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四章、 資料分析: 「弱公共領域」的運作邏輯

第二節、 意見深化的邏輯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大與意見深化猶需分別檢視,某個面向獲得長期關注並不代表其在過程中必然獲 得深化,針對議題面向的討論內容可能始終眾聲喧嘩未有對焦、流於情緒宣洩無 法議論,但也可能透過某種形式讓不同意見有所對焦、對接以致深化,因此,本 文下節將就弱公共領域的意見深化邏輯進行探究。

第二節、意見深化的邏輯

何謂「意見深化」?Habermas 認為公共領域運作的關鍵之一在於有所對焦 的理性論辯,他關注的民意不是意見調查的結果,而是在公共論辯過程中勝出因 而更具合理性與正當性的意見。因此,在事件發展過程中,這些事件的參與者除 了各說各話外,是否也有所互動並接續、對焦與延伸彼此意見,藉此豐富討論內 容的多元性以及細緻程度,讓各種議題之論述日益完整?

在討論意見深化的邏輯前,似應先行回答「意見是否深化」。而本文認為,

在事件發展過程,這些圍繞事件所進行的討論確實在延伸中有所深化,在核心討 論尤為明顯。

一、意見深化在「法律與程序」議題上的展現

以「法律與程序」為例,朱文挑起的「法律與程序」問題包含性侵事件本身、

系主任私訊按讚者造成白色恐怖、工作小組與性平會之處理程序與合法性等;針 對「性侵事件」本身,有人討論對受害者的隱私保護問題、校園性侵事件之法定 處理程序以及熟人性侵事件發生時常見之隱匿問題等;白色恐怖事件在師生討論 會上提出討論,並且在系主任公開道歉後逐漸沉寂;針對「工作小組與性平會之 處理程序與合法性」,引發討論性平會功能以及運作、工作小組合法性及處理過 程中的倫理問題、工作小組與夏林清間關係等,而朱文提及夏林清主導工作小組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並欲將事件引導為酒後亂性一事,經過師生討論會釐清後朱已收回指控;而朱文 引發的爭議,也讓夏林清以及何燕堂等人指控朱文利用輿論判夏死刑,認為這是 先審後判,要求朱進行程序補正,舉證證明指控正確否則便應承認錯誤並且公開 道歉。

朱文曾經提到系主任「建議我們不要那麼快走法律和性平」以及鄭小塔「繼 續建議我們不要先做筆錄,給系上一點時間處理」等說法,讓許多評論者隨後指 控系上處理延誤此案之司法流程。然而事實上,案發當日朱伯銘便已完成校安通 報與報案,並於隔天陪同受害女學生至警察局完成筆錄,正式啟動性侵司法流程。

此一事實與上述朱收回之指控,成為夏林清、鄭小塔等人主要攻擊與質疑的基礎,

認為由此可見朱文真實性可議。

隨著朱文發表、夏林清舉辦記者會自清、師生討論會、葉大華與勵馨基金會 舉辦記者會呼籲回歸司法、立委尤美女與吳思瑤要求教育部介入並檢討性別平等 教育法、平台主辦方成立、舉辦 620 聊天會等事件,進一步推進了事件相關細節,

不但說明許多朱文內有待釐清的描述,也帶動法律、程序正義以及其延伸出的倫 理議題。從校園性平處理的法定程序為何、立法意旨為何、性平會職權、組成以 及法源依據為何,到工作小組為何成立、教育輔導在性平處置過程中的角色、工 作小組調查權、工作小組成員多重身分與多重功能所帶來之倫理問題等;甚至在 與朱文真實性相關的討論中,也延伸出無罪推定以及舉證責任應在指控方或受控 方等爭議。

由此可見,「法律與程序」議題框架確實在事件發展過程中「處處開花」並 在展開更多細節的同時不斷分支出眾多子議題。一方面,熟人性侵與社會掩蓋、

性平處理流程、性別平等教育法的相關規定、工作小組的公平性與利益衝突、師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生討論會的會議程序問題、對朱文真實性之質疑並要求其舉證等議題在朱文發表 後很快地便次第出現,並在事件後續發展中持續為論者提出,這是持續進入細節 並提供不同觀點的過程,無疑是論述深化的一環。

另一方面,許多與議題相關之重要意見於早期便已備齊,這些討論因觸碰議 題重要面向而極具價值,並因被後續論者承接、重複、強調、說明而進一步在某 些細節獲得擴大與深化的機會,如從此事件校園性平的執行與問題延伸出性平法 內容、立法意旨、其他案例與存在的問題等。

透過閱讀與思考進行自省並精煉意見,再將意見帶入公共領域與他人討論,

讓更有價值的意見得以脫穎而出,這是自文學公共領域至資產階級公共領域的重 要運作邏輯,可見「公共討論」在其中扮演了關鍵角色。缺乏公共討論則私人意 見難以交換,缺乏論辯則無法去蕪存菁讓更好的意見得以獲得更多注意並發揮影 響力。

也就是說,當公共討論得以實現、論述得以對焦並延伸,意見便有深化的機 會。因此,後續小節將說明本研究案例中看見的對話形式、人們看待此溝通場域 的幾種偏向以及其中隱而不顯的運作邏輯。

