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第三節 建議

本研究根據上述之研究發現與結論,提出下列幾點建議,以供家庭教育、

教育行政機關、學校行政單位、國小教師以及未來研究之參考。

一、家庭教育方面

根據本研究結果發現,在閱讀行為分層面中,以「閱讀態度」得分最高,

「閱讀習慣」得分最低。態度會影響一個人對閱讀的看法,家長應協助學童 建立正向、積極的閱讀態度並培養孩童良好的閱讀習慣。閱讀習慣的培養,

越早形成就會越穩固,從小有父母的示範,孩子就會跟著閱讀,父母喜歡閱 讀,肯花時間閱讀,孩子在耳濡目染下,也會跟著閱讀,自然而然建立起好 的閱讀習慣。家庭教育是孩子最早的啟蒙教育,如果能提供良好的家庭閱讀 環境,常帶孩子到圖書館,多參與閱讀相關活動,養成學童喜愛閱讀的好習 慣,孩子受到環境的薰陶,必能建立正確的閱讀態度並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

提高孩童的閱讀興趣。

二、學校教育方面

由研究結果發現,閱讀行為與閱讀理解能力有顯著相關,孩子除了家庭 外,待在學校的時間是最長的,所以培養良好的閱讀行為,學校教育也是不

113

可或缺的一環,建議學校能規劃各項閱讀活動,加強學童正向的閱讀行為,

以提升學童的閱讀理解能力,以下二點,提供參考。

(一) 積極推動閱讀教育、舉辦多元的閱讀活動

近年來,教育部努力推動各項閱讀政策,提供閱讀資源,不論是硬體或 軟體設備皆提升。學校可舉辦故事媽媽說故事、影片欣賞、好書介紹、好書 排行榜、閱讀認證、成立讀書會等多元活動,利用獎勵制度,鼓勵孩子多閱 讀,讓閱讀融入校園生活中。

(二) 配合資訊教育,提供學童線上閱讀的環境

本研究發現,學童在做線上閱讀文本得分屬中等程度,表現不如預期的 好,可能與學童不常從事線上閱讀有關。現今科技日新月異,網路資訊越來 越發達,學童上網獲取新知的機會越來越多。但根據研究者的教學經驗,學 童上網搜尋資料,往往未經閱讀、整理,即全部印出,他們不習慣也缺乏耐 心做線上閱讀。如果能利用資訊課程,讓孩子能從事線上閱讀活動,相信對 孩子資料搜尋及整理的能力能有所提升,對線上閱讀理解能力也一定能有幫 助,使電腦對他們不再是只有玩遊戲、上網聊天的功能。

三、政府政策方面

依據本研究結果,提供意見,供政府在推動閱讀教育時參考:

(一) 發揮公共圖書館的最大效益

由研究結果得知,線上閱讀行為與線上閱讀理解呈現正相關,要有正向 的閱讀行為,就必須有好的閱讀環境。公共圖書館是孩子週休及寒暑假重要 的閱讀場所,如果能先從政府機關的圖書館優先建立起好的功能,培養能說 故事、帶領讀書會、懂得閱讀理解策略和方法的圖書志工,設計對孩子閱讀 力、理解力有幫助的課程,讓孩子喜愛走進圖書館,使圖書館功能不只是借 閱書籍或自修室而已。

(二) 開發電子書,提升學童線上閱讀興趣

由研究結果得知,受試者答對題數雖然超過一半,但答對題數不高,顯

114

示學童在線上閱讀理解表現只屬中等程度。學童對電腦充滿興趣,他們喜愛 上網、玩遊戲,但研究者從資料蒐集過程中,發現有些學童在閱讀文本過程 中,往往沒耐心閱讀整篇文章,草率作答,除了本身閱讀習慣外,線上閱讀 對他們而言是較困難的,許多研究也指出,線上閱讀成效比紙本閱讀不佳(陳 新豐,2005)。在科技進步的現代,我們如何使用網路和其他 ICT 來辨識重 要問題、擷取資訊、統整資訊是重要課題,如果學童能從小熟悉、習慣線上 閱讀,不但能提升他們的學習興趣也能具備現代化的資訊使用能力。

