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第三節 建議

根據多媒體社會技巧方案對輕度智能障礙學生學習成效之行動研究的結果 發現,研究者提出以下的建議,作為普通班老師面對融合生的教學層面和未來研 究的參考建議。

壹、對教學上的建議

一、教學準備

(一)目標設計可採多元評量的方式

本研究的社會技巧教學目標是經由班級導師、潛能班老師、四位同儕與研究 對象本人填寫國民中小學社交技巧行為特徵檢核表而來,針對研究對象的需求所 擬訂,但是與研究對像本身的需求仍然有差異。因此建議教學者在教學前,可以 先訪談研究對象的重要他人,進一步的了解研究對象後再進行教學目標的擬訂,

能更合適學生的需求與能力。

(二)維持教學的頻率與增加次數

本研究進行兩循環共30節的教學,在教學時間的安排上運用連續性的教學,

讓學生的學習能有所連貫和維持,但為了單元時間的安排,及學校、班級和國定 假日的影響,較難針對學生的需求增加教學次數。

因此,建議教學者在教學時間的安排上可以不受停課影響中斷,連貫性的教 學,有利社會技巧的維持;即使是遇到不可抗力的停課因素影響,例如:校慶、

運動會或是國定假日時,盡量維持一週二到三次的上課頻率,教學成效才會顯 著。當面對學生較缺乏的能力,也可以透過增加教學次數的方式,讓學生有更多 學習的機會,增加與維持已學習的能力。

(三)良好的親師互動有助於社會技巧的維持成效

社會技巧的教學需要家庭的支援,由學校老師和家長共同努力才可以將良好 的技巧維持,因此研究者密切的研究對象的家長聯繫,並將每周的課程進度與家

126

長參考,也從聯絡中了解研究對象在家中的社會行為,明白是否將學會的技巧在 日常生活中應用。因此,建議教學者與家長有相互合作的方式,對技能的維持很 有幫助。

二、教學設計方面

(一)多元媒體教學策略的應用有助於維持學習興趣

運用多媒體教學的策略,能有效的維持研究對象和四位同儕的學習興趣,利 用影片、電腦設備、ipad、教具與操作性遊戲的方式,能激學生的發學習動力。

因此,多媒體教學是一種有效策略用來幫助輕度智能障礙學生學習社會技巧的策 略。

(二)增加實際操作的經驗有利於學習和類化

研究對象因為構音異常的關係,對開口說話比較排斥,若是運用電腦設備或 是電子設備來輔助,有利於研究對象的學習意願。因此,在課程設計中,除了課 後的評量運用多媒體,也可以增加其他動手操作多媒體的機會,都可以促進學生 的學習的意願和專注力。

(三)增加研究結束後技巧複習的機會

社會技巧的建立與維持都不易,因此在學會後需要不斷的練習與回顧。因 此,建議教學者在研究結束後提供社會技巧課程的相關資料給研究對象的父母或 是老師,讓研究對象在研究結束後仍然有複習社會技巧的機會,以利社會技巧的 維持與養成。

貳、對未來研究者的建議

一、研究對象方面

(一)依障礙類別學生的需求設計

本研究的對象是一位五年級有社會技巧需求的輕度智能障礙學生,並針

127

對學生的需求所設計。因此,建議未來的研究可以探討社會技巧訓練在不同 障礙類別學生的學習成效,並依照需求設計所需之社會技巧教學方案。

(二)降低學生學習社會技巧的年齡層

本研究的對象是一位五年級的學生,但在指導學生時,研究者發現學生有許 多從以前就建立的固著的行為,在教學上需要花更多的時間來改正學生的行為,

學生也需要花更多的力氣來提升自己的社會技巧。因此,建議未來的研究可以將 學生的年齡層向下調整,從小讓學生建立良好的社會技巧,以增進學生的人際互 動情形。

二、教學設計方面 (一)多元媒體教材的應用

由於研究中發現,運用多元的媒體可以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並且維持學生 的專注力,成功的提升學習成效。因此,建議未來的研究可以多元的運用媒體當 作教材,豐富課程內容,設計電腦的多媒體課程時,也可以運用互動性的課程,

讓學生從操作的互動課程中,學習社會技巧。

(二)增加類化的情境練習

研究中運用四位同儕加入互動,並運用模擬的情境讓研究對象與同儕互動,

但是在自然情境中的類化能力仍然有限。因此,建議未來的研究可以先教導研究 對象社會技巧能力,接著直接在普通班級中進行教學,並讓受試學生可以運用技 巧與同儕互動,有利於技巧的學習和類化。

(三)增加同儕互動性的課程

研究者經過社會技巧課程後發現,純粹的抽離式社會技巧課程教學的成效較 弱,因學生無法自然類化到一般的生活情境中,經過深入探究後發現,社會技巧 課程必須在互動的狀況下實施,而情境必須與自然情境類似,才能有助於學生類 話技巧於情境中。當學生的學習類化能力較弱時,也可以融入自然支持者的方 式,能增進社會技巧的學習與類化。

128

129

參考文獻

一、中文部分

王大延(2005)。自閉症者的社會發展。教師天地,136,54-60。

王欣宜(2003)。高職階段智能障礙學生社交技巧課程綱要發展與應用成效之研 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特殊教育學系博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王欣宜(2006)。智能障礙學生之社交技巧訓練內涵分析。特殊教育季刊,98,

