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四章 研究結果

第一節 用心現況之分析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13

第二章 文獻探討

根據上述研究動機與研究問題,本章旨在探討大學生用心、心理資本與心理健康之關 係。共分為五節,第一節:用心之探討;第二節:心理資本之探討;第三節:探討心理健 康狀態;第四節:瞭解用心、心理資本與心理健康之關係;第五節:探究用心、心理資本、

主觀幸福感與憂鬱之關係與角色。

第一節 用心

本節首先概述用心的定義與意涵,並據此說明用心之測量。其次,探討用心的影響因 素之相關研究,哪些變項與用心有關係,用心情況較佳的人,其心理資本的狀態為何,藉 以作為後續「心理資本」探討之銜接。

從字面解釋,Boccio(2004)指出,用心的字面意義是「憶念」、重新拼湊(re-member)

或重新收集(re-collect);用心的同義詞包含「覺知」與「作意」,作意意指將注意力放到

「某件事物」上。

壹、用心的定義及意涵

一、用心的概念

用心(mindfulness)此一名詞的翻譯,在企業管理領域譯為心意充滿、覺觀正念,從 情緒的角度探討員工的內在心智(如施永裕,2010;張喬復,2009);在觀光、心理領域 譯為用心(如韓雲婷,2007;陳金定,2009),或直接譯為正念、覺知(如賀昌林,2009;

饒見維,2008)。本研究所採用的觀點,是歸納自情緒與社會認知兩個論點,也就是東方 與西方不同的詮釋,因此採「用心」此一翻譯,較能符合本研究所要定義的概念。

用心可以從不同的角度進行探討,如生理層面、情緒層面或認知層面。從情緒層面,

東方佛教哲學認為冥想或靜坐的訓練有助於用心體驗;然而在西方,心理學家或精神病學 家 跳 脫 宗 教 觀 點 , 以 科 學 理 論 的 方 式 , 發 展 出 各 種 以 用 心 為 基 礎 的 療 法 與 訓 練

(mindfulness-based teehiques)(鄧玉琴,2009)。例如:在諮商與心理治療上強調的是正 念修行(mindfulness meditation),以觀照行進活動,透過正念減壓療程(Mindfulness-Based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14

Stress Reduction, MBSR),可以培育正念的技巧(Deatherage, 1980);或是透過瑜珈放鬆,

達到用心的效果。Scott 等人(2004)則指出,用心是一種覺察的方法與熟練的應對心理 過程,有助於情緒困擾和適應不良行為。此外,用心可加入到醫療設備的認知行為治療技 術,緩解心理壓力與個人的轉變(Singh, Lancioni, Wahler, Winton, & Singh, 2008)。實際上,

個體皆有一項與生俱來的本質,當個體有不愉快事件,在不愉快的情緒之下,可以從中自 我反省,覺察當下。無論是東方佛教哲學或西方精神上的及心理的作法,皆認為可以自動 引導良好的行為(Fruzzetti & Erikson, 2010; Gethin, 2011; Langer, 1989)。

Brown 與 Ryan(2004)認為用心是個體的本質,並非一定要透過訓練(如靜坐),才 能開啟個體的用心,所強調的是內部刺激之意識。陳金定(2009)亦指出,過去的研究將 用心當成一種技術來訓練,以致於使人誤以為透過訓練才能獲得用心的技術,實際上用心 是一種本質,與自我調適歷程有關。

國外社會心理學者Langer(1989)所提出的用心/不用心(mindfulness/mindlessness)

理論,主要植基於認知心理學之基模的概念,探討人們透過抽象的認知結構去組織知識與 觀念(Gardner, Phelps, Wolf, 1990),強調的是從外部環境(external environment)線索看 待用心這個概念。隨後,Langer(2004)再說明,用心是指個人脈絡的敏感度範圍內一種 意識的特徵、新鮮感、差異、挑戰極限及分類,並考慮其他觀點。

