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流行至宋代的博弈遊戲

第一節 忘憂清樂在枰:圍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25

第二章 流傳至宋代的博弈遊戲

宋代在中國博弈史上有其特殊性,許多經歷過連綿戰火,自歷史的洪流中傳承下 來的博弈遊戲,在宋代定型,並得到更進一步的發展,成為至今仍通行的遊戲;有些 博弈遊戲則出現於宋代,並在發展的過程中與其他遊戲融合,成為近代某些博弈遊戲 之原型。

以下就流行至宋代的博弈遊戲,以及宋代新出的博弈遊戲分節論述,細論如今可 考之宋代博弈遊戲的源流、本質,以及在宋代的發展情況,進而凸顯宋代在中國博弈 史上居於一個「承先啟後」的關鍵地位。

第一節 忘憂清樂在枰:圍棋

「圍棋」與象棋同屬於「弈」的範疇,為流傳至今並揚名國際的棋戲之一。就其起 源而言,目前學界公認其起源為古代中國,並往中國周邊國家傳布,為中國土生土長 的傳統棋戲。

一、圍棋起源之說

對於圍棋的起源,現今學界大致公認起源於中國,為世界上最古老的棋戲。但圍 棋確切出現時間為何,卻說法不一。《大不列顛百科全書》敘述圍棋起源於西元前2356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成為日後盛行於中國的棋戲之一。

二、歷代圍棋風行 (一)、春秋戰國時代

現存最早與圍棋相關的文字史料,出現於春秋時期,《左傳.襄公二十五年》裡就 出現「寧子視君不如弈棋,其何以免乎?弈者舉棋不定,不勝其耦」的字句,6《論語.

陽貨》:「飽食終日,無所用心,難矣哉!不有博弈者乎?為之猶賢乎己」則旨在批判 人之無所用心,即便是從事六博、圍棋之類的遊戲,也要比無所事事,虛度光陰要來 得強。

戰國時期的圍棋史料與春秋時期一樣,紀錄相當缺乏。《孟子.告子上》:

弈秋,通國之善弈者也。使弈秋誨二人弈,其一人專心致志,為弈秋之為聽。

一人雖聽之,一心以為有鴻鵠將至,思援弓而射之,雖與之俱學,弗若之矣。

為是其智弗若與?曰:非然也。7

《孟子》中紀錄了一個名為「弈秋」的棋手,他或許是現知最早的圍棋國手。這幾則史 料證明,早在春秋戰國時期,圍棋就已經出現,並有像「弈秋」之類通國善弈的國手,

足見當時圍棋已有相當程度發展,形成跨國跨區域的風氣。但由於缺乏資料,我們無 法確定當時圍棋的規則、形制究竟與今日圍棋有何差異。

(二)、兩漢時期

圍棋在兩漢時期得到了進一步的發展。《西京雜記》:「八月四日,出雕房北戶,竹 下圍棋,勝者終年有福,負者終年疾病,取絲縷就北晨星求長命乃免。」8此處的「竹 下圍棋」是現存文獻中首次正式出現「圍棋」的名稱,過去文獻中對於圍棋的稱呼多 半以「弈」稱之,漢代以後則首次見到「圍棋」一詞,與「弈」字二者通用。從「勝

6 (春秋)左丘明,《春秋左傳》,收入《斷句十三經經文》,〈襄公25年〉,148。

7 (宋)朱熹集注,《語譯廣解四書讀本(孟子)》,告子上,272。

8 (漢)劉歆,《西京雜記》(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79),卷3,12-13。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者終年有福,負者終年疾病」來看,這裡的圍棋除了娛樂成份之外,更帶有占卜吉凶 的意味在。

《西京雜記》:「杜陵杜夫子善弈棊,為天下第一。人或譏其廢日,夫子曰:『精其 理者,足以大裨聖教。』」9杜夫子善於圍棋,為當時天下第一,同時也是至今史料中 最早擁有「天下第一」評價的棋手,可知其棋力之深厚。「大裨聖教」的「聖教」意指 聖人之道,即堯、舜一脈相承的聖人之教。杜夫子認為圍棋所喻涵的玄理精妙,精通 此理者則得以藉著圍棋增益聖人之道,將圍棋提昇至極高的地位。

東漢著名史家班固所著〈弈旨〉,為今日所見最早討論圍棋涵義的文章。〈弈旨〉:

