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三章 研究方法

第二節 後經典敘事之語藝敘事觀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第二節 後經典敘事之語藝敘事觀

在本章第一節提及,經典敘事學與後經典敘事學並非相互取代,而是互補、共存的關係。

唐偉勝(2013)指出依據後經典敘事學與經典敘事學的關係,可分為兩類:一是相互利用關 係,以闡釋為主的後經典敘事學;二是補充、超越關係,以建構詩學體系為主的後經典敘事 學。而修辭(語藝)是屬於闡釋與詩學模式參半的敘事觀。修辭(語藝)敘事理論試圖從具 體闡釋實踐中找出普遍性質的術語和模式,因此被稱為「半詩學,半闡釋」(poetics in practice)

的研究方法。藉助修辭(語藝)敘事學,可以研究一個敘事文本的敘事形式、人物、行動、

主題、情感等等,如何影響讀者與敘事文本之間的交流。

一、文本分析之語藝觀點

「Rhetoric」可譯作修辭、語藝,蔡鴻濱(2004)認為雖然大多數字典都將「rhetoric」譯 為「修辭」,但修辭只能代表部分「rhetoric」的意思,即為文學中華而不實的裝飾用語。而譯 為「語藝」,取其語言藝術之意,更貼近傳播學門之下「rhetoric」的正當性。語藝的核心概念 即是「說服(persuasion)」,使語藝分析與政治領域、意識形態密切相關。

關於語藝學的討論,最早可追溯回西元前五世紀的希臘。在古希臘的城邦社會、民主政 治中,法庭與議會中的辯論使語藝獲得發展空間(林靜伶,1993);在希臘文中,「時機(kairos)」

意指環繞事件的相關因素,包括時間、機會與環境;「雙面論證(dissoi logoi)」用於辯論之中 的詭辯實踐;「適當性(preon)」即是考慮特定時間與地點,及聽眾的態度決定說話用語上的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差異;「哲人(sophos)」是指聰明或富有技巧的。這些詞彙可以說是語藝作為言語技巧的用 語,對可能性的論辯。因此,語藝學中亦無絕對真實的觀念,以語藝實踐建構事件的事實(林 信男,2009)。

由上述可知,影響語藝實踐的因素有時間、環境、地點,與聽者之間,建構在社會脈絡 與接收者的差異之下,而有不同的語藝實踐。亞里斯多德針對演說目的、聽者類型與說服策 略,將論述分為法律性論述、政治性論述、儀式性論述,即反應出情境對語藝實踐的影響(Foss, 2004: 194,轉引自林欣誼,2008)。Bitzer(1968: 220-222; Hauser, 2002:47-51; 轉引自林欣誼,

2008:76)指出真正促使論述行為的背景因素是語藝情境(rhetorical situation),其定義為:

不同的人、事、物、關係之間的複雜組合,基於不確定因素而產生需要回應的

「迫切性」情境。而人們需要透過語藝行動來「約束或制約」他人的決定或行為,

使得情境的迫切性得已完全或部分地消除。

語藝情境的三個基本要素:「迫切性、觀眾(聽者)、限制」,即產生社會文化中的規約符 號,亦是多數人詮釋意義的來源,並逐漸積累成價值信念及社會規範。使某一情境出現時,

得以規範人們的語藝實踐(林欣誼,2008)。

語藝實踐作為一種社會的規範與行動,是源自於人們對類似情境下的論述,產生的預期 心理,進而歸納出「語藝類型」。在語藝類型的觀念中,類型會隨著時間、情境、文化與社會 的多元和複雜性而有所轉變、演繹或凋零,在長期累積下來,具有歷史與社會觀,便會產生

81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每種類型獨有的情境及其專屬規則,使人們得以遵循規則歸納或演繹出言者行動的背後所隱 含的動機及目的,並且可以解釋某個階段的社會真實(張瑋容,2006)。

綜上述之,語藝實踐是在語藝情境之中所建構出來的社會規範與社會行動,面對不同的 情境、觀眾(聽者)產生不一樣的行為,以解除當下迫切性情境。久而久之,面對類似的情 境得以從容應對,展現合宜的規範與行動,即是使用歸納出來的語藝類型,使之成為一種特 定的社會範本,並具有說服力。然而,若要了解並使用特定的社會範本,必須了解語藝類型 的社會背景與文化脈絡。運用在研究之中,使研究者可以遵循規則、範本,歸納或演繹出言 者行動的背後所隱含的動機與目的,並解釋某種社會真實。

語藝類型隨著時間、社會、文化的轉變而有所變化,在當代的語藝理論之中,語藝學也 開始轉型。當代語藝觀點以 Perelman 提出共享的概念,Burke 提出認同與實質共享(即一起 行動的生活方式,有共同感知、概念、印象、想法和態度),使語藝學的傳統核心—說服,逐 漸轉向「認同」(徐展青,2010)。林信男(2009)表示語藝是一種有意圖的論述,有目的的 使用語言符號進行傳播的行動。在當代語藝觀點中,可以理解語藝為:人類創造符號(即人 類的行動)指涉某一事物(即符號的行動),當人類有意識的使用符號(即行動)時,也是有 意識的在進行傳播與選擇傳播策略(即使傳播成為可能)。

換言之,言者在語藝行動之下,必有其目的性。Cambell & Huxman(2003: 7-12)提出進 行語藝行動的六項目的:產生虛擬經驗、改變感受、解釋、形成信念、激發行動、維持行動

