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第三節 建議

依據本研究之研究發現及結論,分別對學校、教師、家長及後續相關 研究提出可供參考之建議。茲分述如下:

壹、對學校的建議

一、舉辦各類型校內競賽,同時累積學生成功與失敗經驗,以提昇 自我效能感,增強其面對挫折的勇氣

根據本研究的結論,學童的自我效能與其挫折容忍力具有高度正相 關,且為挫折容忍力主要的預測變項,顯見學童自我效能的提昇對於其挫 折容忍力的培養至為重要。對此,學校當局不妨多結合創意思維來舉辦各 類型的校內競賽,不僅僅是傳統的語文、書畫與體育競賽,也可以結合數 學教學舉辦校園數學步道解題大賽、結合生態保護議題選拔校園花草照顧 天使,甚至結合環保議題舉辦資源回收比賽等等,讓每位學童都有機會運 用其多元智能來參與各類競賽,並從參賽之中,同時累積成功經驗與失敗 經驗,比賽成功了可以接受表揚增加自信心,比賽失敗了也可以從成功者 身上學習楷模經驗,學會如何從失敗當中記取教訓,從而加以改進。在這 種不斷表揚、教導與鼓勵的氛圍下,再透過適度的引導,將外在的鼓勵漸 漸轉化為自我的內在鼓勵,學童的自我效能感也就能逐日點滴地建立起 來。當學童相信自己有能力可以做好學習與生活中的每一項任務時,即使 遭遇到挫折,亦較能朝積極方向思考,作出正確的歸因,不被挫敗擊倒、

不沉溺於悲傷情緒之中,並且有信心再次接受挑戰,展現高度挫折容忍力。

二、強化輔導室與教師間的聯繫功能,適時輔導學生調適自我的情 緒

根據本研究的結論,國小高年級學童情緒管理的表現中以主動調適情 緒之得分最低,而調適情緒的能力對學童的挫折容忍力而言具有明顯的預 測作用,因此必須加以重視。而面對學生情緒調適問題,學校方面可以著 力的是,強化輔導室與教師之間的聯繫功能,以適時發現學生情緒調適問 題並加以輔導之。實際做法除了建立系統性的輔導轉介管道外,更應積極

的提供相關資訊、舉辦討論會,針對具體個案瞭解狀況,使行政專業與教 學實務彼此交換心得,共擬可以幫助學童的良好對策,甚至進一步形成學 校重視學生輔導的組織文化。倘輔導室與教師之間能依上述方式建立完善 的聯繫功能,便能有效增益教師在輔導學童調適情緒上的教學知能,亦可 以使學童得到及時的協助。

貳、對教師的建議

一、建立良好的師生溝通管道,瞭解學生挫折後的情緒感受 根據本研究的結論,目前高年級學童對於挫折後的情緒感受較其他層 面表現較差,因此教師平時應多關心學生現階段學習或者生活上所遭遇的 困難,充分利用各種活動機會,主動接近學生、關懷學生,使學生對教師 產生認同感,藉以建立師生間良好的溝通管道,讓學生安全地抒發自己目 前學校生活中的難題以及內心的感受,如此一來,也可讓教師適時找到能 輔導及幫助學生的著力點。

二、建立適當的教師期望,以提升學童自我效能感,進一步增強其 對挫折的容忍能力

根據本研究結論,國小高年級學童自尊表現愈佳,其挫折容忍力也愈 好,而且在自尊各層面之中,以自我效能對挫折容忍力最具有預測力。是 以,教師面對不同家庭背景、不同學習先備經驗的孩子,不應有先入為主 而產生對其標籤化的現象,而應對其建立適當的教師期望(尤其是學習資 源與條件顯居弱勢的孩子),並使其進一步將教師期望轉換為對自己的期 望,並且在行為中將之實踐,藉以提昇自我效能感,增強面對挫折的忍受 能力。

三、主動形成支持性網絡,及時提供其調適自我情緒所需的支援 根據本研究結論,國小高年級學童在情緒管理各層面之中,以「主動 調適情緒」表現較為不好,然而就情緒管理面向對挫折容忍力的預測作用 而言,又屬「主動調適情緒」最具有預測力,因此教師實應在學生的情緒 調適及其遭遇挫敗後的情緒穩定方面多下功夫。可參酌具體的作法即教師

宜事先幫助學生建立個人的支持性網絡,如:溫暖接納的班級氣氛、值得 信賴的師生關係、藉由團體活動或課程安排促進同儕間的良性互動、以及 教導並妥為告知學校或社區可以使用的相關輔導資源等,使學生在具有情 緒問題或者遭遇困難時能有更多的支援管道,以協助其抵抗或調適遭遇挫 折時所帶來的不好感受,維持情緒上的穩定。

