學生在回顧過往文 章時可能會造成困擾。此外學生對於 基於 Facebook 的 Java 輔助學習應用 程式看法正面且接受度高。 2012. 張軒齊. 探討資訊系統使 大學生. 本研究使用 Facebook 社團作為新的. 用者教育訓練之. 數位學習環境,並與傳統式的中原大. 學習成效-以中原. 學 i-learning 數位學習系統進行比. 大 學 i-Learning. 較,整理過去文獻找出相關因素,最. 系和 Facebook 課. 後提出研究架構。本研究以中原大學. 程社團比較. 資訊管理學系選修軟體專案管理的 學生作為研究對象,採用實驗室實驗 法,共收回 99 分有效問卷,使用 SPSS 19.0 軟 體 進 行 樣 本 敘 述 續 統 計 分 析、因素分析、單因子變異數分析和 迴歸分析。研究結果發現,學生對於 Facebook 課程社團的接受度較高, 學習成效也比使用中原大學 i-learning 系統還要高,最後提出研究 結果和未來研究建議。. 2012. 陳郁樺. 訊息即時性對專 大學生. 本研究的實驗對象取不同學校的兩. 案學習的影響:. 個班,課程為「服務品質管理」由同 21.

(30) 以. Moodle. 及. 一位老師授課,兩個班級皆進行分. Facebook 為例. 組,且皆利用 Moodle 數位學習平台 及 Facebook 社群網站進行準實驗教 學。研究結果發現整體而言學生使用 Facebook 平台滿意度較高、訊息即 時性較高、量的參與度較高、扣除極 值學習效率稍高。而 Moodle 完成率 較高,學習成效則未有顯著差異。. 2012. 楊文嘉. 大學生對於英語. 大學生. 本研究主要是將社群網站(Facebook). 實習課搭配使用. 帶入英語實習課,學生經由使用. Facebook 的看法. Facebook 幫助他們學習英語。研究 期間學生必須隨時上網,經由 Facebook 得知一些新訊息、按時上 傳作業、回應與討論問題等等的相關 互動與溝通。問卷、上網回應訪談的 問題以及隨機抽取 10 位同學面對面 訪談是收集研究資料主要的工具。研 究結果顯示,大學生對於使用 Facebook 學習英文大多抱持正面與 肯定的態度。本研究的結果可提供英 文教師們或相關英語學習機構一個 有整合社群網站至英文學習上的參 考。. 22.

(31) 2012. 陳佳苹. 不同學習方格運. 大學生.. 本研究欲透過 Facebook 的高使用率. 用 Facebook 進行. 與互動性,藉以提升學習者的學習動. 協同學習以探討. 機。. 學習動機與成效. 為達到「因材施教」的宗旨,不管是. 之研究. 傳統式教學或數位學習皆應重視學 習者的個人特質,依照學習者的興 趣、喜好及方法給予相對應的教學方 式來提升其學習成效。故本研究將考 量學習者的學習風格,利用 Facebook 作為數位學習平台進行協同學習,透 過實驗法來探討其對學習動機與成 效的影響。本研究結果如下: 一.學習風格為「同化型」的學習者 在學習動機的「外在目標導向」構面 上,得分平均數明顯高於「分散型」 的學習者。 二.不同學習風格的學習者利用 Facebook 社團進行協同學習,對協 同學習(參與程度)與學習成效皆沒 有顯著差異。 三.學習者的協同學習與學習成效有 顯著相關,協同學習(參與程度)愈 高,學習成效也會愈好。 四.學習動機中的「期望成功」構面 和學習成效具有因果關係,即期望成 23.

