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一章 緒論

第二節 文獻回顧與探討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9

第二節 文獻回顧與探討

一、印太地區概念

「印太」一詞作為海洋生物地理概念早已存在,涵蓋的地域相當廣泛。

20 世紀 20、30 年代,德國地緣政治學者豪斯霍夫(Karl Ernst Haushofer)

即提出「印太地區‧空間」的概念,20 世紀 60 年代,澳大利亞學界在有 關地區安全的學術研討中則已開始使用「印度─太平洋」一詞。20近幾年來,

已可在文章、專書、研究報告及評論中見到以印太地區的概念,探討相關 議題與趨勢。

澳洲智庫「洛伊國際政策研究所」(Lowy Institute for International Policy)

的梅德卡夫(Rory Medcalf)於《美國利益》(American Interest)雜誌發表

《印度-太平洋:名字代表了什麼》(The Indo-Pacific: What’s in a Name?),

其認為即使「印太」一詞即使無法被某些國家所接受,或是有不同的稱呼,

例如印度稱之「Indian-Pacific」、日本稱之「兩洋交會之處」(二つの海の交 わり)、而印尼稱之「Indo-Pasifik」等等,但它意味著西太平洋與印度洋在 經濟加速與安全聯結上所構成的單一戰略體系,其中美、中日、印為區域 內的主要行為者,韓、澳、星、印尼居次。21洛伊國際政策研究所、傳統基 金會與印度觀察家研究基金會於2011 年 11 月聯合發表題為《共同目標、

集中利益:美澳印於印太地區的合作計畫》(Shared Goals, Converging Interests: A Plan for U.S.-Australia-India Cooperation in the Indo-Pacific)的研 究報告指出,基於相同的價值觀和利益,美澳印應建立三邊對話,包含反 恐、救災、防止核子擴散,有助於建立穩定、安全、具備自由開放貿易及

20 趙青海,「”印太”概念及其對中国的含義」,現代國際關係 7 期(2013 年),頁 14。

21 Rory Medcalf, “The Indo-Pacific: What’s in a Name?,” The American Interest, <http://www.the-american-interest.com/2013/10/10/the-indo-pacific-whats-in-a-name/> (accessed 10 May 2016).

DOI:10.6814/NCCU202000268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10

民主治理的政經秩序。22

澳州政府官方在提出「印度-太平洋」區域概念上相當早,2012 年的官 方白皮書《亞洲世紀下的澳洲》(Australia in the Asian Century)內,澳洲政 府即已提及「Indo-Pacific」一詞,其在專欄「印度太平洋與泛亞洲概念」

(Indo-Pacific and trans-Asian concepts)中描述,在亞洲經濟崛起的推動下,

印度洋的重要性正在超越大西洋,成為最繁忙亦具戰略意義的貿易走廊,

目前世界上有 1/3 的散裝貨物及 2/3 的石油均需通過印度洋,確保這些重 要貿易路線的安全在未來將變得更為重要,因此在這樣的構想下,西太平 洋與印度洋將被視為一個整體的戰略弧。23而在2017 年的《外交政策白皮 書》(Foreign Policy White Paper)中,更將「穩定繁榮的印度-太平洋」作 為一整個章節,大幅度探討印太平洋國家關係及相互間之競合,認為澳美 聯盟是澳洲安全及國防防衛的核心,但同時與中國的夥伴關係在雙邊利益 及區域安全上也至關重要;除美國之外,澳洲將與日本、印度、印尼及韓 國加強經濟及其他重要利益的往來,並特別將日本視為區域上及全球上的 重要夥伴關係。24

長 期 研 究 東 亞 政 經 歷 史 的 美 國 企 業 研 究 所 ( American Enterprise Institute)日本研究主任奧斯林(Michael Auslin)發表《印度太平洋的權力 鬥爭》(The struggle for power in the Indo-Pacific)期刊論文,指出印太地區 從印度洋延伸往西太平洋,包含了全世界人口數最多的兩國─中國及印度、

世界上最龐大的民主國家─印度、兩個強大的經濟體─中國、日本、以及

22 Rory Medcalf, Andrew Shearer, “Shared Goals, Converging Interests: A Plan for U.S.-Australia-India Cooperation in the Indo-Pacific,” Lowy Institute for International Policy,

<http://www.lowyinstitute.org/files/pubfiles/Shared_goals%2C_converging_interests.pdf> (accessed 10 May 2016).

