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第二節 建議

本節中研究者將根據研究結果與討論,以及實驗教學過程中所遭遇之困難 與限制進行探討並提出建議,並分別對數位資源之教與學的應用、國中英語教 材選用、教育行政單位與後續研究建議等四方面加以論述。

一、數位資源之教與學的應用

數位學習主要在運用數位的方式呈現出教材內容與活動的多樣性,以提昇 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與引發學習英語的動機,進而培養終身學習英語的動力與 能力。數位資源不是萬靈丹,因材施教的教學理論應用於科技輔助教學上,由 實驗研究的結果顯示,對於低統整型學習風格;男生;高、中學前成績;中、

低學習經驗的學生來說,可以有效提升其英語學習的興趣與表現。因此,建議 可以將此教學模式列為面對當今國中英語成績雙峰現象的教學策略之一。國民 中學英語教師在教學時,若能善用科技輔助教學資源的輔助,加上對學生學習 風格與個人變項的關注,運用與腦相容的學習理念,以及數位學習資源之可重 複學習與再利用之優勢,廣泛蒐集豐富多元的網路資源以及多媒體教材,直接 運用或加以改編,營造出符合訊息吸收與注意力提升的學習環境,使數位學習 資源成為提昇學生學習成效的利器。基於本研究之研究結果,科技輔助教學確 實有助於提昇學習者英語學習成效與英語學習滿意度,可見提供學生多元且豐 富之數位資源的學習環境有利於提昇學習成效與課程滿意度。教師與學生均可 透過數位資源與課程內容的結合方式,進行數位學習與教學的參考或應用,不 但有助於學生對學習內容之理解,而且提升學生英語的學習成效。

二、國中英語科技輔助教學資源的選用

科技輔助教學的應用隨著電腦科技與網路的發展而逐漸為教學的現場所 重視,眾多的研究顯示科技輔助教學會影響學生的英語學習內容與過程。本研 究中也發現,不同的教學方式對學習者之英語學習成效表現有顯著差異,本研 究即是善用數位資源的多元呈現與運用,為研究對象創造出英語需求的環境,

這樣的教學模式更克服環境上的限制,讓學生可以因網路科技無遠弗屆的特 性,而有選擇不同學習資源的權利。教學者在進行教材選用時的首要考量,除 了致力於教學目標的達成之外,教學者必須清楚且明確的瞭解學習者的學習風 格,在數位科技既有趣又具吸引力的特性之下,善用數位學習資源的多元呈現 與應用,營造出利於學習者吸收與有效認知的英語學習環境。因此,善用資訊 科技無遠弗屆這項優勢,讓學習與教學能突破教室的藩籬,帶領我們進入更多 樣的環境中進行有效的學習。

三、對教育行政單位的建議

(一)加強語言教室的電腦設備,以增強英語學習成效

由於實施數位資源教材進行教學時,會因為場地設備與空間光線的關係,

容易造成學生注意力不集中的現象,因此,老師要不時的將學生分散的注意力 運用各種活動來吸引過來,幫助學生的學習注意力集中才能有較好的效果。研 究過程也發現行政資源的支援度不足,例如:電腦教室的使用申請不易、設備 資源分配不足等因素,造成教學實施上的不方便。而且受限於普通教室無法提 供學生每人一臺電腦,使得英語科技輔助教學必需安排在電腦教室中實施,然 而電腦教室原先的設計是用在電腦教學,因此在空間配置上並不適合英語的活

動教學、分組合作,而且電腦教室均有排定各班級的使用時間,所以要另外協 調出時間來進行英語科技輔助教學實屬不易,因此若能增加現有普通教室的電 腦及投影設備數量,或加強語言教室的電腦相關設備,將有助於學生英語學習 成效的提昇。

(二)網路數位資源的有效蒐集與彙整

網站與教學光碟上已有現成豐富的科技輔助教學資源,但仍有大部份的教 師傾向於不加以採用,從研究過程發現主要原因是資源的整合不足,造成教學 與備課時取用數位教學資源的不方便,同時也會影響教師使用數位資源的意 願。因此,建議教學單位或教育當局以及圖書館等單位,能扮演教學資源中心 的角色,以專業的角度為英語數位學習的教材建置適用的數位資源庫或彙整相 關的教學資源網站,以提供教師教學實務的教材來源。再者,教師們可以透過 網路數位教材資源的分享與教學經驗的互動交流,不但可以解決教師在製作與 建置數位教材能力上的不足,更能幫助學校形成學習型組織。在教材設計分工 與教學資源共享的原則,共同拓展資訊融入教學之各種教學模式,有效的達成 教學的目標。此外,為能使教師合法取用教學所需的數位教學資源,對於數位 教材資源之智慧財產權的維護與使用等法律相關問題,亦有賴教育當局加以關 注與協助解決。

四、後續研究之建議

(一)本研究雖然發現科技輔助教學確實對於學生的英語學習成效上有顯著 的提升,但仍有兩個重要的限制:

