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Web 2.0 的基本概念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一節 Web 2.0 的基本概念

將從 Web 2.0 的由來、Web 2.0 的定義及 Web 2.0 與 Web 1.0 的差異來探 討,用以了解 Web 2.0 的理論基礎;第二節網路教學的特色,探討網路 教學的定義與特性,並且與傳統教學作比較,第三節為社會技術系理 論,將探討社會技術系統之特性與定義,並分析與 Web 2.0 之相關性之 相關性;第四節為教學網站評鑑指標之研究,將會探討國內外網站的評 鑑指標,並利用文獻理論以發展後續 Web 2.0 教學網站評鑑指標之問卷 設計。

第一節 Web 2.0 的基本概念

一、Web 2.0 的由來與特色

隨著網路環境的蓬勃發展,科技技術之進步,上網人數暴增及數位 產品的不斷創新之下,網路已逐漸成為一個強調使用者共同參與並建構 內容的新世代-Web 2.0(林伯峰,2007)。許多人誤以為 Web 2.0 是一個 技術的標準,但其實這只是一個用來闡述技術轉變的術語,它包含了技 術架構及應用軟體。它的特點是鼓勵作為資訊最終利用者,透過分享,

使得可供分享的資源變得更豐富,相較之下,過去各種網上分享方式則 顯得支離破碎。微軟(2007)提出了 2007 年網路的八大數位趨勢:

(一) 社交網路社群的觸及率與角色範圍將擴大:廣告量大增,過多 則容易成為垃圾郵件。

(二) 由使用者提供的內容將愈來愈普及且多元化:自己參與產出的 產品,才會期待他人談論。

(三) 參與虛擬世界將成為新興的休閒娛樂:虛擬世界將成為自己創 造的世界。

(四) 2007年最熱門行銷話題為擴大效應(amolification):網路世界的 活動不在有開始和結束的時間,即使推出多年的東西,仍可能 被新群眾發現。

(五) 2010年之前,搜尋引擎將佔亞洲數位廣告支出之30%:行動搜 尋要的不再是瀏覽,而是發現。

(六) 網路影音的潛能將在2007年全面被釋放: youtube將可能取代 DVD與電視。

(七) 離線媒體的數位交易將越來越普及:未來的上班族生活將可能 利用行動數位來解決生活問題,例如利用行動電話收發信件與 查看新聞。

(八) 期待已久的行動內容時代,將在2008 年到來:數位格式的影 音產品將越來越受歡迎。

網路在過去被稱為 Web 1.0,而現今的網路則稱做 Web2.0。這樣的 改變是連續而非瞬間改變的,在網路泡沫化後的這段時間裡,有許多新 興的企業加入網路服務的行列,大多數是由舊的 Web1.0 企業引進新的 技術與創意,邁向 Web2.0 化的產物(王幸瑜,2007)。

Web 2.0 這個術語是由全球最大的電腦出版商歐萊理公司(O`Reilly) 的腦力激盪(brain storming)會議上,由該公司執行長 Dale Dougherty 和 MediaLive 公司的 Craig Cline 共同合作的提出的新概念(引用來源:維基 百科,2008)。Web 2.0 ( Eric, 2005)文中指出,Dougherty 在 2004 年提出 Web 時,正處於復興時期,當時有著不斷改變的規則和不斷演化的商業 模式,他認為,「DoubleClick 是 Web 1.0,Google AdSense 則是 Web 2.0;

Ofoto 是 Web 1.0,Flickr 則是 Web 2.0;線上大英百科是 Web 1.0,維基 百科是 Web 2.0;個人網站是 Web 1.0,部落格是 Web 2.0(blogging)」。由 此可知,web 2.0 有別於以往傳統的下載、瀏覽式網頁,而是一種上傳、

分享、發佈與建造連接關係,所以 web 2.0 的本質就是互動,但其中所 衍伸出來的意義絕對不只這些,因此鄭貴云與陳瑩貞(2007)提出 web 2.0 的五大特質:

(一) 分享(Sharing):

為藉由網路的雙向效果,作者跟讀者可透過網路的互動在同一 個平台中,各自表演與創作,共同分享內容。

(二) 介入(Involvement):