參、對家長的建議

一、教導孩子建立正確的價值觀,強化其面對挫折的能力

根據本研究結論,高年級女生在「挫折後行動反應」表現比男生好,

而男生則在「困難任務嘗試」、「挫折後的情緒感受」表現較佳,在這樣的 情況下,家長教育孩子時,除針對性別不同給予正確觀念的教育之外,更 應針對孩子在各式挫折反應的個別差異上澄清孩子的觀念,並給予正向的 訊息,教導他們面對問題時應有的處事態度,例如:先試著肯定自己,遇 到挫折時應盡力去解決困難,一時的挫敗並非永遠的挫敗等,讓孩子對於 挫折以及自己所承擔的角色有了正確的認知,將有助於其以正向的心態去 面對往後人生的難題。

二、建立單獨相處的教養模式,避免不當的排行教養

根據本研究結論,家中排行老大的學童,無論在自尊及挫折容忍力上 皆有較佳的表現,且都是顯著優於排行中間的學童,是以,父母面對不同 出生序的小孩,在教養上應該特別重視孩子心中敏感的公平心理,避免對 不同出生序的小孩形成資源分配的不公平(特別重視某出生序的孩子)或 者形式上公平(齊一化教養,忽略了孩子的異質性),而衍生對孩子自尊發 展的不利影響。然而具體的建議是,父母對於家中的每個小孩都能建立單 獨相處的教養模式,以瞭解孩子的個別需要,例如營造單獨對談的環境、

建立高品質的相互溝通等等,讓每個小孩都感受到父母對他專屬的、獨特 的愛,如此即能避免不當的排行教養對孩子自尊及相關發展的不利影響,

而使孩子都能形成正向的自我感受,進而增強其將來面對人生挫折的自我 效能與自信心。

三、關心但不要過分保護,以豐富孩子面對挫折的經驗與知能 根據本研究結論,父母教養態度為高關懷低保護的孩子,其挫折容忍 力優於低關懷高保護者,因此建議父母在教養態度上應採取「多一點的關 心,少一點的保護」之原則,在孩子能力可及或者能力加一可及的範圍內 鼓勵他們勇於嘗試,藉此累積其處理事情的經驗,縱使遭遇挫折,亦盡可 能以關心與肯定來代替親自動手幫忙。如此一來,在這種溫暖的助構氛圍 下,孩子便能逐漸豐富面對挫折的經驗,並從中學習到該有的知能,溫室 裡嬌嫩的花草,才有機會接觸到風吹日曬的洗禮而漸趨成長茁壯。

肆、對未來研究的建議

茲對日後有興趣從事相關研究的研究者,提供以下的建議:

一、研究對象

本研究係以台中市公立國民小學高年級學童為研究對象,因而研究結 果之推論僅限於此範圍內的國小學童,在推論上受到相當的侷限。因此,

未來研究可以向外擴大研究範圍,普及至台灣東部、南部、北部甚至是離 島地區的學童,亦可向內選擇研究對象的特質,諸如:不同教育階段,如 中、低年級學童或者國、高中之學生或者可以將焦點關注在接受特殊教育 的學童,使得研究對象能擴及更大的層面,增進研究結果的外在效度,進 而更瞭解學童在自尊、情緒管理與挫折容忍力之現況及其關係。

二、研究變項

本研究選擇性別、出生序、家庭子女數、父母教養態度以及家庭狀況 作為背景變項進行探究,但是影響學童自尊、情緒管理與挫折容忍力的因 素可能還有很多,未來研究可以考慮加入其他層面,例如:學童與同儕間 的互動、教師的班級經營與教學風格、家庭所提供的文化資本等,以進行 更深入的探討。

三、研究方法

本研究以問卷調查法進行研究,從資料的蒐集、工具的編擬、結果的 分析都著重於量的分析。因此,未來在研究上可以加入質性分析的方法,

以期能更加深入瞭解影響挫折容忍力的相關因素,並更加細膩的探討自 尊、情緒管理與挫折容忍力之間的關係。

參考文獻

ㄧ、中文部分:

王以仁、林淑玲、駱芳美(1997)。心理衛生與適應。台北市:心理。

王淑俐(1995)。青少年情緒的問題、研究與對策。台北市:合記。

王紫蘭(2007)。實施以自我接納為主題的圖畫書教學於國小一年級兒童之研究。

國立台北教育大學特殊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王夢萍(2005)。每個孩子都要學習的 50 堂挫折課-挫折是孩子最大的財富。台 北市:宇河文化。

王鍾和(2001)。父母如何幫助孩子因應挫折情境。學生輔導,76,82-87。

田欣佳(2007)。資優班與普通班學生自我效能及挫折容忍力之相關研究--以台南 市國中為例。國立台南大學諮商與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南市。

田運虹(2001)。國小學童家庭社經地位、挫折容忍力與違規行為之關係。國立嘉 義大學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市。

江瓊美(2007)。高雄縣市國中生情緒智力與生活適應、挫折容忍力之研究。國立

江瓊美(2007)。高雄縣市國中生情緒智力與生活適應、挫折容忍力之研究。國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