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從「性相不同」到「性相融通」

第五章 通潤思想中的性相交涉

第一節 從「性相不同」到「性相融通」

本節題取自張志強論文〈唯識思想與晚明唯識學研究〉,以下簡單說明其 中對這兩個子題上的說法307,並加入筆者之分析。性相之問題於唐代已有窺基等 人提出,惟彼時唯識宗更傾向於強調性相之差別。相對於此,唐代法藏結合《大 乘起信論》形成性相融通之理論,旨在闡明性相在究竟上來說無差別,至宗密、

永明延壽,再到晚明佛教之振興,大多持這個觀點308。因此,如何詮釋性相之異 同,也是法相與法性宗指標性的區別。

在「性相不同」這個問題上,窺基《述記》云:「次辨體者,體有四種,如 餘處說攝相歸性,真如為體,攝境歸識,以心為體,攝假歸實。309」對窺基來說,

攝相歸性,是攝假歸實之意,假者,是非實在的有為法,實者則是真如無為法。

在《成唯識論》中,性與相分別指到唯識性與唯識相,在窺基的詮釋中,唯識性

307 張志強,〈唯識思想與晚明唯識學研究〉,《中國佛教學術論典 7》,頁 350~352。

308 張志強,〈唯識思想與晚明唯識學研究〉頁 381~382。

309 窺基,《唯識二十論述記》卷 1 (CBETA, T43, no. 1834, p. 979, b5-7)。

被理解為「對真如實性的專指名稱310」;《述記》云:「謂相及性,性者實體,

即唯真如。相亦名體,依他體故。311」唯識宗雖有「淨依他亦得稱為圓成實」的 說法,卻是在淨分依他合於圓成實義,以其離倒、能斷諸染、勝用周遍的功能層 面上來說312,並非將依他與圓成兩者之內涵混同。因此實際上,在窺基的詮釋下,

性相之別異、真如與依他,以及有為與無為之區別是非常清楚的:

又言唯識相、性不同。相即依他,唯是有為,通有、無漏。唯識即相,

名唯識相,持業釋也。性即是識圓成自體,唯是真如,無為無漏。唯識 之性名唯識性,依士釋也,唯內證淨,為簡依他,故說識性。何故須簡?

有漏依他不可敬故,無漏依他亦俗諦故,非最勝故,非諸聖法真實性故。

非所證故。非迷悟依故。313

從引文來看,唯識相之為持業識,意謂唯識與相是同義詞,這是從唯識以「相」

呈顯來說;而「唯識性」是依主(士)釋,意指「性」之為無漏真如,在修證上,

唯識之證悟可為量果。同時「唯識」有其無漏、無為的形上學意涵。唐代唯識學 中性、相之根本區分,在於作為真如法與緣起法之差別。緣起法包含了四緣,其 中以所緣緣的能生義對應於第八識而有實體之意涵,然而,當真如作為所緣緣的 時候,《成唯識論》區別出了「帶」的雙重意涵,以「挾帶」對應於真如所緣緣,

而這是說明真如作為淨法生起之必要條件,而並非充分條件,也就是真如本身並

310 張志強,〈唯識思想與晚明唯識學研究〉,頁 352。

311窺基,《成唯識論述記》卷 9 (CBETA, T43, no. 1830, p. 555, b20-21)。

312 窺基,《成唯識論述記》卷 9:「淨分有為亦具三義。一者離倒,體非染故,是實義。二者 究竟,諸有漏法加行善等,不能斷惑,非究竟故。諸無漏法體是無漏,能斷諸染是究竟故,是成 義。三者勝用周遍,謂能普斷一切染法,普緣諸境,緣遍真如,故言第三勝用周遍,是圓義。由 具三義,與真如同,故淨依他亦得稱為圓成實性。」(CBETA, T43, no. 1830, p. 545, b26-c4)。

