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三節 核心能力定義與內涵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第三節 核心能力定義與內涵

一、 核心能力的定義與內涵

核心能力(Core Competence)這個概念,最早是)Prahalad & Hamel (1990) 提 出,這兩位學者在其後1994年的著作 <Competing For The Future> 中提到,以企 業內部的資源作為策略制定的基礎,透過企業獨特且難以被模仿的核心能力持續 累積、建構、並創造附加價值的方式可以為企業創造競爭優勢(Hamel & Prahalad, 1994)。核心能力不但可以幫助企業強化現有事業的基礎,亦可以成為發展未來 事業的動力引擎。其二位學者認為核心能力可被視為是技能(Skills)與科技

(Technologies)的組合。他們定義核心能力為:「組織由過去到現在所累積的 一種知識學習效果(Learning),它需要各事業單位間充分溝通、參與投入,特別 是使不同生產技能之間能合作無間或將各種不同領域的技術加以整合的能力,並 且提供顧客特定的效用與價值」(Hamel & Prahalad, 1994)。簡單而言,透過工作 中組織內共同學習的方式,可以創造並整合成可提供顧客特定效用與價值的能力,

稱為核心能力。

回顧1960與1970年代,美國企業大多採取傳統多角化的經營慨念,將企業看 成是眾多事業部門的集合體,透過組織架構的設計,使各事業部門專業分工、各 自發展,為公司賺取最大利潤來逐漸壯大。因此跨國公司間開始了一場大型的倂 購、多角化經營的潮流,希望能夠降低成本並且追求綜效的產生與產業差異化。

但是自1980年代開始,美國企業的市場遭受到日本企業與歐洲企業的侵蝕,市場 競爭激烈。採取單打獨鬥方式的美國企業,雖然透過不斷併購的方式事業橫跨多 種領域,但是在市場競爭下不但最後都不敵能夠發揮整體力量的日本企業與歐洲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因此Prahalad & Hamel (1990)在哈佛商業管理評論所發表的《The Core Competence Of The Corporation》中比較GTE和NEC兩家企業,所提到引起企業 發展差異的核心能力觀點格外引起重視,並且迅速引起研究熱潮。他們認為企業 就像一棵大樹,企業核心產品建構成大樹的主幹,個別事業單位(SBU)就像是 枝幹,樹葉則是企業所生產的最終產品,而核心能力就是提供整棵大樹養分的根 部。簡單而言,核心能力觀點是以整合企業內外資源,以本身所特有的技能與科 技為核心,使企業可以靈活運用的策略觀點。無論是嶄新的設備、獨特的專利、

營業特許的執照或是龐大的現金流等等,對於企業來說只是競爭優勢而不是競爭 力,資源會隨著時間而折舊、消失,但是能力卻是長時間累積的優勢。

為了避免將核心能力與企業的資源混淆,Prahalad & Hamel (1990)指出了核 心能力具有以下特色:

1. 組織內的共同學習,特別是協調不同的生產技術與整合相關的科技。

2. 核心能力除了能夠協調科技與技術流,也與組織內部工作及價值傳遞有 關。

3. 在跨組織(包含各層級及各領域)的運作中,核心能力也是一種溝通、

參與及深度承諾的工作。

4. 核心能力不像實體的資產會隨時間消失,核心能力會隨著應用與分享而 日漸增強。核心能力對於不同的事業部門之間來說就像是黏著劑一樣,

也是新事業發展的引擎。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因此,Prahalad & Hamel (1990)也提出了幫助企業辨識核心能力的四個問 題:

1. 如果沒有這項能力,我們要花多久的時間建立優勢(Dominant)?這個 能力是否讓競爭對手難以模仿?

2. 如果沒有這項能力,我們未來會失去什麼樣的潛在機會?

3. 這個能力是否提供我們進入多樣化市場的機會?

4. 這個能力是否能幫助企業生產出符合顧客需求的產品,創造顧客價值?

而後,兩位學者在1995年又再針對上述的問題做進一步補充,界定出核心能 力所能提供的三項價值 (Hamel & Prahalad, 1995) ,包含顧客價值

(Disproportionate Customer-Perceived Value)、競爭差異化(Hard To Imitate)、以及 延展性(Gateway To Other Product-Markets)。Hamel & Prahalad (1995) 認為核心能 力必須對於顧客所重視的價值與顧客利益產生明顯的貢獻,例如本田汽車

(Honda)在引擎方面的製造與研發能力。而核心能力也不只是指企業獨有的專 長,也可以指遠遠優於其他同業的普遍存在能力。但核心能力必定是能夠為企業 帶來競爭優勢且具有稀少性,也不易被其他競爭者模仿的。另外,核心能力也能 幫助企業將市場拓展到更廣泛的領域,有助於企業未來市場的發展。

Gallon & Stillman (1995)、(Coates, 1996)三人進一步對於企業的核心能力做 層級上的區分與定義,如圖2-1 所示。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圖2-1 核心能力層次

資料來源:Gallon, Stillman, & Coates (1995)

Gallon & Stillman (1995)、(Coates, 1996)認為在企業內部組織中必定存在許多的 獨立的活動(Activities)與技能(Skills)。這些在企業內部具有獨立、單一功 能的能力稱為基礎能力(Primary Capabilities)。基礎能力通常是企業面對市場 的能力(Market-Interface Capabilities),又可分為維持公司營運的基礎架構能力