讓廣告也能變的雙向溝通,可以由消費者主動決定要在什麼時 間看什麼廣告,因為工具跟門檻的降低,消費者可輕易透過網 路介入廣告。

(三) 重組(Remix):

Web 2.0使得行銷者必須重新組合4P(產品/Product、價格

/Price、通路/Place、促銷/Promotion)或4C(顧客經驗/Customer experience、顧客關係/Customer relationship、溝通

/Communication、社群/Community),在這廣大無限的開放空間 裡,須重新組合去了解消費者要的是什麼,藉由分享使消費者 都擁有豐富的消費者體驗。

(四) 開放(Freedom):

開放的環境造就了更自由的溝通平台與溝通態度,當使用者對 同一內容有相同興趣時,及會產生主動溝通,再而重組修改,

創出新內容。

(五) 主動(Initiative):

主動就是web 2.0所創造出的新消費者特徵,並且產出前面四 點,在這樣的開放空間下願意主動積極分享、大膽表達等。

林希展與盧諭緯(2006)則認為 Web 2.0 具有三大特色:

(一) 以使用者為中心,只要是網站上的行為都須以使用者為中心作 為出發點,例如鼓勵使用者參與內容創作以及使用者間的互 動。

(二) 開放與分享的重要性,鼓勵使用者開放性的討論,創造出互動 分享文化,豐富使用者的經驗與網站的資源。

(三) 強調使用者網絡的延伸性,可稱之為網絡效應,經由服務的提 供形成去中心化的型態。

Tim O’Reilly(2005)在「What is Web 2.0」中提到 Web 2.0 有七項特 色:

(一) 以網路為平台:

以網路為平台組成類似太陽系的網狀系統,延伸至各個邊緣。

(二) 集體智慧:

利用網路力量來集合參與者的集體智能,增加核心價值。

(三) 資料成為下一個Intel Inside:

擁有獨特難以再造的數位資料庫資源。

(四) 終結軟體發展週期:

參與者動態的互動方式而產生連結及查詢,可持續更新服務以 取得競爭優勢。

(五) 輕級程式設計模式:

簡單且可編寫的軟體設計模式,並以保留部份權利的方式,使 參與者透過新穎且有效的方式,將現有的元件整合以創造價 值。

(六) 超越單一層次之軟體:

軟體不僅限於電腦平台,而是超越單一設備平台。

(七) 豐富使用者體驗:

利用共同參與特性,凝聚網路服務和內容,提供豐富的用戶經 驗。

從以上特色可看出 Web 2.0 成功之處在於強大互動功能及使用者主 動參與的機制,尤其是 Web 2.0 的支持者皆認為,Web 的使用正日漸以 交互性和社會性為導向,且相關網頁互動技術的支援亦不可或缺,林郁 萍(2006a)整理出其相關技術如下:

(一) RSS(Really Simple Syndication):

是一種透過XML特性所制定的格式,此技術可在使用者訂閱某 網站後,RSS Reader會定時讀取該網站之最新消息,且可將多 個網站統整在同一瀏覽頁。

(二) 資源描述結構(Resource Description Framework,簡稱RDP):

用來表達關於網路上存在資源的語言,例如頁面標題、作者及 修改時間等。

(三) AJAX(Asynchronous JavaScript and XML):

是一種建置互動式網頁應用的網頁開發技術,可以只向伺服器 收送必需的數據,因此在伺服器和瀏覽器間交換的數據大幅減 少,可得到較快速的回應及節省頻寬。

(四) Atom:

與RSS一樣,亦是XML格式的應用,但沒有RSS版本混亂的問 題,利用Atom API技術,可在不同平台上發表、修改即刪除資 訊。

黃彥達(2007b)提到若企業能將利用以上技術,將網站 Web 2.0 化,

將會有以下三大好處:

