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Web 2.0 教學網站評鑑指標建構之研究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Web 2.0 教學網站評鑑指標建構之研究"

Copied!
191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科技應用與人力資源發展學系 碩士論文. Web 2.0 教學網站評鑑指標建構之研究. 研 究 生: 李 依 凡 指導教授: 余. 鑑. 于 俊 傑. 中 華 民 國 九 十 九 年 一 月.

(2)

(3) 謝. 誌. 學生生涯即將步入最後一個階段,回顧這兩年的碩士生活,真是一 段充實、溫馨與感恩的學習過程。回想當初抱著緊張又期待的心情步入 師大,認識新同學、適應新環境,都好像是前幾天才發生的情景,沒想 到現在已經要離開這個帶我成長與進步的地方,在這裡,不論是大家一 起熬夜趕報告、一起上課、一起出遊,甚至是遇到挫折時相互打氣與鼓 勵,都是讓我永遠也忘不了的珍貴回憶,雖然平安順利的畢業是很值得 高興的事,但開心之餘,心中仍然充滿了不捨。 這篇論文能順利的完成,要感謝的人真的很多,首先要感謝的是我 的指導教授,余鑑老師與于俊傑老師,兩位老師不僅在課業上指導有 方,更是教了我很多做人處世的道理,您們常強調不管遇到什麼挫折都 要冷靜的處理,沒有什麼問題是解決不了的,尤其是我們family如果團 結向心,只要發揮「群策群力以竟事功」的精神,所有問題便能迎刃而 解。言猶在耳,這些話我會謹記在心,帶著兩位老師的諄諄教誨,步上 人生的另一條新旅程,很謝謝您們的用心指導與與教誨。 我的碩士論文能完成,最大功臣就是兆丹學姊與進烽學長了,因為 有您們的幫忙,我的論文才能找到這麼多專家,也是因為您們的催收, 我才能順利回收問卷。還有謝謝百忙之中抽空幫我填寫問卷的娣琳、永 鑫、冠廷、博勛、燕萍、美盈、俊彬、甲奇、義訓、耿守與正仁,有你 們幾位專家,我的論文才能有結果。謝謝楹涓學姊在論文的寫作上給我 很好的參考與學習,也謝謝堂源學長跟我一起討論論文、互相加油。 碩士生活中,相處最多的就是我的同窗好友們了,我們總是一起奮 鬥、一起歡笑、一起面對種種困難。謝謝依潔在我遇到困難時,給我意 見還有幫我加油打氣,研究所能和你成為知心好友我真的很開心!謝謝 怡安、小玥、阿景、熒珍及雅君,不管在學業或生活上,都給我很多幫 i.

(4) 忙與支持,能和你們一起上課、一起住宿真的很快樂,我相信我一定會 很懷念我們以前窩在宿舍一起瞎哈拉的日子。謝謝尚均像個大家長一樣 督促我們,你總是能在我遇到大問題時,給予最中肯的建議。謝謝佩容、 郁昇、貓哥、憲哥及蝦哥,你們讓我的研究所生活過得更歡樂。真的很 高興進了師大後能認識這些好友們,讓我的碩士生活變得更多采多姿!  謝謝從高中就認識的知心好友們,瑪莉、小鴨、羚宇、倩妃,感謝 你們在我回嘉義時陪伴我、支持我,你們就像是我的避風港,讓我在忙 碌的研究所生活中,能有個放鬆心靈,停下腳步的地方。還要謝謝我的 大學好友,盈君、苑芝、孔繁杰、阿三、美秀、阿賢,就算我們不常碰 面,但你們總是會不時的關心我、替我加油,謝謝你們!當然還要感謝 從頭到尾最任勞任怨照顧我的曾猪猪,謝謝你從大學就一直陪伴支持我 到現在,幫我解決難題、隨時聽我吐苦水、當我的司機跟駝獸,因為有 你,這條路我才能走得不孤單。 最後要感謝我的家人,爺爺、奶奶、爸爸、媽媽,謝謝你們讓我毫 無負擔的完成學生生涯,讓我有個無憂無慮的念書環境,不管發生甚麼 事,你們都是最支持我、最保護我的人,還要謝謝你們的督促,我才有 機會經歷這段充實的碩士生活! 未來的人生道路上想必還會遇到許多難題,我會謹記老師們的教誨 以及好友們的祝福,拿出勇氣面對各種挑戰,堅定的走下去。與你們相 處的日子也將是我人生最寶貴的回憶,要感謝的人實在太多,無法逐一 誌謝,僅以本人小小的研究成果分享給所有幫助我的人,也感謝所有參 與者的辛苦,感謝您們!. 2010年2月 李依凡 謹致於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工業科技教育系 網路教學組. ii.

(5) Web 2.0 教學網站評鑑指標建構之研究 研 究 生:李 依 凡 指導教授:余. 鑑. 于 俊 傑. 中文摘要 Web 2.0是網路運用的新時代,若能將Web 2.0的特性運用於教學網 站上,不僅能讓不同地點的師生藉由遍佈全球的網路來進行教學,還可 達到線上互動、共同創作的學習境界。然而Web 2.0共同撰寫的特性,會 使網站內容雜亂且缺乏統一性,因此本研究將評鑑指標依據社會技術系 統理論(socio-technical system,STS),分成社會與技術兩大層面進行探討 ,以建構初步的Web 2.0教學網站評鑑指標,接著邀請14位業界與學界之 專家,進行德懷術問卷調查,發展出一套Web 2.0教學網站的評鑑指標, 讓日後的Web 2.0教學網站規劃,能有一個有效的依據,以協助從事教育 工作的教師順利建置具有互動性與發展性的教學網站。經由三回合問卷 回收與分析後,本研究發現如下: ㄧ、Web 2.0以使用者為中心且強調開放與分享的特色,代表教學網 站若要符合Web 2.0概念,除了須具備基本功能與技術外,仍需以交互性 和社會性為導向。其中,「社會技術系統理論」(socio-technical system) 是由社會和技術所組成,社會層面以探討組織之間的交互性為主。 二、透過社會技術系統理論可擬出評鑑指標之構面,社會技術系統 理論是由社會、心理、環境和技術四個部分所組成,因此本研究之Web 2.0 教學網站評鑑指標將分為「社會系統」與「技術系統」兩大構面,社會 系統構面又細分為「社會層面」與「心理層面」;技術系統構面則分為 「環境層面」與「技術層面」。 iii.

(6) 三、本研究建構出第一回合德懷術專家問卷後,邀請14位不同背景 的Web 2.0專家學者對指標進行修正與建議。經由三回的問卷調查,彙整 其意見與進行統計分析後,得到此評鑑指標之架構為二個評鑑構面、四 個評鑑指標層面,五十七個評鑑指標項目。 綜合以上之研究結果,專家認為,在社會層面中,Web 2.0教學網站 需具備良好的互動,應規劃完整的活動或功能以鼓勵使用者之間進行交 流,以達到良好的社會交流,尤其可以利用討論或共同創作來達成。而 心理層面主要是分配網站中各個成員與管理者所扮演之角色與其賦有 之權力,由於Web 2.0強調的是使用者共同參與,並透過分享來讓知識力 量更加強大,因此該層面受專家重視的程度較不如社會層面,不過專家 認為,使用者在Web 2.0教學網站中扮演的不僅僅只是單一角色,符合了 Web 2.0共享與共用的理念。 在環境層面,專家認為,Web 2.0教學網站的介面與功能必須簡單明 瞭並且平易近人,才能更吸引更多使用者前往參與,因為Web 2.0強調的 就是以「人」為主的互動網路。而技術層面,專家則強調網頁及資料在 每次的變動都應該標示更新時間,才可有效記錄每次內容的變動過程, 以免內容有錯時無法修復,造成教學內容的失誤。. 關鍵詞:Web 2.0、教學網站、評鑑指標、社會技術系統理論. iv.

(7) Construction of Evaluation Indicators for Web 2.0 Instruction Websites Author:Yi-fan, Lee Adviser:Chien, Yu Chun-chieh, Yu. ABSTRACT Web 2.0 is a new concept of Internet. If we can apply the characteristic of Web 2.0 to instructional websites, teachers and students can carry out learning activity gathered around by the network around the world, but also can reach online interactive and co-creative learning realm. However, the characteristic of co-author may make website's content disorderly, so this study will divide evaluation indicators into society and technology, based on socio-technical systems theory. And use it to construct a preliminary evaluation indicator. Then we will invite related area experts to proceed to investigate by Delphi survey. Finally develop a set of Web 2.0 instruction website evaluation indicators. So that teacher can plan Web 2.0 instructional websites effectively according to this indicator. After three rounds of recovery and analysis of the questionnaire, this research is as follows : 1.. Web 2.0 take user as center, and emphasize the characteristics of openness and sharing. If instruction site wants to conform to the Web 2.0 concept, it needs taking interactive and the sociality as the guidance , besides it has the basic features and technology. Among them, the " socio-technical system theory" is composed of the society and the technology, the social dimension in order to explore the interaction of organizations.. 2. Through the socio-technical system theory, it can be drawn up dimensions of evaluation indicators, and it is composed of social, psychological, v.

