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性別角色態度與同性戀態度相關理論與影響因素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二節 性別角色態度與同性戀態度相關理論與影響因素

本節主要在探討性別角色態度與同性戀態度之相關理論,並了解影響二者之 相關因素。首先就性別角色發展與同性戀成因相關理論做說明,而後探究影響性 別角色態度與同性戀態度之相關因素。

壹、性別角色發展與同性戀成因相關理論

對於性別角色的發展過程與同性戀的成因一直是研究學者爭議的焦點,不同 理論學派有不同說法,也各有研究支持。無獨有偶的是,專家學者們對於同性戀 形成的相關論點與性別角色的相關理論皆從生理、心理和社會觀點切入,做大量 的研究和探索。因此研究者將性別角色的發展過程與同性戀的成因從文獻資料中 做下列歸納整理。

一、生物理論

生物理論對同性戀的解釋大致依循三種途徑:基因、腦結構以及荷爾蒙。這 些理論的基本概念是同性戀之形成源於天生生理因素,而非後天人為可以控制改 變。

基因理論的主要論點為人的性取向是由基因所控制。為驗證此一說法,

Bailey 與 Pillard 比對多組同卵雙生、異卵雙生已被收養的兄弟發現,當兄弟其 中一人為同性戀時,有 52%的同卵雙生兄弟也是同性戀,而在異卵雙生兄弟中只 有 22%同為同性戀,收養組則僅有 11%兄弟同時是同性戀(引自溫如慧譯,2007)。

另外,1973 年 Margolese 和 Jajger 以同性戀者的家族進行基因遺傳因素影響之 研究,發現 28 名男同性戀者之中竟有 17 人的家族裡有同性戀的情形,而 24 名 男異性戀者中則僅有兩人的親戚是同性戀者(引自陳浩譯,1992)。Hamer 研究發 現,同性戀者基因中的脫氧核糖核酸(DNA)與異性戀者的脫氧核糖核酸有顯著 的差別,會影響到一個人的性取向(引自陳莉秧,2010);而 Pattatuci 也聲稱

19

在 X 染色體上發現了男同性戀的基因。許多證據證明同性戀取向與家族基因有關,

然而性學專家對於是否有導致同性戀基因仍謹慎以對,基於對性取向的負責程度,

同性戀的基因關聯或許只佔了其中一小部分(Greenberg et al.,2004)。

在腦結構方面,Simon LeVay 研究 41 具人體的腦部結構發現男同性戀的下丘 腦(大腦中控制飲食、體溫與性慾的細胞組織)只有異性戀男性的一半大(黎士 鳴譯,2008)。但這項研究受到不少質疑,首先此研究取樣過小,且即使腦結構 不同也不能說明究竟是造成性取向的原因,抑或是性取向所造成的結果。而近期 的研究也無法證實同性戀與異性戀的腦結構有何差別(Swaab,2005)。

除了基因與腦結構之外,有些學者認為荷爾蒙的種類與分泌量造成同性戀取 向。有的著重在成年時期荷爾蒙分泌量的差異,有的則認為是母親懷孕期間荷爾 蒙分泌過多或過少所導致(黎士鳴譯,2008)。不管是起於懷孕期還是成年期,

至今仍無任何確切的證據顯示荷爾蒙分泌多寡造成同性戀者的產生。

而性別角色發展在生物理論中,基因和內分泌被認為是塑造性別角色的決定 因素,性別與性別角色差異是由先天的生物因素所決定(Wilson,2000)。Wilson 是當代生物學理論學的翹楚,以他為首的極端的基因論者相信,所有的性別差異 必定會受其最終的生物基因基礎所影響,也就是說基因不但決定一個人的生殖器 官、外貌,甚至也決定個人的行為到底是男性或女性(引自蔡秀美,2001)。男 性的支配慾、攻擊性與女性的敏感、顧家等特質,並非後天人為的角色塑造,而 是生物機制上與生俱來得差異,並非被所謂的社會文化所制約影響(何亭嫻,

2006)。

綜合上述看法,生物理論強調生物機制上遺傳或演化所造成的先天生理差異,

人為無法控制甚至是無力改變的。在該理論中,學者們的研究結果發現同性戀大 致分由基因、腦結構與荷爾蒙所造成,性別角色的形成也提到內分泌及基因為決 定因素。但由於完全排除後天社會的影響過於武斷,加上現今科學仍無法完全解 開人體上的生理密碼,在沒有確切證據的情況下,專家們仍保持謹慎的態度。

20

二、心理分析理論

心理分析論由 Freud 所提出,是最古老的性別類型理論,他認為性別角色發 展的基礎起源於兒童對其父母的性別趣向(sexual interest)。Freud 在其人格 發展階段論中,提出性的慾力 (libido) 來解釋人類的人格發展,將人格發展心 理階段分為五個階段,分別是口腔期(oral stage,0 至 1 歲)、肛門期(anal stage,

1 至 3 歲)、性器期(phallic satge,3 至 6 歲)、潛伏期(latent stage,6 歲 至青春期)最後是兩性期(青春期至成年),才算是人格發展的完成(張春興,