北方之人謂棊為奕,弘而説之,舉其大略,厥義深矣。局必方正,象地則也。

道必正直,神明徳也。棊有白黒,隂陽分也。駢羅列布,效天文也。四象既陳,

行之在人,盖王政也。成敗臧否,為仁由己,危之正也。夫博懸於投,不專在 行,優者有不遇,劣者有僥倖,踦拏相凌,氣勢力爭,雖有雄雌,未足以為平 也。至於奕則不然,髙下相推,人有等級,若孔氏之門,回賜相服,循名責實,

謀以計策。10

從此文中可以看到,當時北方人稱「棊」為「弈」,證明「圍棋」與「弈」為相通名詞,

其差異只在於地區性稱呼上。11班固在文中所述,等於將天地宇宙萬物之理都重現在棋 盤之中,這種象天法地、循名責實的涵義,又正與杜夫子所謂「大裨聖教」的理念相 互呼應。

(三)、三國魏晉南北朝

三國時代在圍棋發展方面有著不錯的成績,曹操(155-220)就相當喜愛圍棋。《三國 志.曹操傳》夾注:「桓譚(?-23)、蔡邕(133-192)善音樂,馮翊山子道、王九真、郭凱

9 (漢)劉歆,《西京雜記》,卷2,9。

10 (漢)班固,〈弈旨〉,207。

11 事實上早在西漢揚雄(前53-18)時,就已經對「圍棋」與「弈」的地方差異做出區別。《方言》卷5:

「圍棋謂之弈,自關而東,齊、魯之間,謂之弈。」從中可知將圍棋稱作「弈」的地區,乃函谷關以 東的齊、魯之地。從位置上來看,齊、魯地區位於東北方,班固之說可見無誤。(漢)揚雄,《方言》,

收入(漢)許慎等著,《漢小學四種》(四川:巴蜀書社,2001),卷5,1319。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棋棋力的品評落實到地方基層,這在中國歷史上稱得上是個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破 天荒行動。此圍棊州邑是否落實於地方,皆因史料的缺乏而無從得知。從後世政府中 也未存在如此圍棊州邑與負責品評的中正機構來看,圍棊州邑或許只是明帝的構想而 未曾落實。17

承繼了東漢三國以來的優良傳統,魏晉南北朝時期圍棋的發展要較前代來得更加 蓬勃興盛。名士對圍棋的參與,以及國家力量大規模的推行,使得圍棋風行全國,並 為唐代的圍棋發展奠下了良好的基礎。

(四)、唐代

唐代在圍棋的盛行上絲毫不輸給前代,帝王、時人皆雅好圍棋,留下不少膾炙人 口的圍棋故事與圍棋詩文,最為重要的,是「棋待詔」制度的出現,成為唐宋時期圍 棋國家重視圍棋發展的重要指標。

唐玄宗李隆基(712-756在位)是位喜好圍棋的君主,《清異錄》:「明皇因對寧王(李 憲,679-742)問:卿近日棋神威力何如?王奏:臣憑托陛下聖神,庶或可取。上喜,

呼將「方亭侯」來。二宮人以王界局進,遂與王對手。」18在這裡圍棋不但是玄宗與寧 王聯絡感情的重要道具,更獲得「方亭侯」的美稱,足見玄宗與皇室對圍棋的著迷。

另一則與玄宗有關的圍棋故事見於《酉陽雜俎》:「上夏日嘗與親王棋,令賀懷智 彈琵琶,貴妃立於局前觀之。上數子將輸,貴妃放康國猧子於坐側,猧子乃上局,局 子亂,上大悅。」19由此可知,唐代宮廷中的圍棋風氣相當興盛,除了皇帝本人對圍棋 情有獨鍾外,其他皇室成員也對圍棋樂此不疲。文中楊貴妃在局前觀弈,能看出當時 局勢為玄宗將敗,可知楊貴妃應當也會下圍棋,並判讀盤面局勢,適時地放出康國猧 子來保留玄宗的顏面。

17 《中國博弈文化史》中認為圍棋州邑是地方基層組織,透過中正官層層篩選,為棋手品定等級。但正 史中卻沒有關於它的具體設置、職務及人事編制的記載。也由於具體編制記載的不足,因此有人認為 圍棋州邑並非地方行政區,而是一專門評定棋品的政府部門。宋會群、苗雪蘭,《中國博弈文化史》,