(32) 功愈高,學習成效愈好。 2012. 章佩玉. 運用社會學習理. 大學生. 本研究目的在於探討 Facebook 所提. 論於 Facebook 學. 供的功能進行建構社會學習理論學. 習社群進行知識. 習社群的可行性、運用社會學習理論. 分享之研究. 學生在 Facebook 學習社群的學習和 互動歷程、以及瞭解學生在 Facebook 學習社群知識分享的歷程、學習動機 和學習滿意度。本研究主要發現學生 在 Facebook 學習社群的學習滿意度 為正向的支持,性別對學習滿意度的 講座授課和學習輔導有顯著差異存 在,其中女生在學習滿意度中對於講 座授課和學習輔導的滿意度顯著高 於男生。. 2012. 陳鼎勻. 氧化還原化學在 大學生. 將化學課程中較為生活化之氧化還. 臉書平台上之學. 原單元教材製作成臉書平台學習系. 習成效研究. 統,研究對象是靜宜大學「生活化學」 通識課程學生,透過電腦亂數分為兩 組:控制組使用一般網路學習系統, 實驗組使用臉書平台學習系統 。經 過數據蒐集分析發現,實驗組學生在 臉書 平台學習系統的學習成效優於 控制組的一般網路學習學生。再透過 細部分析得知,場地依賴的女性學 生,理學院高年級的學生在臉書平台 24.

(33) 學習系統上表現明顯優於一般網路 學習系統。. 2012. 廖怡茹. 大學生學習風格 大學生. 本研究旨在探討大學生的學習風格. 與英語字彙學習. 與課後學習環境對英語字彙學習的. 策略在 Facebook. 學習成效、課程滿意度、成效滿意度. 上之應用研究. 與學習參與度之影響,並輔以英語字 彙記憶術策略課程學習,研究對象為 科技大學學生,採前後測準實驗研究 設計,分成實驗組為網路學習環境, 以 Facebook 為學習工具,共 68 人; 控制組為傳統學習環境,以紙本學習 單為學習工具,共 58 人,實驗為期 一個月。結果發現: 一、學習者的學習風格與課後學習環 境對學習成果(學習成效、課程滿意 度、成效滿意度與學習參與度)無顯 著交互作用。 二、發散型的學習者在課程滿意度與 成效滿意度顯著較調適型的學習者 高。 三、使用 Facebook 學習的學習者其 學習成效與參與度顯著高於傳統學 習環境的學習者。 四、學習參與度與學習成效、課程滿 25.

(34) 意度、成效滿意度達顯著正相關。 五、學習成效與課程滿意度、成效滿 意度滿意沒有顯著相關。 六、課程滿意度與成效滿意度達顯著 正相關。 七、Facebook 互動參與度與學習成 效、課程滿意度、成效滿意度達顯著 正相關。 2012. 吳昭瑩. Facebook 網路發 國小生. 本研究旨在探討透過 Facebook 發表. 表作品對五年級. 作品對國小五年級學童英語字彙和. 學童之英語字彙. 閱讀理解能力之影響。研究結果得知. 及閱讀理解成效. 透過 Facebook 發表作品教學在兩組. 研究. 的後測表現未達顯著差異,唯實驗組 在閱讀能力上相較於控制組而言達 顯著差異。因此,透過 Facebook 發 表作品可以有效提升臺灣國小五年 級學童之英語閱讀理解能力並且對 於提高研究對象學習興趣及活化英 語學習經驗也有很大的幫助。. 2011. 陳思婷. 運用電影和臉書 大學生. 本研究旨在探討,以英語為外語的學. 輔助的語言學習. 習環境中,學生對於使用臉書來輔助. 環境:以淡江大. 電影學習活動的看法。研究結果指. 學英聽課為例. 出,較多學生認為透過電影學習活動 提升了他們的聽力、思考力、和文化 認識;全數學生完成他們認為最為挑 26.

