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二節 性別刻板印象的意涵

所謂『刻板印象(Stereotype)』,指的是社會對於某一特定群體中的人,有 一組簡化的、僵化的,且過度類化的看法(黃囇莉,1999)。根據社會心理學的 理論,刻板印象為人類在認知發展的過程中,為了快速適應環境,將具有共同 特徵的東西加以分類,以幫助自己更有效率的瞭解,自然形成的概念。當我們 不認識或剛認識一個人時,最容易受到刻板印象的影響,但是若能進一步獲得 足夠的資訊,人們便會捨棄原先的刻板印象,轉而利用這些資訊重新來描述或 預測這個人的行為(晏涵文,2003)。許多刻板印象的習得是來自家庭或大眾傳 播媒體,往往因為和另一社會團體(或族群)缺乏接觸,而對該團體成員的行 為,有過於簡化的印象(陳杏枝,1999)。

『性別刻板印象』(gender stereotype)則指人們對於男性或女性群體的成 員所抱持的一般共通信念(簡皓瑜,2004)。性別刻板印象無時無刻不在影響著 我們,例如在嬰幼兒出生時,男嬰即以藍帶標示,女嬰即以粉紅色帶標示,隨 之父母親的養育也隨著性別而有所不同,替男孩購買玩具車、棒球及槍,替女 孩買洋娃娃、填充玩具動物、廚房設備玩具等,等到進入中小學後,許多人也 都會期望男孩能多出力氣、接觸數學與電腦;期望女孩多照顧他人、熱愛音樂、

手工藝。在上了大學後,也會出現許多的男女性別差異期望,包含男學生會主 修理工、化工、建築、法律、政治等科目,女學生則主修藝術、語文、心理等 社會科目,即使出了社會,這種情況也持續出現,男生會成為醫生、建築師、

機械操作員、飛行員、工程師等;女生則會成為秘書、教師、護士、空服員、

銀行行員、家庭主婦(邱紹一、洪福源,2009)。

壹、 性別刻板印象之內涵

由於性別角色是經由後天學習而來,因此個體在其社會化的歷程中,若學 習到社會文化所賦予性別的特定規範,而對性別角色及其行為的信念與態度形

成一種固定、刻板、概化的標記,並產生相對應的行為傾向時,即出現所謂的

『性別刻板印象』(劉秀娟,2003)。

性別刻板印象從嬰兒出生後,父母根據嬰兒外在生殖器官差異而給予『男 孩』與『女孩』的標記開始,便無時無刻影響其成長過程。我國的社會與文化 中即存在一些固定的性別刻板印象,縱然歷經社會變遷及經濟轉型的過程,某 些『男尊女卑』的絕對觀念已逐漸式微,卻仍因為社會對於男女性別角色有不 同的期望,而保有或多或少的性別刻板印象(晏涵文,2003)。

對於現存的性別刻板印象,可分為一、人格特質的差異;二、行為的雙重 標準;三、對未來成就期待不同;及四、擔任職務的差異等項目,來加以討論

(晏涵文,2003)。

一、 人格特質的差異

根據李美枝(1996)文獻回顧發現,我國過去是以男性為優勢的社會,因 此對男、女性應具有何種特質之要求有很大的不同。例如:男性往往被要求具 備與『工具性』、『主動性』有關的特質,如能夠自我肯定、追求成就、獨立、

勇敢、果決等;而女性則被要求具有與『人際互動』、『情感表達』相關的特質,

如順從、依賴、細心、敏感、富同情心等(見表 2-2-1)。

近年來對於青少年所做的調查發現,學生們普遍認為男性應具備勇敢、剛 強、獨立、豪放等特質;而女性應具備的特質細心、整潔、溫柔、潔身自愛等 特質,且這種以人格特質為主的性別角色意識形態,會經由父母、教師、其他 社會成員及各種傳播媒體甚至教科書的強化,使學生對於人格特質之性別觀念 愈形刻板化(晏涵文,2003)。

表 2-2-1 臺灣地區大學生認為適合於男性和女性的性格特質

資料來源:李美枝(1994):275

二、 行為的雙重標準

社會中對於某些行為存有依性別而區分的『雙重標準』,如男生長大後應當 傳宗接代、繼承家產,女生則應當順利出嫁、放棄產權;男生做事要有氣魄、

女生做是則應當細心;男生『有淚不輕彈』,女生則可以『把眼淚當作武器』(晏

涵文,2003)。

三、 對未來成尌的期待不同

在教育期望上,父母較盼望並願意支持家中男孩更高教育,以換取較高的 社會地位,兒子的社會地位越高,則意味父母的晚年更有保障;而對家中的女 孩而言,父母多認為「書唸太多或工作能力太強,會嫁不出去」,女性自身也容 易有「依賴情節」(謝小芩,1998),雖然現在社會女性意識逐漸高漲,但對於 未來成就的期待仍有著性別刻板印象。