313 窺基,《成唯識論述記》卷 1 (CBETA, T43, no. 1830, p. 232, b19-23)。

不是淨法生起的直接原因,這個真如並非《觀所緣緣論》中「實體能生」的所緣 緣(《論釋》也排除了討論慣修果的情況),僅能從認識上起到規範性的作用。

雖然規範性作用是否也算在因果序列當中的確是一個問題,但在「真如對證悟影 響的直接程度」這個問題上,的確為阿賴耶識與如來藏識最大的差異。在唐代唯 識系統中,淨分依他在作用上仍舊是超出了前述真如的規範意義,因為並非無 質,而是有第八識種子為其緣因,是有為的,故而非最勝、非諸法實性,亦非所 證。按張志強述:「淨分依他作為正智屬菩提性,是能證能顯生得之果,是能緣 心之性,而非能緣心所緣法性意義上的性質,因此對相性不同的簡別成立的依他 起與圓成實之間的不同,其實便是對正智與真如之間能所不同的說明。314」換言 之淨分依他作為正智可以即於真如,但淨分依他是有為的,故非真如。其次,淨 分依他是唯識、非實的假法,在唐代唯識學對實踐的要求上,尚需聞熏習方可作 用。

若依照《成唯識論》,依他起性畢竟還須要保留從遍計執到圓成實的連結,

只在淨分來說,與圓成實則是非一非異、相即的關係,而在證悟上亦不可說為空

315。通潤於《起信論續疏》如此說明:

問:何故相宗但空徧計,不遣依他?答:相宗立相,故不遣依他,唯空 徧計;性宗顯性,故先除徧計,亦遣依他。若空徧計而不遣依他,謂之 半頭唯識。若空徧計復遣依他,方名具分唯識也。316

314 張志強,〈唯識思想與晚明唯識學研究〉,頁 352。

315玄奘編,《成唯識論》卷 8:「此即於彼依他起上,常遠離前遍計所執。二空所顯,真如為性,

說於彼言,顯圓成實與依他起不即不離,常遠離言,顯妄所執,能所取性,理恒非有,前言義顯 不空依他。」 (CBETA, T31, no. 1585, p. 46, b13-17)。

316 通潤,《起信論續疏》卷 1 (CBETA, X45, no. 764, p. 419, b18-24 // Z 1:72, p. 53, a3-9 //

R72, p. 105, a3-9)。

從引文來看,「立相,故不遣依他」的說法,此處不遣的是淨分依他,保留了有 為法過渡到無為法的空間,唯有淨分依他才能談立與不立的問題,這與《述記》

「相即依他」的說法一致。問題於是變成,何以在通潤看來,性宗顯性,則必須 同時除遍計、遣依他?這便牽涉到性相之個別意涵,在法性宗之脈絡下不同之詮 釋。

在張志強(1997)的研究中,將性相融通的發展分成三個階段:(1)法藏 承舊譯唯識古學的思想因素,結合《起信論》中一心開二門的理論。其中,影響 最大者,在於一心思想下,以隨緣義來解釋真如,真如法與緣起法的關係變成「本 質與現象」的關係,而非兩種獨立之法,混淆了法相宗中有限與無限的分界。317

(2)宗密、五代末宋初永明延壽會通性相兩宗的融通思想。其中,宗密強調禪 教同源,雖仍是以禪為本,教為末,但肯定了教法在修證上的價值,因此可說是 以相宗的理論去補充性宗。永明延壽受到前人影響,著有《宗鏡錄》以一心融通 性相,然實際上不脫離改相宗去適應性宗這個原則318。(3)晚明佛教受到《宗 鏡錄》影響,在佛教振興中出現的融通思想,其基調亦是以性為本319

回到前述「攝相歸性」的問題。法藏是這麼說攝相歸性的:「攝相歸性故說 唯識,謂此八識皆無自體,唯是如來藏平等顯現,餘相皆盡。320」可見唯識論通 如來藏。後繼的澄觀則說得更清楚:「攝相歸性,事理無礙;祕密重重,事事無