(35) 戰的口頭報告,並且樂意寫下給同儕 的建議;許多學生認為臉書能提供一 個真實的外語溝通環境,尤其是討論 他們喜愛的電影話題。本研究呈現了 以電影作為豐富語言學習源頭的多 元優勢,並建議具真實溝通性的臉書 為可行的英語學習使用途徑。 2011. 林濂芬. 合作與遊戲理論 大學生. 本研究探討透過 Facebook 進行合作. 在化學課程臉書. 式遊戲學習對於大學生之學習成. 平台上的應用與. 效,研究對象是靜宜大學「生活化學」. 研究. 通識課程的學生,分為兩組:控制組 使用一般網路學習系統,實驗組使用 Facebook 合作式遊戲學習系統。 本研究結果如下: (一)學習成效部分,學生在 Facebook 合作式遊戲學習系統中的學習成效 優於一般網路學習系統的學習成效。 (二)在不同學習型態中,場地依賴的 學生在 Facebook 合作式遊戲學習中 的表現明顯優於一般網路學習中的 表現。 (三)在 Facebook 合作式遊戲學習實 驗組的結果顯示,女性學生在學習成 效表現上明顯優於男性學生。. 2011. 姚書璇. 運用社群網站輔 大學生 27. 本研究以 Sharan 等人發展的團體探.

(36) 助合作學習之成. 究(Group Investigation)合作學習方. 效與動機研究─. 法作為教學設計之依據,期望透過學. 以傳播史課程為. 生使用頻繁的 Facebook 社群網站平. 例. 台輔助網路合作學習,以促進同儕之 間(組內與組間)相互討論,達到合 作學習的效果。研究對象為大學二年 級學生,透過準實驗設計,分為實驗 組與對照組。研究結果發現:1.學習 成效方面,實驗組與對照組在單元測 驗與小組報告成績上,其表現並無顯 著差異。2.學習動機方面,實驗組在 學習動機總量表,以及分量表之「內 在目標導向」 、 「工作價值」 、 「自我效 能」 、 「測試焦慮」等層面,其動機顯 著優於對照組。3.合作歷程方面,實 驗組在小組合作歷程問卷,其評分顯 著優於一般分組學習。因此,本研究 結果顯示,採用社群網站輔助合作學 習模式更能有效提升傳播史課程的 學習動機。. 2011. 姚瑋雯. 以活動理論探究 大學生.. 此研究指出社群網站上的學習社群. 在臉書的英語學. 具有高度潛力幫助語言學習者,教師. 習社群成員之中. 可在其教學上應用線上學習社群刺. 介行為與參與感. 激學生參與學習活動。基於此概念,. 受. 雖然本研究針對教室外的線上社群 28.

(37) 作為研究場域,但其結果仍能提供三 個在教學實務上的建議。首先,當教 師應用線上學習社群於教學時,教師 需將學生的個人背景因素考量其 中。第二,教師需費心思設計能增加 社群成員互動及引起學生興趣的線 上活動,以期達到線上社群學習的效 果。第三,教師應擔起社群主持人的 責任,確保線上學習社群的秩序以讓 此線上社群成員能夠持續地參與社 群活動。 2010. 王勁文. 以 Facebook 進行 國小生. 本研究目的主要有三:了解使用. 兒童英文課後輔. Facebook 應用於教育的情況,透過. 導之研究. 實證了解學習者使用 Facebook 的學 習動機,探討實施 Facebook 輔導教 學的學習成效。研究方法採取準實驗 研究法設計。研究對象為某連鎖補習 班六十位學生,細分為兩組,各為三 十人。研究時間為期六週。研究工具 包括英文成效測驗卷、學生學習動機 問卷、英文輔導學習之教案與教材。 資料處理與分析採量化的方式,本研 究分別在教學後,兩組學生進行英文 學習動機量表的問卷調查與英文成 效測驗。並於課程實施後將學習動機 29.