二、網絡公共領域的對話形式

過去探討網路之公共討論性質之研究大多鎖定單一平台(如 PPT 某版、某 臉書粉絲頁、某論壇),並聚焦於特定主題留言者間的對話狀態,認為網路空間 中的意見發表多為各抒己見而少有對話。然而若將視角後抽,看見在網絡公共領 域中之議題公眾(issue publics)如何在不同平台圍繞特定事件進行意見交換,

則可進一步觀察到不同的公共討論模式。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在輔大性侵事件中,雖然「同溫層」以及「回聲室」效應仍然明顯,尤其在 921 受害者道歉文後,貼文、報導以及關注此事件的人數暴增,大量關注者站在 反對夏林清的位置上,若有人在反夏的貼文中發出質疑,幾乎都會被群起圍攻稱 之為夏眾、夏教派等,鮮少出現有效對話。如蔡桓庚至邱顯智貼文留言未獲邱顯 智公開回應,並在網友撻伐中隱身不再發言45

有趣的是,在同溫層中經常出現多由網友扮演的「傳聲者」角色,到朋友或 是意見領袖頁面留言分享資訊詢問意見領袖看法,包括轉貼他人對該意見領袖的 質疑意見。如 Sada Chiu 在其貼文表示「陸續有壞朋友傳連結來給我看」,因此 讀了佘宜娟〈校園教育輔導與性平機制的爭議與反思-輔大性侵「案外案」論壇〉

側記 、林香君〈從教育輔導前提框架重看輔大性平事件工作小組〉以及杜月生

〈教育輔導工作之澄清-兼論朱文行文效果〉三文後,於自己臉書發表〈綜合感 想(?)〉一文作為回應 46;張鐵志分享喬瑟芬文章並發表評論,網友則於留言 處分享另篇網誌分析喬瑟芬文章錯誤處以及作者後續發表之修正聲明供其參 考47;此外,蘋果日報刊登〈幾位東吳社工系系友給呂秋遠的一封信〉一文並於 臉書貼文標記呂秋遠,也引發呂秋遠於自己臉書進行回應48

黃德北分享鄭小塔的網誌〈學了寶貴的一刻—鄭小塔在輔大性侵案中的行動,

回應朱文的指控〉後引發朱柏銘、鄭小塔等事件主要人物以及林頌和、李慈眉等 關心此事件之人物留言討論。鄭小塔隨後於留言串轉貼其網誌〈朱伯銘別溜!小 塔找你!〉,表示被他封鎖並持續要求朱伯銘出面對質,但未引發朱出面延續討

45 https://www.facebook.com/handybobo/posts/10207236816982948

46

https://www.facebook.com/notes/sada-chou/%E7%B6%9C%E5%90%88%E6%84%9F%E6%83%B3/1 141922042516619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49

伯銘 我被你封鎖,別人轉來一篇你反駁蔡桓庚的文章。為何你願意寫 這麼長一篇在你的粉絲前罵蔡桓庚,為何你不在的粉絲面前也寫一篇來 回應我對你的質疑?我最關心這一點!看了你反駁蔡桓庚的版本,雖然 你跟我現在是對立關係,我都願意開放保留你是對的,但蔡桓庚也有個 版本,也得尊重他可能是對的,這個情況是應該當面對質的才能夠解決 誰說謊,可惜你 620 拒絕出席,錯失了當面對質的機會。當然你可以找 理由說主辦單位不公正,那你現在何不找人辦一場,公開邀蔡桓庚去對 質呢?你不能藉說看到他會嘔吐而迴避,如果蔡是錯的,你應該當面吐 他口水。你的粉絲也一定會支持你,也一定很期待。...

此外,除了在關注此事件的意見領袖以及相關人物間穿針引線以外,另外一 種傳聲模式則為主動出擊,在尚未關心此一事件的影響人物頁面貼文與留言,藉 此擴大事件影響範疇。事件期間適逢立法委員高潞以用討論裁併校法制化議題,

因此吸引粉絲至其粉專留言,望其關注輔大性侵事件50

透過傳聲者穿針引線,回聲室不再如想像般地成為一個密不透風的封閉領域,

傳聲者讓回聲室產生裂縫,帶來異見交流的可能性。此些論者在這樣的異見傳遞 過程中接觸到新的資訊以及質疑,透過進一步閱讀後精煉意見,生產出新的論述 再次投入論辯;此循環之所以能夠持續不斷,眾多無名的傳聲者功不可沒。

三、對話/喊話的邏輯

49 https://www.facebook.com/tepei.huang.7/posts/921601451283479

50 https://www.facebook.com/kawloiyun/posts/1793446150931151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如前述鄭小塔與朱伯銘的對話/喊話在此事件中屢見不鮮,由此可見眾論者 間確實存在對話需求,他們利用社群媒體以及新聞媒體51呼籲對方回應自己提出 的質疑,希望大眾聽見自己的主張。在這過程中,人們究竟期待著甚麼樣的對話 對象、進行了甚麼樣的對話實踐?

(一)想像的公共平台以及不知名的大眾

參與在事件爭議中的眾人似乎都將臉書當作一個公共平台,試圖透過自己的

參與在事件爭議中的眾人似乎都將臉書當作一個公共平台,試圖透過自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