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三節 心理健康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47

感恩或興趣的概念,這些理論亦可列入心理資本的候選名單,如同 Luthans 與 Youssef

(2004)指出,只要符合積極、獨特、可測量、可開發及與績效相關等正向組織行為的標 準,皆可列入候選名單,但除了這些特質,還可能含括哪些要素,需要再進一步進行有系 統性的理論建構與實徵調查。再則,心理資本的理論出自正向組織行為與正向心理學的結 合,其所探討的對象為組織的工作者,較少從教育領域,探究教育人員的心理資本含量;

倘若個別看待心理資本的各個層面,在教育或心理領域議題的探究枚不勝舉,但是心理資 本的整體作用,對於教育領域的影響,是有待加以探究,畢竟心理資本是一個整體的概念,

其所組成的因素,可再不斷演化,或是因應不同領域發展出不同因素。學生心理資本的表 現情況,對於個體未來的因應,有其實質推廣的意義,但目前國內外的研究尚待發展,這 亦是本研究所關切的焦點。另外,不同社會背景變項(性別、年級、主修領域、擔任志工 的頻率、擔任社團領導者與班級幹部)在心理資本與其各因素是否會有差異,目前文獻仍 尚未有一定論,有待本研究實徵調查結果說明。

第三節 心理健康

本節首先概述傳統心理健康的定義與測量方式,並據此說明心理健康之內涵。其次,

從正向心理學的觀點,介紹何謂心理健康,心理健康的定義、內涵與測量的文獻。再則,

完整的心理健康狀態,是心理健康狀態(主觀幸福感)與心理疾病(憂鬱)症狀交錯而成 的九種類型,本部分將說明「主觀幸福感」與「憂鬱」的意涵,藉以作為第四節「用心、

心理資本與心理健康關係」探討之銜接。

世界衛生組織歐洲心理健康宣言(WHO, 2005a)及其歐洲心理健康行動計畫(WHO, 2005b)皆強調,社會與經濟繁榮的歐洲將取決於改善心理健康與幸福感,而且也將促進 心理健康的人,提供更好的心理健康問題(Barry, et al, 2009)。而職場健康心理學相信有 良好的心理健康工作環境,除了重視員工的工作壓力之外,亦需容許員工擁有自主性、自 尊感等有益心理健康的潛在因素(楊明磊,2010)。在大學裡,雖然學生的本質是學習,

但學生所在的校園環境,亦可視為一個職場,學生在校園內學習、工讀,甚至學術、行政 工作的協助,有一個健康的職場環境,均有助於未來邁入專職職場的瞭解。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48

壹、心理健康的定義及意涵

一、心理健康的概念

在探討心理健康的概念之前,首先瞭解什麼是健康?依據 Smith(1981)將健康分為 四種類型:臨床模式(clinical model)、角色表現模式(role-performance model)、適應模 式(adaptive model)及幸福模式(eudaimonistic model)。其中,所謂的臨床模式,是指在 健康連續軸向上,健康的一端是「醫學定義之疾病症狀未呈現」,不健康的一端則是「有 明顯的疾病症狀呈現」;而幸福模式,即是指在健康連續軸向上,健康的一端是「廣泛的 對生活充滿安全感」,不健康的一端則是「虛弱、生活品質不佳或不滿意」。上述的分類,

即可說明在健康的連續軸上,縱軸可以是幸福模式,橫軸可以是臨床模式,交叉分類之後 可以分出四種類型,如表2-3-1 所示。而聯合國世界衛生組織(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WHO)針對健康的界定:「一種精神的、生理的與社會幸福感的狀態。」這不僅是沒有疾 病或不受傷害而已,更重要的,它是一種健全、穩固的幸福正面感覺(葉肅科,2008;Breslow, 2006; WHO, 2002)。

近年來,國外研究者持續關切發展中國家開展的心理健康與幸福感的含意。從西方的 觀點,心理健康與幸福感非常依賴於個人、個人品質;然而在國家,如中國,心理健康與 幸福感反映集體主義的觀點,反映宗教信仰(如佛教或道教)所產生的效應(Windle, 2009)。

其實心理健康(mental health)是一種幸福感狀態(a state of well-being),在其中每一 個人可以瞭解自己的潛能,克服生活中的正常壓力,是一個國家的福祉(WHO, 2009, 2010)。目前,世界衛生組織與歐盟(European Union)提出國際方案以促進心理健康和幸 福感,代表一個組織對於人們心理健康的主要政策(Hunter, Barry & McColluch, 2008)。

倘若缺乏心理健康即無健康可言(WHO, 2010),心理健康與生理健康有關(Viswesvaran &

Ones, 1995),與個人行為表現有關,而心理健康的決定因素包括社會、經濟及環境要素。

Keyes(2005a, 2005b)、Keyes 與 Lopez(2002)指出,早期對於心理健康的觀念來自 精神病學(psychiatry)的概念,假設個體若無精神疾病,即代表心理健康;然而這樣的分 類,忽略心理健康是一個完整的健康狀態,健康與疾病並非單一連續尺或向度兩個相反的 極端。在正向心理學裡,評估心理健康的狀態,其中一項指標即為「主觀幸福感」(subjective well-being ) 的 程 度 , 主 觀 幸 福 感 意 味 心 理 健 康 , 而 評 估 心 理 疾 病 的 症 狀 即 以 憂 鬱