(38) 量表、成效測驗之總分,以 SPSS 軟 體進行處理,研究結果顯示出透過 Facebook 學習後,學習情況分析結 果,外在學習動機的影響高於內在學 習動機,而在學習成效上 Facebook 輔導組也顯著優於傳統教室輔導組。 資料來源:研究者自行整理 此外,研究者亦將國外學者對 Facebook 在教育之運用之文獻做整理。 表 2-1-4 國外期刊 Facebook 在教育的運用 年代. 研究者. 研究主題. 研究對象. 研究發現. 2012. Reynol.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大學生. 教育者以及其他人士皆對「媒. Junco. frequency of Facebook use,. 體對大學生影響力」的議題感. participation in Facebook. 到興趣,尤其關注在現在最流. activities, and student. 行的社群網站 Facebook。. engagement. 兩個先前的研究檢視了 Facebook 使用和學習意願的關 聯,且得到一個正相關,然而 這些研究皆被侷限在 Facebook 使用量和學習意願的評估方 法。 這 篇 研 究 利 用 大 樣 本 (N=2368) 的 大 學 生 來 評 估 Facebook 使用頻率、FB 活動參 與以及學習動機來填補之前文 30.

(39) 獻上的不足。 學習動機用三種途徑來評估: 根據 National Survey of Student Engagement 的 19 個向度、花 在課程上的時間以及花在課外 活動的時間。結果指出 FB 使用 和學習動機成負相關、和課外 活動花費時間成正相關。 此外,一些 FB 活動為正相關的 依變數,其他有些則是負相關 的依變數。. 2012. Facebook as a learning. 大學生、. 本實驗設計主要在檢視開發中. Pimmer,. tool? A case study on the. 研究生、. 以及新興國家的學生和老師如. Sebastian. appropriation of social. 教職人員. 何 利 用 社 交 網 際 網 絡 (social. Christoph. Linxen and network sites from mobile Urs Gröhbiel. network sites)。資料收集主要針. phones in developing. 對醫學生以及其教師群,同時. countries. 分析 Facebook 網站上頭和醫 學、臨床醫療有關的議題。調 查結果顯示使用者(學生和專 業人士)利用手機把 SNS 做為 一種資訊獲取的途徑。 首先,本分析呈現了在 Facebook 上頭包含資訊學習的 教育內容。典型出現在正式學 31.

(40) 術討論論壇的測驗、個案報告 以及相關學習也出現在 FB 上 頭。 第二,從社會文化學習的觀點 出發,此種跨越文化藩籬的專 業社群允許職業層次以及專業 個體佈達事項或彼此協商。. 2012. Castro, Juan Carlos. Learning and Teaching Art: 高中生 美術教師. Through Social Media. 大眾媒體逐漸和年輕人以及成 人每天的生活形影不離,成為 一個他們敘述、了解、學習這 個世界的方法之重要部分。在 這篇文章中,該研究陳述了利 用以設計為基礎的研究所發現 的結果,關於利用公眾媒體所 造成學習狀態以及藝術教學的 改變。利用大眾媒體來教學、 學習已經被視為一種參與者文 化的型式,利用其複雜性將之 拓展來幫助了解學習以及教學 的相互動態影響, 「利用大眾媒 體來學習藝術可以被描述成一 種在想法與內容上不同的方 法」 ,同時還有,注意力改變和 不同群體的分佈皆有所差異。. 32.

(41) 因此,研究提出一個美術教師 做為一個個體的意像化,不是 固定不變而是要隨大眾媒體而 有所變化。 2008. Buffington,. What is Web 2.0 and How. 在過去幾年來,許多和網際網. Melanie L. Can It Further Art. 路相關新科技不斷誕生,Web. Education?. 2.0 這個詞彙反映了網路與傳 統模式相較下產生巨大改變 (O’Reilly 2005),從過去的網路 觀點來區分這些科技的是社會 互動關係的納入:使用者能夠 去創造或散播內容,並且評分 和標註內容,同時這些事物對 所有人都是一樣容易獲取的 (Freedma 2006),部分關於 Web 2.0 的 特 定 科 技 名 稱 包 含 flickr、MySpace、Facebook、 Blogger、Wikipedia、podcasts、 steven.museum 和 YouTube。. 2007. Joseph P. Mazer , Richard E. Murphy & Cheri J.. I'll See You On “Facebook”:The Effects Of Computer-Mediated Teacher SelfDisclosure on Student Motivation, Affective Learning, and Classroom Climate. 大學生. 本實驗設計主要在檢視教師利 用 Facebook 更新自我動態對於 大學生學習動機、學習能力以 及課堂氛圍的影響,藉由 Facebook 網站來檢視老師最新 動態的受試者,被預期會具有. Simonds 33.