(8) environmental and technological. Therefore, this study makes evaluation indicators of Web 2.0 instruction website dividing into "social system" and "technical system".And the social system dimension is subdivided into "social level" and "psychological level", the technology system dimensions is subdivided into "environmental level" and "technical level." 3. The study invited fourteen Web 2.0 experts from different backgrounds to make some suggestions and modifications about the indicators after first round Delphi Method Expert survey. We collected the opinions and analyze the result after three times investigations. Finally we got two evaluation dimensions, four indicator levels and fifty seven evaluation entries. To sum up, according to the research result, experts think that Web 2.0 web site should possess interactive characteristic and encourage users to interact with others in social level. Discuss or coauthor can promote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s especially. However, allocating the roles and rights of community members is the major work in psychology level. Because the Web 2.0 put the emphasis on participation and knowledge-sharing, so psychology level is less important than social level. But experts believe that playing not only one role in Web 2.0 web site conform to Web 2.0 sharing spirit. In environment level, experts think that the interface and feature of Web 2.0 web site must be easy so that it can promote users to participate in community. Because people-centered interactive network is what Web 2.0 emphasized. At last, experts emphasize that web page and data should mark up update time when they were modified in technology level. To do so, we can record the content correctly and avoid content missing when error occupy. Keywords:. Web 2.0, Instruction Websites, Evaluation Indicators, Socio-technical System vi.

(9) 目 謝. 錄. 誌 .......................................................................................................... i. 中文摘要 ........................................................................................................ iii 英文摘要 ......................................................................................................... v 目. 錄 ....................................................................................................... vii. 表. 次 ........................................................................................................ ix. 圖. 次 ........................................................................................................ xi. 第一章 緒論 ................................................................................................. 1 第一節 研究緣起與動機 ........................................................................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 .................................................................................... 4 第三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 5 第四節 重要名詞釋義 .......................................................................... 6 第二章 文獻探討 ......................................................................................... 9 第一節. Web 2.0 的基本概念 ................................................................ 9. 第二節 網路教學的特色 .................................................................... 24 第三節 社會技術系統理論 ................................................................ 30 第四節 教學網站評鑑指標之研究 .................................................... 37 第三章 研究設計與實施 ........................................................................... 61 第一節 研究方法 ................................................................................ 61 第二節 研究步驟 ................................................................................ 66 第三節 研究對象 ................................................................................ 69 第四節 研究工具 ................................................................................ 70 第五節 資料處理與分析 .................................................................... 79 第四章 資料分析與討論 ............................................................................. 83 第一節 德懷術第一回合資料處理與分析 ........................................ 83 vii.

(10) 第二節 德懷術第二回合資料處理與分析 ........................................ 96 第三節 德懷術第三回合資料處理與分析 ...................................... 105 第四節. 綜合結果分析 ...................................................................... 112.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 127 第一節 結論 ...................................................................................... 127 第二節 建議 ...................................................................................... 137 參考文獻 ..................................................................................................... 139 一、中文部份 ...................................................................................... 139 二、英文部分 ...................................................................................... 144 附. 錄 ....................................................................................................... 149 附錄一 .................................................................................................. 150 附錄二 .................................................................................................. 153 附錄三 .................................................................................................. 154 附錄四 .................................................................................................. 163 附錄五 .................................................................................................. 171. viii.

(11) 表. 次. 表 2-1 WEB 2.0 之定義 ................................................................................ 14 表 2-2 網路人 1.0 與 2.0 版本的差異 ......................................................... 19 表 2-3 WEB 1.0 與 WEB 2.0 差異 ............................................................... 20 表 2-4 WEB 1.0 與 WEB 2.0 差異 ............................................................... 21 表 2-5 WEB 1.0 及 WEB 2.0 之差異 ........................................................... 23 表 2-6 傳統教室與虛擬教室之比較對照表 ............................................... 28 表 2-7 教學角色的轉變比較表 ................................................................... 28 表 2-8 社會技術系統定義 ........................................................................... 32 表 2-9 一般網站與教育網站評鑑指標之共同向度 ................................... 45 表 2-10 羅綸新之教育性多媒體網站評鑑指標 ......................................... 46 表 2-11 羅綸新與許育彰之中小學教育類網站評鑑指標 ......................... 48 表 2-12 張惠雅之大學校院教學網站的評鑑指標 ..................................... 51 表 2-13 邱明雄之國民小學學校網站評鑑指標 ......................................... 53 表 2-14 曹汝民之非同步網路教學網站評鑑表 ......................................... 55 表 2-15 張超塵之地理教學網站評鑑指標 ................................................. 56 表 2-16 美國十大評鑑網站常用評鑑標準之排序 ..................................... 56 表 2-17 美國十大評鑑網站常用評鑑標準之排序 ..................................... 59 表 3-1 WEB 2.0 教學網站評鑑指標之項目 ................................................ 70 表 4-1 第一回合 「社會系統構面」評鑑指標問卷統計分析表.............. 86. ix.

(12) 表 4-2 第一回合 「技術系統構面」評鑑指標問卷統計分析表 ............. 92 表 4-3 第二回合 「社會系統構面」評鑑指標問卷統計分析表 ............. 98 表 4-4 第二回合 「技術系統構面」評鑑指標問卷統計分析表 ........... 102 表 4-5 第三回合 「社會系統構面」評鑑指標問卷統計分析表 ........... 106 表 4-6 第三回合 「技術系統構層面」評鑑指標問卷統計分析表 ....... 109 表 4-7 項目一第 2、4、10 及 12 題統計數據 ........................................ 113 表 4-8 項目二第 6、7、9、11 及 12 題統計數據 .................................. 116 表 4-9 項目一第 2、4、10 及 12 題統計數據 ........................................ 119 表 4-10 項目一第 2、4、10 及 12 題統計數據 ...................................... 122 表 4-11 問卷題項刪除情況 ....................................................................... 124 表 4-12 重要程度「很高」的指標內容 .................................................. 124 表 5-1 社會層面題項權重......................................................................... 129 表 5-2 心理層面題項權重......................................................................... 130 表 5-3 環境層面題項權重......................................................................... 131 表 5-4 技術層面題項權重......................................................................... 132 表 5-5 WEB 2.0 教學網站的評鑑指標一覽表.......................................... 133. x.

(13) 圖. 次. 圖 2-1 技術系統與社會系統共同運作之概念 ........................................... 35 圖 3-1 典型德懷研究流程圖 ....................................................................... 65 圖 3-2 本研究研究流程圖 ........................................................................... 68 圖 3-3 問卷指標架構圖 ............................................................................... 77 圖 4-1 項目一「社會層面」標準差比較圖 ............................................. 112 圖 4-2 項目一「社會層面」四分位差比較圖 ......................................... 112 圖 4-3 項目二「心理層面」標準差比較圖 ............................................. 115 圖 4-4 項目二「心理層面」標準差比較圖 ............................................. 115 圖 4-5 項目二「環境層面」標準差比較圖 ............................................. 117 圖 4-6 項目二「環境層面」四分位差比較圖 ......................................... 118 圖 4-7 項目二「技術層面」標準差比較圖 ............................................. 120 圖 4-8 項目二「技術層面」四分位差比較圖 ......................................... 121. xi.

(14) xii.

(15) 第一章. 緒論. 本章共分成四節,分別為研究緣起與動機、研究目的、研究範圍與 限制、重要名詞釋義,各節內容如下:. 第一節 研究緣起與動機 近年來網路和資訊科技不斷發展與進步,電腦與網際網路逐漸遍及 於日常生活中,在這知識大量累積的資訊化社會中,教師利用網路技術 來進行教學的方式是越來越普遍。在以往的教學活動中,老師與學生必 須在同一時間、同一地點才能進行活動,使他們在學習上受到了時間與 空間的限制。因此,如何才能突破老師與學生之間存在已久的時空限 制,讓教學資源得以被分享與共用,使普及教育的理想能夠實現,也就 成為目前在教學科技領域中的一項主要研究重心(曹汝民,2001)。目前 教學網站之所以逐漸蓬勃發展,主要原因在於其在學習上具有方便性、 主動性、互動性、合作性和即時性;在內容上具有開放性、快速更新、 虛擬性和多樣化的特色,因此不僅容易吸引學生主動使用學習,還可使 資訊更有效的吸收(龍美娟,2005)。 在知識經濟來臨之際,唯有透過創新性學習(generative learning)以及 不斷的學習,才能適應變遷迅速的社會環境,隨即興起的 Web 2.0 即是 一種創新性的教學方式(陸建國、鍾莉瑛,2006),Web 2.0 是網路運用的 新時代,網路成為了新的平台,它的特點是鼓勵資訊最終利用者,透過 分享,使得可供分享的資源變得更加豐富(引用來源:維基百科,2008), 相較之下,過去各種線上分享的方式則顯得支離破碎,因此若能將 Web 2.0 的特性運用於教學網站上,不僅能讓無法聚集在同個地點的師生藉 由遍佈全球的網路來進行教學,還可達到線上互動分享、共同創作的學. 1.