23 Australia Government, “White Paper: Australia in the Asian Century,” October 2012, p.74.

24 Australia Government, “2017 Foreign Policy White Paper,” November 2017, pp.37-38.

DOI:10.6814/NCCU202000268

美國重要智庫「新美國安全中心」(Center for a New American Security),

其第八屆年度國家安全研討會就將「印度太平洋亞洲的風險與機會」(Risk and Opportunity in Indo-Pacific Asia)訂為探討主題之一。

印尼是東協國家較早回應印太概念的國家,前印尼外交部長馬提

(Marty Natalegawa)於 2013 年 5 月華盛頓戰略與國際研究中心(Center for Strategic and International Studies, CSIS)舉行的會議上,闡述他對印度 太平洋地區的看法,並以「東南亞友好合作條約」(Treaty of Amity and Cooperation)為範本,提出建立一個印度太平洋廣泛的友好合作模式的泛 亞洲新條約(Indo-Pacific-Wide Treaty of Friendship and Cooperation)的概 念,其中包括建立信任,和平解決爭端以及促進安全概念作為集體利益的 承諾。26另外,其在未提及中國或美國前提下指出,亞太地區並不希望看到

「某個國家不受制約的優勢」或因大國爭奪而帶來地區的不穩定。275 年後,

印尼總統佐科威(Joko Widodo)和外交部長馬蘇迪(Retno Marsudi)在 2018 年1 月的東協-印度峰會和 3 月的澳洲-東協峰會上提出了印度太平洋倡議。

25 Michael Auslin, “The struggle for power in the Indo-Pacific,” Turkish Policy Quarterly 10:3(2011), pp. 146-147.

26 Marty Natalegawa, “An Indonesian Perspective on the Indo-Pacific,” Center for Strategic and International Studies (CSIS),

<https://csisprod.s3.amazonaws.com/s3fspublic/legacy_files/files/attachments/130516_MartyNatalega wa_Speech.pdf> (accessed 15 May 2018).

27 中央社,「印尼倡亞洲新條約 遏區域衝突」,

<https://www.chinatimes.com/realtimenews/20130517003149-260408> (檢索日期:2018 年 5 月 15 日)。

28 Beginda Pakpahan, “Indonesia Must Lead in the Indo-Pacific Region,” Global Asia,

DOI:10.6814/NCCU202000268

洋大戰略》(Samudra Manthan: Sino-Indian Rivalry in the Indo-Pacific)中,

將中印關係與印太地區進行結合並探討兩國關係的現狀,認為中印兩國將 報告《不結盟2.0:21 世紀印度外交與戰略政策》(Nonalignment 2.0: A foreign and strategic policy for India in the 21st century),印度把亞洲視作大國角力 之處,認為印度應將傳統的不結盟外交進行升級,即便是意圖拉攏印度的 美國,在軍事、經濟實力已不再取得穩固的霸權地位之下,印度需謹慎處 理美、日、中等國關係,左右逢源,最大限度謀求國家利益。31這份報告由

<https://www.globalasia.org/v13no3/feature/indonesia-must-lead-in-the-indo-pacific-region_beginda-pakpahan> (accessed 15 May 2018).

29 Ministry of Foreign Affairs (Government of Indonesia), “Introducing the Indo-Pacific Concept, Indonesia Set the Tone at the East Asia Summit,”

<https://www.kemlu.go.id/en/berita/Pages/Introducing-the-Indo-Pacific-Concept,-Indonesia-Set-the-Tone-at-the-East-Asia-Summit.aspx> (accessed 15 May 2018).

30 雷嘉‧莫漢著;朱憲超、張玉梅譯,《翻攪乳海:中印海洋大戰略》(北京:中國民主法制出

版社,2014 年),頁 182-183。

31 Centre for Policy Research, “NonAlignment 2.0: A Foreign and Strategic Policy for India in the Twenty First Century,” <http://www.cprindia.org/research/reports/nonalignment-20-foreign-and-strategic-policy-india-twenty-first-century> (accessed 10 May 2016).

