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從地理學(Geography)到地緣政治學(Geopolitics)

第二章 從地緣政治看印太戰略概念

第一節 從地理學(Geography)到地緣政治學(Geopolitics)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24

第二章 從地緣政治看印太戰略概念

第一節 從地理學(Geography)到地緣政治學(Geopolitics)

地緣政治學作為地理學與政治學的交叉學科,以地理角度研究政治議 題,早在希臘羅馬時代,就已有學者探討地理環境對人類歷史發展演進的 影響。亞里斯多德(Aristotle, 384 B.C. - 322 B.C.)於其著作《政治學》第 七卷中研究城邦國家時,提出例如人口及領土比例與品質的問題、首都的 必要性、陸海軍隊的組成以及疆土防衛等,都受到物質所在的地理環境所 影響,特別是氣候因素。53甚至直到18 世紀的法國學者孟德斯鳩(Charles de Secondat, Baron de Montesquieu, 1698-1755)於其《論法的精神》一書中,

有不少章節特別強調地理、氣候與環境因素成為決定政治文化與行為的方 式,54也是深受亞里斯多德對於國家規模及地理氣候影響了政體及統治問 題的觀念。

近代地理學的發展,應始於 18 世紀末至 19 世紀由德國地理學家李特 爾(Carl Ritter, 1779-1859)及亞歷山大‧洪堡(Friedrich Wilhelm Heinrich Alexander von Humboldt, 1769-1859)等人的貢獻。洪堡將自然視為一個有 機生命體,強調自然與人類文化之間的相互影響和連結;李特爾關注人類 與自然之間的關係,其《地學通論》一書探討自然與人文現象,以自然來 解釋人文,認為自然將影響人類歷史的發展,因其思想啟發了人文角度在 地理學中的要素,故被認為是人文地理學之父。

53 黃玉洤,《中國大陸的邊疆與安全:從陸權邁向海權的戰略選擇》(臺北:秀威資訊,2014 年),頁28-29。

54 詳情可參閱孟德斯鳩《論法的精神》第 3 卷第 14 章至第 19 章,本卷主要即探討地理與氣候 對人類的諸多影響。

DOI:10.6814/NCCU202000268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25

德國地理學者拉采爾(Friedrich Ratzel, 1844-1904)率先從一個國家的 地理位置出發並研究其政治,認為地理環境在諸多面向上控制人類,決定 國家和人類社會的發展。55國家和自然界的事物同樣視為是一個有機體,

是一個固定在土地上的有機體,對其行為最好的解釋是將之視為有機整體 的行為,國家為了發展,就必須確保充足和合適的生存空間,這是國家權 力的基本組成部分,國家擁有的這種權力越多,就越有可能攫取統治地位。

56有關國家生存及擴張的法則,其認為國家的空間隨著人口的膨脹而生長,

人口增長是國家擴張領土的主要因素,其他如商業和交通發展等亦如是;

國家於擴長領土過程中,往往尋求最富有政治價值的土地,而一國領土擴 張的動力常常來自其他更發達的國家。57

瑞典學者克哲倫(Rudolf Kjellen, 1864-1922)被稱為近代地緣政治學 之父,他首創地緣政治一詞,並進一步發展了拉采爾所提出的「國家有機 體」及「生存空間」理論,認為『國家的生命是依存在土地上,國家既是 一個有機體,領土就是它的身體,政治中樞是它的心臟,河川、道路、鐵 路是它的血管,出產期所需的原料與食料的地區,是它的四肢』,58其結合 了自然環境和國家政治兩者間的關聯,將國家比擬為具有生命般的有機體,

