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二節 自我概念意涵與相關研究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17

生的親子關係優於女生,而葉芯慧(2010)針對原住民與非原住民國中生的研究 亦指出,國中男生的親子關係較女生佳;然而,亦有研究指出在國中生的親子關 係中,女生的親子關係優於男生(張秋桂,2003;廖大齊,2004)。由以上研究 可以發現,就性別而言皆有不同結果,因此本研究也將性別納入親子關係差異納 入探討。

(二)家庭社經地位

社經地位代表著家長的職業與家庭的經濟能力;經濟狀態會影響雙親心理功 能和關係,進而影響其與子女互動的品質(Crosnoe & Cavanagh, 2010)。廖大齊

(2004)研究發現高社經地位家庭的國中生,在父子溝通和情感交流程度、母子 溝通支持程度均高於低社經地位家庭。王淑娟(1994)亦指出低社經地位之青少 年其親子關係較中、高社經地位為差。然而葉芯慧(2010)提出不同看法,認為 社經地位較高,越有能力提供子女學習所需的資源,如課後輔導、課外讀物等,

也有較多能力尋求資源增進親子關係,但親子關係重在情感分享、陪伴溝通,而 對高經濟能力及社經地位家庭而言,常因工作繁忙無暇陪伴子女,因此親子關係 的差異並不顯著。因此,社經地位高低對親子間互動過程所產生的正、負向感受 是否有影響,值得進一步瞭解。

第二節 自我概念意涵與相關研究

自我概念的發展從早期家庭生活中和重要他人的互動逐漸形成,在個體成長 過程中扮演不可或缺的角色,並且對個體造成深遠影響。為深入瞭解自我概念,

以下分別說明自我概念之意義、自我概念的相關理論、自我概念的面向,並深入 探討青少年自我概念的相關研究。

壹、自我概念的意義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18

一、自我概念的定義

自我概念對個體人格發展和心理健康相當重要,此概念的發展最早是由 William James 在 1890 年提出「自我」與「自我覺察」的觀念,他的著作「心理 學原理」一書中,對自我概念做出定義:「自我是個人可以聲稱屬於他自己的一 切事物之總和」,包含了自己的身體、家人、財產與聲譽,也含括經驗與意識的 部分(吳麗卿,2004;James, 1890)。此後,各界學者紛紛根據自己的觀點提出 不同的自我概念定義,整理如表 2-1(林家屏,2002;賴韻雯,2011):

大部分的學者認為自我概念是個體在與外在社會環境互動下,形塑出自己的 行為、角色、態度、價值等等;自我概念並非與生俱來,它是在社會經驗中產生 的一種個體描述自己的整體觀點,而這種觀點會隨著個體成長、社會化而改變。

表 2-1 自我概念定義

研究者 年代 自我概念的定義

James 1890 自我所知覺、感受與思想為一個人,並可區分為主體我(I)

與客體我(Me)兩部分。「主體我」是個體能經驗、知覺、

想像、記憶的主體,也就是個人思考、感受和認知的主體,

是決定行動和適應外界的一組心理歷程;「客體我」是個 人對自己情感和態度所具有的一種意向,是經驗與意識的 客體。

Cooley 1902 透過「鏡中自我」(looking glass-self)來瞭解他人如何看 待自我。意指個人對自己的看法通常以他人對自己的評價 為依據,個人經由與他人交往中想像自己在他人心中的形 象,並同時想像他人對此形象的批評,而產生自我感受。

Mead 1934 自我並不是一生下來就已存在的,是在社會經驗和活動的 過程中產生的,是個體在社會脈絡下與他人互動發展而成 的。且自我的覺察是多面向的,由個人不同的角色所組成。

Rogers 1951 自我觀念的形成,是個人在其生活環境中對人、對己、對 事物彼此互動時所得的綜合結果。

Burns 1982 自我概念是個人對自我整體觀點的整合,由信念與行為所 組成,且包含自我評價的過程;每個人的自我概念都是獨 特的。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19

郭為藩 1996 自我概念是一種形象,是個體所知覺、所經驗的主觀的實 體,是個人行動的參照架構,是瞭解個人行為所必須探討 的對象。

張春興 1995 自我概念是指個人對自己多方面知覺的總和;其中包括個 人對自己性格、能力、興趣、欲望的了解,個人與別人和 環境的關係,個人對於處理事務的經驗,以及對生活目標 的認識與評價等。

黃德祥 2000 自我概念係指個人對自己的理念(idea)、情感與態度的 總合,亦即自我概念係指個人試圖解釋自己、建立基模

(scheme),以便將對自己的印象、情感與態度組織起來。

資料來源:研究者自行整理

綜合上述可知,自我概念是個人在社會環境脈絡下,透過與他人的互動與評 價,形成對自己整體看法與感受。

二、自我概念的特性

從上述自我概念的定義的文獻中瞭解,個人的自我概念是透過自我對個人和 環境互動經驗的解釋而形成,容易受重要他人的評價、對自己行為的歸因所影 響。進一步歸納自我概念的特性如下(黃德祥,2000;蔡易珊,2007;Shavelson, Hubner, & Stanton, 1976):