二、用心的定義

什麼是用心?一般來說可從臨床診斷與非臨床診斷,臨床診斷主要是以用心為基礎的 治療,是醫護或臨床領域所關注的;而非臨床診斷,概略可分為情緒層面與社會認知層面,

情緒層面主要認為用心是可以透過各種訓練(如東方禪坐、冥想、瑜珈等)而習得;實際 上,用心其實是個體與生俱來即有的特質(陳金定,2009;Brown & Ryan, 2004),在日常 生活經驗上,可能會遇到不愉快的事件或情緒,個體可以透過反思、體驗與包容當下的一 切;然而國外社會心理學家 Langer 根據對人類行為的研究,認為從「認知」層面看待用 心此一狀態,更能體驗人生,發展新的人生。這是因為在用心的過程中,過程重於結果,

不只是單一的接受資訊,應該從多重的角度看待用心。以下研究者從情緒與認知層面,分 析其定義。

(一)情緒層面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15

Baer(2003)提出用心是指對於當下無論是內在刺激或是外在刺激所引起的反應,以 一種不批判的方式去覺察。

Hayes 與 Wilson(2003)認為用心是一種技術,旨在鼓勵故意,非批判性的接觸事件,

在現在與這裡(當下)。

Kabat-Zinn(2003)認為覺察是貫穿集中注意力的目的,在目前的時刻,不帶評價的 開展經驗。

Mahathera 定義用心即是明確和專一認識自己當下的實際情況(引自 Fernandez, Wood, Stein, Rossi, 2010)。

Toneatto(2002)認為用心注意是一種有效的工具,是佛陀教導減少或糾正錯誤傾向 的認知活動;用心注意是觀察顯示認知事件發生在一般意識(日常未經訓練的頭腦),但 不從事任何關於認知的行為(即決策)。

Williams、Teasdale、Segal 及 Kabat-Zinn(2008)認為用心是在當下透過有意識的專 注,以一種不帶評價的方式,如實地覺察。

陳金定(2009)採用 Teasdale 的觀點,認為用心是將感覺、情緒及思想當成主觀經驗 來感受,由感受而帶來反省性、主觀性之覺察及直覺性之瞭解。

上述研究(陳金定,2009;Baer, 2003; Hayes & Wilson, 2003; Kabat-Zinn, 2003; Toneatto, 2002)對於情緒層面用心的定義可歸納為:用心是一種方法,以平常如實觀察心活在當下,

不帶評價(或非批判性),注意當下的情緒或狀態。

(二)認知層面

從社會認知理論的觀點,Langer 認為用心是一種靈活覺察、開放有創造力的狀態,以 積極新奇創造的過程,與環境(與自我)有關,而不是依靠過去的類別、或只是單一的觀 點,對於新的資訊能加以創造並覺察出多種的觀點與想法,能在覺察與回應的過程之中,

產生出一個適當的回應,並同時針對各種來自環境影響的任何情況加以瞭解,才能達到用 心狀態(Langer, 1989, 1992, 1997, 2002, 2005b)。

Langer 與 Moldoveanu(2000)指出,用心是一個描繪新事物特性的過程(process of drawing novel distinctions),個體的用心可以創造與即時回應新的資訊,進而結合資訊與內 心的想法,產生出新的觀點;但是一個不用心(mindless)的人,則會受限既有的條件去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16

處理新的資訊,因為不用心會依賴現成的規定決定適當的反應或行為,限制回應不同情境 存在的可能性。

Snyder 與 Lopez(2011)提到,用心是積極尋找新穎性,然不用心則涉及到日常生活,

如自動駕駛(automatic pilot)即是一種形式上的不用心,是一種重複的行為。區分新穎性

(有用心)要求克服慾望,以減少在日常生活中的不確定性;傾向替代進行自動的行為;