(16) 習境界。 在這資訊世界裡,網路資源已成為人們獲得資訊來源的重要管道(張 琬翔,2007)。從教育的角度來看,資訊的取得固然重要,但是能確保所 得的資訊具有可信性、有效性、合法性更為重要(邱明雄,2006)。然而 目前大部分網站上的資訊都未嚴格篩選或進行評鑑,使用者只能由自己 來判別或評鑑自己所搜尋到的資訊(羅綸新,2004)。因此處於這樣便利 又多元化的網路空間裡,最令人擔憂的便是網站的內容,許多未經審核 或認可的資訊都可藉著網路平台,迅速傳遞到全球各地,導致網路資源 良莠不齊.尤其是 Web 2.0 共同撰寫的特性,會使網站內容更加雜亂無 章、架構紊亂且缺乏統一性,容易讓學習者無法自發性的前來網站進行 學習,這對於教學網站將會是一大考驗,因此發展網站評鑑指標不僅能 成為教育工作者發展網站資源時之依據,還能讓使用者快速尋得優質學 習環境(ED's Oasis Web Site ,2000),故本研究將以符合 Web 2.0 概念之模 式,建構出一套適用於 Web 2.0 教學網站之評鑑指標。 質化指標建構的主要方式有德懷術、文獻探討法、腦力激盪法、專 業團體模式、提名小組、焦點團體法、及專家判斷法等七種(郭昭佑, 2001)。由於本研究時間與空間有所限制,無法同時聚集所有對 Web 2.0 有所涉獵之專家來進行指標分析,又評鑑指標的建構必須由不同背景環 境的專家對指標進行擷取篩選,才能發展一套適切性之評鑑工具,故本 研究希望能採用不受時間與空間限制的德懷術(Delphi technique)研究方 法。而學者胡俊鍔認為(引自劉協成,2006),德懷術研究法若具備下列 至少一項之情境便可實施: 一、問題解決可由主觀的判斷來得到結果,不須用到精確的統計技術來 分析。 二、研究主題需要有專業知識背景與環境有所不同的專家來提供意見。. 2.

(17) 三、參與專家對所要探討之問題沒有溝通經驗。 四、參與專家太多,無法用會議方式來進行互動,或者參與專家不習慣 當面溝通。 五、參與者須有間隔時間程序來蒐集資料及研究,才可達到有效判斷。 六、成本、時間與空間無法聚集所有專家於同地點召開多次會議討論。 七、參與者的意見嚴重不同或有政治考量,因此必須採匿名方式發表意 見。 八、須避免受數量或個人影響的支配,以確定結果的有效程度。 因此本研究將會利用德懷術研究方法,透過不同背景的 Web 2.0 專 家群之專業知能,獲得其主觀判斷與意見,發展出一套更完善的 Web 2.0 教學網站評鑑指標,讓日後的 Web 2.0 教學網站規劃,能有一個有效的 依據,以協助從事教育工作的教師順利建置具有互動性與發展性的教學 網站。. 3.

(18) 第二節 研究目的 研究主要目的在於發展一套 Web 2.0 教學網站的評鑑指標,讓日後 的 Web 2.0 網站規劃有一個有效的依據,研究所欲達成的目的主要有以 下幾點:. 一、探討適用於 Web 2.0 教學網站之評鑑模式 二、分析 Web 2.0 教學網站之評鑑構面 三、建構「Web 2.0 教學網站」之評鑑指標. 4.

(19) 第三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一、研究範圍 本研究主要是針對 Web 2.0 教學網站進行探討,經參考國內外網站 評鑑指標與 Web 2.0 相關文獻後,找出適用於 Web 2.0 教學網站之模式 以建構出初步指標體系。為使指標更加完善,將運用德懷術研究法,藉 由與 Web 2.0 領域相關的專家學者,經過三回合問卷的歷程,建構出一 套 Web 2.0 教學網站的評鑑指標。 二、研究限制 由於 Web 2.0 的興起,突破單向資訊的傳遞,以主動、個別化的服 務精神,使網路日益蓬勃發展,目前已有許多 Web 2.0 的網站,但由於 研究者時間與人力上的限制,僅發展 Web 2.0 教學網站評鑑指標,若欲 應用於一般的 Web 2.0 網站,需再予以修訂。 德懷術專家問卷是採取匿名方式,參與者可自由的表達自己的想 法,多次的問卷修改與溝通,提供專家樣本反覆思考的空間,並提出完 善的意見。但是非公開的方式會降低人際間的交互影響力,也會失去團 體創造性的腦力激盪與深入討論的情形。. 5.

(20) 第四節 重要名詞釋義 ㄧ、Web 2.0 Web 2.0 這個術語是由全球最大的電腦出版商歐萊理公司(O`Reilly) 的腦力激盪會議上,由該公司執行長 Dale Dougherty 和 MediaLive 公司 的 Craig Cline 共同合作的提出的新概念(引用來源:維基百科,2008)。 Web 2.0 有別於以往傳統的下載、瀏覽式網頁,而是一種上傳、分享、 發佈與建造連接關係,而且他們都有個共同處(林郁萍,2006b):(1)網站 不能是封閉的,必須可以很方便地被其他系統獲取或寫入數據、資料 (2) 用戶應該在網站上擁有完全屬於他們自己的資料 (3)完全基於 Web 來運 作,大多數成功的 Web 2.0 網站幾乎可以完全通過瀏覽器來使用。 二、教學網站 由於網際網路具備人際互動性、資訊共享性、傳播即時性、與內容 多樣性四項特色(張琬翔,2007),故九年一貫課程中特別將資訊教育納 入,並說明資訊融入教學的重要性與目的。教育部為提升國民競爭力, 不僅不斷強化師生的資訊素養,目前還積極鼓勵應用網路於教學活動 上。而教學網站便是一種以超媒體為主的教學方案規劃,利用網路的特 性,創造出有意義的學習環境,培養個體自動學習及支持其持續的學習 活動(Khan,1998)。同時也是一種教師與學生雙向溝通的教學方式(彭森 明,1995)。 三、社會技術系統理論 社會技術系統理論(socio-technical system,STS)是由社會系統(social system)與技術系統(technical system)所組成,社會系統包含組織文化、人 群關係、價值觀、信念、動機、互動型態、學習及適應變革能力等;技 術系統則包含工具、機器設備、技術方法、專業知識等,唯有同時進行 社會系統與技術系統的改變才能提高生產力,提升組織的品質與成員滿 6.

(21) 意度(陳崇志,2005)。 四、評鑑指標 指標是一種評定抽象事物或概念的一組特徵,可具體的被描述並界 定清楚,做為判斷此一抽象事物差異的程度,它是一種統計量數,能反 映出人們感興趣的現象的重要層面,且能對相關層面進行加總或分割, 以達到研究的目的(張琬翔,2007)。王淑怡(2002)歸納國內外專家學者的 研究,發現教育指標的內涵應包括下列七項特性:簡明性、適當性、信 效度、重要性、可行性、可得性及比較性。由此可知,評鑑指標的建構 與使用,可因目的、注意焦點以及個別重點的不同而有所差異。因此建 構評鑑指標時,應掌握研究重點,確認包含了哪些概念及項目為何,依 據此要素形成指標的系統。. 五、德懷術 德懷術係指研究者針對某一主題,邀請相關領域專家進行匿名書面 方式,表達其意見與看法,並經過至少三次的意見交流,獲得共識的一 種研究方法。. 7.

(22) 8.

(23) 第二章. 文獻探討. 依據本研究目的,本章共分為三節:第一節 Web 2.0 的基本概念, 將從 Web 2.0 的由來、Web 2.0 的定義及 Web 2.0 與 Web 1.0 的差異來探 討,用以了解 Web 2.0 的理論基礎;第二節網路教學的特色,探討網路 教學的定義與特性,並且與傳統教學作比較,第三節為社會技術系理 論,將探討社會技術系統之特性與定義,並分析與 Web 2.0 之相關性之 相關性;第四節為教學網站評鑑指標之研究,將會探討國內外網站的評 鑑指標,並利用文獻理論以發展後續 Web 2.0 教學網站評鑑指標之問卷 設計。. 第一節 Web 2.0 的基本概念 一、Web 2.0 的由來與特色 隨著網路環境的蓬勃發展,科技技術之進步,上網人數暴增及數位 產品的不斷創新之下,網路已逐漸成為一個強調使用者共同參與並建構 內容的新世代-Web 2.0(林伯峰,2007)。許多人誤以為 Web 2.0 是一個 技術的標準,但其實這只是一個用來闡述技術轉變的術語,它包含了技 術架構及應用軟體。它的特點是鼓勵作為資訊最終利用者,透過分享, 使得可供分享的資源變得更豐富,相較之下,過去各種網上分享方式則 顯得支離破碎。微軟(2007)提出了 2007 年網路的八大數位趨勢: (一) 社交網路社群的觸及率與角色範圍將擴大:廣告量大增,過多 則容易成為垃圾郵件。 (二) 由使用者提供的內容將愈來愈普及且多元化:自己參與產出的 產品,才會期待他人談論。 (三) 參與虛擬世界將成為新興的休閒娛樂:虛擬世界將成為自己創 造的世界。 9.

