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三章 研究方法

第一節 研究架構

本研究採用準實驗設計中的等組前後測實驗設計,以臺北地區國中的兩個 二年級班級進行實驗,該校各年級均實施男女混合常態編班,因此隨機抽取一 班作為實驗組(採用科技輔助教學),另一班作為控制組(採用傳統教學),

皆由本研究參與之現職英語教師進行教學。

本研究主要以國中二年級學生為研究對象,探討不同教學方式及不同學習 風格與不同個人變項的學生對的英語學習成效是否產生影響,以及實驗組學生 對課程滿意度為何。就研究架構而言,本研究實驗所操弄的自變項為不同教學 方法(科技輔助教學和傳統教學),本研究的調節變項為學習者的學習風格(左

腦型、右腦型、高統整型、低統整型)與個人變項(性別、學前成績、學前經

二、調節變項

本研究的調節變項乃為學習風格及個人變項等二項。

(一)學習風格:包括左腦型、右腦型、高統整型、低統整型等四項。

(二)個人變項:包括性別、學前成績(受測學生在國中一年級下學期成績)、 學習經驗(補習年數*週時+閱讀年數*週時)等三項。

三、控制變項

包括教學者、教材與教學時間等三項。

(一)教學者:兩班教學皆由現職英語科專任教師擔任。該員教師從事英語 教學多年,擁有豐富的教學經驗與熱忱,教學過程經常利用 不同的語用情境與多媒體教材增加英與學習的效果,對於科 技輔助教學的實有相當的實務經驗。另外,研究者在實驗教 學的過程中,除了提供圖書資訊專業的背景知識與媒體運用 建議外,亦擔任協助實驗教學之設備運作與問題排解、實驗 課程表單製作以及問卷調查與學習成效測驗之施測。

(二)教材:採用學校選用之南一書局出版之國民中學英語[C版]第三冊的 第四課、第五課及第六課為主要教材。

(三)教學時間:每一課所需授課時間為五節課,兩班學生接受每節課五十 分鐘(配合完全中學之課堂時間),每二週上課五次(配 合學校課表安排時間)的教學,因此本研究教學時間共十 五節課,加上實驗前測及後測各一週,共為期八週。

四、依變項

本研究的依變項包括「英語學習成效」、「課程滿意度」二項,以下分別 說明之:

(一)英語學習成效:英語學習成效將採用「英語學習成效測驗」進行判定,

因此本研究中的英語學習成效是指實驗組與控制組在 教學者編製之「英語學習成效測驗」之得分。

(二)課程滿意度:課程滿意度係指實驗組學生對於科技輔助教學的課程滿 意度,本研究將透過「課程滿意度調查表」以蒐集實驗 組學生對課程之滿意度為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