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四章 研究結果分析

第二節 影響青少年親子關係之相關因素分析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70

長的建議之間。此處的負向策略以原始分數呈現,可以更清楚知道青少年面對壓 力時,很少採用負向策略,主要還是以正向策略來因應。

概括而言,青少年面臨壓力時,不會立即嘗試解決問題,也很少尋求師長的 協助,但不至於採取負向方式來發洩情緒,而是先將壓力問題放在一邊,轉移自 己對壓力的注意力。此結果與史家瑄(2008)、林續琴(2003)、唐全騰(2008)

的研究相似,顯示出國中生面對壓力時,最常藉由做自己喜歡的事情,並透過休 閒活動如聽音樂、看電視來轉換情緒,暫時忘記壓力的存在;較少直接針對問題 採取解決行動,或尋求他人協助。

表 4-8 壓力因應策略之描述統計及相依樣本單因子變異數分析

變項 平均數 標準差 F 值 p 值 df 比較 三、整體壓力因應策略 3.56 .50

3-1 尋求師長的建議 2.83 .94

323.583

*** .000 1.963

1<2, 1<3 3-2 暫時擱置問題 4.04 .72 2>1, 2>3 3-3 理性的解決問題 3.57 .80 3>1, 3<2 3-4 負面的情緒發洩 2.37 .90

*p<.05, **p<.01, ***p<.001

第二節 影響青少年親子關係之相關因素分析

壹、青少年個人特質與親子關係

以下分別就青少年的性別、居住地區與親子關係進行說明。

一、性別和親子關係的 T 檢定

透過表 4-9 可知,不同性別的青少年在整體親子關係、正向支持與相互信任 面向以及理性溝通與情感交流面向上均未達顯著,顯示不同性別對青少年親子關 係的影響不顯著。

*p<.05, **p<.01, ***p<.001

二、地區與親子關係之 T 檢定

地區在青少年整體親子關係(t=5.226;p=.000)、正向支持與相互信任面向

(t=4.595;p=.000)以及理性溝通與情感交流面向(t=5.463;p=.000)上均達顯 著(表 4-10),顯示不同地區對青少年親子關係有所影響。進一步分析臺北市與 新北市兩個地區青少年的差異,發現臺北市青少年的親子關係(M=3.62;

SD=0.74)優於新北市青少年(M=3.22;SD=0.82)

;親子關係的兩個次面向亦同。

表 4-10 地區與親子關係之 T 檢定

*p<.05, **p<.01, ***p<.001

貳、青少年家庭特質與親子關係

以下分別就青少年家庭型態、父母職業、父母教育程度與家庭社經地位與親 子關係進行說明。

一、家庭型態和親子關係的 T 檢定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72

家庭型態為雙親家庭者在整體親子關係、正向支持與相互信任,以及理性溝 通與情感交流等面向的得分皆稍微高於家庭型態為單親家庭者,但是進行家庭型 態與親子關係的 T 檢定時,青少年的父母婚姻狀況在整體親子關係、正向支持 與相互信任面向以及理性溝通與情感交流面向上均未達顯著,顯示家庭型態不同 的青少年並不會對親子關係造成影響(表 4-11)。

表 4-11 家庭型態與親子關係之 T 檢定

依變項 自變項 平均數 標準差 t 值 p 值 df

一、親子關係 雙親 3.45 .78

1.675 .095 404

單親 3.27 .84

1-1 正向支持與相互信任 雙親 3.62 .78

1.646 .100 414

單親 3.45 .86

1-2 理性溝通與情感交流

雙親 3.24 .89

1.416 .157 410

單親 3.08 .89

*p<.05, **p<.01, ***p<.001

二、父母職業和親子關係的單因子變異數分析

檢視青少年父母的職業與親子關係的變異數分析,結果如表 4-12 所示,青 少年的父母職業不同,其整體親子關係(父:F=.835; p=.475、母:F=.518;

p=.670)、正向支持與相互信任(父:F=.745; p=.526、母:F=.664; p=.575)

及理性溝通與情感交流(父:F=.924; p=.429、母:F=.550; p=.649)等面向 上沒有差異。

*p<.05, **p<.01, ***p<.001

三、父母教育程度與親子關係之相關

*p<.05, **p<.01, ***p<.001

四、家庭社經地位與親子關係之相關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74

家庭社經地位和整體親子關係、正向支持與相互信任、理性溝通與情感交流 的相關分析未達顯著,顯示家庭社經地位對親子關係並無影響(表 4-14)。

表 4-14 家庭社經地位與親子關係之相關

變項 家庭社經地位

一、親子關係 .083 1-1 正向支持與相互信任 .092 1-2 理性溝通與情感交流 .067

*p<.05, **p<.01, ***p<.001 參、小結

青少年的親子關係,不會因為性別、家庭型態、父母職業與教育程度、家庭 社經地位的不同而產生差異。唯有在地區的部分發現臺北市青少年的親子關係,

優於新北市青少年;顯示出相較於新北市的青少年,臺北市的青少年越喜歡和父 母分享心情感受,且越受到父母的尊重與接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