(24) (四) 2007年最熱門行銷話題為擴大效應(amolification):網路世界的 活動不在有開始和結束的時間,即使推出多年的東西,仍可能 被新群眾發現。 (五) 2010年之前,搜尋引擎將佔亞洲數位廣告支出之30%:行動搜 尋要的不再是瀏覽,而是發現。 (六) 網路影音的潛能將在2007年全面被釋放: youtube將可能取代 DVD與電視。 (七) 離線媒體的數位交易將越來越普及:未來的上班族生活將可能 利用行動數位來解決生活問題,例如利用行動電話收發信件與 查看新聞。 (八) 期待已久的行動內容時代,將在2008 年到來:數位格式的影 音產品將越來越受歡迎。 網路在過去被稱為 Web 1.0,而現今的網路則稱做 Web2.0。這樣的 改變是連續而非瞬間改變的,在網路泡沫化後的這段時間裡,有許多新 興的企業加入網路服務的行列,大多數是由舊的 Web1.0 企業引進新的 技術與創意,邁向 Web2.0 化的產物(王幸瑜,2007)。 Web 2.0 這個術語是由全球最大的電腦出版商歐萊理公司(O`Reilly) 的腦力激盪(brain storming)會議上,由該公司執行長 Dale Dougherty 和 MediaLive 公司的 Craig Cline 共同合作的提出的新概念(引用來源:維基 百科,2008)。Web 2.0 ( Eric, 2005)文中指出,Dougherty 在 2004 年提出 Web 時,正處於復興時期,當時有著不斷改變的規則和不斷演化的商業 模式,他認為,「DoubleClick 是 Web 1.0,Google AdSense 則是 Web 2.0; Ofoto 是 Web 1.0,Flickr 則是 Web 2.0;線上大英百科是 Web 1.0,維基 百科是 Web 2.0;個人網站是 Web 1.0,部落格是 Web 2.0(blogging)」。由 此可知,web 2.0 有別於以往傳統的下載、瀏覽式網頁,而是一種上傳、. 10.

(25) 分享、發佈與建造連接關係,所以 web 2.0 的本質就是互動,但其中所 衍伸出來的意義絕對不只這些,因此鄭貴云與陳瑩貞(2007)提出 web 2.0 的五大特質: (一) 分享(Sharing): 為藉由網路的雙向效果,作者跟讀者可透過網路的互動在同一 個平台中,各自表演與創作,共同分享內容。 (二) 介入(Involvement): 讓廣告也能變的雙向溝通,可以由消費者主動決定要在什麼時 間看什麼廣告,因為工具跟門檻的降低,消費者可輕易透過網 路介入廣告。 (三) 重組(Remix): Web 2.0使得行銷者必須重新組合4P(產品/Product、價格 /Price、通路/Place、促銷/Promotion)或4C(顧客經驗/Customer experience、顧客關係/Customer relationship、溝通 /Communication、社群/Community),在這廣大無限的開放空間 裡,須重新組合去了解消費者要的是什麼,藉由分享使消費者 都擁有豐富的消費者體驗。 (四) 開放(Freedom): 開放的環境造就了更自由的溝通平台與溝通態度,當使用者對 同一內容有相同興趣時,及會產生主動溝通,再而重組修改, 創出新內容。 (五) 主動(Initiative): 主動就是web 2.0所創造出的新消費者特徵,並且產出前面四 點,在這樣的開放空間下願意主動積極分享、大膽表達等。 林希展與盧諭緯(2006)則認為 Web 2.0 具有三大特色:. 11.

(26) (一) 以使用者為中心,只要是網站上的行為都須以使用者為中心作 為出發點,例如鼓勵使用者參與內容創作以及使用者間的互 動。 (二) 開放與分享的重要性,鼓勵使用者開放性的討論,創造出互動 分享文化,豐富使用者的經驗與網站的資源。 (三) 強調使用者網絡的延伸性,可稱之為網絡效應,經由服務的提 供形成去中心化的型態。 Tim O’Reilly(2005)在「What is Web 2.0」中提到 Web 2.0 有七項特 色: (一) 以網路為平台: 以網路為平台組成類似太陽系的網狀系統,延伸至各個邊緣。 (二) 集體智慧: 利用網路力量來集合參與者的集體智能,增加核心價值。 (三) 資料成為下一個Intel Inside: 擁有獨特難以再造的數位資料庫資源。 (四) 終結軟體發展週期: 參與者動態的互動方式而產生連結及查詢,可持續更新服務以 取得競爭優勢。 (五) 輕級程式設計模式: 簡單且可編寫的軟體設計模式,並以保留部份權利的方式,使 參與者透過新穎且有效的方式,將現有的元件整合以創造價 值。 (六) 超越單一層次之軟體: 軟體不僅限於電腦平台,而是超越單一設備平台。 (七) 豐富使用者體驗:. 12.

(27) 利用共同參與特性,凝聚網路服務和內容,提供豐富的用戶經 驗。 從以上特色可看出 Web 2.0 成功之處在於強大互動功能及使用者主 動參與的機制,尤其是 Web 2.0 的支持者皆認為,Web 的使用正日漸以 交互性和社會性為導向,且相關網頁互動技術的支援亦不可或缺,林郁 萍(2006a)整理出其相關技術如下: (一) RSS(Really Simple Syndication): 是一種透過XML特性所制定的格式,此技術可在使用者訂閱某 網站後,RSS Reader會定時讀取該網站之最新消息,且可將多 個網站統整在同一瀏覽頁。 (二) 資源描述結構(Resource Description Framework,簡稱RDP): 用來表達關於網路上存在資源的語言,例如頁面標題、作者及 修改時間等。 (三) AJAX(Asynchronous JavaScript and XML): 是一種建置互動式網頁應用的網頁開發技術,可以只向伺服器 收送必需的數據,因此在伺服器和瀏覽器間交換的數據大幅減 少,可得到較快速的回應及節省頻寬。 (四) Atom: 與RSS一樣,亦是XML格式的應用,但沒有RSS版本混亂的問 題,利用Atom API技術,可在不同平台上發表、修改即刪除資 訊。 黃彥達(2007b)提到若企業能將利用以上技術,將網站 Web 2.0 化, 將會有以下三大好處: (一) 公司網站「Blog化」可讓網站在搜尋引擎排名較前。 (二) 公司網站「物件化」使公司網站在訪客數不高時還能做宣傳。. 13.

(28) (三) 公司電子報「Rss化」能突破各式反垃圾郵件系統,確實將資 訊送達客戶手上。 因此在 Web 2.0 的時代裡,可以達到「使用者即使不上我的網站, 仍然能夠接觸到我」的境界,讓自己化身千萬,整合進網路世界的每個 角落。 二、Web 2.0 的定義 Web 2.0 的定義目前仍沒有一定的版本,學者也針對不同的研究取 向而對其有不同的強調,皮耶.歐密德爾則認為(引自黃麗秋, 2007)Web2.0 是一種幫助大家工作、分享及互助的工具,這個理論是以 「人性本善」為出發點,所以結合使用者智慧必能產生好的東西,世界 也會因此而改變。Web2.0 下發展出的新資訊網可說是一個多對多的協 同創作網路,強調使用者開始注重動態參與,而非靜態且被動地接受及 瀏覽資訊,將會有越來越多人樂於與同儕進行參與和創作(崔雨蓉, 2008)。下表 2-1 則為蘇健華(2007)整理出幾位研究者對於 web 2.0 之定 義。 表 2-1 web 2.0 之定義 研究者. 定義. 詹宏志(2007). Web 2.0 就是各式各樣的C2C,包括:內容、交易、通訊。 Web 2.0 的內容不再由一群專業者提供;而是自己的心情 日誌、相簿(無名小站)、自拍影片(Youtube)、自我觀點的新 聞評論(Digg)或共同建造的知識平台(Wikipedia)等。. Tony Patton(2007). Web 2.0運動背後的推動力是將Web當作一個平台。這一概 念有多方面的含義,其中關鍵的內容包括用戶的參與、豐 富的用戶體驗、資料的重要性、由網路服務驅動、鬆散聯 合的Web。. 14.

(29) 表 2-1 web 2.0 之定義(續) 研究者. 定義. 林克寰(2006). Web 2.0有幾個常常被拿出來講的特性,一是「使用者貢獻 內容」,一是「長尾效應」 。另外強調資訊的可互通性 (interoperability),也就是讓原本存在於各種不同器材上的 內容,能得以在單一的數位平台上互通有無的性質。. 黃彥達(2007). Web 2.0 是用戶參與,聯繫,共享,以形成規模經濟的過 程。. 梅田望夫(2007). Web 2.0的本質就是: 「肯定網路上不特定多數人(或企業) 並非被動的服務享受者,而是主動的創作者,並積極地開 發技術或服務,鼓勵這些人參與」。. 資料來源:蘇健華(2007). 由以上定義可以發現,Web 2.0 降低了技術門檻,即使是非資訊的 瀏覽者也可以輕鬆在網路上寫下自己的想法及感受,把自己的經驗與人 分享,不再需要花許多時間去學會一個軟體或一種技術(陳勇延,2007)。 排除這種技術問題後,就只剩下觀念與創新的挑戰。 陳信方(2006)提到 Web 2.0 與 Web 1.0 最大的不同,在於使用者本身 的參與度及主動性,每位使用者在 Web 2.0 時代中可以自主選擇,主導 一切,並利用分享過程,將自身作品散布到全世界。陳勇延(2007)亦提 出幾項 Web 2.0 時代下的產物,可更加清楚 Web 2.0 之真正意涵,整理 如下: (一) 部落格(blog): 是Web 2.0的代表產物,是按時間順序排列文章的網路日誌,其 特點有「逆時序排列文章」 、 「固定網址」 、 「單篇迴響」及「引 用機制」 ,除了發表文章外,還帶動相互連結與互動分享。 (二) 維基(wiki):. 15.

