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第二節 建議

綜合本研究的資料分析與研究結論,在此針對 web2.0 教學網站的評 鑑指標之貢獻、研究限制及未來研究方向分別敘述如下。

一、研究貢獻

由於本研究是綜合實務界與學術界專家群的論點,建構出 Web 2.0 教學網站之評鑑指標,故學術或企業在建置互動性教學網站時,皆可藉 由此評鑑指標,以作為證明、改進、比較、追蹤、解釋、分析和預測數 位學習成效之依據。

二、研究限制與未來研究方向

(一)由於本研究僅著重於教學網站層面,未考量到企業界與學術界 是否有所不同,故建議可基於本研究結果,分別探討於企業或 學術界之適用情形或比較其差異之處;亦可利用權重分析,進 行學術領域中,不同階段的比較分析。

(二)由於本研究未考量到其他產業中數位學習專家的意見,故建議 可基於本研究結果,考量不同產業的文化與特性,探究本研究 之web2.0教學網站的評鑑指標權重的可行性。

(三)由於本研究在專家選取時,未考量到高階領導者的意見,故建 議可基於本研究結果,以企業經營者的角度,探討本研究之 web2.0教學網站的評鑑指標的適切性。

(四)由於本研究未考量到各評鑑構面的關聯性,故建議可探討構面 之間的關聯性,以及是否具有相互影響的作用。

參考文獻

一、中文部份

丁庭宇(1986)。工業社會學,桂冠出版社:台北。

于富雲、謝孟達、陳引幹及連雅玲(2007)。教育網站評鑑:學習輔助性 與功能完備性之差異研究。教育資料與圖書館學,44(4),393-411。

天 下 雜 誌 (2006) 。 搞 懂 web 2.0 。 2008 年 09 月 20 日 , 取 自 http://ad.cw.com.tw/cw/web2/

王文科(1996)。教育研究法,台北市:五南。

王幸瑜(2007)。從作者看維基線上百科全書的GNU自由文件授權條款。

世新大學法律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王淑怡(2002)。國民小學教師教學效能指標之建構。台北市立師範學院 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台北。

王貴香(2005)。高雄市國民小學校長評鑑指標建構之研究。國立中山大 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

吳雅玲(2001)。德懷術及其在課程研究上的應用。教育研究,9,297-306。

吳鬆亮(2005) 。國小教師使用教學網站行為意圖影響因素之探究。樹德 科技大學資訊管理碩士專班碩士論文,高雄。

沈祺瑾(2007)。我國國軍醫院員工過勞情形之研究。國立雲林科技大學 工業工程與管理研究所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雲林。

周鴻志(2004)。科技接受模式在遠距教學網站之應用。國立政治大學資 訊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台北。

林月雲(1996)。從社會技術的觀點探討自動化對組織的影響,行政院國 家科學委員會研究計劃成果報告。

林伯峰(2007)。Web 2.0 之創新應用服務與經營模式之研究。國立中山

大學企業管理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

林希展、盧諭緯(2006)。數位時代:15分鐘搞懂Web 2.0 特刊,巨思文 化,台北市。

林奇賢(1999)。網路學習環境的設計與應用。資訊與教育,67,34-49。

林信男(2001)。適性化學習網站之研究:以高中數學為例。國立交通大 學資訊科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新竹。

林郁萍(2006a)。Web 2.0熱 狂襲全球。商業現代化,78,47-50。

林郁萍(2006b)。Web 2.0的應用趨勢。商業現代化,79,48-51。

林家五、羅哲修、祝道松及郭建志(2002)。影響大陸台商人力資源策略 之成因分析:社會-技術系統觀點。人力資源管理學報2(3),025-049。

林福裕(2002)。能力本位教學網站規劃與建置之研究-以高職電機電子 群「數位輯」課程為例。彰化師範大學工業教育學系研究所碩士論 文,彰化。

林顯正(2005)。國民小學學校效能評鑑指標之研究-ISO評鑑模式。屏東 師範學院教育行政研究所碩士論文,屏東。

林祥章(2008)。社會技術模式觀點探索研發團隊的建立-以某 ODM 公司 為例。數位科技與創新管理研討會,358-371。

林雯瑤(1998)。圖書館與WWW網站資源評鑑。教育資料文摘。42(2),

84-110。

邱明雄(2006)。國民小學學校網站評鑑指標建置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 大學工業科技教育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高雄。

阿 瑟 (2007) 。 酷 必 網 遺 址 。 2008 年 9 月 08 日 , 取 自 http://www.coobila.com/coobila/

施能木(1998)。一個教學資源網路的建構與應用。視聽教育雙月刊,40,

32-43。

展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孫耀君(1999)。西方管理學名著提要(上),昭明出版社:台北。

