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一章 緒論

第二節 研究背景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第二節 研究背景

一、「體育」與「運動」的用法

「體育」(physical education)為概念性名詞,常與「運動」(sport)混淆或並用。劉家瑜

(2000)指出「體育」為教育學名詞,以促進有機體身心成長和訓練,以達到鍛鍊強健體魄 之目的;「運動」則是物理學名詞,可解釋為一種「競爭性」競技,並且可轉變成一種藝術的 表演。

根據《國家教育研究院教育大辭書》對「體育」的釋義為:

體育是為了增進人體完美的發展,而寓教育於身體運動的歷程,通常藉由具有 社會形態的團體組織來實施,因此可說體育就是教育,體育是教育的一環。體育現 象成立的條件,除了生活需求的滿足、閒暇時間的獲得等外在條件之外,尚包括運 動意識的產生、身體活動的目的化(教育的目的)等內在條件的配合。7

從上述可見,體育與教育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如許義雄(1983)強調「體育活動為目 的化的身體活動。」其功能在於促進身體發展、社會規範行為的培養、運動技能的增進、休 閒生活的充實、心智能力與健康狀態的改善等等(轉引自劉進坪,2007:156)。

在運動方面,《國家教育研究院教育大辭書》的名詞解釋為: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Sport 一詞的語源最早來自古拉丁語 desportare,原指「搬運、帶開」的意思 (des=away, portare=carry),後演變為消遣、解悶娛樂與改變個人日常生活之意。

廣義者泛指一切之遊玩、消遣、遊戲或身體能力之比賽,不論為室內或室外活 動均屬運動之範圍,包括競技運動、野外活動與健康活動等在內的各種身體活動。

狹義的運動,則僅指具競爭性、規則性的身體活動。8

由上述的界定,本研究以「體育」作為一種類別,乃是取其「教育」的意涵。如「體育 類綜藝節目」是指綜藝節目內容不僅具有運動的解悶娛樂之意義,且帶有教育性質,使社會 大眾從綜藝節目之中,認識體育運動的相關知識,同時兼具電視綜藝節目娛樂、消遣的特性,

與學習體育運動的技巧、體育精神等知能。

二、體育類綜藝節目的興起

中國大陸的國家廣播電影電視總局9(以下簡稱「中國廣電總局」)於 2016 年發布《關於 進一步加強電視上星綜合頻道節目管理的通知》,明確控制未成年參與真人秀節目。新華社配 合此通知解讀為「限童令」(葉靖斯,2016),一切親子節目均不得出現在黃金檔、次要黃金 檔10

8 名詞解釋:運動(sport)。資料來源:《國家教育研究院雙語辭彙、學術名詞暨辭書資訊網》(2000 年 12 月),取自 http://terms.naer.edu.tw/detail/1312660/。

9 其組織上級機構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屬正部級國務院直屬機構,業務上級機構為中共中央宣傳部。

10 【維基百科】中國大陸綜藝節目列表。上網日期:2017 年 3 月 29 日。本頁面最後修訂於 2017 年 3 月 28 日。

取自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4%B8%AD%E5%9B%BD%E5%A4%A7%E9%99%86%E7%BB%BC%E8%89%

BA%E8%8A%82%E7%9B%AE%E5%88%97%E8%A1%A8#cite_note-3。

5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在中國廣電總局的「限童令」之後,中國的主流綜藝節目壓制親子互動真人實境秀節目,

因而轉往四大類型發展,(一)選秀類:配合全球性的粉絲經濟製造素人偶像團體;(二)音 樂遊戲類:沉寂一段時間的音樂遊戲類節目再度重回螢光幕前;(三)體育真人秀:邀請專業 體育選手參加節目;(四)戶外真人秀:戲劇化操作,即綜藝戲劇化,以高規格的拍攝手法錄 製節目11(中時電子報,2016.5.1)。其中由北京衛視製作的《跨界冰雪王》(於 2017 年 1 月

7 日首播),主打為 2018 年冬奧助陣,實則是在中國大陸以北京、張家口申請 2022 年冬奧會 的成功下,中國廣電總局為推廣和普及冰雪類運動項目,並持續其熱度而製播的體育類真人 秀節目(張彥哲、喬素景,2017)。

中國電視體育節目於 2014 年進入發展期12,2016 年則被稱之為「體育大年」的一年,

節目如雨後春筍般增生。四年一度的夏季奧林匹克運動會(以下簡稱「奧運會」)被各國運動 代表隊視為最高殿堂,受全球大眾注目。大陸各省級衛星電視台爭相投入體育類綜藝節目,

2016 年所播出或錄製的體育真人秀節目高達 20 檔(中時電子報,2016.6.20)。

此外,明年(2019 年)適逢中國大陸建國七十年,以及 2021 年中國共產黨建黨一百年,

中共中央第五代書記習近平在中國共產黨第十八次全國代表大會(2012 年)上,提出「兩個 一百年」13建設現代化中國的理念,並於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2017 年)再次闡述此理念

11 對「戲劇化操作」的補充。趙國紅(2014)。〈綜藝戲劇化是未來趨勢——對話台灣資深製作人王偉忠〉,

《綜藝報》。取自 http://www.zongyiweekly.com/new/info.asp?id=4227。

12〈圍觀!2016 年最值得期待的十檔體育真人秀,下一個綜藝爆款或許就在這裡了〉(2016 年 2 月 11 日),《禹 唐體育》,取自

http://mp.weixin.qq.com/s?__biz=MjM5NjYxOTgxNA==&mid=404665568&idx=1&sn=c542e01892818040b51109 bd99a85567&3rd=MjM5NzM2NjUzNg==&sc。