(轉引自林信男,2009)。從上述發現,當代語藝觀點與語言符號系統息息相關,而人類隨著 時代、社會的變化不斷地創造新的符號,使語藝觀點存在著許多可能性。因此,當某一論述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或說語藝類型)能讓多數人接受即是對某一建構出來的真實產生「認同」。由此使得當代語 藝觀點成為「說服與認同」的語言藝術。

以上語藝的意義和觀點,將用以關注電視節目中語藝情境中的語藝實踐,透過節目中的 語藝行動把握敘事國族意識。下一小節解釋本研究如何遵循語藝的敘事規則,歸納出電視體 育綜藝節目的語藝類型,最終目的在以語藝敘事分析方法探尋言者行動背後所隱含的動機及 目的。

二、語藝的敘事(Rhetorical Narrative)與分析方法

哈特(R. Hart)在 1997 年認為「語藝的敘事」是「有目的的講故事」

(story-telling-with-a-purpose)(轉引自張瑋容,2006;林欣誼,2008)。語藝實踐是在語藝情 境之中所建構出來的社會規範與社會行動,而「敘事」則是主要的規範來源,捍衛、傳達並 維繫社會價值。藉由故事置入社會共同的需求與價值觀,以引起觀眾的情緒反應及共鳴,進 而說服觀眾、贏得認同(張瑋容,2006;徐展青,2010)。林欣誼(2008)指出在人類開始用 敘事說故事,就有語藝的存在,因為故事的論述是一個推論的過程,從語藝的「兩造論點」

之辯論與攻錯的過程建立一套邏輯系統,以作為日常生活經驗的理性參考資源。

敘事與語藝同樣認為絕對真實是不存在的,而是應該關注於如何詮釋和再詮釋事件,說 服個體認同建構出來的真實。Hauser(2002: 184)指出「敘事就是語藝影響力的主要來源」(轉 引自林信男,2009:20)。徐怡雲(2011)指出「敘事語藝」是以間接、不自覺的、使人卸除 心防的故事形式,即透過敘事內容、敘事形式與敘事意涵三者構成其說服力。因此,透過敘

83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事的分析方法,有助於了解語藝觀點如何建構故事並發揮說服力。

Walter Fisher 在 1987 年指出「人是說故事的動物」,並提出「敘事典範」(Narrative Paradigm),

旨在反對傳統理性典範的反動,不認為只有實證邏輯才是理性典範的範本,敘事作為一種推 論、價值與行動的哲學思維,敘事邏輯也應被列為理性典範的範疇之中(林欣誼,2008)。張 瑋容(2006)則認為故事受背景、人物、情節、行動、時間等影響,藉由故事的呈現使聽者 感動、解除武裝,在不自覺的情況下受到影響。

Fisher 以「敘事典範」為語藝的敘事提供理論基礎,使敘事分析作為一種語藝實踐的方 法。首先,敘事典範建構在五項基本假定的前提下(張瑋容,2006:55;林信男,2009:23-24;

林佩璇,2011:35):

1. 人類本質上是說故事的動物。

2. 人類進行決策和溝通的典範模式是根據「好的理由」(good reasons)做決定。

3. 「好的理由」的產生與實踐受到歷史、文化、人物特性等因素影響。

4. 「敘事理性」(narrative rationality)是根據故事的「敘事可能性」(narrative probability)

與「敘事忠實性」(narrative fidelity)評估。

5. 認知世界是由一連串的故事所組成,這些故事必須被篩選以使人類生活能持續地再創造。

「典範」一詞,用來表示框架,是一種作為引導人用「詮釋」的角度看事件的模式(蔡 佩璇,2011)。基於這五項假定的前提,進一步探討「敘事理性」的內涵,「好的理由」作為 敘事理性的邏輯基礎,深入討論「好的理由」的評估元素,評估隱含在故事當中的價值、規 範,藉以了解人類決策與溝通的過程中如何被說服或產生認同。

「敘事理性」的兩組評斷標準:「敘事可能性」,即敘事形式一致性的評估,處理故事(包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含角色、行動)是否具有連貫性,故事情節是否前後相扣;「敘事忠實性」,即日常生活的貼 近性,故事背後的論述所呈現的價值、事實是否打動人心,進而相信故事內容,屬敘事「實 質」面的檢視(張瑋容,2006;林欣誼,2008;林佩璇,2011)。「好的理由」的產生與實踐 受到歷史、文化、人物特性等因素影響,即受故事外部的脈絡與邏輯影響,因此,「好的理由」

作為敘事理性的邏輯基礎,其評估元素如【表 3】所示。

表 3:「好的理由」的評估元素

事實(fact) 被認定的事實,會明示或隱含其價值觀於敘事中,事實 就是價值呈現的一種。

相關性(relevance) 這些價值在訊息中的相關決定是否具有適當性,還是有 忽略、扭曲、誤傳的價值。

結果(consequence) 遵循這些價值的可能結果是什麼?對自我、行為、人際 和社會關係、語藝行動有何影響。

一致性(consistency) 什麼價值被個人生活經驗、他者、閱聽眾加以有效地確 認與接受。

超越性議題(transcendent issue) 這些價值是否合乎構成人類行為的理想基礎。

資料來源:研究者改繪自林欣誼(2008)、林信男(2009)、林佩璇(2011)。

藉由 Fisher 的「敘事典範」分析隱含在《來吧冠軍》所主張的社會價值觀與傳遞的意識 形態,以「好的理由」的語藝評估敘事如何受到歷史、文化、社會脈絡、人物特性等因素影

藉由 Fisher 的「敘事典範」分析隱含在《來吧冠軍》所主張的社會價值觀與傳遞的意識 形態,以「好的理由」的語藝評估敘事如何受到歷史、文化、社會脈絡、人物特性等因素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