由各種有機組織所建構而成,具有生長、演變、鬥爭和衰亡的演變過程,

其生存和運行仰賴所在環境,需要一定的生存空間。克哲倫於國家有機體 理論的基礎上,建立了五種國家行為分析體系,包括地緣政治、人口政治、

經濟政治、社會政治與政府政治,其中地緣政治為「在某一特定空間範圍

55 曹金凱、陳出雲,地理的力量:地緣政治學,地圖 1 期(2008 年),頁 38。

56 孫相東,「地緣政治學論析」,理論學刊 10 期(2005 年),頁 29-30。

57 劉雪蓮,《地緣政治學》(長春:吉林大學出版社,2002 年),頁 76。

58 沈默,《現代地緣政治理論與實施》(臺北:三民書局,1987 年),頁 15。

DOI:10.6814/NCCU202000268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26

內,作為一個地理有機體或一種地理現象的國家研究」。59

二戰時的德國學者豪斯霍佛(Karl Haushofer,1869-1946)綜合了拉采 爾政治地理學的體系架構及克哲倫地緣政治學的基礎,進一步提出生存空 間論。豪斯霍佛的生存空間論明顯受到拉采爾的影響,認為國家應被視為 一有機體,地緣政治即為研究有機體國家生活空間的學問,一個國家的生 存發展必須擁有足以供養其人口的土地面積和自然資源,爭取生存空間是 國家發展的基本需求,因此一個國家可以將自身發現的自然資源和人力資 源宣佈為其合法的生存空間,任何有能力取得生存空間的國家,可以擴展 自己的生存空間。60豪斯霍佛的生存空間理論帶有達爾文「物競天擇」的色 彩,等於認可了國家為爭取生存空間的一切權力發展,其學說或許亦因此 影響了希特勒,作為自身擴張版圖的戰略思想。

地緣政治學中關於海權與陸權的爭議其來有自,地緣政治理論原本即 源自於地理學的概念,大衛‧哈維(David Harvey)指出,「地理學著重描 述和解釋地球表面的地區差異」,61也就是根據空間上的差異性,將地球空 間本質上的兩大差異─大陸及海洋,進行區分及探討。因此,地緣政治學 的發展及討論,也勢必受到兩者的影響,從不同的角度檢視、描述、解釋 及預測國際關係的互動與發展。以下將分別針對海權論及陸權論的代表學 者,馬漢及麥金德的理論與特點進行描述。

被地緣政治學者視為「海權論」代表的軍事學家馬漢,其最為知名的 海權相關著作大致上有 1890 年《海權對歷史的影響:1660-1783》(The

59 劉雪蓮,地緣政治學,頁 77。

60 劉雪蓮,地緣政治學,頁 81-82。

61 大衛‧哈維,《地理學中的解釋》(北京:商務印書館,1996 年),頁 9。

DOI:10.6814/NCCU202000268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27

Influence of Sea Power Upon History: 1660-1783)、1892 年《海權對法國革 命及帝國的影響 1793-1812》(The Influence of Sea Power Upon the French Revolution and Empire, 1793-1812)、1897 年《美國的海權利益:現在與未 來》(The Interest of America in Sea Power, Present and Future)、1905 年《海 權與 1812 年戰爭的關係》(Sea Power in Its Relation to the War of 1812)、

1911 年《海軍戰略,與陸戰原則及實踐的對比》(Naval Strategy, Compared and Contrasted with the Principles and Practice of Military Operation on Land)

等書。62馬漢認識到維持海上權力的重要價值,海上活動比陸上更為便利,

而且大陸塊都被海洋所包圍,具備進入海洋之便的國家比內陸國家有更多 機會獲得大國地緣潛力。63爭霸世界的關鍵即在於奪取制海權,並將這種能 力與國家的繁榮和歷史發展最有效地聯繫在一起。64

馬漢並認為,要成為一個能充分伸張海權的國家,必須具備六項構成 要素:(一)地理位置:海洋國家優於內陸國家,海島及群島國家更勝於靠 海的大陸國家,因為海洋是天然屏障;(二)自然結構:即使具備海岸線,

仍須擁有良好港口地形;(三)領土範圍:領土重點不在於大,而是其比例 與人口及資源相符;(四)人口數量:人口多寡非重點,而是有多少比例的 人口從事航海工作與發展海軍建設;(五)民族特性:重視人民發展海上貿 易的意願及生產能力,發展海權的最根本民族性就是喜愛貿易;(六)政府 政策:政府應相關政策以支持人民往海上發展並建立海軍力量。65