9-16。

王欣宜(2007)。國小階段智能障礙學生社會技能教學成效之研究。臺中教育大 學學報,21(2),55-79。

孔繁鐘(1997)。DSM-Ⅳ精神疾病的診斷與統計。臺北市,合記圖書出版社。

朱琬蓁(2007)。注意力缺陷過動症學生在融合教育班級中社交技巧教學方案成 效之行動研究。國立台中教育大學特殊教育學系碩士班,未出版,臺中市。

朱經明(1999)。多媒體與身心障礙兒童。特殊教育季刊,72,10-12。

何柔嬅(2008)。電腦多媒體社會故事教學對增進國小輕度自閉症兒童社會互動 成效之研究。國立東華大學國民教育研究所,未出版,花蓮市。

何華國(2007)。特殊兒童心理與教育。臺北市:心理。

何榮桂(2002)。資訊科技融入教學的意義與策略。資訊與教育,88,1-4。

何榮桂、郭再興(1996)。多媒體電腦輔助教學在網路上的發展趨勢。資訊與教育,

55,25-31。

余育嫦(2007)。故事繪本教學對提昇資源班智能障礙學生社交技巧之研究。國 立彰化師範大學特殊教育學系所碩士班,未出版,彰化市。

余益興(2001)。融合教育安置下自閉症兒童之教育--以社會技巧學習為例。國 教輔導,40(3),13-17。

吳芊霈(2010)。融合式小團體音樂活動對學前智能障礙兒童社會行為效果之研 究。國立屏東教育大學音樂學系研究所,未出版,屏東市。

130

吳明隆(2004)。班級經營與教學新趨勢。臺北市:五南。

吳武典、洪有義、張德聰(2004)。團體輔導。臺北市:心理。

吳柱龍(2011)。多媒體教學方案對國小智能障礙學生時間概念學習成效之影響。

特殊教育與輔助科技學報,3,17-36。

吳美玲(2003)。國民小學教師班級管教知能及其專業成長策略之研究。臺北市 立教育大學國民教育研究所,未出版,臺北市。

李亦欣、吳芝儀、許維素、黃俊豪、趙祥和、李素芬(譯),吳芝儀、許維素(校 閱)(2005)。輔導與諮商概論(原作者:R. L. Gibson & M. H. Mitchell)。

嘉義:濤石文化。

沈妏真(2007)。智能障礙學生的社交技巧教學。台東特教,25,21-27。

身心障礙及資賦優異學生鑑定辦法(2013年12月10日)。全國法規資料庫。檢自:

http://law.moj.gov.tw/Index.aspx

周珊儀(2008)。社交技巧訓練方案對國小資源班智能障礙學生輔導成效之研究。

國立臺中教育大學特殊教育學系碩士班,未出版,臺中市。

周新富(1997)。社交技巧訓練的教學方法及其班級教學歷程之分析。人文及社 會學科教學通訊,8:3,頁171-187。

孟瑛如(2004)。國民中小學社交技巧行為與特徵檢核表指導手冊。臺北市:心 理。

林安琪、于冠雲(2009)。多媒體概論與實務。臺北市:碁峰資訊。

林佑宗(2006)。多媒體教學對提昇國小智能障礙學生人際問題解決成效之研究。

高雄師範大學特殊教育學系碩士班,未出版,高雄市。

林妙香、林淑莉(2013)。互動式多媒體性教育教學介入方案對特殊教育學校高 職階段智能障礙學生性知識的學習成效。特殊教育季刊,126,17-33。

林志彥(2013)。多媒體結合社會故事對國小智能障礙學生社會技巧訓練成效之研 究。國立台中教育大學特殊教育學系碩士班,未出版,臺中市。

林志鴻(2011)。新世紀多媒體導論-理論與應用。臺北市:藍海文化。

131

林佳蓉(2006)。以HPT模式及認知動機因素探討臺灣資訊種子小學科技融入教學 之現況與相關因素研究。國立臺北教育大學學報:數理科技教育類,19(1),

117-148。

林芳如(2006)。國中智能障礙學生社會技巧訓練方案之成效研究。國立高雄師 範大學特殊教育研究所碩士班,未出版,高雄市。

林亮吟(2004)。幼稚園教師處理幼兒人際衝突之研究。國立屏東師範學院國民 教育研究所,未出版,屏東市。

林純惠(2009)。社會技巧方案對增進國中普通班智能障礙學生社會技巧與同儕 接納度之成效。國立高雄師範大學特殊教育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

高雄市。

林惠芬(2004)。高職輕度智能障礙學生學校生活適應之研究。特殊教育學報,

19,57-85。

林雅玲(2007)。多媒體繪本在威廉斯氏症候群學童社會技巧教學之應用。國立 臺北教育大學特殊教育學系碩士班,未出版,臺北市。

花敬凱(1998)。自然支持:重度身心障礙者就業服務的新趨勢。特殊教育季刊,

69,8-16。

花敬凱(1998)。自然支持:重度障礙者就業服務的新趨勢。特殊教育季刊,69,

花敬凱(1998)。自然支持:重度障礙者就業服務的新趨勢。特殊教育季刊,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