四、對後續研究的建議

(一) 研究對象方面

本研究因時間、人力等因素的限制,研究範圍僅以屏東縣六年級為主,

取樣地區有限,未納入五年級學童及其他縣市的學童,因此若能將研究對象 擴大到其他縣市的五、六年級學童,將更能比較出其差異性且更具代表性及 參考價值。

(二) 研究內容方面

本研究因為需利用電腦作線上閱讀,礙於時間的限制,選擇的文本較少,

且因題型為選擇題,所以閱讀理解歷程中的「解釋理解歷程」(詮釋整合和比 較評估)題目較少,甚至沒有研究「比較評估」歷程,建議在未來的研究中,

能設計問答題型,以期能更精確的測出閱讀理解各個歷程的能力。

(三) 研究方法方面

本研究採用線上線上閱讀理解工具來進行測驗,限於時間及人力的關係,

研究者無法完全親自施測,委請多位在國小教育現場的教師代為施測,無法 掌握作答情況。且為避免占用他們太多時間,只能在一節課內測完四篇文本,

所以學童在閱讀文本過程中,覺得文本篇數太多,影響他們作答意願。建議 在未來的相關研究中,能配合資訊課程,分次分篇閱讀,將這些因素列入考 量,以使研究更趨理想。

115

參考文獻

王連生(2003)。親職教育-理論與應用。台北市:五南。

古秀梅(2005)。國小學童閱讀動機、閱讀態度、閱讀行為與國語科學業成就 之相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中山大學,高雄市。

何萬貫(2003)。養成閱讀習慣的因素。教育學報,31(1),39-58。

吳明隆(1998)。國小學童家庭結構、學業成就與偏差行為關係之研究。訓育 研究,37(4),34-35。

吳憲昌(2003)。台中縣國小六年級學童家庭語文背景、閱讀行為與心得寫作 之相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中師範學院,台中巿。

李家同(2010)。大量閱讀的重要性。台北市:博雅書屋。

李素足(1999)。台中縣國小中高年級學童閱讀動機的探討(未出版之碩士論文)。

國立臺中師範學院,台中巿。

李連珠(1992)。早期閱讀發展之一:閒談家庭閱讀活動。幼兒教育年刊,5,

109-126。

林天佑(2001)。提高兒童閱讀興趣的策略--美國加州聖塔芭芭拉市的經驗。現 代教育論壇,38,12-15。

林尹千、洪碧霞(2012)。國中學生社會領域線上閱讀素養評量工具之發展。

人文社會學報,8(2),101-124。

林巧敏(2010)。國小學童數位閱讀興趣與數位閱讀行為之研究研究成果報告 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台北市:國科會。

林生傳(2005)。教育社會學。台北市:巨流圖書有限公司。

林明杰、楊來坤(2009)。面對新時代培養學生關鍵能力。國語日報,第十三 版。

林武憲(2000)。怎樣推行兒童閱讀運動-從美、英、日的經驗談起。全國新書 資訊月刊,22,15-18。

116

林冠雯(2007)。閱讀理解策略教學對國小高年級學生閱讀理解能力的影響--以電腦系統為研究輔助工具(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

台北市。

林美鐘(2002)。屏東縣國民小學中高年級學童閱讀興趣調查研究(未出版之碩 士論文)。國立屏東師範學院,屏東縣。

林煥祥、劉聖忠、林素微、李暉(2008)。台灣參加 PISA 成果報告。行政院國家 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畫(NSC95-2522-S-026-002)。

林寶貴、錡寶香(1999)。中文閱讀理解測驗。台北市: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特 教系。

柯華葳(1999)。閱讀能力的發展。台北市:心理。

柯華葳(2011)。教出閱讀力。台北市:天下雜誌。

柯華葳(2012)。教出閱讀力 2。台北市:天下雜誌。

柯華葳、游雅婷(2001)。M.Susan Burns,Peg Griffin,and Catherine E.Snow,NRC 編輯群著。踏出閱讀的第一步(Starting Out Right-A Guide Promoting