1996)。兒童對性別角色逐漸明朗,且被男女之間的生理差異所吸引是在第三個 時期的性器期。在這個階段兒童開始產生戀父或戀母情結,然而這種情結卻讓個 體產生緊張不安的焦慮,並假想同性的父親或母親為自己的競爭對手。為了消除 戀父或戀母情結所造成的焦慮,兒童進而將同性的父親或母親當成學習的對象並 認同其行為,之後便形成其性別角色,Freud 稱此認同為防衛認同(邱桂貞,2007)。 Freud 認為同性別認同對心理健康調節以及男性化、女性化性格的發展具有肯定 性的影響(引自白秀玲、柯淑敏,2007)。但若兒童在性器期的發展產生問題,不 能順利解決其戀親情結,則對性別角色的認同可能會有困難,導致無法順利扮演 其合適的性別角色。

而佛洛伊德認為兒童早期對父母的認同與相處方式產生困難,造成戀父情結 及戀母情結的不完全過渡,是同性戀的形成原因(黎士鳴譯,2008)。男同性戀 是由於執著於對母親的認同,以喜愛男生來抑制戀母情結的焦慮;女同性戀則導 因於認同父親上出現問題,產生對父親的失望而拒絕所有的男性,造成防衛機制 使得其趨向喜歡女生。佛洛伊德將同性戀的形成導因於孩童時期的戀父或戀母情 結所遺留下的因素(林正文,2002)。Bieber 等人發現同性戀者多來自於病態的 家庭,其父母多不和諧,母親有過於強大控制力,且強烈的溺愛與貶抑父親的能 力(引自李孟智,1997),同性戀成為父親過於弱勢,母親過於強勢的家庭下的犧 牲者(廖國寶,1996)。因此,同性戀者是在早期認同的偏頗以及家庭相處模式

21

的異常中,無法認同異性父母,在此心理衝突下,所產生的一種因應環境的方式

(陳彥婷,2009)。

綜合上述看法,心理分析理論主要由佛洛伊德的觀點來了解性別角色與同性 戀形成原因。性別角色的形成是由於兒童處在在性器期,為消除因戀父戀母情節 而產生的焦慮轉而對父母行為的認同。在性器期的發展過程中,對父母認同產生 困難造成對戀父戀母情結的遺留;又或是家庭的父母角色的異常,而形成所謂同 性戀。從心理分析學派的觀點來看,父母的性別角色的扮演對子女有相當大的影 響力。

三、社會學習論

社會學習理論認為所有人類的行為都是透過觀察模仿而來得。男女性別角色 的發展是學習的結果,個體在成長過程中,不斷地觀察、學習、模仿週遭環境中 男女性別角色分化的事實,透過父母、老師、同儕的獎懲制約增強作用,使不適 宜的性別角色行為被消弱,而適宜的被類化,讓男女分別認同屬於自己的性別角 色,表現出應有的性別角色行為(沈孟樺,2012)。依據社會學習理論的觀點,

社會透過對性別的適當安排,來鼓勵男孩子學習男孩們的事物,增強女孩子學習 女孩們的行為,利用獎賞與懲罰,強化男女表現出符合性別角色的行為模式,抑 制與性別角色相違的表現(陳皎眉,2000)。童話故事中,男性角色大膽、勇敢,

常以領導人物或英勇救人的角色出現;女性則柔弱、服從,無法掌控自己的命運 而等待男性的救助。可以想見的是男孩的攻擊行為得到較大的容許、女孩的柔順 則受到讚賞;相對的男生內向溫柔、女生大膽固執己見則受到指責和批評。另外,

社會上有眾多的楷模(model)讓兒童經由觀察而模仿,習得同性別的行為,例 如女生會模仿媽媽在廚房煮菜,男生模仿爸爸洗車或修理電器,這些行為受到鼓 勵與稱讚後,加深了兒童對性別角色行為的學習(陳玉樺,2010)。

而同樣的社會學習理論強調同性戀性為如同其他行為一樣,是經由後天學習 的結果(楊麗玉,2007)。個體在成長的過程中,容易受到身邊事物影響,例如

22

學習行為,家庭環境、個人的情感經驗、對性傾向的感受等,都可能會影響其認 同(陳彥婷,2009)。在早期生活中,同性戀行為或許藉由愉悅的經驗而獲得正向 的強調與鼓勵,或透過負面的責罰而受到壓抑。若一個兒童與同性有多次正向的 性接觸,這正向強化了對同性接觸的經驗,進而尋求更多接觸。又或是若有不愉 快的異性關係經驗,可能是造成趨向同性戀因素(李孟智,1997) 。同樣的,如 果一個兒童與同性關係是得到負面感受或批評,便有可能避免他們進行此類接觸 或對此產生反感。

綜合上述看法,社會學習論強調個體透過觀察歷程而學習到他人行為,而又 以獎賞與懲罰來達到該學為的強化。性別角色發展是透過觀察學習然後模仿,當 表現出適合自己性別角色行為時得到獎賞,不合適的性別角色行為則得到懲罰,

以達成性別角色的學習。同性戀形成亦是如此,個體成長過程中透過觀察身邊事 物而習得行為,與同性戀接觸若產生愉悅感受則正向強化對同性關係的接觸經驗,

反之若與同性關係得到負面感受,則可能避免此類接觸。社會學習論將兒童視為

反之若與同性關係得到負面感受,則可能避免此類接觸。社會學習論將兒童視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