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五章、 結論與討論:看見並打造更完善的弱公共領域結構

第四節、 研究限制與未來研究建議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示效果(priming)、以及議題框架(framing)上進行影響」(Habermas, 2006:

419)。

然而當新聞仍被視為商品,其市場取向的運作邏輯便很難讓論據權威勝 出,在此結構中實難期待記者能夠跳脫組織的利益壓力並將時間精力花費於 轉譯專業門檻較高卻具價值的內容以擔負導引對話的角色。值得慶幸的是,

現今蓬勃發展的分眾社會已讓獨立媒體以及專注於各議題的小眾媒體如上下 游 News&Market、環境資訊中心與苦勞網得以生存,此類媒體不像大眾媒體 需要支出大量固定成本因而肩負龐大的獲利壓力,他們的自由度更高,在新 聞價值的選擇上也就更有可能偏重於公共利益而非市場獲利。

因此,除了透過立法與制度設計以要求資訊透明、保障組織內外部溝通 公共性之外,同樣重要而不可忽略的則是成立並支持專注於各議題的小眾媒 體,一方面鼓勵其據其領域知識在議題中匯整具有論述權威的重要資訊並將 專業門檻較高的內容轉譯為較易理解的形式,另方面則在重大事件發生時透 過大眾媒體與小眾媒體的串聯而讓專注於該議題的小眾媒體得以崛起並成為 暫時的資訊關鍵節點,進而擴大其影響力。在這樣的模式中,大眾媒體與小 眾媒體理應扮演相互合作分工的角色,由小眾媒體負責彙整並轉譯資訊,再 透過大眾媒體擴大影響力,藉此帶動進一步對話並促成更多討論。

第四節、研究限制與未來研究建議

本文如前章所示係鎖定「輔大性侵事件」為個案,試圖從單一事件呈現出之

經驗資料回推網絡公共領域下弱公共領域的運作邏輯。但如前文所述,從單一個 案出發僅能提出許多有待驗證的假設,若要進一步驗證並修正假設,強化研究結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果的外推性,則須透過後續研究以更多案例修正。

在個案選擇上,本文選擇「輔大性侵事件」原因在於其既具備足夠的「社會 影響力」,「事件規模」上在社群媒體以及新聞媒體引發一定程度的關注,在事件 延燒的時間上又不至於太長,這樣的事件規模對於研究者而言較易掌握,因此適 合作為一初探性的研究案例,並於後續研究選擇「事件規模」更大「歷時」更長 的事件作為驗證與修正假設之案例。

在操作框架分析時,本文讓所有議題框架現身,自然忽略了各框架在分析單

位中扮演的重要性,如任何一篇文章中被提及 10 次的某框架 A 與僅被提及 1 次 的框架 B 在本研究分析過程擁有同等重要性。然而,人類語言的使用總是如此 複雜,除了出現次數外,框架在文章中的位置(如被用在破題、總結抑或只是文 中一筆帶過)以及語氣強烈程度都會影響其實際發揮的影響力,這也正是讓編碼 員間難以同步的原因之一。正因影響框架顯著性的原因如此複雜,促使本研究選 擇不凸顯任何一項特性的方式處理資料。

在資料方面,本文未將臉書貼文留言、新聞網站之讀者留言納入分析而僅分 析主文,勢必有所漏缺。「受害者道歉文」發表引發眾多新聞媒體報導並隨之導 致台灣社會群情激憤,大量網友湧入夏林清臉書留言批評,貼文留言每每破千,

此些留言彰顯了事件外圍大眾對事件之認知與情感,實為可供後續研究者深入探 討的豐富資料。

此外,本文雖討論跨平台意見串聯,但主要資料仍來自新聞以及臉書之粉絲 專頁以及個人頁面,網路論壇、PTT、Youtube、Twitter、Dcard 等資料皆未納入,

對弱公共領域的資料掌握仍難謂完整。社群媒體如此多元複雜,僅從中選擇臉書 分析之因在於臉書仍是台灣民眾迄今發表意見、分享資訊、討論公共事務的最主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要平台,許多論壇、網站及其他社群媒體資料經常透過使用者分享而匯集於臉書,

在有限的時間精力下,本研究因而先將焦點鎖定於新聞以及臉書進行初步探討,

期待後續研究將其他社群媒體資料納入,甚至看見不同社群媒體的「物質性」(如 Instagram 重圖像而文字排版效果差;Twitter 則受到有限字數限制而不利長文討 論)以能展開更為細緻而全面的分析。

社群媒體的「物質性」除了其強調的媒材以及版面限制外,更牽涉了介面設 計、系統功能以及演算法(algorithm)。社群媒體的演算法可能對資訊傳散的模 式有所影響,本研究將焦點放在跨平台的公共意見討論邏輯,未能將之納入討論,

建議後續研究延伸討論不同平台之介面、功能以及演算法在整體資訊傳散的模式 中扮演甚麼樣的角色、產生甚麼樣的影響,如此一來將能幫助勾勒更為完整的網 絡公共領域運作邏輯圖像。

最後,除了少數突出案例外,本文未曾討論分享、留言、按讚所帶來的貼文

影響力,因為本文期待能夠跳脫個別文章而以議題框架觀點觀看公共討論樣態。

但文章引發之按讚與留言確實影響其在社群媒體中的可見度,分享更是與其傳散 力與影響力息息相關,將之納入分析或可進一步探討社群媒體演算法在公共討論 過程中所扮演的角色,仰賴後續分析補充。