Children’s Reading Success)。台北巿:信誼。

柯華葳、詹益綾、張建妤、游雅婷(2008)。台灣四年級學生閱讀成就(PIRLS2006 報告)。2011 年 5 月 1 日取自

http://lrn.ncu.edu.tw/pirls/PIRLS%202006%20Report.html。

洪蘭(2003)。建立閱讀習慣,培育頭等公民。遠見雜誌,200 期,2014 年 8 月 6 日取自 http://www.gvm.com.tw/Boardcontent_9664.html。

胡美智(2003)。如何培養孩子的閱讀習慣。巧連智月刊學習版。2014 年 8 月 6 日取自 http://www.benesse.com.tw/educate/essay.asp?vid= 2511。

凌夙慧(2002)。公共圖書館推動兒童閱讀活動之調查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

國立臺東師範學院,台東縣。

唐榮昌(1994)。個人變項及家庭環境變項對幼兒早期閱讀能力影響之研究(未 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台北巿。

祝佩貞(2003)。電子童書與紙本童書對國小學童閱讀理解及閱讀態度之比較

117

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中師範學院,台中巿。

國民教育社群網(2011)。2013 年 08 月 02 日取自 http://teach.eje.edu.tw/9CC2/9cc_97.php。

張怡婷(2003)。個人認知風格、班級閱讀環境與國小高年級學童閱讀行為之 相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屏東師範學院,屏東縣。

張春興(1989)。張氏心理學辭典。台北市:東華書局。

張春興(2001)。教育心理學。台北市:東華書局。

張真華(2009)。國小高年級學童家庭閱讀環境與閱讀行為之研究-以台北縣蘆 洲地區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銘傳大學,台北市。

教育部統計處(2013)。各級學校基本資料。台北市:作者。2013 年 09 月 08 日取自 http://www.edu.tw/。

教育部電子報(2010)。「悅讀 101」教育部國民中小學提升閱讀計畫。2014 年 8 月 9 日取自 http://gnn.gamer.com.tw/7/67717.html

陳佳音(2005)。線上閱讀討論對國小學童之理解能力與閱讀態度影響之研究 (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台北巿。

陳怡華(2001)。國小學生家庭環境、閱讀動機與國語科學業成就之關係研究(未 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

陳明來(2001)。臺北市公立國中生課外閱讀行為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

國立政治大學,台北巿。

陳海泓(1999)。兒童讀物、閱讀課和圖書館館藏對兒童學業成就以及教育機 會均等之理論探討。臺南師院學報,32,1-25 。

陳新豐(2005)。傳統紙筆測驗與線上電腦化測驗試題參數估計差異之比較。教 育研究與發展,1(3),99-121。

陳新豐(2013)。量化研究資料分析。上課講義,未出版。

陳新豐(2014a)。線上科學語言閱讀理解測驗之建置與發展。教育人力與專業 發展,31(3),47-66.

陳新豐(2014b)。屏東縣國小學童之閱讀環境及閱讀行為對閱讀理解能力之影

118

響。教育研究學刊(己接受)。

陳慧卿(2003)。國小二年級學童對電子童書與紙本童書之閱讀能力研究(未出 版之碩士論文)。朝陽科技大學,台中市。

曾雅瑛(2012)。國民小學高年級學生線上閱讀理解測驗編製與實驗教學驗證 之分析(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彰化縣。

黃家瑩(2006)。國小高年級學生家庭閱讀環境、閱讀動機與閱讀行為之研究(未 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

黃淑津(2003)。電腦化動態評量對國小五年級學生閱讀理解效能之研究(未出 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嘉義大學,嘉義巿。

黃齡瑩(2003)。家庭及學校與幼兒閱讀態度之相關研究-以台中市為例(未出版 之碩士論文)。朝陽科技大學,台中市。

黃齡瑩(2003)。家庭及學校與幼兒閱讀態度之相關研究-以台中市為例(未出版 之碩士論文)。朝陽科技大學,台中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