(42) 較高的學習動機、學習能力以 及正向的學習氛圍。 在開放式項目填答中,受試者 強調老師使用 Facebook 可能會 對老師的公信力產生負面影 響。而受試者也對老師在 Facebook 使用以及其他網誌服 務提出建議。 資料來源:研究者自行整理 Facebook 提供一個豐富的社交場域。對於學生而言,是接受度高又具有強 大黏著性的社交社群。透過即時互動的效果,師生、同儕能在此進行知識串流, 學生也能在課外之餘以較自由與彈性的方式學習,老師亦能透過學生在平台的發 言了解學生的想法與思維。因此,在諸多研究結果指出,學生使用 Facebook 學 習的學習成效與參與度明顯高於傳統學習環境,而學生在學習的參與度及滿意度 上亦多持正面與肯定的看法。如此,因應時代的潮流,將流行於學生間的 Facebook 適時地融入教學,讓學生在師生與同儕的多元對話下共創一個良好的線上學習環 境,是身為教育工作者可以嘗試努力的方向。 綜觀而言,國內外目前應用 Facebook 於教學中,對象以大學生居多,其次 則為國小生。在國高中階段的研究例子是值得再去著墨。而使用方式通常是將 Facebook 作為輔助工具,以學生為中心藉由合作、分享來達到學習效果,較少 提及教師究竟運用 Facebook 那些功能、策略去經營社群。因此筆者嘗試在國中 視覺藝術課堂當中,結合 Facebook 即時性,分析 Facebook 的功能性、參考有效 的策略來經營社群,在激盪、合作、觀摩、展示,呈現出學生集思廣益的結果以 及多樣貌的創作。. 34.

(43) 第二節 學習社群與網路學習社群. 壹、學習社群 在欲了解網路學習社群前,先探詢學習社群之意義為何,進而了解網路學習 社群之內涵。Kochtanek 與 Hein(2000)認為學習社群是一群人(包含學習者 和教學者)藉由分享學習經驗所組成的社群,且其學習過程散佈在社群成員之 間,彼此給予及獲取其所需的知識、資訊,提供學習者一個個別化教學 (individualised instruction)的環境。Gabelnick 等人(1999)定義學習社群是指 一個多樣化的課程結構,連結幾個現存的課程或教材,對於課程給於再建構的步 驟,學習者和同儕有更好的互動,教師被當作學習夥伴的參與者。而Weber(2000) 將學習社群引申成一群有共同目標的大隊,聚集在整合學科的主題探索活動。也 就是說學習社群乃是由學生、教師、同儕和各學科課程建構整合而成,透過更多 的連結和合作,學生在時間、學分和學習經驗之間呈現有意義的再結構步驟,培 育學生有清晰的智能。(楊深耕,2001)。由以上學者可知,學習社群必須是有 群體來學習而非個人,透過群體彼此互動進而產生知識建構之效。而隨著世代、 科技的演進,原本實體的學習社群有了多面向的呈現方式,自網際網路出現,網 路學習社群即以一種嶄新的學習風貌持續地成長茁壯。 貳、網路學習社群 一、定義 張基成(2003)認為網路學習社群為一群學習者一起聚集於網路上,形成共 同的學習文化,共同努力及相互了解,所建立的網路虛擬空間。王千倖則(2003) 對網路學習社群下的定義為:「一群人透過網路溝通,分享觀念、知識、經驗、 資訊和策略,建立共同的目的,創造集體的探究行動,擴展集體的知識與能力」。 李煙長(2000)認為網路學習社群是指網路上,由許多人利用電腦螢幕來交談、聊 天、計劃討論、知識交流、知識分享等等,就像人們每天在真實世界中所做的事 35.