(30) 是一個可以支援集體書寫的網路系統,所有網友皆有權限可修 改文章及共同編輯頁面,且程式可記錄每一項改變,並具有回 復版本之功能,最具代表性的是維基百科(wikipedia),可信度 接近大英百科全書。 (三) 社會書籤(Social Bookmarking): 是一種超連結的收藏和分享的社會性軟體,使用者可透過它來 收集、分類及匯集感興趣之網路訊息,如圖片、新聞資料等。 部落格主要是分享自己撰寫的作品,社會書籤則是分享自己編 選的作品(閱讀經驗)。 (四) 網路相簿: 可在網路上儲存並分享數位照片,可讓不喜文字敘述之使用者 利用照片說故事,也可為每張照片加上標籤,方便檢索。 (五) 播客(Podcast) : 是蘋果電腦音樂播放器(iPod)與廣播(broadcast)的合成詞,是一 種在網路上發佈並允許用戶訂閱的電台節目傳播技術,允許個 人創建與發佈,因此人人皆可做出屬於自己的電台節目。 (六) 影音部落格(vlog) : 讓使用者上傳、觀看和分享影音短片的傳播技術,並且可以進 行討論與互動,例如YouTube。 McLean、Richards 與 Wardman (2007)亦提到,Web 2.0 成功的關鍵 要素包含以下幾點: (一) RSS可快速傳播及認識新資訊: 一種能夠自動通知用戶網站上新的內容或利益的服務。越來越 多醫學期刊也有提供RSS服務機制,這樣才能使讀者在上網 時,自動化的”持續搜尋”所感興趣的最新訊息。. 16.

(31) (二) BLOG描述最新趨勢: 不只是取代個人網頁和電子佈告欄,部落格已經逐漸成為 web2.0熱門且有影響力的象徵了。他跨越了作者必須懂得如何 撰寫HTML語法的限制,因而可以簡單的自我創造新訊息、連 結及各種議題的評論。部落格不算是正式的線上雜誌,而是反 映作者個人想法的文章,一般來說,最新文章會在頁面最上 方,呈逆時排序,可以彌補搜尋引擎無法以日期搜索的缺點。 部落格對於那些只希望以不拘束和快速的方式去注意一些主 題,而不是用像是學術期刊那種專家且精確的方式來收集的方 式的人是非常有用的。 (三) WIKI進行分享知識: 維基能讓任何用戶快速新增、刪除及修改內容,並擴散蒐集相 關連的網頁,他能自由的被取得、增加、觀察及組織。以此種 web 2.0共同參與或集體創作原理而成功的案例就是線上維基 百科 (http://wikipedia.org),其中有100多萬條目,任何用戶都 可進行修改。這種民主的wiki模式已讓維基百科的文章集體創 造更多的”點擊”,並且比傳統的線上百科(例如大英百科)更能 適應變化,比較過後還發現維基百科與大英百科的準確性是非 常相似的。維基目前已運用在許多領域,例如學術機構、企業、 軍隊及社區,現在甚至有許多會議提供blog或wiki,以方便會 議前的連繫。 (四) podcasts讓資訊更有流動性: 播客相當於視覺的影視廣播(vodcasting),能將音訊及視訊從網 路下載到mp3或mp4撥放器(包含iPods),yahoo有一個專門的搜 索播客的搜尋引擎( http://podcasts.yahoo.com),而播客一詞出. 17.

(32) 現在2005年新牛津美國詞典中變證明了他受歡迎的程度。目前 也廣泛應用於醫療學校為學生講課的課程上。. 三、Web 2.0 與 Web 1.0 之差異 網路作家蔡志浩(2006)提出 Web 1.0 與 Web 2.0 的關鍵差異是易用 性(usability),以往稱為 Web 1.0 的年代,要有相當的技術知識才能上 網,且要有更多技術知識才能在網路上以製作個人網頁的方式發表言 論。在那個年代,網路可以用,但不好用。即使有了技術知識,還是不 夠好用。只有在這樣的脈絡中,才能看清 Web 2.0 的本質。Web 2.0 不 只是有新技術的成分,最重要的是,這些新技術把網路的複雜性隱藏得 更好,讓網路更好用。簡單地說,Web 2.0 就是比 Web 1.0 更好用的 Web。 粟四維(2007)則認為,在 Web 1.0 時代,網路依然是電腦桌面的延 伸,但 Web 2.0 時代,因為集體協作,整個網路成為平台,甚至未來大 多數的資訊和公事都可在網路上完成。此種區別是十分關鍵的,因為這 意味著資訊時代將從以往的 PC 操作系統為平台,進化到 PC 只算是全球 網路平台介面,且只是介面之一。 詹宏志(2007)於清華大學網路系列講座中提出 1.0 與 2.0 間差異的分 析: (一) 在行為主軸上,從下載變成上傳: Web 1.0 的網路行為是隨波逐流,彷彿無目的逛街,重點在於 網頁的「取得」與「看」,共通的搜尋力量創造出搜尋引擎; Web 2.0的主要行為是「上傳」與「分享」 ,不是瀏覽別人的網 站,自己就是網站本身。 (二) 精神上,從企業到社群: Web 1.0 的網站由企業或組織主導;Web 2.0 則是由社群、朋 友間的串聯推動而成。 18.

(33) (三) 主體上,從網主到網友: 從 web owner 移動到 web user;服務者從提供最好的內容, 轉為提供一個讓大家自由創作與工作的平台。 最重要的是,這些都形成一種「沒有目的的目的性」-社會連結 (Social Networking),並非原本的目標,卻自然導向這樣的結果。此外, 在 Web 2.0 的時代,服務本身一定要創造更多相遇、創作的機會。詹宏 志(2007)亦使用社會發明(Social Invention)一詞來形容 Web 2.0,一個人 的想法,顯然引發許多人的共鳴,最後連結成為眾人的嚮往。這就是 Web 2.0 的底層意涵—關鍵在於因為眾人的「參與」而完成,不是靠創意本 身就能形成。 Elinor 提到,網路使用者都希望看到立即性結果,否則就會離開(陳 智文譯,2006)。因此速度、軟體、互動的能力和立即性結果是 Web 2.0 成功的重要面向。例如,使用者可自由創作與編輯的維基百科全書,就 顯示出大家對「立即回饋與循環」的偏好。這也顯示出 web 1.0 與 2.0 的具體差異。 「數位之牆」創辦人黃彥達(2007a)對 Web 1.0 與 2.0 的差異提出「關 係」的觀察:Web 1.0 的內容是「以內容瀏覽為目的」,而 Web 2.0 的 內容則是「以關係建立為目的」,內容只是用來建立關係的工具罷了。 博庫數碼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薛良凱(2006)提出「現代網路人」 與「以前網路人」的差異,而他也以 1.0 與 2.0 版加以區隔,如表 2-2 所 示。 表 2-2 網路人 1.0 與 2.0 版本的差異 網路人1.0. 網路人2.0. Email. MSN. 隨身碟. 大容量信箱(網路硬碟). 19.

(34) 表 2-2 網路人 1.0 與 2.0 版本的差異(續) 網路人1.0. 網路人2.0. 數位相機+硬碟. 手機相機或數位相機+電子相簿. 網購. 網拍. 下載檔案. 分享檔案. 看. 寫. 會存. 會找. 資料來源:薛良凱(2006). Tim O'Reilly(2005)提出由於 Web 2.0 的定義很難清楚表達,所以得 由例子來釐清 Web 2.0 的概念,整理出下表 2-3: 表 2-3 Web 1.0 與 Web 2.0 差異 Web 1.0. Web 2.0. DoubleClick. Google AdSense. Ofoto. Flickr. Akamai. BitTorrent. mp3.com. Napster. 線上大英百科全書(Britannica Online). 維基百科全書(Wikipedia). 個人網站(personal websites). 部落格(blogging). evite. upcoming.org和EVDB. 網域名稱思考(domain name speculation). 搜索引擎優化(search engine optimization). 頁面流覽(page views). 每次點擊成本(cost per click). 螢幕擷取(screen scraping). 網路服務(web services). 發佈(publishing). 參與(participation). 內容管理系統(content management. 維基(Wikis). system) 目錄/分類) (directories/taxonomy). 標籤/分眾分類(tagging/”folksonomy”). 忠誠度(stickiness). 聚合(syndication). 資料來源:Tim O'Reilly(2005). 20.