參與較少地自我評價、他人及情況。

Marianetti 與 Passmore(2009)定義用心為一種心靈的狀態,促進自我包容,定期與 當下真正的體驗。

至於認知層面的用心(Langer, 1989, 1992, 2002; Langer & Moldoveanu, 2000 ; Marianetti & Passmore, 2009)強調,接受不確定性,去除自動化狀態,從中嘗試,重新發 展新的分類或觀點,亦或在錯誤中用心,增強自己的自我控制力。

本研究在評析文獻之後,認為情緒與認知層面的用心,是相輔相成,將其定義為:個 體面對某項任務或問題時,能覺察當下情緒的感受,能自我反思,並且接受不確定性,去 除自動化狀態,願意從中嘗試,重新發展新的分類或觀點,增強自己的自我控制力。

三、用心的內涵

(一)情緒層面的用心

前述提到,情緒層面主要認為用心是可以透過各種訓練(如東方禪坐、冥想、瑜珈等)

而習得,如何增進用心,有不同的訓練方式,饒見維(2008)採用 Shapiro 等人的論點,

提到所有的靜心(meditation)與「注意力培養」有關,其包括兩個層面,分為「注意力 的品質」,亦即覺知的品質(mindfulness qualities),所關切的是「如何注意」(how we attend)、及「注意力的脈絡」,亦即整體的觀點,關切「為何注意」(why we attend)。

Shapiro、Carlson、Astin 及 Freedman(2006)認為用心模式包含三個因素:(一)意 圖(intention),即明白自己為什麼要練習、(二)注意(attention),對此刻內外在體驗保 持當下的覺知、(三)態度(atiinde),即好奇心,不批判與接受的態度參與。而Boccio(2004)

將用心與瑜珈(yoga)結合,提到用心即是強調全然覺知當下的狀況,亦即當下就是一切;

藉由瑜珈的修行,可以喚醒我們內在證見的能力(witnessing faculty)。

Brown 與 Ryan(2003)提出用心是由覺察(awareness)與注意力(attention)所組合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17

而成,覺察就是一種現在洞察、非概念、無差別標準的覺察;而注意力是一種彈性、穩定 並持續的。

Morris(2009)提到用心的好處,包括減少壓力、提高覺察與控制自己的情緒狀態(情 緒管理)、快樂(使用fMRI 儀器掃瞄,練習冥想的僧侶會增加正向情緒)、增進免疫系統 的功能、及改進思考;當個體練習呼吸用在靜心時,身體會變成平靜,透過大腦發送訊息 至神經,告知大腦,這是安全與快樂的。

Marianetti 與 Passmore(2009)認為用心是一個屬性,意識可以成為其中一部份生活 的各個層面,可以增強個體豐富的經驗。截至目前,用心具有包容性與真實體驗,是一種 新的意識與態度的非批判性及接受,能提高正常愉快的經驗,代表個體主要活動或超越自 我的意識,及用心與自我覺察可減少自我壓力。

Ryan 與 Brown(2003)提到用心是開放的,提升當下不評斷的覺察。

Seligman(2002)透過用心,使心靈放慢下來,放輕鬆、無雜念地觀察此時此刻的經 驗,冥想或禪坐的練習皆有助益。

Singh 等人(2006)指出用心訓練的能力可以促使員工有效地管理攻擊行為與個人學 習。

Williams、Teasdale、Segal 及 Kabat-Zinn(2008)認為用心,一是有意識的,對於當 下的現實與選擇是一種刺激的自動化反應;二是,用心是經驗式的,直接關注於當下的經 驗;三是,用心是不帶評價的,好處在個體觀看事物當下的面貌,允許事物以原本的樣態 存在。

陳金定(2009)以 Teasdale(1999a,1999b)提出 「互動式認知次系統」(interacting cognitive subsystems framework, ICS)說明三種情緒的模式,分别是(一)不用心情緒

陳金定(2009)以 Teasdale(1999a,1999b)提出 「互動式認知次系統」(interacting cognitive subsystems framework, ICS)說明三種情緒的模式,分别是(一)不用心情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