(44) 情一樣,差別只是在一個虛擬的環境中進行。 邱貴發(1998)認為在網路學習社群中,每個人都可能是知識的給予者或接 受者,藉由不同專業背景的個人在知識的互動與交流中,逐漸將知識建構出來。 易言之,是利用教育科技與網路傳播科技觀念發展而形成的一種虛擬學習環境, 藉由網路的傳輸和討論功能,人人都可以成為知識的給予者或接受者,在知識的 互動及交流中,建立起一個學習社群。(吳坤璋,2000)。. 二、網路學習社群的特性 林茂欽與林大豐(2005)提出網路學習社群具有以下特性: (一)不受時空的限制: 因為網路的便利性,使用者將不受時間、空間的限制, 可依其需求透過電腦網路設備與他人進行各種活動,在使用上更有彈性。 (二)平等且隱私性的對話環境: 網路學習社群使用者不受限性別、年齡、種族、學歷等,營造出一個人人平 等的環境。 (三)分散式的遠距學習環境: 使用者可透過電腦網路提供的學習環境,不受時空的限制,彼此交流其所長。 (四)取用不盡的資源:網路環境上提供多樣且豐富的資源,隨著資訊科技的普 及,以及人們的分享,使資源更加繁盛、用之不盡。 (五)多元互動、資訊互通: 網路學習社群包含以上特性,其皆促進成員多元互動、資訊互通,並擴展出 更豐富多元的資源環境。 張基成與唐宣蔚(2000)從學習角度出發,認為網路學習社群的特性包含如下: (一)每個學習者都是主動學習的個體:學習者可以主動建構知識,且知識的來 源不再侷限於老師一人,而是多元的。 36.

(45) (二)成員需有分享與付出的觀念:社群成員不能只是享有而不付出。 (三)強調分散式專業知能:因為每個成員不可能是全能的專家,而是各種專業 知識是分散在各個不同人的身上。當成員遇到任何困難時,社群中的成員們 將會把各自所具備的知能分享出來,提供協助,如此,亦將提升社群成員們 的知能。 而葉靜惠(2003)說明網路學習社群的特質如下: (一)知識創造與交流: 透過網路科技,個人可與他人共享經驗,因此網路學習社群也是一種知識分 享的概念,每個人都可能是知識的接受者和給予者,藉由不同專業背景的個 體在互動及交流的過程中,逐漸將知識建構出來,所以網路學習社群其實藉 由網路工具,建立起一個由網路學習者所組織而成的知識創造與分享的環 境。 (二)高互動性: 人際互動為網路學習環境最主要的構成元素,由學習社群的角度來看,學習 社群的組成份子並不僅是人,也包括了資訊與彼此間的訊息流通互動。在互 動中社群專家與生手共同建構學習內容,提供學習上問題的解決方法,在學 習的教材與資源內容之廣度與深度亦可因使用者之互動而與日俱進。 (三)高速傳播性: 網路通訊、電腦科技或各種資媒體,可以將教材傳遞給學習者,並與學習者 進行即時與雙向互動,充分發揮高速網路高頻寬的特性,此外,經由數位化 的系統協助,在點對點或多點間互動,傳遞訊息,進而達到觀念、知識、經 驗、資訊和策略分享,使資訊傳遞更加快速。 (四)適性服務的需求: 網路學習社群環境之所以可以彌補傳統課堂教學的不足,是因為經由社群有 組織的整理資料,提供學習者引導方向,如此對不同的學習者,提供個別化 37.