1. 本研究的限制為學習成效測驗是採傳統的紙筆測驗,無法獲得學生在

聽、說、讀等能力的全面了解;

2. 研究方法的限制,本研究主要以量化方式探討學生在實驗處理過程中之 表現,學習風格自陳量表所表現的分數較偏向於受測者當時主觀的反 應,若再加上其它的觀測值,例如平時反應觀察記錄等,則較能客觀反 應受測者的真實狀況。

(二)實驗組學生對於實驗課程的看法雖有滿意度調查表之數據呈現,但若 要對學生本身進一步的想法有更深入的了解,實宜再配合觀察法、晤 談法或個案研究法俾能讓研究結果更顯周延。此外,建議可以根據兩 組班級的滿意度觀測指標,採對照差的方式比較兩組班級對課程滿意 度的反應。

(三)「聽、說、讀、寫」不僅是英語學習之基礎教育,也是英語應用之展 現成就。因此,未來研究應就一般學生在英語學習之聽、說、讀與寫 四方面,分別進行更深入的探討與研究。建議可配合其他的學習風格 類型進行相關的影響研究以累積更多的實徵研究成果,以呈現更多的 統計分析數據供教學實務上的參考。

(四)建議教育當局於擬訂相關課程綱要的同時,能夠將科技輔助教學的課 程實施細節列入綱要計畫中,既可鼓勵教師利用數位資源設備活化教 學內容,而且亦有助於教育主管當局對未來學校計畫的推動。

參考文獻

中文部分

于富雲(2002)。教育網站的設計。教育資料與圖書館學,40(

2

),186-197。

王秋華(2001)。網路教學之學生學習行為與學習意度及學習績效的關係。大葉 大學資訊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王淑芬(2003)。國小學童學習風格與多元智能之相關研究。國立屏東師範學院 數理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王黃隆(2003)。電腦輔助教學對國中英語低成就學生實施補救教學之效益 分析。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習碩士論文。

王曉慧(2000)。高雄市國小學生家庭文化環境、英語學方法與英語學習成就之 相關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王曉璿(1999)。資訊科技融入各科教學探究。菁莪季刊,

8

4

),13-19。

吳美美(2001)。資訊時代的圖書館:新教育思潮與圖書資訊。臺北:師大書苑。

吳美美(2001)。資訊素養教育與

e

世代教學。國家圖書館遠距學園。上網日期:

2008/05/23。網址:http://cu.ncl.edu.tw/1000110034/NTN0101EIE/text/

frame.html。

吳國成(2002)。國小學生之外語學習焦慮探究

以臺北縣為例。國立臺北師範 學院兒童英語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吳曉芬(2007)。溝通式教學、數位學習環境設計與英語學習成效之研究。臺北 市立教育大學數學資訊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吳權威。資訊融入教學與數位學習平台整合應用。上網日期:2008/05/23。網 址:http://www.habook. com.tw/campus/articles/mike01.asp。

吳權威、王淨瑩(2003)。英文

e

學就會

~

帶了就走:我用電腦學英文。臺北:

碁峰。

教學為例。淡江大學資訊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李素貞(2005)。彰化縣國中學生英語科學習風格、學習策略與學業成就之關係 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李 詩 萍 (n. d. )。電 腦 輔 助 教 學。 上 網 日 期 :2007/1/21 。 網 址 : http://www.dsej.gov.mo/ cappee/question/ref121.htm。

李路得(1991)。兒童英語與國中英語學習成果之關聯研究報告。國立政治大學 助專題研究報告(報告編號NSC78-0301-H003-11)。

周雪梅(1998)。國小英語學習經驗對國中英語學習表現之影響。國立政治大學

林清山(1985)。魏肯氏心理分化理論相關問題之實徵性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

張國恩(1999)。資訊融入各科教學之內涵與實施。資訊與教育,

72,2-9。

陳錦芬(1999)。電腦多媒體在國小英語教學上的應用與考量。北縣教育,

30,

期:2007/10/07。網址:http://www.myoops.org/twocw/。

蔣靜靜(n. d.)。電腦與英語教學。上網日期:2007/1/21。網址:http://www.anan1.

webnow.biz/it/a26.htm。

鄭俊琪(2005)。英語獨立宣言。ALL+互動英語,

No.8,1-2。

鄧慧君(1999)。實施英語聽力測驗之探討。人文及社會學科教學通訊,

58,64-73。

戴維揚(1999)。國民小學英語科教材教法。臺北:文鶴。

鍾筱美(2003)。國民小學兒童英語學習成就與國語識字能力之調查研究。國立 屏東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顏春煌(2006)。數位學習與資訊素養。臺北:金禾資訊。

羅綸新(2004)。教育類網站評鑑規準建構之研究 。教學科技與媒體,68,4-22。

蘇順發(1999)。國小英語教學實施問題初探。英語教學,

23

3

),22-23。

蘇錦夥(2004)。資訊市集模式之探討

---

兼談建構健康護照資訊市集之問題研

蘇錦夥(2004)。資訊市集模式之探討

---

兼談建構健康護照資訊市集之問題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