(35) 王幸瑜(2007)提出 Web1.0 與 Web2.0 的網路服務差異性,她認為, Web1.0 的入口網站服務是以將人工篩選過的內容和服務張貼在首頁 上,由網友點選使用,而使用者必須先學會複雜的網頁編寫語言,才能 架設個人網站,且不容易互動和共享內容;Web2.0 的網路服務則強調 網友參與互動的特性,入口網站服務是由系統自動偵測當天網友點閱率 最高的熱門影音文章及網站服務,自動顯現在首頁上供人點取,像雅虎 奇摩網站台灣區總經理鄒開蓮(2007)所說:「Web2.0 將入口網站變成出 口網站了!」,其所提供的架設個人網站服務,讓網路使用者可以利用既 有的簡單介面就可設計出個人化的部落格,且能夠輕易的連結與留言互 動,網站上所提供的影音內容不再限於專業公司製作,每個人都可以是 電影導演或影歌星,上傳自製的影音內容,如果受歡迎,還能迅速打開 知名度。就像 Google 將自己定位為出口網站,引領著使用者離開當前的 困頓,前往真正的資訊所在,所以對 Google 來說,使用者越快離開 Google 頁面,代表它越成功,達到越是能幫助使用者離開的地方,就會讓人更 想回去,所以在 Web 2.0 時代,所有的入口網站都轉型成為平台的提供 者,讓使用者自己創造出網站所沒有提供的新服務,讓使用者擁有更多 自主權,也讓網路產業產生更多的合作(林郁萍,2006a)。 天下雜誌(2006)整理出 Web1.0 與 Web2.0 之比較如下: 表 2-4 Web 1.0 與 Web 2.0 差異 Web1.0 人工篩選合適的內容和服務,放. Web2.0 入口網站. 在首頁上,提供給網友點選使用。. 系統自動偵測當天最多網友點閱 的影音文章和最熱門的網路服 務,自動呈現在首頁上。. 21.

(36) 表 2-4 Web 1.0 與 Web 2.0 差異(續) Web1.0. Web2.0. 使用者需要先學會複雜的網頁編. 個人網站. 利用既有的簡易介面,就能設計出. 寫語言才能製作個人網站,且不. 個人化的部落格,並提供串連和留. 容易互動和共享內容。. 言進行彼此互動。. 利用Flah動畫等形式呈現橫幅廣. 廣告. 系統自動依照網友文章內容,搜尋. 告,並放在網頁顯著位置,吸引. 出關鍵字,並依照該關鍵字呈現關. 網友點閱。. 連式廣告。. 由專業的影片和唱片公司製作影. 影音. 每個人都是電影導演或歌星上傳. 音,提供部分片段上傳至網路上. 自製影音作品。只要有人喜歡,就. 供人觀賞。. 可以迅速打開知名度。. 資料來源:天下雜誌(2006). 林伯峰(2007)針對以上 Web 1.0 與 Web 2.0 網站比較,歸納出 Web 1.0 到 Web 2.0 之間的轉變: (一) 網站本身也由過去的宣傳工具、展示場所轉變為內容提供者與 內容使用者交流換資訊、經驗交流的平台。同時也更強調運用 網路接觸全球性的利基市場。 (二) 網站經營者的角色已經從過去的內容提供者、分配者、控制者 轉換成整合者、技術工具提供者的角色。 (三) 使用者的權力提升,不只是資訊接收者更是內容的創作者、提 供者,主導網站呈現的面貌。 (四) 精神面則是秉持著開放的態度,鼓勵使用者參與、信任使用者 提供的內容、運用集體智慧,創造出多元化的網站內容。 本研究將以上學者所提的 Web 1.0 及 Web 2.0 之差異整理如表 2-5:. 22.

(37) 表 2-5 Web 1.0 及 Web 2.0 之差異 Web 1.0. Web 2.0. 使用者必須先學會複雜的網頁編寫語. 使用者可以利用既有的簡單介面就可設. 言,才能架設個人網站,且不容易互動. 計出個人化的部落格,每個人都可以是電. 和共享內容. 影導演或影歌星. 網路僅是個人電腦的延伸. 網路成為集體協作的平台. 只能看、只能取的搜尋引擎. 上傳與分享的互動平台. 由組織去主導網站. 由自己與社群所形成的網站. 個人封閉的網路世界. 更多相遇及創造的機會. 以內容瀏覽為目的. 以關係建立為目的. 宣傳工具、展示場所. 內容提供者與內容使用者交流換資訊、經 驗交流的平台. 資料來源:本研究整理. 從以上學者提出的差異性可以看出,1.0 時代的商品是「資訊」, 所有發展都圍繞在「如何處理資訊爆炸」,不論網站還是搜尋引擎。而 Web 2.0 時代的商品則是「關係」,議題是「如何處理關係不足」及「如 何處理關係爆炸」。簡單來說,Web 2.0 的商品只有一個,就是「人」。 Web 1.0 時代,我們需要內容專家來幫我們經營早期的網路公司;Web 2.0 時代,我們需要的則是社會學家,指引我們如何引導人們在虛擬社 會中互動。. 23.

(38) 第二節 網路教學的特色 一、網路教學的定義 網際網路(Internet),特別是全球資訊網(World Wide Web)已成為許 多人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份,全球資訊網也正逐漸普遍應用於教學 上,Wim 與 Peter(1998)也指出,在強調教育方式創新與變革的時代,下 列需求逐漸受到重視:彈性化、滿足學生的個人需求、整合學習、工作 環境及以能力為需求的教學系統,因此遠距教學的方式才如此蓬勃發 展。網路教學指的是教師將教學活動延伸至教室外、甚至學校之外,且 透過網路,利用 E-mail、BBS 等工具進行雙向互動、溝通、函授與學習 (施能木,1998)。簡單的說,網路教學就是老師與學生都不用到傳統的 教室去上課,只要上網到網路教室中亦可以選課,拿學分,修學位(陳年 興,2000)。 由於網際網路的通訊功能可以跨越時空的隔閡以及 Web 可以提供 超媒體與超文件的內容與互動的機制,使得 Web 成為一個非常重要且具 有彈性的學習環境(陳年興,1998)。愈來愈多的教師都將教學環境移轉 到網路上,利用網路從事教學的工作。這些以電腦為媒介的介面必須以 有效率的學習來建構基礎。大部份的虛擬教室都是以網路通訊工具來實 行,例如 E-mail、線上對話等。這些工具有利於交換訊息、圖片等等, 透過適當的支援來進行教學活動(Chris & Lindsay, 1998)。 一般的教學包含教學者、學習者與教材三個要素:教學者使用的教 材、教學方法、教材設計及學習資源,教學時配合學習主題提供不同的 教學方法,教學情形的掌控、學習社群的互動模式、教學回饋與獎勵, 以及學習者一連串的認知過程與新的創造活動,最後到學習的評鑑方 式,都是教學活動所應注意的要件,且教學網站的教學層面及學習社群 的溝通層面也是非常重要的(龍美娟,2005)。在方式的採行上,吳鬆亮 24.

(39) (2005)整理出兩種網路教學模式: (一) 同步式網路教學: 同步式網路教學強調的是一種即時的資訊傳輸,即所有參與教 學活動的人員,包括教學者與學習者,可在同一時間透過傳輸 即時的影像語音或文字進行教學及討論。如視訊會議、線上即 時討論等。 (二) 非同步式網路教學: 非同步式網路教學則是可將學習內容長時間放置在教學網站 上,學習者不受時間與地點的限制,隨時上網進行學習,其教 學活動如非同步的影像教材、非同步的討論環境、或非同步的 課後活動空間等。 二、網路教學的特性 近幾年來由於全球資訊網路的推行與個人電腦(PC)硬體價格的下 跌,促成電腦普及率的提昇,加上全球資訊網加入多媒體的特點,與網 路範圍的急速擴張,漸漸形成資源豐富的大型線上資源,而這種網狀技 術也可能會徹底改變我們學習的方式以及企業教育訓練的模式(Karen, 1998)。這種非同步的網路遠距教學方式,有別於傳統教學導向的教學方 式,與傳統學校教學相比較,網路學習環境開創新的學習典範,在教學 活動中較注重學的活動而非教的活動, 因此網路學習環境依據學者林奇賢(1999)的整理,具備下列幾點特 色: (一) 破除學習時空的限制 網路環境使學習者不再受時空的限制,只要在網路環境下隨時 隨地都可以進行學習活動。 (二) 多元化的學習資源. 25.

(40) 網路學習環境中的學習資源,使得教材可以透過多種形態呈 現,以增進學習者對學習內容的瞭解以提高學習興趣。同時多 媒體的學習資料較能吸引學習者的注意,使學習者在解讀所接 受的訊息時能夠更為正確。 (三) 互動性的學習方式 互動能夠使學習者有參與感,而不只是一個旁觀者;進而增進 學習的效果,學者普遍贊同在教學的過程中提供越多的互動, 將能提高學習者的興趣。 (四) 個別化的學習 全球資訊網像是一個豐富的資料庫,建構成一個個別化學習最 佳的學習環境,因此網路學習環境將可以彌補傳統教學的不 足,採用學習者控制的方式設計,學習者將選擇適當線上教材 學習以符合本身的程度與需要。 (五) 建構主義學習型態 全球資訊網中由於搜尋資料的便利性,因此鼓勵學習者主動建 構知識,在建構過程中學習者主動積極參與,是學習過程的重 要因素,與網路學習環境中的學習控制方式相同。 (六) 家長的參與 在傳統的教學中家長參與學習活動實在太少,網路學習環境可 使家長與學童一起在家中進行學習活動之外,如此也使家長藉 由網路學習環境瞭解學童學習情況。 (七) 教師角色的轉變 網路學習環境中使教師由教材內容的呈現者,轉變為學習過程 中的輔導者、夥伴與學習資源提供者,教師將在未來網路學習 環境中扮演更多元的角色。. 26.