(46) 的學習路徑、學習進度、學習方法,因應學習者個別的需要,使個人找到最 適當的教材。. 三、網路學習社群的設計與經營策略 Chen(2003)根據研究發現從三個面向提出設立有效益的網路學習社群建 議,分別是科技、社會、教學法。以下為其重點歸納(引自高碧玉,2005): (一)科技:科技是設立網路學習社群的基本需求,為了達到學習的效果有必要開 發適當的工具。有關科技發展的建議:1.確保社群能夠很方便使用需求的科技, 愈方便使用網路的人參與程度愈高;2.提供學習者足夠的科技訓練和支援,面對 面訓練課程或是同儕指導都是建立社群關係的好途徑;3.使用充裕的媒體資源便 利社群合作。 (二)社會:科技存在並不代表資訊和意義的交流就會產生,是社群歸屬感凝聚人 心建立了社群。縮短社群距離、鞏固社群的方法:1.設計者確認行為規範法 則和使用者協商,例如遵行「誠實」原則,提供社群安全的網路討論空間。 2.兼顧社群共同理念和個體多樣性,既鞏固社群又不喪失多元觀點。例如設 計社群活動強調大家的同質性,又鼓勵提出不同的看法。3.提供不同層級的 協調和支持,簡單的學習任務對協調和支持需求較少,反之,複雜的學習任 務就得提供高度的協調和支持。 (三)教學法:設計網路社群活動時,從教學策略角度思考的建議: 1.熟悉學習 者的特質,依照學習者的理解程度因材施教。如果對學習者能力沒有足夠的 資訊,展示預期的成果讓他們有所依循並回應。2.設計者需對社群的特性有 一定程度的了解,規劃適合他們的學習活動並鼓勵參與。3.學習內容和 目標勿僵化,視社群互動情況彈性修正。 王千倖(2003)提出可以促進網路學習社群的運作方式: (一) 教師以身作則,提供學生建設性回饋,並且適當地與小組面談結合,來充分 38.

(47) 掌握小組的學習狀況,提供學生適切的指導協助澄清學生的概念並促進小組 共識的達成。 (二) 透過網路肯定學習者的發言,鼓勵學習者參與網路討論,並且以實際的行 動協助解決學生的技術問題,減少學生的學習挫敗感,提升學生的學習動機。. 除了在網路學習社群上的建置設計外,許多研究者對於網路學習社群的帶領 與經營提供了許多策略。學者楊睿杰(2005)如何經營網路社群中提到網路學習 社群的經營策略要點有: (一) 吸引及維繫社群成員 (二) 界定社群活動 (三) 設計實體與虛擬知識社群的串連機制 (四) 制定社群特殊遊戲規則及培養社群文化 (五) 引導成員有目標即有系統地互動學習或分享 (六) 提供個人化及適性化的服務 (七) 尋求組織內資源及高層支持 Hacker(2013)於 Using Facebook and Tumblr to Engage Students 文章提 到利用社交工具來激發學生學習。其策略有: (一) 找到合適的主題(Find the right topic) (二) 在開始就提供良好的例子(Start early and provide solid examples) (三) 鼓勵參與(Encourage participation) (四) 提供發文獎勵(Offer incentives to post) (五) 讓學生變成尋寶獵人(Turn students into treasure hunters) (六) 簡單化(Make it easy) 此外,呂益彰(2000)提出了網路學習社群應增設議題主持人與助教,以維 持討論之成效。鄭雅中(2007)一個良好的網路學習社群不僅只是由教學者與學 39.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At the basic education level, students learn through three domains: visual arts appreciation and criticism, visual arts making and visual arts knowledge which are integrated

堅毅 尊重他人 責任感 國民身份認同 承擔精神 誠信

在基礎教育階段,學生通過視覺藝術評賞、視覺藝 術創作和視覺藝術知識 三個學習範疇

Assessing Students’ Visual Arts Learning..

NSS Visual Arts Curriculum in Homantin Government Secondary School. Form First Term Secondary

教育局藝術教育組 Arts Education Section, Education Bureau Exhibition of Student Visual Arts Work 2018/19 初中 Junior Secondary 銀獎 Silver Prize. 青蛙的池塘

Assessing Students’ Visual Arts Learning..

Exhibition of Student Visual Arts Work 2020/21 初小 Lower Primary 嘉許狀 Certificate of Merit.. 煙花下的維港 Victoria Harbou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