徐敏榮(2002)。國民小學教師評鑑規準之研究。屏東師範學院國民教育 研究所碩士論文,屏東。

徐新逸(2000)。國內外教學網站之介紹。論文發表於淡江大學中學網路 教學應用研習會,台北。

祝勤捷(2002)。國小自然科教學網站內容與介面設計評估指標之研究。

國立台北師範學院數理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台北。

崔雨蓉(2008)。數位時代下創意發想之協同作業模式-以廣告代理業為 例。世新大學傳播管理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

張明敏(2001)。網路教學網站之營運策略與關鍵因素之探討。彰化師範 大學商業教育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彰化。

張惠雅(2005)。大學校院教學網站評鑑指標之研究。銘傳大學設計管理 系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張超塵(2003)。地理教學網站評鑑指標建構之研究。國立臺灣大學地理 環境資源學研究所碩士論文,台北。

張琬翔(2007)。教學網站評鑑指標之初探。生活科技教育月刊,5,

104-118。

張靜嚳(1996),建構教學:採用建構主義,如何教學?。國立彰化師範 大學科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

張豔華(2002)。建構中學教師專業評鑑指標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 工業科技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高雄。

曹汝民(2001)。非同步網路教學網站評鑑指標發展之研究。國立台北科 技大學技術及職業教育系/研究所碩士論文,台北。

郭昭佑(2001)。教育評鑑指標建構方法探究。國教學報,13,257-285。

陳年興(1998)。全球資訊網整合式學習環境。資訊與教育雜誌,64,2-13。

陳年興(2000)。網路教學與傳統教學之比較分析,遠距教育,15/16 , 153-163。

陳志昌(2001)。不同教學方式下學習成效之研究-網大教學與網大輔助 傳統教學之比較。國立中山大學傳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高雄。

陳良駒(2006)。以社會-技術觀點探討組織知識能力、知識分享與組織效 益關係,國立交通大學資訊管理研究所博士論文,新竹。

陳信方(2006)。變動世界中的10個關鍵字。廣告雜誌,184,58-68。

陳勇延(2007)。新工具、新想像:擅用web 2.0服務打造人我互惠的教學 網站。文華學報,15,16-22。

陳崇志(2005)。跨國光學企業導入精實生產績效差異之分析。東海大學 管理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台中。

陳智文譯/ M. Elinor著(2006)。Google:速度才是王道。2008年4月12日,

取自

http://www.zdnet.com.tw/news/software/0,2000085678,20111549,00.ht m

陸建國、鍾莉瑛(2006)。活到老學到老-終身學習的省思與體認。網路社 會學通訊期刊,57。

彭森明(1995)。新科技與教學創新。教育資料與研究,2,58-62。

游家政(1996)。德懷術及其在課程研究上的應用。花蓮師院學報,6,

1-24。

粟四維(2007)。Web 1.0和Web 2.0到底有甚麼不同?維基經濟發揮網路的 最大效能。數位時代,153,56-57。

黃彥達(2007a)。Web 2.0 再思考(一)「關係」才是重點。2008年07月30 日,取自http://www.digitalwall.com/scripts/display.asp?UID=378

黃麗秋(2007)。去中心化集體創造可混搭性Web2.0。2008年09月19日,

取自http://city.udn.com/54036/1805774?tpno=0&cate_no=0 微軟(2007)。網路的八大數位趨勢。動腦雜誌,372,21。

詹 宏 志 (2007)。 Web 2.0 & It’s Economy。2008年 08月 10日,取自 http://cl.itri.org.tw/webx/index.php?option=com_content&task=view&i d=17

鄒開蓮(2007)。Web2.0將入口網站變成出口網站。2008年09月23日,取 自http://www.youtube.com/watch?v=eKmpYgtZIMs

劉人仰(2002)。MPEG視訊壓縮之教學網站。國立台北師範學院數理教 育研究所碩士論文,台北。

劉協成(2006)。德懷術之理論與實務初探。教師之友,47(4),91-99。

劉宜君(2003)。政策知識管理與社會網絡─政府部門政策知識網絡之初 探,國家政策論壇季刊,86-97。

劉健祥( 2006),平台式網站的內容多元價值再造與獲利模式分析。世新 大學傳播管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台北 。

歐陽誾(1999)。網站品質評鑑之初探。初等教育學報,13,219-238。

蔡 志 浩 (2006) 。 Web 15 歲 了 。 2008 年 07 月 20 日 , 取 自 http://taiwan.chtsai.org/2006/08/06/web_15_sui_le/

鄭貴云、陳瑩貞(2007)。Web 2.0 五大特質。廣告ADM,196,30-36。

龍美娟(2005)。利用教學網站輔助國小學童探究「天象」相關概念之學 習歷程研究。國立台北師範學院數理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台北。

