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一節 自尊的意涵與理論

自尊(self-esteem)在學童自我心理發展過程中一直是心理學家所關 注的重點,而隨著研究的取向與目的之不同,自尊有著不同的定義。

Byrne(1996) 指 出 自 尊 與 自 我 接 納 (self-acceptance) 、 自 我 價 值 (self-worth)、自信(self-confidence)、自我滿意(self-satisfaction) 和自我評價(self-evaluation)等概念類似,在定義上亦相互重疊。國內 相關研究(王紫蘭,2007;周奕伶,2002;鄭秀足,2004)也指出自尊與自 我概念、自我接納之間關係密切,在探討「自我」相關主題時,常將自我 接納、自我概念、自尊等概念互相使用,或重疊而視為同一個概念,但一 般而言,在眾多關於自我的研究中,仍以「自尊」一詞最為普遍(詹美娟,

1992)。本節從自尊的定義出發,接續探究自尊的理論及其相關概念,以 期能瞭解自尊的內涵。

壹、自尊的定義

自尊的英文字義是由「self」和「esteem」所組合而成,其中的「esteem」

含有評價、價值以及尊敬、尊重的意思,再加上「self」的本意為自我,

而合成具有「對自我評價」、「對自我尊重」的意思(陳佳怜,2007)。而根 據《張氏心理學辭典》的說法,自尊係指個體感受到自身的價值及重要性,

從而喜歡自己、接納自己(張春興,2006);然而自尊是一種複雜的心理歷 程,也是一種個別的經驗,大部分學者對自尊的看法及強調的重點也隨著 觀點的不同而有所差異,研究者在歸納整理國內外關於自尊的研究與論著 中,發現學者對於自尊的定義大抵可以歸納為以下三大面向,茲分述如下:

一、自尊是一種長時間對自我的看法與態度

學者認為自尊是一種個體持久性的對自我的看法與態度。Rosenberg

(1965)指出自尊是對自我價值的整體評估,是一種個體對於自我接受或 尊重的態度,而此態度是相對穩定且持久的。Coopersmith(1967)也認 為自尊是個人對自己所作的一種經常維持一定的評價,表現出一種對自己 贊成或不贊成的態度。國內學者林杏足(2003)亦認為自尊是個體對自我各 方面表現所做的整體評價,且此種整體評價具有跨情境因素的穩定性與一 致性,是個體對自我所產生的綜合性印象與情感態度。可見自尊是個體長 時間以來對自我的看法,但這並非意味著個體的自尊是恆定不變的,個體 的自尊發展仍有可能受其所處社會文化及其生活經驗所影響。

二、自尊是對自我特質進行自我評價後的結果

在眾多文獻中,研究者發現自尊最常被定義成對自我特質進行自我評 價後的結果。邱美華(2005)認為自尊是個人對自己所擁有特質的評價,且 對自己評價後所持有的讚許與不讚許的態度,此種態度可以是針對自己特 定的特質,也可以是針對整體的自己。也有學者進一步指出,自尊來自於 個人內在的標準或者是個人知覺重要他人對自己的評估,它是一種個人對 自我能力、重要性以及是否具有價值感進行自我判斷後所得到的心理感受 (林杏足,1997;鄭秀足,2004;Welles & Marwell,1976)。Pope, McHale 和 Craighead(1988)也提出相類似的觀念,指出個人的自尊是結合對自 己的客觀訊息及對訊息所從事的主觀評價而成,並認為自尊正向與否可由 知覺我(perceived self)及理想我(ideal self)相配合的程度來加以判

斷,若知覺我與理想我能相配合,其自尊為正向;反之則為負向。

上述看法與 Lawrence(1996)提出的自我概念傘狀結構圖的說法相 同。Lawrence(1996)曾利用傘狀圖(如圖 2-1-1 所示)清楚的說明自我概 念與自尊的關係,他認為自我概念之下包含了三個方面,分別為「自我形 象」(self-image)、「理想自我」(ideal-self)及「自尊」( self-esteem)。 其中自我形象是指個人覺得自己目前是什麼;理想自我則是個人認為自己 應該是什麼;而自尊即為個人對於本身「是什麼」與「應該是什麼」之間 差異的感覺。

圖 2-1-1 Lawrence 自我概念傘狀結構 資料來源:取自 Lawrence (1996:2)

此外,關於自尊是自我評價後的結果,Grieger(1975)曾以流程圖來 闡述他的見解(如圖 2-1-2 所示),Grieger 認為自尊是自我評價過程中的 最終產物,自尊的產生不是個體所持有的特質本身,而是個體對特質進行 自我評價的結果;也就是說個體不是因為自己具有某些特質才產生自尊,

而是對自我特質進行自我評價的過程,才導致自尊的產生,而此觀點與吳 佳玲(1996)指出自尊源於個體對自己的感覺,是對自我特質進行自我評價 的結果之觀點相同。

圖 2-1-2 Grieger 自尊的概念 資料來源:取自 Grieger(1975:14)

自我概念 (self-concept)

自我評價 (self-evaluation)

自尊 (self-esteem) 自我概念

自我形象 理想自我

自尊

三、自尊是一種欣賞自己、覺得自己有價值的心理感受

自尊是指個體能欣賞自我的價值及重要性,及擁有對自己與他人負責 的特質;而自尊並不是自視自己為世界上最偉大的人,它與自大不同;它 是 自 我 的 情 感 層 面 , 通 常 係 指 個 體 對自 己 的 感 覺 以 及 對 自 己 的 評 價 (Sameer,2008)。國內學者黃淑芬(1998)也認為自尊是個人對其所具有特 質的自我評價,是一種主觀經驗;此種對自我的積極或消極的態度,呈現 出個體接納自己和重視自己的程度。相關文獻指出,這種評價是否趨於正 向以及評價過後欣賞自己的程度決定著自尊的高低,邱美華(2005)指出高 自尊者對自己的評價很正向,對於自我的能力與價值通常持一種珍視、肯 定與自我喜愛的態度;反之低自尊者容易對自己產生否定或貶抑的自我評 價,因而對於自我通常持較為負向的感受。由此可知個體對於自我評價所 導引出來的對自我的感受亦是自尊意涵的重要部分。然而這種自我感受的 來源往往來自於個體知覺重要他人對自己的看法。