(depression)作為心理疾病的診斷。

本研究評析上述文獻的內容,從正向心理學的角度析述心理健康的定義與內涵。 資料來源:邱兆宏(2004:12)。

二、傳統心理健康的意涵

關於心理健康的定義與內涵,國內外研究者所持的論點,對於心理健康的定義有所不 同,研究者茲陳述如下:

Marzek 與 Haggerty 以光譜的形式說明心理健康介入心理障礙,以預防、治療、保養 為外圈,預防包括普遍、選擇、表示;治療包括個案鑑定、已知疾病的標準治療;保養包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50

穩定的人格,能對外在的環境刺激及人際關係保持和諧的互動,並有能力因應及調適日常 生活所遭遇到的問題與挫折。

黃政昌與王蔚竣(2008)將心理健康分為「憂鬱傾向」、「焦慮傾向」、「自傷傾向」、「衝 動行為」、「精神困擾」及「效度指標」六個構面,合成為心理健康篩選量表,以瞭解大學 生潛在困擾特質的類型與強度。

以正向觀點的心理健康與傳統病理觀點心理健康的概念區別,在於傳統的心理健康視 沒有疾病為心理健康,而正向觀點的心理健康則認為,除了沒有疾病以外,還必須有正向 情感,才可視為完整的心理健康狀態。

在 WHO(2011)針對心理健康的定義為:心理健康是直接或間接與世界衛生組織對 健康的定義(健康不僅是沒有疾病或不受傷害而已,更重要的,它是一種健全、完全的健 康狀態)中所包含與一系列廣泛活動的心理健康,它還涉及到促進幸福感,預防心理疾患 與心理障礙者的治療與康復。

Barry(2009)評析心理健康文獻,概念化的心理健康,包括情緒(影響/感覺)、心理

(正向運作)、社會(關係與他人及社會),生理(身體健康)及靈性(在生活中有意義的 目的與意識)的幸福感;其有兩個架構:以快樂為主,是指主觀幸福感與生活滿意;而以 幸福為主,包括正向作用、正向參與、正向實現及社會幸福感。

Canadian Institute for Health Information(2009)指出,心理健康是一種能力,與感覺、

思考及行為方式有關,可增強個體的能力,享受生活與處理自己所面對的挑戰。

在國內以正向心理的觀點探討心理健康的研究,目前仍待持續發展。李新民(2004)

將心理健康分為積極與消極:從積極面的定義,將焦點置放在生活適應良好、身體功能健 全、心理素質強韌之類的正面指標;而消極面乃是以負面指標來界定心理不健康,其將重 點放在身心失調、生理心理疾病之類的負面指標。

曾柔鳴(2009)認為心理健康不但是沒有心理疾病,還需擁有正向的情緒、心理或特 質,使得個體在生理、心理以及與社會關係中感到安適的狀態。經過後設分析將心理健康 分成軀體化(somatic symptom)、焦慮(anxiety)、社會困擾(social undermining)、憂鬱

(depression)、及正向心理(positive mentality)五個向度。

而李美遠(2010)指出自正向心理學觀點的興起,從原本關注在修復生命中不好的事 物,轉向建立正向的特質心理健康,擁有正向的情緒、心理或特質,使得個體在生理、心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51

理以及社會關係中感到安適。

基於上述文獻的評析(李盈慧,2007;李美遠,2010;李新民,2004;柯永河,1993;

徐美玲,2007;曾柔鳴,2009;黃政昌、王蔚竣,2008;賴倩瑜等人,2000;Barry, 2001, 2009; WHO, 2011),本研究採取正向心理學的觀點,將心理健康定義為:心理健康意指不 僅沒有心理疾病,而且擁有積極的情緒、心理、社會、或靈性,必須有幸福感的狀態與沒 有疾病,兩者具備,才視為完整的心理健康。

三、以正向心理學為論點的心理健康之意涵與測量

Jahoda 早在 1958 年提到心理健康的發展有六個標準,包括(一)認同的需求,包括 自我接納、自尊與自我復原;(二)投入生活與實現個體的潛能;(三)生命的意義與目的;

(四)自主性,從社會層面,包括自我決定方面的要求;(五)準確的認識現實,及對他 人的敏感性;(六)環境掌握,人際關係的表現,在工作中的參與和發揮,及問題解決的 能力(Windle, 2009)。

後期探討心理健康,認為心理健康是雙元的(Wang, Zhang, & Wang, 2011),由主觀幸 福感與憂鬱交錯而成的,茲說明理論如下:

(一)心理健康-主觀幸福感 1. 主觀幸福感的意涵

在說明主觀幸福感的意涵前,首先必須瞭解幸福感是由人格特質理論、判斷導向理 論、動態平衡理論、適應理論及需求滿足理論(施建彬,1995),所建構而成的。

Andrews 與 Withey(1976)提出幸福感是一種個人主觀經驗,幸福是由整體生活的滿 意程度及感受到的正、負情緒強度所共同形成,所以在評估幸福感時,必需兼顧個人情緒 和認知兩個層面。陸洛(1998)認為幸福感係指個人主觀感受的一種正向心理狀態,包含 整體的生活滿意、正向情緒的體驗及無心理的痛苦;它是一種整體不可分割的概念。Lu

(2005)從文化心理學的角度指出,歐美文化中「個人取向的幸福觀」由個人負責與直接 追求所組成;而東亞文化中「社會取向的幸福觀」由角色責任與辯證均衡所組成。Diener

(2005)從文化心理學的角度指出,歐美文化中「個人取向的幸福觀」由個人負責與直接 追求所組成;而東亞文化中「社會取向的幸福觀」由角色責任與辯證均衡所組成。Dien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