62 馬漢之詳細著作(包含書籍及期刊雜誌),可參閱:羅伯特‧西格,《馬漢》(河北:解放軍

出版社,1989 年),頁 594-629。

63 詹姆斯‧多爾蒂(James E. Dougherty)、小羅伯特‧普法爾茨格拉夫(Robert L. Pfaltzgraff Jr.),《爭論中的國際關係理論》(北京:世界知識出版社,1987 年),頁 69。

64 劉從德,《地緣政治學—歷史、方法與世界格局》(武漢:華中師範大學出版社,1998 年),

頁57。

65 阿爾弗雷德‧塞耶‧馬漢,《海權論》(西安:陝西大學出版社,2007 年),頁 42-95。

DOI:10.6814/NCCU202000268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28

馬漢於其著作中,透過英國在拿破崙戰爭中獲得海上霸權,來證明如 欲發展海權則必須以強大的海軍控制海洋,方能掌握制海權。馬漢認為,

海權的發展以攻擊為主要任務,陸權則以防禦為主;要發揮海權力量,與 外敵抗衡,就必須有強大的海軍與優良的海外基地及海港;另外,海峽、

半島、島嶼等地貌更是海權得以延伸並掌控陸權的良好天然地形。如要國 家繁榮強盛,特別是以貿易立國的國家,掌控與自身國家利益與貿易有關 的主要航線之制海權是必要主因。

馬漢以歐美各國為例藉以探討上述六項要素,對英國的海權能力評價 頗高,卻對自身國家─美國─的地緣政治能力給予較低評價,因美國當時 不具備海上貿易大港、雖有漫長海岸線但缺乏軍事防禦力、沒有發展海權 的政府部門且海軍力量也不足,因此國民缺乏發展海權的民族習性與戰略。

馬漢的海權論反映了當時歐美列強爭奪海外殖民地的趨勢,激起歐洲各國 海軍在 19 世紀 90 年代的強烈復甦,並對歐洲各國掀起的海軍軍備競賽造 成影響。66海權論不僅受到世界各國的關注,甚至直到今日,海權思想仍影 響許多國家和政府的行為與策略,對世界各國的發展及世界格局的演變產 生相當重要的影響。

英國地緣政治學者麥金德於 1904 年和 1918 年分別發表了《歷史的地 理樞紐》(The Geographical Pivot of History)及《民主的理想與現實》

(Democratic Ideals and Reality)等著作,並提出「心臟地帶」及「世界島」

等理論。麥金德將歐、亞、非三大洲稱為「世界島」,並將世界劃分為幾個 部分:67

66 鄧碧波、孫愛平,「馬漢海權論的形成及其影響」,軍事歷史 6 期(2008 年),頁 45。

67 麥金德著;林爾蔚、陳江譯,《歷史的地理樞紐》(北京:商務印書館,2007 年),頁 44-63;

蔡憲昌,「從地緣戰略與國際局勢析論臺灣的戰略價值」,三民主義學報9 期(1985 年),頁 342。

DOI:10.6814/NCCU202000268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29

(1) 心臟地帶:東迄大興安嶺以西,西至伏爾加河,南迄喜瑪拉雅山,

北至北極海,為「世界島」中心的樞紐地帶,大致上包括中國西部、

蒙古、中亞以及除東西伯利亞以外的亞洲及俄國版圖。此地帶有廣 闊草原,沒有通海的水路,卻適合陸地交通。

(2) 內新月地帶:分布於世界島中央外圍,位於心臟地帶與海洋之間,

因此海權力量可深入影響,大約包括德國、法國、奧地利、巴爾幹 半島、印度、中南半島及中國等地區。

因此海權力量可深入影響,大約包括德國、法國、奧地利、巴爾幹 半島、印度、中南半島及中國等地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