國際知名的「自尊感」研究專家 N.Branden(1990)曾將自尊分成自我 效能感(self-efficacy)以及自我價值感(self-worth)兩個層面加以探 討,其中自我效能是關於自我能力的評價,亦即自己可否和能否完成一件 事情;而自我價值感則是個體對於自我價值的看法,即是看重自己,覺得 自己有價值,也就是尊重自己(引自 Mruk,2006)。Tafarodi 和 Swann(1995) 根據研究結果而指出自尊應包括「自我能力」以及「自我喜愛」兩部分,

其中自我能力屬於個體的內在評價,係指個體對於自己能力表現的肯定與 認同,而自我喜愛則是個體經由對外在評價的感受而形成的自我接納程 度。

綜觀上述學者的看法,可以發現自尊係指個體依據內在的自我價值或 知覺外在重要他人或社會的觀點形成一種參照標準,而依照這種參照標準 對於自我能力或所具有的某項特質進行自我評價後所帶給自己的感受與 形成對自我的態度,即謂之為「自尊」。由此可知,經由自我評價後所形 成的自我能力感以及對自我特質的感受同屬於「自尊」意涵的一部分。

貳、自尊的理論

自尊與個體的自我效能以及個體對於自我的感受息息相關,同時也深 受成長過程的社會環境所影響。因此本研究從 William James 的自我心理 學、Cooley 的鏡中自我理論與 Bandura 的社會學習論,作為自尊相關理論 的探究與說明。

一、William James 的自我心理學觀點

美國心理學家 William James 於 1890 年提出 self(自我)之後,開 啟了自我心理學的研究,並且主張個體的自我是由物質我(material self) 、社會我(social self)和精神我(spiritual self)三個部份組成。

其中,物質我是指個體自身及其所擁有的事物;社會我是由個體感受到他 人所認可的特質組成,一個人可以擁有許多不同的社會自我,因為外在他 人對此個體的看法都是不同的;精神自我是個體所知覺到自己的意識狀 態,是內在的主觀經驗,包括個體內在的思想、氣質傾向或道德判斷。James 曾以一階層結構來說明這三種自我,在階層的最底部是物質自我,其次是 社會自我,精神自我則是在最上層(賴倩瑜、陳瑞蘭、林惠琪、吳佳珍、

沈麗惠,2000)。

因為個體所處環境的差異以及資源的限制,人的一生通常只能選定一 個或少數幾個自我的面向加以發揮,而捨棄其他。此種個體所重視的,且 試圖表現出較真實自我更優越的部分便稱為「自我期許」(pretensions)。

James 曾認為個體的自尊和「個體對自我的期許」以及「個體的實際表現」

二者之間的比例是有關聯的,當個人的實際表現比對自己的期許高,或是 能與對自己的期許相符合時,個體將會有較高的自尊;相反的,若個體對 自我的期許遠超過實際表現時,個體的自尊將會是比較低落的(沈如瑩,

2003;Mruk,2006)。因此根據 James 的觀點,自尊可由以下之公式來加以 表示(Mruk,2006):

自尊(self-esteem)=成功表現(successes)/自我期許(pretensions) 由以上可知,James 認為個體的自尊是植基於個體能否成功地成為期

望中的形象,以及能否成功地完成所欲做到的事。當一個人實際上的表現

(現實我)遠落後於對自己的期許(理想我)時,個體對自我會產生比較 負面的評價,亦即形成較為低落的自尊狀態。然而這樣的看法也引起了不 少的爭議,例如:當個體降低其自我期許是否即能提高其自尊感,但是許 多低落自尊的當事人對自己已不抱任何期待,其自尊也未見提升(林杏 足,1997);Bednar、Wells 和 Peterson(1989)也認為 James 的觀點僅 能描述個體在某一情境下自尊的狀態,而忽略了自尊發展的過程、環境與 父母的因素對個體的自尊所可能產生的影響。

二、Cooley 的鏡中自我理論

不同於 William James 的觀點,社會心理學者 C.Cooley 則強調個體 與他人的互動才是個體自尊形成的基礎,個人與社會之間存在著一層緊密 的聯結關係,在討論自我相關概念時通常都無法忽略所處的社會環境與人 際互動等因素。Cooley(1902)曾以鏡中自我(looking-glass self)來說明 個體對自我的知覺、感受及態度,並認為這些對自我的感受與態度乃取決 於個體所知覺到他人對自我的看法,亦即個體常從與他人互動所形成的自 我想像中得知別人對其外表、性格、目的、行動的看法,並由此種看法形

不同於 William James 的觀點,社會心理學者 C.Cooley 則強調個體 與他人的互動才是個體自尊形成的基礎,個人與社會之間存在著一層緊密 的聯結關係,在討論自我相關概念時通常都無法忽略所處的社會環境與人 際互動等因素。Cooley(1902)曾以鏡中自我(looking-glass self)來說明 個體對自我的知覺、感受及態度,並認為這些對自我的感受與態度乃取決 於個體所知覺到他人對自我的看法,亦即個體常從與他人互動所形成的自 我想像中得知別人對其外表、性格、目的、行動的看法,並由此種看法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