DOI:10.6814/NCCU202000268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13

德里的政策研究中心所公佈,引起各國媒體大幅報導,並被視為印度政界 現在與未來對外政策的重要參考。

如以中文文獻(包含簡體中文與繁體中文)來看,中國大陸在使用及 研究印太戰略的比例上是較高的。中國大陸學者金燦榮於環球時報上發表

《印太概念背後的美國動機》一文,認為「印太」是一個將印度洋與太平 洋合二為一的概念,並將形成因素分為客觀(地緣,印度洋為亞洲新興經 濟體能源需求的主要通道)及主觀(戰略,美國在實現其「重返亞洲」戰 略中意圖拉攏印度)兩層面。32中國大陸學者趙青海撰文分析從「亞太」到

「印太」的概念轉變,對其起源、內涵、重要性、影響力作了系統性的論 述,並認為在「印太」概念之下中國的區域性影響力遭到人為淡化,但由 於各國自身利益的差異,在印太框架下相關國家在聯手制衡中國的問題上 尚未取得共同的立場。對於印太地區的範圍定義,認為「印太」主要指擴 大的亞太(主要指東亞和西太平洋地區,不包括南亞、中亞和西亞),而「印 太」將「亞太」原來並不涵蓋的兩個區域─南亞及印度洋─包含進來。33本 文亦為中國大陸學界較早對於印太概念及內涵進行完整且詳盡介紹的學 術論文。

中國大陸學者吳兆禮於《Indo-Pacific: Origin and Multinational Strategic Game-play》中,將印太分為三個意涵:地理、戰略、時空。在地理概念上

,印太地區可分為廣義及狹義的兩種界定,包含從西伯利亞東部向南方延 伸至印度,或甚至是整個包含美國的亞太地區加上印度洋地區;在戰略概 念上,印太地區已成為一個戰略體系,由美、澳、印三國戰略聯合以塑造 區域安全的體系架構;在時空概念上,作者引用梅特卡夫(Rory Medcalf)

32 金燦榮,「印太概念背後的美國動機」,晚報文萃(2013 年),頁 20。

33 趙青海,「“印太”概念及其對中国的含義」,現代國際關係 7 期(2013 年),頁 14-22。

DOI:10.6814/NCCU202000268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14

與恰克(Priya Chacko)等學者的觀點,認為印太的時代即將來臨,至少這 樣的未來已可以預見。34陳邦瑜、韋紅等學者甚至將「印太時代」與中國戰 略結合,將文明歷經「印─西太平洋時代」、「地中海時代」、「大西洋時代」

、「太平洋時代」(也就是我們說的亞太)直到即將成形的「印太時代」等 重心轉移與變遷之下,探討中國應具備的戰略構想及應為之舉。35

中國大陸學者蕭洋依據澳洲國防白皮書,將印太地區視為戰略弧線(

Indo-Pacific Arc),並認為不該過於精確定義此地區範圍,其邊界應作廣義 上的最大概念,從西太平洋到西印度洋的廣大區域,其中包括非洲的東海 岸地區。36劉宗義亦認同「印太」目前仍然只能算是一種地緣戰略構想,或 者是一個正在設計之中的地緣戰略體系,這樣的時代尚未到來,但「印太

」的提出體現出印度洋其重要性的上升,並賦予印度洋與太平洋具有同等 的戰略重要性。37曹筱陽更認為,在美國戰略界和決策者的視野中,印太是 一個戰略整體,美國在戰略上轉向印太是個宏大的事業,在全球經濟及政 治重心轉向印太地區、印度洋戰略重要性的提高、中印等國的海權力量大 幅提升等原因下,印太地區對於大國關係和權力格局等諸多方面將繼續產 生重大影響。38

我國學者林賢參於《區域安全新概念:「印度太平洋」與「中」印崛起

》一文中指出,從地理空間的角度來看,「印度太平洋」所指的範圍,由關 注的焦點不同而有所差異,部分人將其範圍涵蓋整個太平洋與印度洋,也

34 Zhao-li Wu, “Indo-Pacific: Origin and Multinational Strategic Game-play,” Pacific Journal 111 (2014), p. 27.

35 陳邦瑜、韋紅,「試論印太時代及中國的戰略應對」,印度洋經濟體研究 2 期(2015 年),頁 51-65。

36 蕭洋,「"印-太戰略弧"語境下澳大利亞安全空間的戰略重構」,江南社會學院學報 15 卷 4 期 (2013 年),頁 16。

37 劉宗義,「沖突還是合作—"印太"地區的地緣政治和地緣經濟選擇」,印度洋經濟體研究 4 期 (2014 年),頁 7-10。

38 曹筱陽,「美國"印太"海上安全戰略部署及其影響」,現代國際關係 8 期(2014 年),頁 27-35。

DOI:10.6814/NCCU202000268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15

有部分人是從亞洲太平洋(西太平洋)或是從印尼延伸到非洲東部的印度

有部分人是從亞洲太平洋(西太平洋)或是從印尼延伸到非洲東部的印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