(一) 公司網站「Blog化」可讓網站在搜尋引擎排名較前。

(二) 公司網站「物件化」使公司網站在訪客數不高時還能做宣傳。

(三) 公司電子報「Rss化」能突破各式反垃圾郵件系統,確實將資 訊送達客戶手上。

因此在 Web 2.0 的時代裡,可以達到「使用者即使不上我的網站,

仍然能夠接觸到我」的境界,讓自己化身千萬,整合進網路世界的每個 角落。

二、Web 2.0 的定義

Web 2.0 的定義目前仍沒有一定的版本,學者也針對不同的研究取 向 而 對 其 有 不 同 的 強 調 , 皮 耶 . 歐 密 德 爾 則 認 為 ( 引 自 黃 麗 秋 , 2007)Web2.0 是一種幫助大家工作、分享及互助的工具,這個理論是以

「人性本善」為出發點,所以結合使用者智慧必能產生好的東西,世界 也會因此而改變。Web2.0 下發展出的新資訊網可說是一個多對多的協 同創作網路,強調使用者開始注重動態參與,而非靜態且被動地接受及 瀏覽資訊,將會有越來越多人樂於與同儕進行參與和創作(崔雨蓉,

2008)。下表 2-1 則為蘇健華(2007)整理出幾位研究者對於 web 2.0 之定 義。

表 2-1 web 2.0 之定義

研究者 定義

詹宏志(2007) Web 2.0 就是各式各樣的C2C,包括:內容、交易、通訊。

Web 2.0 的內容不再由一群專業者提供;而是自己的心情 日誌、相簿(無名小站)、自拍影片(Youtube)、自我觀點的新 聞評論(Digg)或共同建造的知識平台(Wikipedia)等。

Tony Patton(2007) Web 2.0運動背後的推動力是將Web當作一個平台。這一概 念有多方面的含義,其中關鍵的內容包括用戶的參與、豐 富的用戶體驗、資料的重要性、由網路服務驅動、鬆散聯 合的Web。

表 2-1 web 2.0 之定義(續)

研究者 定義

林克寰(2006) Web 2.0有幾個常常被拿出來講的特性,一是「使用者貢獻 內容」,一是「長尾效應」。另外強調資訊的可互通性 (interoperability),也就是讓原本存在於各種不同器材上的 內容,能得以在單一的數位平台上互通有無的性質。

黃彥達(2007) Web 2.0 是用戶參與,聯繫,共享,以形成規模經濟的過 程。

梅田望夫(2007) Web 2.0的本質就是:「肯定網路上不特定多數人(或企業) 並非被動的服務享受者,而是主動的創作者,並積極地開 發技術或服務,鼓勵這些人參與」。

資料來源:蘇健華(2007)

由以上定義可以發現,Web 2.0 降低了技術門檻,即使是非資訊的 瀏覽者也可以輕鬆在網路上寫下自己的想法及感受,把自己的經驗與人 分享,不再需要花許多時間去學會一個軟體或一種技術(陳勇延,2007)。

排除這種技術問題後,就只剩下觀念與創新的挑戰。

陳信方(2006)提到 Web 2.0 與 Web 1.0 最大的不同,在於使用者本身 的參與度及主動性,每位使用者在 Web 2.0 時代中可以自主選擇,主導 一切,並利用分享過程,將自身作品散布到全世界。陳勇延(2007)亦提 出幾項 Web 2.0 時代下的產物,可更加清楚 Web 2.0 之真正意涵,整理 如下:

(一) 部落格(blog):

是Web 2.0的代表產物,是按時間順序排列文章的網路日誌,其 特點有「逆時序排列文章」、「固定網址」、「單篇迴響」及「引 用機制」,除了發表文章外,還帶動相互連結與互動分享。

(二) 維基(wiki):

是一個可以支援集體書寫的網路系統,所有網友皆有權限可修 改文章及共同編輯頁面,且程式可記錄每一項改變,並具有回 復版本之功能,最具代表性的是維基百科(wikipedia),可信度 接近大英百科全書。

(三) 社會書籤(Social Bookmarking):

是一種超連結的收藏和分享的社會性軟體,使用者可透過它來 收集、分類及匯集感興趣之網路訊息,如圖片、新聞資料等。

部落格主要是分享自己撰寫的作品,社會書籤則是分享自己編

部落格主要是分享自己撰寫的作品,社會書籤則是分享自己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