(41) (八) 科際整合 因為網路學習環境不受傳統分科教學的限制,因此在學習策略 與課程設計上將不必考慮科目劃分。 Guzdial 和 Weingarten(1997)提到,當教學結合網路科技時,會產生 一個新的學習環境,主要特色為網路環境可以提供學生一個真實情境的 內容刺激,鼓勵學生在真正的學習活動中進行學習;在學習的過程中, 學生除了學習外,還可和同儕互動進行合作學習,並汲取別人的知識來 建構自己的新知識。換句話說,將網際網路整合到教室中可帶來以下好 處(CAST, 1997): (一) 增強內部與外部資訊的存取 (二) 增加與專家溝通的機會 (三) 提升師生學習的動機與機會 由以上可知,在我國現有的硬體架構與規劃已經漸漸成熟的狀況 下,網路教學已逐漸普遍,而結合現有教學內容,並運用現有教學模式 的網站社群建置活動,將是下階段網站教學應重視的工作。 三、傳統教學與網路教學之差異 張靜嚳(引自陳志昌,2001)認為傳統教學是由老師以面對面的方式 傳授教材給學生,雖然有簡單、快速又省時的效果,但也面臨師生互動 管道不多及上課時間與地點的限制。相對的,網路教學雖具有多媒體教 學、不受地域、時間的限制,但也面臨可能缺乏即時的學習指導、以網 路進行學習的進入障礙的問題。 Starr(1994)針對傳統教室與虛擬教室做了比較與對照,如下表 2-6 所示:. 27.

(42) 表 2-6 傳統教室與虛擬教室之比較對照表 傳統教室. 虛擬教室. 一致的學習步調. 不同的學習步調. 說和聽:同時間內僅有一人進行,. 打字和閱讀:多人同時進行,學生主. 大部分是老師說、學生聽. 動參與. 傳統教室. 虛擬教室. 同時同地. 隨時隨地. 傳統教室. 虛擬教室. 不適合互動. 混合多種互動方式. 個人作業居多. 以小組進行活動與作業. 學生須作筆記. 自動完成筆記,可儲存且能隨時複習. 電腦資源對教室的學生而言是無. 電腦資源是整合課程的設備之一. 用的 資料來源:Starr(1994). 在網路教學的新世紀中,透過網路資源及教師的引導,學生可依其 個別需要主動學習,教學的角色必定有所轉變,教師運用適當的教學方 法與媒體,發揮網路超媒體功能與網路即時性自動化效果,可提升學習 效果。以下就教學角色的轉變說明如下表 2-7(戴建耘、翁榮銅,1999): 表 2-7 教學角色的轉變比較表 項目. 課堂教室. 網路教學. 學習主體. 由教師主導,學生被動學. 以學生為主體,主動建構知識,結. 習。. 合文字、圖形、影像、動畫等聲光 效果,幫助學習成功。. 時空因素. 受時空限制,知識來自於單 結合網路資源,不受時空影響,自 一管道與方式。. 我學習,知識來源多元化。. 28.

(43) 表 2-7 教學角色的轉變比較表(續) 項目. 課堂教室. 服務對象. 以班級集體實施教學,成效 可因應不同課程教材需要與學習進 由學生個別體會。. 網路教學. 度,適才適性發展,並運用師生同 儕互動機會,增進學習效果。. 處理速度. 師生面對面接觸,增進效能 可利用網路即時性、多元化與自動. 與工作效. 的空間有限。. 能. 化效果特性節省人力資源,並可因 應不同學習需求,賦予彈性,強化 學習效果,且供需亦可獲得平衡發 展。. 發展性. 教學系統較封閉,不易擴. 可利用網路功能蒐集、傳送與使用. 展。. 資訊,增進親師、師生、學校行政 互動機會與品質,並兼顧個別化需 求,具發展潛能。. 資料來源:戴建耘、翁榮銅,1999. 透過比較對照,可發現藉由電腦的多媒體影音功能與教學互動方 式,不僅能強化課堂教室教學的不足,還能讓學習過程更加多元化,讓 教學達到無遠弗屆,永遠流傳的可能性,使教學越來越有成效。. 29.

(44) 第三節 社會技術系統理論 一、社會技術系統理論的由來 社會技術系統理論(socio-technical system,STS)是由 Trist 及 Emery 於 1978 年所提出,他們通過對英國煤礦中長壁採煤法生產問題的研究,發 現單單分析企業中的社會層面是不夠的,還必須加強技術方面。他們發 現,企業中的技術系統(如機器設備和採掘方法)對社會系統有很大的影 響,而個人態度和群體行為亦受到人們在其中工作的技術系統的重大影 響(孫耀君,1999)。因此,必須把企業中的社會系統(social system)與技 術系統(technical system)作結合,社會系統包含組織文化、人群關係、價 值觀、信念、動機、互動型態、學習及適應變革能力等;技術系統則包 含工具、機器設備、技術方法、專業知識等,而管理者的主要任務就是 要確保兩個系統能相互協調,唯有同時進行社會系統與技術系統的改變 才能提高生產力,提升組織的品質與成員滿意度(陳崇志,2005)。 林祥章(2008)提到,過去在設計方法、生產流程、員工訓練多著重 於技術層面的最佳化,而忽略了社會層面的考量,導致無法解釋為何企 業花費大筆資金引進技術或設備卻造成效果不佳成效的現象 (Pasmore,1988),且早期社會技術系統的觀點多是應用在工作設計的分析 上,因為過度重視組織內部因素,以及僅從社會心理學的觀點出發,而 受到些批評(Emery & Trist, 1972),於是全面性的社會技術系統觀念便因 應而生,開始考量社會面與技術面之間的互動對組織績效的影響(丁庭 宇,1986),因此每一個組織都應該由人(社會系統)所組成,並且運用工 具技術及知識(技術系統)去生產產品或提供服務以滿足客戶的需求,而 組織效能的提昇則在於社會與技術系統是否有良好的搭配,以符合外在 環境的需求(Pasmore,1988)。 目前在社會技術系統觀念上的改善,是將所謂社會系統範疇從早期 30.

(45) 員工個體層次或社會心理學層次,擴大到組織層次的社會系統與環境層 次的社會系統(Jacobs, Keating & Fernandez, 2000)。且若要解決管理問 題,只分析社會系統是不夠的,還必須分析研究技術系統對社會及對個 人心理的影響,而從管理的績效到組織的績效,不僅取決於人們的行為 態度及其相互影響,亦取決於人們工作所處的技術與環境,其中,技術 的要求會限制工作組織可能的類型,但工作組織也有本身獨立於系統之 外的社會與心理特質(丁庭宇,1986)。由此可知,STS 可說是由社會、 心理、環境和技術系統四個部分所組成(Trist & Bamforth ,1951)。因此社 會技術系統觀點的應用,不再限於個體層次工作行為的分析,而是導向 將社會技術系統的觀念提升到組織層次的制度設計與績效提升,甚至應 用到設計學習型組織上(Molleman & Broekhuis, 2001)。 二、社會技術系統理論的定義 孫耀君(1999)提到,社會技術系統學派認為組織既是一個社會系 統,又是一個技術系統,且技術系統可說是組織與環境進行聯繫的中介。 塔維斯托人際關係協會(Tavistock Institute of Human Relations)的成 員認為,社會技術系統代表任何生產系統都需要一個技術的組織(設備與 處理的工具)以及一個將完成必要職務的各個人加以聯繫起來的工作組 織。社會技術系統可說是產業的一部份,必須滿足產業的財務狀況,因 此社會技術系統事實上有社會、技術與經濟的面向,各面向相互依賴, 但也都有其獨立的價值(丁庭宇,1986)。 Molleman 與 Broekhuis(2001)認為應用在組織層次的社會技術系統 的觀念,可以是勞動力市場狀況、技術的創新程度、全球化程度、政治 因素以及文化差異等等。並提到學者認為技術系統因素包含了生產製造 作業相關技術能力與資訊處理與溝通相關能力;社會系統因素則包括了 工作設計、控制與管理制度等。. 31.