1. 自我評價與描述:個人在某些情境下,不但會發展出對自己的形容與描述,

也能夠形成對自己的評價;這些評價與描述幫助個人瞭解自己。

2. 人與環境互動的結果:自我概念受到他人的影響,經由個人與他人的互動、

他人的回饋與評價中,日積月累形成對自己的看法。

3. 多面向且階層性:自我概念涵蓋面向廣且各面向可形成階層;階層底部是由 個人在特殊情境的經驗所形成,而階層的頂端是概括性的自我概念。

4. 發展性:隨著年齡的增長和經驗的累積,自我概念逐漸分化,當能將自我概 念的各個部分加以協調統整時,即表示自我概念已產生多面性、有結構的自 我概念。

5. 具有穩定性:個人核心的自我概念形成後相當穩定,較不易改變。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20

三、青少年的自我概念

(一)青少年自我概念的發展

個人的自我概念形成於生命的早期,受到重要他人,如雙親與家人的影響,

逐漸形成對自己的看法與態度,後來受到社會角色、社會文化脈絡的影響產生變 動;換言之,兒童期的生活環境單純,受到家人的影響顯著,青少年時期則是從 兒童期的單純轉向複雜的關鍵過度期。隨著年紀增長,自我概念逐漸整合而複雜 化(陳曉真,2010; Sprinthall & Collins, 1995)。學者郭為藩(1996)將自我概 念的發展分成三個階段:自我中心期(出生至三歲):此階段個體開始出現身體 我的意識;客觀化期(三歲至十三歲):此時期個體開始脫離自我中心,出現「他 人」的存在,社會我的概念開始發展,個體逐漸瞭解外在行為規範的同時,自我 概念也呈現客觀化的發展;主觀化期(十三歲以後):人格我在此階段迅速發展,

包含個體主觀認定、主動納為己有的精神層面,以及最能突顯一個人的人格特 質,包括價值觀、興趣、社會態度、生活方式等,都在此時期出現。

由此可知青少年期正值主觀化期,人格、價值觀、態度在此階段快速發展,

是自我概念發展的最重要時期,相較於兒童時期,青少年期的自我概念有許多不 同之處(黃德祥,2000;Hamachek, 1976; Sprinthall & Collins, 1995 ; Tanti et al., 2008),敘述如下:

1. 青少年的自我概念可以分成更多不同的面向,這些面向與個體經驗到的自我 特質以及更趨複雜的社會角色和脈絡有關。

2. 青少年透過自我探索,可以整合成一個核心的自我概念。

3. 青少年自我概念聚焦在個人的思考:青少年會花很多時間思考自我,也比較 關注自身的問題。

4. 青少年自我概念與認知發展中的形式運思期平行。青少年的認知發展進入形 式運思期,他們可以運用更抽象與主觀的字眼描述自己,會以個人的信念、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21

動機與人際特徵為根據進行自我描述,其各項陳述也更細密與深入。

5. 改變速度較大。青少年會感覺自我的變動性高,且常是矛盾與衝突的。

6. 青少年的自我概念具有明顯的性別差異。性別意識提高且生理成熟度增加,

男女生的自我概念開始產生明顯的分化,各自會以社會對兩性的規範看待自 己與異性,男女在描述自我時也有明顯的不同。

7. 青少年有能力建構真實與可能的自我。青少年的認知能力成熟,可以從中區 別個體真實的自我,以及個體想要或抗拒的其他特質,然而,真實的自我與 理想的自我差距太大,就容易引起心理問題。

(二)青少年自我概念的重要性

青少年期的自我概念快速發展,個體隨著自我概念產生對自己的主觀感受與 期待,進一步影響其各方面的行為及社會功能(Burns,1982),故自我概念應是 青少年人格發展的核心工作,將其重要性整理如下:

1. 自我發展的關鍵

青少年期普遍被認為是形成自我與認同的最理想時期,他們常會問自己是

「誰」(who)?是「什麼樣」(what)的人,尤其在探索自己的生理特質、人格、

技能、心理特質、角色與社會地位等的相關問題,這些問題協助個體獨立,並發 展嘗試新的社會角色(Beane & Lipka, 1984)。這個階段會有快速且廣泛的身體 發展,其他人對於個體的行為和未來目標之期待會改變,個人理解世界中人、事、

物的能力隨之成長,而且個人對於現在和未來的想法會更多元與豐富。

2. 銜接時期

家庭是個體最初社會化的場所,隨著個體成長,將會逐漸受到學校、同儕的 影響,自我概念能維持個體的內在一致性,型塑個體對現實生活事件的理解方式

(Burns,1982),促使青少年整合兒童期的生活經驗,儲備為成年期心理健康能 力的基礎。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22

青少年期是自我概念發展與成熟的階段,自我概念不僅影響個人的行為,亦 會影響青少年對生活的滿意度,除此之外,自我概念與青少年的內在心理問題、

青少年期是自我概念發展與成熟的階段,自我概念不僅影響個人的行為,亦 會影響青少年對生活的滿意度,除此之外,自我概念與青少年的內在心理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