317按張志強,唯識古學與今學之差異在於對遍計執與依他起的認定,前者以依他起與遍計執同為 空無的一邊,後者將依他起性獨立於遍計執,以「似有」區別無「實無」,以前者較後者有更多 的實在性,在修證上,正好與聞熏習的重要性相互呼應。而法藏對依他起性的詮釋是來自於唯識 古學的說法,因此依他也是須遣的。其次,在圓成實性的認定上,法藏以《起信論》的一心理論 批判法相宗的凝然真如,以真如為能造作的。參考〈唯識思想與晚明唯識學研究〉頁 384~386。

318 類似說法可見於延壽,《宗鏡錄》卷 4:「攝相歸性,說一心,謂此八識皆無自體,唯如來 藏平等顯現。」(CBETA, T48, no. 2016, p. 435, b15-16)。這個說法來自法藏《華嚴經探玄記》卷 13

〈十地品 22〉 (CBETA, T35, no. 1733, p. 347, a16-18)。

319 張志強,〈唯識思想與晚明唯識學研究〉,頁 384。

320法藏,《華嚴經探玄記》卷 13〈十地品 22〉 (CBETA, T35, no. 1733, p. 347, a16-18)。

礙。321」此中「性」指的仍是真如,但內涵已非同於唯識宗之真如,而帶入了四 法界的概念。何謂四法界呢?在荒木見悟(2008)對澄觀的研究中,四法界理論 以「事」為緣起現前、分際井然之事相,以「理」為遍在事物而無分無際,又此 二是交互涵攝的,不僅僅是單一個體中具足理,進一步說,單一個體在俱足理之 無分際性的意義上,其本身也不可不謂遍布法界,此即澄觀以理事無礙而即事事 無礙之意涵322。惟在澄觀的說法中,事理無礙與事事無礙在未修證前,是兩種不 相同的層次。澄觀先云:「今明由事與理,有非一非異義故。以非異故全同,以 非一故不壞,分別則事理兩分。323」又以此去會通事事無礙之意涵,按荒木:「多 事之中現一事,而事事間不會相互排斥拑格。在事理無礙的法界立場來說,事為 有分有相,理為無分無相,認為事與事之間必須以理作為中繼連接的媒介。事實 上,從認識的層面上來看,離開了事與事之交涉此一層面,理無法單獨存在。事 事無礙境界中,事即理、理即事,無絲毫間隙與遲滯……324」在這個脈絡下,澄 觀是將理貫穿於事,使得理產生活動性,又因理之遍在而說事與理無所分別。綜 上,四法界之概念即是有為與無為法分際已然模糊之表徵。

無論如何,從形上學的角度來看,若將上述法性宗的這些說法直接挪用於唐 代唯識學的性相理論,則變成是無為通於有為,此二互攝了。因此,法相宗與法 性宗對於性相理解之基本差異便是在此。回應前文的提問:何以法相宗不空依 他,而法性宗要空依他呢?筆者以為,對法相宗來說,依他雖不同於圓成實性,

但在力用上與圓成實性相即,在這個意義上,淨分依他必須不空,否則遍計執永 遠也無法過渡到圓成實;然而,對法性宗來說,以如來藏作為佛性而說佛與眾生

321澄觀,《大方廣佛華嚴經隨疏演義鈔》卷 90〈入法界品 39〉 (CBETA, T36, no. 1736, p. 696, c11-12)。

322 參考荒木見悟,《佛教與儒教》第一章〈《華嚴經》的哲學〉。

323 澄觀,《大方廣佛華嚴經隨疏演義鈔》卷 10 (CBETA, T36, no. 1736, p. 72, b8-10)。

324 荒木見悟,《佛教與儒教》第一章〈《華嚴經》的哲學〉頁 36。

無異,那麼自然不同於法相宗以「真俗二諦,迢然不同325」。然而,以法性宗的 立場,真俗二諦的分界在究竟的層次上之所以不存在,是因為他們共同攝於「一

無異,那麼自然不同於法相宗以「真俗二諦,迢然不同325」。然而,以法性宗的 立場,真俗二諦的分界在究竟的層次上之所以不存在,是因為他們共同攝於「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