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三章 宋代新出之博弈遊戲

第二節 沁春緋園滿盆星:除紅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第二節 沁春緋園滿盆星:除紅

「除紅」是宋代新出之骰戲,也是現今最早可考之單純骰戲。此處所言「單純骰戲」, 係指純以骰子擲彩決定勝負的骰戲,不包括彩選之類有圖行進,或是雙陸之類擲彩行 馬的博戲。除紅的起源,據元人楊維楨(1296-1370)於〈除紅譜序〉中所述:

豬窩者,朱河所撰也。後世訛其音,不務察其本,始謂之豬窩者,非也。朱河,

字天明,宋大儒朱光庭之裔,南渡時始遷建業,遂世家焉。河少有才望,落魄 不羈,仕至天官冢宰。此書世傳河所作,本名《除紅譜》。除紅者,以除四紅言 之也。8

由此可知,除紅又稱作豬窩,為宋代大儒朱光庭(1037-1094)之後裔朱河所撰,豬窩則 是朱河之音誤。楊維楨在序中將除紅的創造歸於朱河,但現今學界卻對此說存疑。郭 雙林、蕭梅花與史良昭皆於著作中否定了朱河創造除紅的說法,9宋會群、苗雪蘭於《中 國博弈文化史》中更直指楊維楨附會朱河創造除紅。10主要的根據在於李清照於〈打馬 圖經序〉:「若打揭、大小猪窩、族鬼、胡畫、數倉、賭快之類,皆鄙俚不經見。」11李 清照與朱光庭生活年代有重疊,在年紀上應要較朱河年長,而李清照在〈打馬圖經序〉

中已舉出「大小豬窩」兩種博戲,可見當時豬窩骰戲早已存在於兩宋之際,且有大小 之分,惜其具體形式如何已無從考據。因此,郭雙林、蕭梅花在《中國賭博史》中提 出,朱河並非豬窩的創造者,他是將當時早已流行的豬窩骰戲加以整理,定名為「除 紅」。而楊維楨則是在朱河的基礎上又撰寫了一部《除紅譜》。李清照時的大小豬窩,

朱河的除紅與楊維楨的《除紅譜》差異為何,現在已不得而知,但他們對民間流行之 博戲的整理、保存是可以肯定的。

從楊維楨留下的《除紅譜》中,我們可以清楚地了解除紅骰戲的確切玩法。「除紅」

者顧名思義,就是將骰子中紅色的點數去除。除紅以4骰進行,每次擲骰後需將其中「紅

8 (元)楊維楨,《除紅譜》,收入(明)沈津編,《欣賞編》,第3冊,1139。

9 郭雙林、蕭梅花,《中國賭博史》,126-127;史良昭,《博弈遊戲人生》,33。

10 宋會群、苗雪蘭,《中國博弈文化史》,100。

11 (宋)李清照,《李清照集箋注》,卷3,〈打馬圖經序〉,341。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彩名還加上相應的骰圖,以供遊戲進行中快速參考檢閱。(見圖2-9)

若除紅真如李清照所說的如此鄙俚不經見,那為何在《除紅譜》中會出現這麼多 充滿詩意的彩名呢?遊戲在長久流傳的過程中,往往會在規則、形制上發生改變,以 滿足遊戲者的需要,增加可玩性,或是修正問題。除紅在李清照的時代或許正如她所 說的鄙俚不經見,但到了朱河,又或許到了楊維楨時,文人參與改良除紅骰戲,因而 出現了現存的這部《除紅譜》。而這些充滿文學氣息的彩名,則是文人們「化俗為雅」

的具體呈現,將原先通俗鄙俚的「豬窩」,改良成為風雅詩意的「除紅」,成為文人們 聚會時的座上遊戲。

圖3-2 除紅骰點圖。資料來源:(元)楊維楨,《除紅譜》,收入(明)沈津編,《欣賞編》,

第3冊,1155。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宋代以後,除紅並未消失在歷史的洪流之中,而是與時俱進的隨著時代不同產生 演變。清人周亮工(1612-1672)《因樹屋書影》:

骰子朱窩,宋冢宰朱河所造,本名除紅,今人誤以河為窩耳。李君實(李日華,

1565-1635)謂本名「除四」,似未見河所著之《除紅譜》也。譜中名目與今豬窩 亦小異。張林宗(張民表,1570-1642)先生常重刻之,汴中每以行酒。13

可見除紅骰戲不僅延續至明清,在形制上也與宋代流行的除紅有所差異,且常被用於 行酒之上。而在除紅的基礎上,又出現了種種不同的骰戲。有使用五骰進行的「醉綠 圖」、「合歡譜」,以及使用六骰的「鬬腰譜」、「趕盆」等骰戲。這些骰戲所使用的骰子 數量雖不相同,但它們以骰彩組合來決定勝負的方式皆承繼於除紅。簡單的器具,容 易的規則,更使得骰戲流行於社會各階層之中,穿梭於酒宴座下,歷久不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