(Infrastructure Capabilities)與生產、提供產品或服務的技術能力(Technological Capabilities)。在這些基礎能力當中,有某些獨特且對公司具有明顯貢獻-例如 降低成本、增加產品與服務差異化、加快市場速度、增加市場進入障礙等等的能 力,稱為關鍵能力(Critical Capabilities)。關鍵性能力的發展通常是由策略事業 部門(Strategic Business Unit)主導。而所謂企業的核心能力是指由至少兩種以 上的關鍵能力整合而成的,是企業競爭力的來源,也是使企業超越其他公司、最 特殊且優異的原因。核心能力是屬於整個企業內部的能力,而非單一事業或是部 門所擁有的能力。而Gallon & Stillman (1995)、(Coates, 1996)也指出,在企業的 核心能力中通常是集合了核心技術能力(Core Technical Competencies, CTCs)與 核心行銷能力(Core Marketing Competencies, CMCs)而成。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圖2-2 核心能力層次的概念 資料來源:Javidan (1998)

1. 資源(Resources):企業創造價值活動的基本元素,包含生產設備等 實體資源( Physical Resource)、人力資源( Human Resource)以及 品牌商譽等組織資源(Organizational Resource)。

2. 能力(Capabilities):指的是在組織中所具有的單一特定功能的能力,

例如生產製造能力(Production Capabilities)與行銷能力(Marketing Capabilities)等等。

3. 競爭力(Competencies):在事業單位(SBU)中,整合協調不同組織 的特定功能能力(Cross-Functional Integration And Coordination),使其 達到目標。

4. 核心能力(Core Competencies):企業中跨事業部門的整合能力,透過 企業內部的共同學習、參與以及承諾,使個事業部門所擁有的技能、知 識等互相流通整合。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二、 核心能力的分類與衡量

有關企業核心能力的分類方式,常常會因應學者不同的研究背景然產生不同 的分類方法。最早提出核心能力概念的Hamel & Prahalad (1994) 依照企業活動的 內容,將核心能力分為三種類型:

1. 市場接近能力(Market-Access):使公司能夠更加接近顧客、減少公司 與顧客之間距離的能力。例如行銷能力、技術支援能力、售後服務能力 等。

2. 產品整合相關能力(Product-Integrity Related):從產品生產到提供給 客戶之間所有的價值活動整合能力。包含產品設計、生產製造、存貨管 理、品質管理等能力,使企業能夠提供客戶更快更好的產品或服務。

3. 功能性能力(Functionality):指所有能使企業提供獨特功能的產品或 服務、獨特顧客價值的能力。

另外,如同在上節所提過的,Gallon & Stillman (1995)、(Coates, 1996)認為 核心能力可以分為兩大類︰

1. 核心技術能力(Core Technical Competencies, CTCs)︰指企業在某一領 域早期、大量且持續的投入該領域,所累積創造出來的技術能力。

2. 核心行銷能力(Core Marketing Competencies, CMCs)︰指透過密切與 供應商、配銷商和顧客之間的外部關係,企業能掌握市場的機會點,拉 近公司與顧客之間距離,使企業能因正確快速的掌握市場而產生利益。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Leonard-Barton (1992) 則採用知識基礎觀點,將企業核心能力分成四種類 型:

1. 員工知識與技能(Employee Knowledge And Skill):包含了公司專屬的技 術、及科學性的知識等等。

2. 技術系統(Technical Systems):將不可言傳的(Tacit)知識經由多年累積,

使其結構化成為實體的系統,例如資料庫系統、專屬服務程序等等。

3. 管理系統(Managerial System):如教育訓練、獎勵制度等組織的管理系 統。

4. 價值觀與常規(Values And Norms):是企業文化的呈現。價值觀與常規決 定了公司應追求、培育何種知識,以及哪些知識創造活動可被容許及鼓 勵。

Long & Vickers-Koch (1995) 則將核心能力區分為三種類型:

1. 基本能力(Threshold Capabilities):指支持企業在產業競爭中所需具備 的最基礎能力,基本能力能夠使企業維持基本的營運。例如執行業務所 需一般能力、操作基本技術的能力等等。

2. 關鍵能力(Critical Capabilities):在目前產業環境之下,能為企業創造 競爭優勢的能力。例如技術專利開發能力、製程控制能力、新技術引進 與技術有效運用的能力等等。

3. 先導能力(Cutting Edge Capabilities):指企業為了在未來能持續創造競 爭優勢所發展的能力。例如技術創新的能力、對未來市場預測的能力以 及策略規劃的能力等等。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三、 新事業發展相關之核心能力

前幾節對於新事業以及核心能力分別探討其定義與內涵後,本節將針對發展 新事業所需要的相關核心能力進行文獻回顧。有關企業核心能力以協助新事業開 發與成長的文獻相當多,根據新事業的類型、在企業中扮演的角色的不同,企業 既有的資源與結構等等會對新事業產生不同程度的影響力。

Teece (1988)、Boussouara & Deakins (1999) 認為新創事業的建立除了必須有 優秀的技術相關核心能力之外,同時也必須兼顧有能夠專注於市場的能力才能成 功。 Frohm (2002) 則認為此處所提到的能力是一種使得組織能夠在產品商品化 的每一個階段中有效地協調不同的知識背景,他描述這種能力為一種「集體能力」

(Collective Competencies)。其認為這種集體能力能夠幫組織將其組織中每一個 個體所能貢獻的能力集合起來,成為一種文化或是流通的知識與能力,集體能力 能夠使得組織在新事業開發的過程當中擁有更好的表現。

(Collective Competencies)。其認為這種集體能力能夠幫組織將其組織中每一個 個體所能貢獻的能力集合起來,成為一種文化或是流通的知識與能力,集體能力 能夠使得組織在新事業開發的過程當中擁有更好的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