四、 擔任職務的重要性

性別刻板印象很容易反映在擔任職務的重要性上,通常相同能力的男、女 性,男生有較佳的升遷管道;在地方民意代表、政府官員之任用方面,亦以男 性為較多數。許多機構考量女性會因懷孕或照顧家庭而影響工作,而男性卻沒 有這種限制,因此喜歡任用男性部屬。例如當主管要求部屬加班時,男性部屬 較少推託說家中有妻小要照顧,即使有也說不出口,女性部屬則較易表達掛念 家中小孩,需要提早返家之意願,主管也較願意准許女性部屬不加班。因此社 會對兩性在職務上實有不同的看法,也造就今日男女在成就上的落差,雖然許 多女生加倍的努力,但是仍然受到許多的限制(晏涵文,2003)。

因此,現存的性別刻板印象可從許多面向看到,也深深地影響社會大眾對 一個人的期許與認定,也因為性別刻板印象的存在,而讓人忽略了屬於每個個 體的獨特性。

貳、性別刻板印象之形成

社會角色理論(social role theory) 將有助於我們瞭解性別刻板印象的形成

(Eagly,2003)。社會角色理論認為性別差異的概念是基於實際性別差異而產生

的,但性別刻板印象卻擴大了社會角色中男性女性的不平等,這樣的歷程有下 列三個步驟:

一、藉由生物社會、經濟與政治因素的結合,隨著時間在性別間出現勞務區分。

男性可能在企業或公司工作,女性則可能照顧小孩或從事較低階的工作內 容。

二、人們會依自己所適配的角色採取行為,因而男性可能較有行使物質、社會 與經濟的權力。

三、這些行為差異提供了社會概念的基礎,導引我們認為男性本質上較有支配 性,女性本質上較會管理家務。

另外,林芳玫與張晉芬(1999)提到,關於性別角色的認同以及性別分工 的接受和持續並非個人出生時就已經決定的。在與家人、老師、同儕及同事的 互動中,男女各自所『應該』扮演的角色和發揮的功能也就一再的被操演、強 化。家庭、學校,以及社會的規範和制度造成了個人對性別角色的認同;而經 由人與人之間的互動和對性別角色的認同也深化了已被建構的性別差異,因而 形成了性別刻板印象。既然性別是社會所建構而成的,究竟社會透過哪些管道 影響人們的性別角色形成,是值得深入探討的議題,以下針對青少年最常接觸 的三個管道:家庭、學校及媒體等三方面來探討影響性別刻板印象形成之因素。

一、 家庭

由一些來自古書 的說法或口耳相傳的話語中,可以看出從出生開始臺灣社 會的父母對於男孩、女孩期望的不同。生女孩被稱為『弄瓦』,而生男孩則是『弄 璋(玉器)』。所謂『不孝有三,無後為大』。『後』指的是男孩,而女孩則是『賠 錢貨』。古代有溺女嬰之事,但鮮少聽到有溺男嬰的。現代醫學進步使得孕婦可 以在懷孕初期就得知嬰兒的性別,重男輕女的結果和臺灣婦女高墮胎率,以及 1990 年男女出生性別比例達 120 比 100 之間,並不能全然看成毫無關係。男女

有別所說的不僅僅是差異,而是男尊女卑的觀念(林芳玫、張晉芬,1999)。 此外,人類自出生時第一個接觸的場所就是家庭,而家庭也是孩子成長過 程中,最重要的環境;在孩子出生之前,性別刻板的信念便影響著初為人父人 母對男孩或女孩的偏好以及對他們的評價,而兒童性別角色認同與定型,往往 與親子關係中父母的態度及教養行為有關。從嬰兒一出生開始,嬰兒服的顏色 就將男女寶寶二分化,藍色寶寶行為期望跟粉紅色寶寶非常不一樣----他們比較 粗野、頑皮、惹麻煩、好鬥、精力較旺盛,父母買給他們的玩具是玩具槍、足 球、電腦遊戲;而粉紅色寶寶則比較被動、順從、漂亮,父母給她們玩洋娃娃、

化妝包、告訴她們要注意外表、有禮貌,與人和平相處(劉泗翰譯,2004)。 根據黃文三(1994)調查青少年性別角色發展之相關因素研究中發現,青 少年之所以發展出男性或女性特質,受到父母期望的影響很大;此外,若父母 對性別角色的觀念越傳統,他們就越容易按照性別刻板印象為孩子安排家務分 工;擬定獎懲標準、賦予不同的期望,這些做法其實都造成子女行為的性別刻 板化。

由此可知,父母對子女的教養方式,深深影響著子女的性別認同,家庭影 響力不容小覷。因此,父母應跳脫傳統的性別觀念,給予孩子的成長過程更大 的發揮空間,如此孩子才能更適性的發展。

二、 學校

學校是另一個性別認同社會化的重要媒介,主要的機制則是透過學校課程 安排和教材內容。女孩和男孩是在學校中更進一步認識到兩性的差異,而且在 不知不覺中在思想和行為上依從這些既定的區分。在書本中,學生發現到偉大 人物幾乎都是男性,而女人的重要性往往都是在培育出男性的偉人(如:孟母)

或只是神話中的人物(如:嫦娥)(婦女新知,1988)。書本中所強調的是女人 本性----愛心和照護能力,男性則是具有雄心和成就大事業的志氣。男女學生的

角色典範完全是不同的類型。而在學校的遊戲中,女生往往是圍繞在躲避球場

角色典範完全是不同的類型。而在學校的遊戲中,女生往往是圍繞在躲避球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