戴建耘、翁榮銅(1999)。以Internet 平台建構主動學習的教育環境,資訊 與教育雜誌,74,57-67。

薛 良 凱 (2006) 。 網 路 人 2.0 。 2008 年 08 月 02 日 , 取 自 http://mag.udn.com/mag/digital/storypage.jsp?f_MAIN_ID=314&f_SU B_ID=2922&f_ART_ID=89219

謝臥龍(1997)。優良國中教師特質之德懷術分析。教育研究資訊,5(3),

14-28。

顏龍源(1996)。Internet上遠距教學系統設計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 資訊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台北。

羅綸新(2002)。多媒體與網路基礎教學-理論、實務與研究。台北,博 碩文化。

羅綸新(2004)。教育類網站評鑑規準建構之研究。教學科技與媒體,68,

4-22。

羅綸新(2007)。中小學教育類網站評鑑指標建構之研究。教育與心理研 究,30(2),125-146。

蘇健華(2007)。Web 2.0發展介紹。資訊社會研究,13,1-124。

二、英文部分

Bancroft, N.H. (1992). New partnerships for managing technological change.

NY: John Wiley & Sons, Inc.

Center for Applied Special Technology (CAST). (1997). The role of online communication in schools: a national study. Retrieved April 18,2008, from http://www.cast.org.

Cherns, A. (1976 ) . The principles of socio-technical design, Human Relations, 29, 783-904.

Chris H. & Lindsay H. (1998). Online Interactions:Developing a Neglected Aspect of the Virtual Classroom, Education Technology,

July-August,48-55

Creed, T. & Plank, K. (1998) . Seven principles for good course web site design. The National Teaching &Learning Forum Volume, November, 8-10.

Dominic M. T., Saurabh G., Robert P. B. (2008). A Meta-Theory for

Understanding IS in Socio-Technical Systems. Hawaii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System Sciences(41).

ED's Oasis Web Site (2000). Online instructional resource evaluation guidelines.Retrieved Apr 17,2008,from

http://www.nevada.edu/~strudler/ED'sGuidelines.html

Emery, F.E. & Trist, E.L. (1972). Toward a social ecology: Contextual appreciation of the future in the present. London: Plenum Press.

Eric V. D. (2005).Web 2.0: myth and reality. Retrieved Sep 13,2008,from http://eric.van-der-vlist.com/blog/2005/12/02/1670_web_20_myth_and _reality/

Guzdial, M. & Weingarten F. (1997). Research in the union of computer science and education. In: Guzdial M., Weingarten F., eds. Setting a Computer Science Research Agenda for Educational Technology.

Washington, DC: CRA. 3-9.

Guzzo, R. A. & Dickson W. M. (1996). Teams in organizations: Recent Research on Performance and Effectiveness, Annual Review of Psychology, 47, 307-338.

Jack R. Fraenkel & Norman E. Wallen(2005)。楊孟麗、謝水南(譯)。教育 研究法:研究設計實務。台北,心理出版社。

Jacobs, D.A., Keating, C.B., & Fernandez, A.A. (2000). Team-based

methods to analyze high-technology production systems. Engineering Management Journal, 12(1), 15-22.

Karen E.Goeller(1998). Web-based collaborative learning:a perspective on the future, Computer Networks, 30, 634-635.

Kenneth O. G.( 無 日 期 ) 。 教 導 成 年 人 。 2008 年 08 月 06 日 , 取 自 http://www.ccbe.com/CEHandbook9.pdf

Khan, B. H. (1998). Web-based instruction. Educational Media International, 35(2),63-71.

Laura,G.M.(1999). Evaluating net evaluators. Searcher,7(2), 57-66.

Lee, H., and Choi, B. (2003). Knowledge management enablers, processes, and organizational performance: an integrative view and empirical examination, Journal of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s, 20(1), 179-228.

Liu, C. & Arnett, K.P.(2000)Exploring the factors associated with Website success in the context of electronic commerce, Information &

Management,38, 23-33

McLean, R., Richards, B.H. & Wardman, J.I. (2007). The effect of Web 2.0 on the future of medical practice and education: Darwikinian evolution or folksonomic revolution? , eMJA The Medical Journal of Australia.

187 (3) , 174-177.

Mioduser, D., Nachmias, R., Lahav. O., & Oren A., (1999). Taxonomy of Educational Websites-A Tool for Supporting Research, Development, and Implementation of Web-Based learning.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ducational Telecommunications, 5(2), 193-210.

Molleman, E. & Broekhuis, M. 2001. Sociotechnical systems: Toward an organizational learning approach. Journal of Engineering and

Technology Management, 18, 271-294.

Pasmore, W.A. (1988). Design Effective Organizations: The Sociotechnical Systems Perspective. New York: John Wiley & Sons.

Ranking,S.C., (1992).Total Quality Management: Implications for Educational Assessment. NASSP Bulletin, September, 66-76.

Ranking,S.C., (1992).Total Quality Management: Implications for Educational Assessment. NASSP Bulletin, September, 66-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