13 「兩個一百年」分別為 2021 年 2049 年。前者為中國共產黨建黨一百年,後者為新中國成立一百年。資料來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的實踐與目標,最終目的是為建設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提升物質、

政治、精神、社會、生態等文明,成為領先於國際、具有影響力的國家。因此,大眾傳媒的 言論便更傾向以「現實」、「正向」為題材,以及「愛國主義」的展現,不乏體現於電視劇、

電影之中。

從上述發現,中國大眾傳媒的製播與國家發展、社會脈絡息息相關。在 2016 年的 20 多 檔的體育真人秀節目中,除了有以體育產業(sports industry)的經濟商機而推進的節目,亦 有配合著中國大陸政策與體育時事而製播的體育類綜藝節目。

三、體育類綜藝節目受到注目的契機

在中國大陸,製播節目背後的目的不一定是以「商業利益」為首要考量,而是隨著國家 的社會發展有所轉變。陳偉(2014)表示,中國在建設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背景下,隨著經 濟、政治、文化的高速發展,體育賽事必然會娛樂化,以適應社會與受眾需求。

趙晨、王瑩(2014)亦認為,中國隨著社會發展進入了新的階段,體育休閒娛樂時代的 來臨即是一種適應性的轉變,其轉變應結合國情和文化歷史背景,在保持中國體育文化本土 性的前提下形成具有中國特色的體育節目,使新時期的體育不僅僅作為政治工具,其休閒娛 樂價值更為滿足人們心理慾望和精神需求,實現體育從經濟、政治工具向文化歸屬性質的轉 變。由上所述可知,電視體育節目的娛樂化與國家的經濟、政治、文化因素有其關聯。

Jenkins(2006:63)表示真人實境秀節目異軍突起,列為綜藝節目的類型之一,強調參 與文化、親近性、新奇性與情感經濟(affective economy)(轉引自簡妙如,2015)。自 2013

7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年起,大陸傳媒如火如荼的自韓國購買真人秀節目的版權,該年共有 12 個節目引進韓國節目 模式,以湖南衛視《爸爸去哪兒》、《我是歌手》尤其著名,開啟了真人實境秀節目的市場(譚 婉儀,2015)。然 2015 年 7 月中國廣電總局表示:真人秀節目應融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

具有引領正確價值的作用,脫離浮躁、萎靡之氣,節目要植根於中華傳統的優秀文化。電視 真人秀節目更應堅定杜絕「一窩蜂式」的跟進,堅持關注普通群眾,避免過度依賴明星,使 節目成為明星炫富的場所(人民日報,2015.7.22)。

接著又因國家政治因素,韓國允許美國在韓國境內部署薩德反飛彈系統,中國廣電總局 因而頒布「限韓令」14,為報復制裁韓國而實施全面性的整治,凡涉及韓劇、韓國電影、韓 國明星參演的影視綜藝以及根據韓國影視改編的作品、廣告均不得播出。15

在「限童令」與「限韓令」限制命令的頒布,提供了真人實境秀節目轉向的契機與環境,

又憑藉著體育大年運動風潮的興起,大陸電視產業紛紛轉往製播與推動體育型態的真人實境 秀節目,特別是與訓練、奧運會相關的題材。如,《來吧冠軍》邀請曾獲世界冠軍的選手與明 星隊進行同一項目但不同標準的體育競賽。《報告!教練》則是一檔以奧運冠軍作為固定班 底,以訓練明星的運動技能為內容的電視節目。

隨著社會的轉型、經濟的復甦,使社會大眾產生滿足文化層面的精神需求,體育與娛樂 結合創生體育類綜藝節目,即是體育向「文化歸屬」的產物。體育類綜藝節目不僅能提升社 會大眾對體育運動的興趣與認知,從而促進運動物質文化的消費,並以「情感」推動大眾對

14 2017 年 10 月 31 日中韓兩國外交部公布「就雙邊關係的溝通結果」,逐步恢復兩國的交流與合作,鬆綁了「限 韓令」。資料來源:〈「限韓令」鬆綁? 韓女團現身中國電視節目錄影〉(2017 年 11 月 2 日),《自由時 報》。取自 http://ent.ltn.com.tw/news/breakingnews/2241480。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節目與運動員的喜愛,提高受眾對節目的涉入感,進而參與、親近體育運動以及節目所傳達 的意識形態。

四、體育發展的政治觀點

中國大陸自 1949 年建權以後,各個領導人皆重視體育。依據黃家昌(2000:47)的研究 指出 1950 年代毛澤東提出「發展體育運動,增強人民體質」、1970 年代鄧小平「中國的體育 就是群眾體育」、1990 年代江澤民「積極發展群眾性體育運動,增強人民體質,為經濟建設 服務,為深化改革、擴大開放服務」。

面向中國國內的民眾,中共黨中央領袖的口號是希望藉由體育運動增強國民素質,進而 促進社會思想的進步。而競技體育在此時並沒有被特別關注,甚至在文化大革命的十年間

(1966-1976 年)幾乎崩解。直到 1978 年改革開放以後,中國想要重回國際舞台,然而經濟 正剛開始發展還未能搬上檯面,這時候能重返國際,又能快速受到注目的體育賽場,成為國 家力量和平角力的平台,實踐國族主義的主要戰場(王潤斌,2008)。

Younghan Cho(2009)曾指出「體育」、「國族主義」、「媒體」三者的共生關係,Cho 認 為體育運動是建構集體身份的有效工具,藉此讓人們有團結的感覺,在媒體推動下,運動取

Younghan Cho(2009)曾指出「體育」、「國族主義」、「媒體」三者的共生關係,Cho 認 為體育運動是建構集體身份的有效工具,藉此讓人們有團結的感覺,在媒體推動下,運動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