未來研究建議部分,本文第二章爬梳 Habermas 的公共領域概念流變並將之

區分為強、弱公共領域,本研究在時間精力的限制下難以畢其功於一役,僅能先 將研究焦點鎖定於弱公共領域之運作邏輯。然而,強弱公共領域唇齒相依,在弱 公共領域中獲得擴大的意見一旦爭取到政治領域之注意便有機會進入強公共領 域,進而在經過設計的審議流程中展開政策討論。如此一來便值得繼續追問,究 竟如「法律與程序」相關論述進入強公共領域後發生了甚麼事?哪些人、哪些意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見在政策決策過程中被納入?原因為何?最終產出的政治決策是否回應了弱公 共領域的期待因而兼具合法性以及正當性?此些問題,皆有賴後續研究解答。

其次,本研究僅分析人們針對議題發表之言論,若能進一步訪談事件發展過 程中之重要角色,勢必能在理解人們如何思考、如何決策的過程中深化研究意涵 並更全面地勾勒弱公共領域之運作邏輯。舉例而言,透過訪談事件核心人物以及 利益關係人將能理解事件發展過程中資訊流在他們身上如何呈現,在他們的眼中 哪些議題被凸顯、哪些內容則受到忽略。此外,並可訪談記者,理解新聞組織內 部之新聞產製邏輯,討論取材過程為何特別關注特定事件、議題、人物而非其他,

而透過訪談媒體粉專經營者,也可進一步理解其訊息挑選的邏輯,探討為何媒體 粉專關注的議題多元性不若新聞並呈現對行動者知名度的高度重視。

本文認為一般來說對話發生在兩個層次,一為面對面的對話或是可供觀察的 留言序列中;另一則是接收多元觀點之意見後或在彙整衝突資訊時發生在個人腦 中卻同樣具有影響力的內在對話。然而後者運作機制為何,後續研究應可透過內 容分析搭配訪談,以期理解長期關心特定議題者「是否」以及「如何」在接收訊 息過程中調整、修正自身觀點,並從中探討個人取得大量資料、不同觀點間發生 衝突時,人們內心發生的對話機制為何,而網絡公共領域又是否有助於促成(或 阻礙)如此對話?

此外,本文指出「意見領袖」在意見擴大與深化過程皆扮演重要角色,而其 獲得重視乃因其頭銜/知名度還是發言/論述能力造成,「理性」與「情性」的 敘事表現是否有所影響,本文未能深究,亦可成為未來研究方向。

而雖然「情緒/情感」在「網絡公共領域」的「弱公共領域」運作邏輯中扮 演關鍵角色,本文在資料分析時並未能夠針對內容中的情感使用展開深度研究,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若想處理大量社群媒體資料中所涉及的情緒敘事,那便需要引入由電腦輔助進行 的情緒分析法,然而中文的情緒分析資源相較於英文而言尚相當缺乏(Wan, 2009),其辨識上的準確度尚待商榷,因此本研究並未將之納入,有待後續研究 者引入發展更為完善的分析工具以及研究設計以深入探究。

最後,在輔大性侵事件發展過程中可以感覺到人們對議題明顯而日益強化的 疲態與不耐,議題發展時間的長短、資訊複雜度以及內容專業門檻皆可能帶給閱 聽人疲倦感並對議題發展與傳散產生影響。人們為何停止討論與關心,討論者退 出公共討論之原因為何,此點也值得未來研究深入探究。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參考文獻

王石番(1990)。《傳播內容分析法:理論與實證》。台北:幼獅文化。

王泰俐(2013)。〈「臉書選舉」?2012 年台灣總統大選社群媒體對政治參與行為 的影響〉。《東吳政治學報》,31(1):1-52。

毛俞婷、高子航、林宜嫈譯,趙惠淨著(2009)。〈網路、年輕人與臨時自治區〉,

《新聞學研究》,101:245-283

李尚遠譯(2008)。《現代性中的社會想像》,台北:商周。(原書:Charles Taylor.

[2004]. Modern Social Imaginaries. Durham, NC: Duke University Press.)

林宇玲(2014)。〈網路與公共領域:從審議模式轉向多元公眾模式〉。《新聞學研 究》,118:55-85

邱家宜(2015)。〈從「侍從報業論」到「場域理論」〉。《新聞學研究》,122:237-248。

胡守仁譯(2003)。《連結-讓 60 億人串在一起的無形網路》,台北:天下文化。

(原書:Mark Buchanan. [2003]. Nexus: Small Worlds and the Groundbreaking Science of Networks. New York, NY: W. W. Norton & Company.)

范純武(2000)。〈兩難之域:公共領域(Public Sphere)在中國近代史研究中的 爭議〉,《史耘》,6:171-190。

施伯燁(2014)。〈社群媒體-使用者研究之概念、方法與方法論初探〉。《傳播研 究與實踐》,4 (2):207-227。

陳啟英、張少樑(2014)。〈從網誌到微網誌:社群媒體應用於政治傳播的長期觀 察〉。《資訊傳播研究》,5(1):1-24。

陳百齡、鄭宇君(2014)。〈從流通到聚合:重大災難期間浮現的資訊頻道〉。《新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陳韻如(2011)。〈保護誰的生命?秘魯婦女運動公共議題的新聞框架〉。《新聞學 研究》,09:121-166。

黃啟龍(2002)。〈網路上的公共領域實踐:以弱勢社群網站為例〉,《資訊社會研

黃啟龍(2002)。〈網路上的公共領域實踐:以弱勢社群網站為例〉,《資訊社會研