(46) Dominic、Saurabh 與 Rober (2008)認為技術層面由工作或程序及技 術或具體資訊系統組成;社會層面則是由人(使用者、程式設計師及最終 用戶等)和組織(團體、團隊、行號及社會等)組成,這樣的工作系統建立 了最初以及潛在的架構。 Lee 與 Choi(2003)認為,技術觀點是以資訊科技為基礎平台來建構 知識管理的活動;社會觀點則強調組織中結構、文化及人員的重要性。 林月雲(1996)認為,社會系統包括組織內、組織間、組織與外界之 複雜互動過程,例如高階支持、部門分工、資訊流動、員工之動機、自 主學習、互相學習、利益之衝突、部門重整、工作重新分配、部門間之 關係、組織內正式與非正式之社會關係、良好的供應商顧客之關係等 等;而組織內的技術系統指的是系統內各成員使用的工具、技術、設備、 方法、實體佈置、工作程序、知識、經驗等,用以取得投入系統的材料 人員等,並將其轉換成成品或服務。 本研究將以上之社會系統與技術系統定義整理如下表 2-8: 表 2-8 社會技術系統定義 社會系統. 技術系統. 由人(使用者、程式設計師及最終用戶 由工作或程序及技術或具體資訊系統 等)和組織(團體、團隊、行號及社會等) 組成 組成 工作設計、控制與管理制度. 生產製造作業相關技術能力與資訊處 理與溝通相關能力. 強調組織中結構、文化及人員的重要性 以資訊科技為基礎平台來建構知識管 理的活動. 32.

(47) 表 2-8 社會技術系統定義(續) 社會系統. 技術系統. 組織內、組織間、組織與外界之複雜互 系統內各成員使用的工具、技術、設 動過程,例如高階支持、部門分工、資 備、方法、實體佈置、工作程序、知識、 訊流動、員工之動機、自主學習、互相 經驗等,用以取得投入系統的材料人員 學習、利益之衝突、部門重整、工作重 等,並將其轉換成成品或服務 新分配、部門間之關係、組織內正式與 非正式之社會關係、良好的供應商顧客 之關係等等 資料來源:本研究整理. 三、社會技術系統發展模式 社會技術系統(sociotechnical system, STS)主要是在改革技術、機器 設備、程序、工作流程、工作任務等與管理制度的同時,注重在團隊、 員工和上下級之間建立積極的合作關係,以期達成組織的中長期策略目 標。另一方面,透過運用至團隊的工作設計上,將有助於團隊技術面與 社會面做一結合,以組成最適團隊(林祥章,2008),經由技術與社會系 統的互相配合,將使組織達可最佳的效率、彈性與適應力,進而影響組 織之績效(Shani, 1992),所以為了使工作設計最佳化,組織需同時考量技 術系統與社會系統,也就是讓兩系統處在最佳化的協調情形。例如沈祺 瑾(2007)在探討我國國軍醫院員工過勞情形時,將過勞問題歸咎於醫院 管理方針(社會系統)與醫護及社工人員的專業知識及倫理(技術系統)間 無法相互調適配合所致,他認為當一個組織中,一旦發現有過勞員工存 在時,即表示該組織的社會系統與技術系統兩者間缺乏適當的協調與配 合,而缺乏適當的協調與配合的原因僅有以下三點:社會系統不當、技 術系統不當或兩者皆有問題。 一個社會技術系統,其擁有的資訊和知識是主動的與動態的,並非 33.

(48) 只是一個被動蒐集與儲存知識的資料庫(劉宜君,2003),而基於知識策 略,組織應該將知識管理視為整合社會系統及技術能力的一套活動(陳良 駒,2006)。若企業要成功地引進新技術並建立適合的組織結構,必須將 相關組織專業人員加以整合,包括組織發展的顧問,資訊系統的專家以 及企業的主管(Bancroft, 1992),其目的除了在一定產出水準下,使成本 最小化外,還包括增加員工的工作滿意度以及促使員工成長等。然而有 一重要前提即是,需提高員工參與決策的機會(Tummers, Landeweerd, & van Merode, 2002)。Cherns(1976)並對社會技術系統提出以下九項影響研 發團隊之要素,分別是相容性、資訊共享、適當的規範、多功能性的員 工、偏差控制、一致性支持、跨專業的互動及人力價值與持續改善。由 於組織績效會受到工作設計的影響,因此導入社會技術模式可使組織在 進行作業上更具有效率(Guzzo & Dickson, 1996)的研究顯示。林祥章 (2008)將組織導入社會技術系統理論之階段整理如下: 1. 規範階段:此為組織雛形的階段,當確定特定目標,必須界 定所要解決的問題並釐清相關的概念。這一階段主要工作是 收集資料、界定需求為何、建立研發目標、估計所需資源及 找出可行方案。 2. 組成階段:在確定需求、目標及可行方案並經高層主管認可 後,組織研發將進入組成階段。這一階段主要工作是挑選團 隊成員、團隊領導者、進行研究發展、確定專案的範圍(產出、 品質、標準、所需資源等)以及預算、工作分析、作業程序, 並提出簡報並取得高層認可以開始執行計劃。 3. 團運作階段:主要的工作包括建立研發團隊的溝通與資訊交 流平台、激勵研發成員、訂定詳細的技術規格、完成構成專 案的各項工作、控制專案的進度、成本品質與範圍,以及解. 34.

(49) 決執行過程中發生的各項問題。 根據以上學者所提,可以發現所有的組織都是社會技術系統,每個 組織皆會有一個技術系統去製造核心產出,並且會有一個社會系統去綜 合員工的活動,藉由兩種系統的完美搭配,便能確保企業的彈性與長期 的生存。例如當公司導入新技術時,原有的系統平衡可能會受到破壞, 必須充分考量原有系統並作適當調整,以取得新的平衡,才能增加導入 新技術的成功機會。如果工作系統的設計能取得社會觀點與技術觀點的 最 佳 化 , 這 樣 的 社 會 技 術 系 統 將 對 企 業 產 生 最 大 的 價 值 (Taylor & Felten,1993)。這種同時考量社會層面以及技術層面之間的互動對組織績 效的影響,即是一種共同運作(joint-optimization)的基本假設,代表組織 在規劃各項生產、服務或管理制度時,必須同時考量社會性因素與技術 性因素,並且在兩個因素之間求取一個最佳的平衡點,如此該項生產、 服務或管理制度才可產生高度的績效表現(林家五、羅哲修、祝道松及郭 建志,2002)。簡單來說,技術系統與社會系統必須共同運作、相互搭配, 才能達成組織引進技術系統提昇效率的主要目的,圖 2-1 可說明當兩個 系統進行有效搭配時,將產生虛線中的綜效。. 圖2-1 技術系統與社會系統共同運作之概念 資料來源:Bancroft, 1992. 從以上文獻可以發現,社會系統與技術系統的關係是密不可分的, 35.

(50) 不管是在組織、團隊及小組中,除了須具備基本的技術系統外,其中的 制度、學習動機、策略等社會關係更是不可或缺。尤其是在經營管理上 亦可分為對社會及對個人心理的影響;在技術上則必須注意到環境層次 的影響。若社會、心理、環境和技術四個層面能達到最佳化的協調與設 計,將會大大提升組織的運作效率與成效。. 36.

(51) 第四節 教學網站評鑑指標之研究 一、教學網站 透過教學網站來進行學習,己是越來越重要的趨勢,因為網路的優 勢在於其能突破時間和空間的限制,而電腦多媒體的特性可讓學習的教 材更加生動活潑,電腦還可任意重覆執行工作,讓學習者可以進行反覆 練習,以增進學習效果(劉人仰,2002)。 曹汝民(2001)將教學網站定義為利用全球資訊網的屬性及資源,以 創造有意義的學習環境,目的在於能培養學習者自動學習的習慣,並支 持其持續的學習活動。教學網站除了是一種以超媒體為主的網路教學環 境,藉由網路平台來進行知識、技巧的傳授,並透過系統化的教材設計, 將教材傳遞給學習者的教學媒體外,還可讓學習者透過網路上的溝通管 道與其他的學習者作互動(顏龍源,1996)。簡單來說,教學網站就是一 種利用網頁的方式來呈現課程資料,並架設於網際網路上,學習者可以 在網頁上瀏覽教材、進行學習、討論、分享心得(龍美娟,2005)。 徐新逸(2000)將教學網站分為下列三種: (一) 教學資源網: 蒐集學科方面之教學與學習資源。如:教育部資訊教育軟體與 教材資源中心,http://en.tp.edu.tw/。 (二) 線上教學與學習課程: 如:昌爸工作坊(數學網站),http://www.mathland.idv.tw/;物理 教學示範實驗教室, http://www.phy.ntnu.edu.tw/moodle/index.php。 (三) 學習社群: 參與者透過網路平台,共同地參與學習活動及互動溝通及討 論,共同分享彼此的知識與經驗,以達成資源共享、資源共通、 37.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5/4 System configuration and log systems 5/11 Network Address Translation (NAT)
. and Virtual Private

– evolve the algorithm into an end-to-end system for ball detection and tracking of broadcast tennis video g. – analyze the tactics of players and winning-patterns, and hence

By using the case study and cross analysis of the results, The Purpose of this research is find out the Business implementing Supply Chain Management system project, Our study

This research is focused on the integration of test theory, item response theory (IRT), network technology, and database management into an online adaptive test system developed

Therefore the existing transportation system has not been considering the characteristics of female users.This is an original study trying to investigate the differences

This study reviewed ecological economics, general system theory and adopted the concept of emergy of ecosystem proposed by Odum, then built a ecological energetic system model of

After digest and analyze, extract valued factors of new product development to divide into quality, cost and time three sub system, then construct causal loop model of system

The coding system will have hug influence on enterprise management especially future explanation flexibility and convenience of maintenance, therefore these should be pu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