262。

18 (宋)陶轂,《清異錄》,收入《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1047冊,卷下,〈方亭侯〉,902-903。

19 (唐)段成式,《酉陽雜俎》(北京:學苑出版社,2001),前集卷1,〈瑞龍腦〉,5。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棋。他不僅自己喜歡圍棋,更將圍棋作為測驗臣下的考題。葉夢得(1077-1148)《石林 燕語》:

太宗當天下無事,留意藝文,而琴棋亦皆造極品。時從臣應制賦詩,皆用險韻,

往往不能成篇;而賜兩制棋勢,亦多莫究所以,故不得已,則相率上表乞免和,

訴不曉而已。王元之(王禹偁,954-1001)嘗有詩云:「分題宣險韻,翻勢得仙棋」; 又云:「恨無才應副,空有表虔祈。」蓋當時事也。31

《石林燕語》中並未記載宋太宗御賜棋勢為何,但在王禹偁的詩文中,我們可以找到一 些蛛絲馬跡。〈筵上狂歌送侍棋衣襖天使〉:「對面千里為第一,獨飛天鵝為第二,第三 海底取明珠,三陣堂堂皆御制。」32太宗御賜的這三道棋勢,除了「對面千里」與「獨 飛天鵝」二勢尚存,載於宋李逸民所編的棋譜《忘憂清樂集》中之外(見圖2-1),「海底 取明珠」勢已經亡佚,未見於宋譜中。

31 (宋)葉夢得,《石林燕語》(北京:中華書局,1984),卷8,117。

32 (宋)王禹偁,《小畜集》,收入《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1086冊,卷13〈筵上狂歌送侍棋衣襖天 使〉,129-130。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圖2-1 《忘憂清樂集》收錄宋太宗「對面千里」與「獨飛天鵝」二勢。資料來源:(宋) 李逸民,《忘憂清樂集》,收入《叢書集成續編》,第87冊(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89),

402。

太宗留意藝文,琴與棋的造詣皆登極品,事實上如何當然有待商榷。不論葉夢得 的敘述是否過多溢美之詞,可以肯定的是,太宗在處理政事之餘,仍有閒情逸致留心 棋藝,頒布棋勢賜與群臣討論,足見其對圍棋的喜愛,以及推廣圍棋的積極。

太宗時的棋待詔賈玄棋藝精妙,深得太宗賞識,因此常常詔其一同對弈。或許太 宗與賈玄交往過密,或許因而引起部份朝臣的不滿。釋文瑩(北宋時人)《湘山野錄》

記載了一個故事:

太宗喜弈棊,諫臣有乞編竄棊待詔賈玄於南州者。且言:「玄每進新圖妙勢,悅 惑明主,而萬機聽斷,大致壅遏,復恐坐馳睿襟,神氣鬱滯。」上謂言者曰﹕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朕非不知,聊避六宮之惑耳。卿等不須上言。」33

太宗一言回絕了諫官遠貶賈玄的建議。若太宗所言並非推托之詞,那麼他真可謂見識 深遠,與賈玄以圍棋轉移六宮之誘惑,不僅忘憂清樂,更能達到清心寡慾的功用。

除了太宗之外,宋代其他皇帝也對圍棋相當喜愛。宋徽宗趙佶(1100-1126在位)對 圍棋的雅好表現於圍棋專著的出版上。中國第一部刻印本圍棋專著,同時也是現存最 早的圍棋譜《忘憂清樂集》,就是在徽宗統治期間所編成的,其中並題有一首徽宗御製 詩。南宋孝宗趙眘(1162-1189在位)據說也是雅好圍棋的皇帝,張端義(理宗[1264-1274 在位]時人)《貴耳集》:

孝宗萬機餘暇,留神棋局。詔國手趙鄂供奉,由是遭際,官至武功大夫、浙西 路鈐。因郊祀,乞奏補,懇祈甚至。聖語云:「降旨不妨,恐外庭不肯放行。」

孝宗萬機餘暇,留神棋局。詔國手趙鄂供奉,由是遭際,官至武功大夫、浙西 路鈐。因郊祀,乞奏補,懇祈甚至。聖語云:「降旨不妨,恐外庭不肯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